“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核心提示

一份關於加快蘭州智能製造業發展的提案被市工信局積極採納在全省率先編制完成《蘭州市工業企業創建智能工廠(數字車間)評價體系》;一份關於蘭州市學前教育發展的提案被市教育局在實施《蘭州市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中充分吸納……

與時代發展“合轍”,與黨政工作“同頻”,與人民需求“共振”,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以來,全市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著眼經濟發展大局、百姓生活點滴,提出了403個提案的“金點子”,這些“金點子”架起黨委、政府與群眾的“連心橋”,這些“紙上建議”變成了“路上行動”。

提案者建言有溫度有深度

18歲的鄭雨桐患有心智障礙,她和很多同樣患病的青少年,都有一個想要在職業教育機構上學的願望。這一願望被幾位市政協委員們知道了,“讓她的夢想成真”成為政協委員王海紅和其他關注殘疾人教育的委員們共同努力的目標。王海紅、何宏蘭、蘇俊海等多位政協委員深入實地調研,形成了多份為殘疾人教育發聲的提案。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如今,市教育局在具體推動特殊教育融合發展中,積極採納政協委員們的建議,指導區縣制訂“送教上門”方案,全面開展重度殘疾兒童“送教上門”工作。同時,注重做好特殊人群招生工作,指導全市中等職業學校為深度貧困地區的建檔立卡戶貧困家庭學生就讀職業學校開闢招生綠色通道,實施“五優先”政策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一對一”培養模式,讓貧困家庭學生實現“入學即入職、定崗即上崗、畢業即就業”,指導職業學校招收有意願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殘疾學生,放寬招生條件,並通過隨班就讀等形式開展教學,保障殘疾人接受職業教育的權利。

深入調查研究、傾聽百姓聲音、關注熱點難點,成為市政協委員履職的重點。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各專門委員會提出了403件具有建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提案,涉及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事業發展的各個方面,架起了黨委、政府、群眾之間的橋樑。

承辦者辦理有回聲有力度

2019年,市農業農村局為《關於推進我市鄉村產業振興的提案》制定了重點提案現場辦理實施方案,確定了辦理流程。同年8月21日,在榆中縣三角城高原夏菜種植基地、榆中金鑫蔬菜保鮮庫、甘草店鎮馬鈴薯種植基地、芳美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市農業農村局在現場為政協委員們展示了提案落實情況。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市農業農村局在充分採納政協委員建議後,制定出臺了《蘭州市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實施意見》,使全市“九區十帶”產業佈局不斷優化,全面完成糧食功能區劃定工作,全市糧播面積達到113萬畝。進一步推動了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藥材向優勢產區集中,四大特色產業等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達到127萬畝,機械化耕種總面積560萬畝,農機“三率”水平保持在93%以上。

在提案辦理過程中,承辦單位主動和提案者溝通,說明辦理情況,及時瞭解提案者建議意見。“提案現場辦理”、“提案辦理臺賬”、“一把手總負責”……市委統戰部、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教育局、市公安局等12家提案承辦單位把“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確保高質量完成提案辦理工作。

翻開市政協提案辦理情況表,一項項提案工作安排躍然紙上:從辦理的結果看,403件提案,已解決或採納的(A類)301件,正在解決的(B類)78件,“A”、“B”兩類總計379件,佔94%;留作參考或因受目前條件限制暫時不能解決或權限不在市上、需向委員說明情況的(C類)24件,佔6%。從反饋情況看,政協委員、政協各參辦單位對辦理結果均表示滿意或基本滿意。

雙向評議有爭論有溝通

解決城市道路邊電線杆電纜問題的提案被採納後編入《蘭州市加快推進線攬入地工作三年行動》;推進我市美麗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的提案被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10”工作;加快蘭州智能製造業發展的提案被採納在《蘭州市工業企業創建智能工廠(數字車間)評價體系》中……

“這403件提案中建言資政的‘命中率’很高。”市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所謂“命中率”,就是提案建議被合理採納。建立提案辦理的雙向評議工作機制,一方面,委員對部門提案辦理工作進行評議,督促把建議落到實處;另一方面,承辦單位也要對提案質量開展評議,倒逼委員提出更高質量的提案來。

市政協委員唐浩漩表示,他對提案辦理情況很滿意。建議把辦理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實現硬約束,對於涉及民生、關注度高的重要提案,希望實行現場督辦。

“我們現在也通過‘網上辦理’提高提案辦理的實效,提案的質量越來越高,操作性越來越強了。很多熱點和民生問題也是我們工作重點,所以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基本都被採納了。”一些承辦單位也提出自己的意見。

“紙上建議”變為“路上行動”   403個“金點子”架起“連心橋”

近年來,市政協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式,讓提案辦理告別了過去“文對文”的單一形式,開展提案“雙向評議”,為“提”和“辦”雙方提供了一個溝通、協商的平臺,政協委員們所提提案更加務實,對策建議更具可行性、可操作性,承辦單位更加重視提案的辦理實效,辦理程序更加規範。

市政協提案委主任王永嶺表示,在“一提一辦”和“雙評”中,實現了提案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實現雙向發力,“提”即政協委員提出提案,“辦”即提案承辦單位辦理反饋,“評”即雙方開展背靠背評價。提案人、承辦單位及政協提案委“面對面”座談,背靠背評議,不僅推動了政協提案的協商辦理,也讓辦理成果更加落地有聲,實現了提案“吸收轉化”和政協委員“滿意率”雙提高。

稿件來源:蘭州日報社全媒體 記者:譙喜龍 通訊員:解婭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