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亞洲國家從未被歐洲殖民?

在16至20世紀之間,許多歐洲國家開始征服世界並奪走其全部財富。他們佔領了北美和南美,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非洲和亞洲的土地作為殖民地。但是,一些國家能夠通過崎嶇的地形,激烈的戰鬥,熟練的外交手段或缺乏吸引力的資源來抵制吞併。那麼,哪個亞洲國家逃脫了歐洲人的殖民統治?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答案卻相當複雜。許多亞洲地區擺脫了歐洲列強作為殖民地的直接吞併,但仍處於西方列強的不同統治之下。然後是未殖民的亞洲國家,從最自治的國家到最不自治的國家大致如下:

沒有殖民的亞洲國家

日本:面對西方入侵的威脅,德川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維新時期徹底改變了其社會和政治結構。到1895年,它能夠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中擊敗前東亞大國清朝。1905年,明治日本贏得了日俄戰爭,震驚了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大國。它將繼續吞併韓國和滿洲,然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佔領亞洲的大部分地區。日本沒有被殖民,而是自己成為了一個帝國。

暹羅(泰國):在19世紀後期,暹羅王國處於東部法屬印度支那(現在是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的法國帝國擁有權與英國緬因(現在是緬甸)的佔有之間,處於一個不舒服的位置地方。暹羅國王朱拉隆功大帝,也被稱為拉瑪五世(1868-1910年統治),通過熟練的外交手段成功抵禦了法國和英國。他採用了許多歐洲習俗,並對歐洲技術非常感興趣。他還與英國和法國交戰,保留了暹羅大部分領土和獨立性。

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在奧斯曼帝國太大,功能強大和複雜,任何一個歐洲電源簡單地吞併它徹底。然而,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歐洲大國通過直接奪取或通過鼓勵和提供地方獨立運動來剝奪其在北非和東南歐的領土。從克里米亞戰爭(1853–56)開始,奧斯曼政府或Sublime Porte必須從歐洲銀行借錢來為其運營提供資金。當無法償還欠倫敦和巴黎銀行的款項時,這些銀行控制了奧斯曼帝國的稅收制度,嚴重侵犯了波特的主權。外國利益還對鐵路,港口和基礎設施項目進行了大量投資,從而使他們在這個搖搖欲墜的帝國中擁有了更大的權力。奧斯曼帝國一直保持自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淪陷為止,但是外國銀行和投資者在那裡發揮了過分的權力。

中國:像奧斯曼帝國一樣,中國太大了,任何一個歐洲大國都無法簡單地抓住它。相反,英國和法國通過貿易立足,然後通過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擴大了貿易。戰後,他們在條約中獲得重大讓步後,俄羅斯,意大利,美國甚至日本等其他大國也要求獲得類似的優惠國家地位。各個大國將沿海地區劃分為“勢力範圍”,剝奪了不幸的清朝大部分主權,卻沒有真正吞併該國。但是,日本確實在1931年吞併了滿洲的清國。

阿富汗:大不列顛和俄羅斯都希望抓住阿富汗作為其“ 大遊戲 ”第一部分,這場大遊戲是中亞土地和影響力的競爭。但是,阿富汗人還有其他想法。正如美國外交官和政治人物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1928-2017年)曾說過的那樣,他們以“不喜歡外國人在他們的國家裡使用槍支而聞名”。他們在第一次英阿戰爭中屠殺或佔領了整支英國軍隊 (1839–1842),只有一名軍醫回到印度講故事。在第二次英阿戰爭(1878-1880)中,英國的情況有所改善。它能夠與新成立的統治者阿米爾·阿卜杜勒·拉赫曼(Amir Abdur Ra​​hman,1880年至1901年)達成協議,該統治使英國控制了阿富汗的外交關係,而埃米爾則負責處理國內事務。這使英屬印度擺脫了俄羅斯的擴張主義,同時使阿富汗或多或少地獨立。

波斯(伊朗):與阿富汗一樣,英國和俄羅斯人也將波斯視為大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9世紀,俄羅斯蠶食了高加索地區和現在的土庫曼斯坦的波斯北部領土。英國將影響力擴展到了東部波斯Bal路支斯坦地區,該地區與英屬印度(現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接壤。1907年,《英俄公約》在Bal路支斯坦建立了英國勢力範圍,而俄羅斯則在波斯北半部大部分地區擁有勢力範圍。像奧斯曼帝國一樣,波斯的卡賈爾統治者從歐洲的銀行那裡借錢來建設鐵路和其他基礎設施等項目,因此無法償還這筆錢。英國和俄羅斯同意在未徵詢波斯政府意見的情況下同意將波斯海關,漁業和其他行業的收入分成,以分攤債務。波斯從未成為正式的殖民地,但暫時失去了對收入來源和大部分領土的控制權,這是今天的苦難根源。

哪個亞洲國家從未被歐洲殖民?

日俄戰爭日本畫


如果不是正式的殖民國家,則部分地

其他幾個亞洲國家擺脫了歐洲列強的正式殖民統治。

尼泊爾 在1814至1816年的盎格魯-尼泊爾戰爭(也稱為Gurkha戰爭)中,失去了英國東印度公司規模更大的軍隊的三分之一領土。但是,廓爾喀人的戰鬥如此出色,土地如此崎,以至於英國人決定不讓尼泊爾成為英屬印度的緩衝國。英國人也開始招募古爾卡斯人作為其殖民地軍隊。

另一個喜馬拉雅王國不丹也面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入侵,但設法保留了其主權。英國從1772年至1774年向不丹派遣了一支部隊,並佔領了一些領土,但在和平條約中,他們放棄了這片土地,以換取五匹馬的進貢和在不丹土地上砍伐木材的權利。不丹和英國經常在邊界上爭吵不休,直到1947年英國撤出印度為止,但不丹的主權從未受到嚴重威脅。

朝鮮是受清朝保護的朝貢國,直到1895年日本在第一次中日戰爭之後佔領朝鮮。日本在1910年正式殖民了韓國,從而使歐洲列強放棄了這一選擇。

蒙古 也是清朝的支流。之後,末代皇帝在1911年下跌,蒙古是獨立的一段時間了,但它在蘇聯統治降至1924至1992年為蒙古人民共和國。

隨著奧斯曼帝國逐漸衰弱然後垮臺,其在中東的領土成為英國或法國的保護國。他們名義上是自治的,有地方統治者,但依靠歐洲大國的軍事防禦和外交關係。巴林和現在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於1853年成為英國的保護國。阿曼於1892年加入了他們的保護區,1899年的科威特和1916年的卡塔爾也加入了這些保護區。1918年,國際聯盟將英國授權對伊拉克,巴勒斯坦和Transjordan(現在是約旦)。法國獲得了對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強制性權力。這些領土都不是正式的殖民地,但它們也離主權國家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