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胖導致的齒痕舌,吃點東西就胃脹有氣,怎麼調理?

我就偷偷自己笑笑


《傷寒論》66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註解,發汗不得法,傷了中氣而腹脹滿,厚朴12克生薑12克半夏8克甘草3克人參3克(或黨參6克)水煎服。辨證要點;中氣虛〈脾胃氣虛〉而腹脹滿,臨床應用療效顯著。此方是一千多年張仲景醫聖的常用經方,對於現代人中氣虛長期大肚子的脹滿有神效,當代經方大家胡希恕及郝萬山教授在辯證準確的基礎上稱此方為效之速,出手意料,也驗證了我在方證對應每次用此方都得心應手。在此讚賞經方的偉大。


陳大偉23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提煉出三個關鍵詞:舌頭胖大、有齒痕、胃脹腹脹。

根據題主提到的關鍵詞,可以明確判斷出:脾虛生溼,溼氣偏重,脾胃不和,胃失降濁。因為有齒痕又可以劃分為不同的溼氣類型,比如:寒溼、溼熱。所以要精準判斷題主是寒溼還是溼熱,還需要舌診才能確定。

在此分享一個來我們這邊調理溼氣的案例,跟題主的關鍵詞一樣:身體胖大、有齒痕、胃脹腹脹。

該朋友為女性,43歲,體重140斤,下圖為舌診照片,經詢問得知有如下症狀:口乾口苦,口氣口臭,腹脹,時常腹瀉,白帶黃稠,有異味,膚色近兩年變的偏黃。

經舌診判斷:

脾虛日久,溼氣內蘊,溼氣燻蒸為溼熱,溼熱滿布於中焦,且溼熱下注。

調理用藥食同源的藥材做代茶飲,服用一個月後,明顯好轉,遂加淡竹葉少許,調理虛火,溼熱明顯好轉,目前還在調理過程中。

齒痕舌一定是溼氣偏重引起的,但是齒痕舌的溼氣也分寒溼和溼熱還有痰溼,不可一刀切,配合舌診和問診能更好的判斷溼氣的類型,採用不同的藥材配伍。



溼乃萬病之源研究中心


歡迎閱讀!請點擊關注,分享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常識。

舌頭胖有齒痕舌,吃東西胃脹有氣,這是脾氣虛的主要表現症狀。脾為後天之本,一旦脾氣不足,就會造成脾的功能減弱,不能正常的健運,就會出現食後腹脹,消化不良症狀,治法應以益氣健脾為主,建議使用以下益氣健脾類藥物調理。


單純的脾氣虛證可用四君子丸調理,四君子丸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對脾胃氣虛所致的胃納不佳,脘腹脹滿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較好的療效。也可用湯劑,相對來說,湯劑比丸劑療效更好。湯劑的配伍劑量為:黨參15g(人參6g),炒白朮12g,茯苓9g,炙甘草6g,水煎服。或服用人參健脾丸調理,人參健脾丸與四君子丸一樣,都有益氣健脾的功效,對脾胃氣虛所致的脘悶嘈雜,消化不良所致的腹脹有療效。

單純的脾氣虛證比較易治,但如不及時調治,任其發展,會發展為脾陽虛和脾虛溼蘊的證型,所以,對脾胃氣虛應積極調理,平常在飲食上,儘量少食油炸油膩食品,養成有規律的飲食習慣,多食一些補脾益氣類食物,如山藥,蓮子,白扁豆等,可用這些熬湯或煮粥食用。或用黨參10g,炒白朮9g,煎水代茶飲,直至齒痕舌消失。

以上簡答,如有不足,望評論補充。

謝謝閱讀!


三七8113


舌頭胖導致的齒痕舌,吃點東西就胃脹有氣,怎麼調理?

首先,題目有一個地方說錯了,並不是舌頭胖導致的齒痕舌,我們舌頭胖大,有齒痕是比較典型的脾氣虛弱引起的,因為我們脾氣不足,脾胃的功能之一就是運化我們體內的水溼,那麼脾胃一虛弱,運化水溼的能力就下降,就會使溼氣淤滯於舌,導致舌體肥大,而受到牙齒擠壓形成齒痕,這都是脾虛或溼盛的原因。


同時吃點東西肚子就會脹氣,吃得少但是消化卻很慢,脘腹脹滿,大便如果也是比較溏稀,面色萎黃,整日倦怠無力,那麼這其實也是脾胃虛弱,食積內停導致的,所以我們會發現自己舌頭大,肚子脹氣。

對於這類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健脾益氣,消積化食。那麼患者在選擇用藥的時候,臨床上比較常用的就是——健脾丸。


該方由黨參,白朮,陳皮,枳實,炒山楂以及炒麥芽6味中藥組成,這6味藥一搭配使用,就可以起到健脾消食的功效。

如此一來,脾氣健,胃氣和,食積消解,由此引發的食少不消化,脘腹脹滿,大便溏薄,倦怠無力等症狀也會有所好轉。

同時還應當配合運動,我們體內的溼邪多為陰邪,很多脾虛久了的人都會陽氣不足,動則生陽,靜則生陰,陽虛者平時一定要勤於 運動,久坐久臥很容易生陰濁。運動還能增強我們的脾胃功能,改善脾胃虛弱問題,脾是我們的生化之源,脾胃只要能調理好,就能大大改善我們的氣血虧虛問題。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乾貨!


脾胃範兒說中藥


舌頭胖導致的齒痕舌,吃點東西就胃脹有氣

還是脾胃虛弱,脾氣虛為主,應當健脾益氣,中成藥可以試試健脾丸,參苓白朮丸等。當然需要先診斷後服用藥物!

飲食應當可以用黃芪,山藥煲湯煲粥調理,或者可以試試八珍糕,關注看看我前面的文章有介紹八珍糕,健脾益氣,養陰等功效


艾米果的逆襲


胃病不分年齡,據統計,中國腸胃病患者高達1.2億。“胃不太舒服”變成了現代人的通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出現過胃脹、胃痛等不適。

【你的胃健康嗎?】

1、胃食管反流典型的反酸、燒心、胸痛,有時還有咳嗽、咽部異物感。夜間平躺更為明顯。2、胃痙攣突然發作的上腹劇烈疼痛,可有飲食不潔史,坐臥不安,可伴隨腹瀉,可在1—2小時後自行緩解。3、胃潰瘍飯後不久出現的上中腹痛,或半夜痛醒。常有節律性、季節性特點,可伴有噁心、嘔吐、反酸、黑便。4、十二指腸潰瘍常在飯前開始腹痛,或半夜痛醒。常有節律性、季節性特點,吃點東西可以緩解腹痛,可伴有反酸、黑便。5、潰瘍病急性穿孔突發劇烈腹痛,肚子硬如板狀,不能觸碰。

【調理胃病,很多人想到的是食療】

1、參芪豬肚湯主要原料:豬肚1具、黃芪150g,黨參150g。具體做法:將黃芪、黨參洗淨切片,豬肚洗淨。參芪以紗布包好放入豬肚中,麻線紮緊,加文火燉煮,熟後去掉葯包即可。趁熱食肚飲湯,分作4~6次食完,每日吃2次,連吃1周。

2、桔子蜂蜜飲主要原料:橙子1只,蜂蜜50克。具體做法:將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後帶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20至25分鐘,撈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飲。

中醫治療胃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黃帝內經》即已提到「胃不和,則臥不安」與「胃不好,則五臟皆無生氣」,並提出「胃者,三分治,七分養」治法。

3、中醫涵養

調理脾胃,往往很多人首選的便是食療,但是眾所周知,食療只能補形,主要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當食物進入胃,在經過胃酸的分泌,所能達到的滋補效果便大打折扣,因此還是應該選擇專業的傳統療法,既能加快養胃健脾的速度,也能讓人體進一步的吸收到更多的營養成分。

中醫治療胃病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早在《黃帝內經》即已提到「胃不和,則臥不安」與「胃不好,則五臟皆無生氣」,並提出「胃者,三分治,七分養」治法。中醫講求標本兼治,一直是根除胃病的最佳選擇。


看熱鬧不嫌事兒大20


一直齒痕舌,便溏,次多


LH158932954


看這是怎麼回事



碗豆尖17929


舌頭胖大,有齒痕壓印,說明脾胃虛寒,有寒溼,需要袪溼排寒。吃點東西就胃脹氣,說明脾胃陽虛較重,需要扶脾胃之陽。調理應從培補中土,補脾陽袪溼入手。可服中成藥建中丸,附子理中丸,歸脾丸等。


凡真堂健康管理師


祛溼健脾。用薏苡仁10,赤小豆10,山藥10,陳皮6,佛手10,茯苓10,煮水當茶喝,味道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