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造就企業最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創業賺點小錢很容易,但是想把企業做強做大,,一定選擇團隊作戰模式,找合夥人與企業文化要一起考慮進去,同步進行,找合夥人一定要找相同習性的人,這種習性就會是未來公司的企業文化的基礎,才會形成一種的默契,也會是公司未來最核心的競爭力,這種競爭力就是企業文化,很多公司倒閉真正原因不是資金斷裂,往往是企業文化有問題,所以,選擇合夥人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雖然合夥人非常不好找,但並不意味著是個人就行。這絕對是奠定企業文化基礎的大事情,就像農民種田選種子,種子種錯了,就收割不到什麼好果實,所以,選人要慎之又慎。

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造就企業最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

1,選真實的自己。要找到自己,打造真實的個性,要先修練自己有優秀的習性,這點非常重要,你是梧桐,才有資格找鳳凰,你自己是坨XUXU,招來的全是蒼蠅蚊子。這句話有點粗魯,其實人的本性是精野的,這樣說怕有些人記不住。你作為創業牽頭人,未來企業的老大,你一定要先做到想的、說的、做的一致,如果你自己的言行不一致,這時去找合夥人,就是去害人。

2,選坦率的人。如果這個人是藏著掖著,說話躲躲閃閃,做事神神秘秘;待人不真誠,喜歡搬弄是非,惹事生非,不管他能力有多強,都不能讓他加入。還有相互之間要有包容心,別為了些雞毛蒜皮成天鬥,小肚雞腸成了不大事,走不長久。


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造就企業最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3,選合夥人最好來自於同學、朋友、同事,找合夥人儘量廣交朋友,先把真心掏出來,儘量選知根知底的人,相處時間較長的人,這就要求創業是要有準備的,畢竟尋覓合夥人是需要時間瞭解,找合夥人就有點像找對象的味道,心和眼光要往長遠看,“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有太多的人都是為了眼前這個項目,隨便找幾個親朋就開幹了,目光短淺,忽略了德性,由於習性不同,最後跟著項目失敗不了了事。

4,選德性良好的人。既然來創業,就不要做私事,平常除了溝通工作,談項目生意,還是溝工作,每天所有的時間精力只做與工作有關的事情。德性人品差就很容易做私事,比如在公司裡打麻將,看電視劇,或者帶些私活來公司幹,花樣百出,本來初期起步公司就沒什麼制度,全靠自覺,靠得就是德性人品良好。


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造就企業最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5,選有創業潛力的人。親兄弟,明算帳,每個人都必須按股份出資,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杜絕大股東一個人出資,或借錢給他出資等任何不出資的情況。他不出錢就會有投機心理,就發揮不出創業的潛力,看到公司有發展,就跟著一起打混;稍微感沒前途,就立馬開溜。本來最可靠的就是合夥人,遇到挫折時他不上心,才是最大的危害,還會影響團隊整體的戰鬥力,導致團隊承受不住一點困難的考驗。

有潛力的合夥人是需要有足夠的成功決心與激情,並有耐心持續乾的精神。


選擇合夥人的6個經驗,造就企業最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文化


6,選有興趣、有專長的人。創業不是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一個長期團隊作戰過程,只有喜歡你這個專長,才能持續發揮,並保持激情的幹活。選合夥人儘量選有專長且能力互補的人,如果他什麼都會,說樣樣精通,這就是個廢人,往往這樣的人打工也會失敗,

創業合夥人要求整體素質極高,你不能期望一個打工失敗者可以直接當好老闆。創業比打工更沒有自由,更要嚴格管理自己,更加任勞任怨,更高的工作強度,幹活更加的激情並精益求精,更加積極主動參與競爭並持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優秀是一種肌肉與大腦的雙重習慣,失敗也是一種雙重習慣。有優秀習性人在創業的活動中,會保持優秀的習性。 失敗的打工者有可能在創業的過程中睡到自然醒,丟三落四、沒有責任心,這種整體素質差的人改變起來非常困難。 我們找合夥人是找到與自己素質相當,甚至比自己素質更高的人合作。 而不是找到一個低素質的人來教育培訓,一般你嘗試教育培養別人,往正確的方向強拉他一把時,最後都會成為仇人。

我是劉成庚,我的座右銘是:身心強大。祝大家發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