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這次,日本援助武漢的物資亮了,每一單上,都有很多古詩詞,充分顯示了中日兩國文化同根同源的特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來自唐代《繡袈裟衣緣》:

“長屋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來自唐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來自《詩經.秦風.無衣》:

佚名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當然了,日本友人也有一點微原創,如捐助遼寧省的物資為“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其中的部分內容來自《千字文》:

“孔懷兄弟,同氣連枝。”

原文日本友人只能用一部分,但咱們新疆援助武漢的隊伍就用完整的原文“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因為“孔”為母乳的意思,只有我們自家兄弟才可以用“孔懷兄弟”。

“孔懷兄弟”也不是周興嗣的原創,是來自於《詩經·小雅·常棣》:“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那麼,是不是我們的“武漢加油”就很土呢?一點兒也不土!而且很有文化內涵。

英語說加油,就是Come On,這是非常簡單的,但中國的加油是有典故來歷的:

清朝大學士張瑛,一生為官三十餘載,他最為重視教育事業。毎到午夜交更時分,他都會派兩個差役挑著桐油簍巡城,如果見到哪戶人家有人在挑燈夜讀,便去幫他添一勺燈油,並且送上鼓勵,這就是"加油"的由來。

由於張瑛特別重視教育,他的兒子很早就成材了,就是晚清中興四大名年之一的張之洞。

“武漢加油”很有文化,一點兒也不土,比Come On酷多了


那我們回禮應當怎麼說,比較風雅呢?

“與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來自,王昌齡《寄驩州》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來自《詩經·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桃報李”:《詩經·大雅·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來自《增廣賢文》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來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優美雋永,希望中日、中韓、中越等國同享中華傳統文化的滋養,同習同修,以詩交友,風雅之至,永享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