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備耕工作綜述

春天裡,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備耕工作綜述

中國甘肅網3月11日訊 據新天水報道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馬凱 文/圖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當前,正是春季農業生產的重要節點。為確保春耕生產順利推進,打好今年農業生產第一仗,我市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堅持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春季農業管理、農用物資調配、春耕備耕、農業企業復工復產、農業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田野處處春意濃

犁地耙田,打藥施肥,整枝打杈……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眼下正值春耕時節,在我市各鄉鎮村社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一幅幅“人勤春早”的田間美景圖在天水大地盡情鋪展。

春天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备耕工作综述

走進秦安縣五營鎮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的大棚,一陣暖意撲面而來,一排排蔬菜青翠欲滴,一簇簇桃花布滿枝頭,格外耀眼。工人們正在忙著疏花,不時有“嗡嗡嗡”的蜜蜂穿梭期間——今年合作社為了降低成本,專門租來蜜蜂為桃花授粉。

“自復工復產工作開展以來,我們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力爭各項農活按時保質推進。”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君芳介紹,如今合作社的西紅柿已經開始坐果,再有二十天就可以上市了。除了即將上市的蔬菜,合作社還培育了六十畝的菜苗,菜苗品種包括脆瓜、辣椒、茄子、芹菜、西紅柿等,五一前要保證菜苗出棚,提供給周邊的高原夏菜種植戶。

大地家園果蔬專業合作社是我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生產工作的一個縮影。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防疫不能鬆懈,春耕同樣不容耽擱。全市農業農村系統高度重視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及時下發了《中共天水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於切實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的通知》《中共天水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印發天水市春耕備耕調度會會議紀要的通知》,全力推進春耕備耕、春季農業生產、涉農企業復工復產、農產品穩產保供等工作的落實。與此同時,相關負責人還多次深入生產一線調研疫情防控期間農資儲備、春耕生產開展、農業項目復工、生產經營主體復產情況,協調解決困難問題,全力推進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有序開展。

“截至目前,188.43萬畝冬小麥中一、二類苗有170.36萬畝,58.1萬畝冬油菜中一、二類苗有52.77萬畝,苗情、墒情整體好於去年同期;完成頂凌覆膜2.4萬畝,果樹修剪220萬畝,果園清園灌溉施肥200多萬畝,維修農業機械2.4萬臺套。”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春耕備耕是每年農業生產的首仗,也關係到全年糧食生產穩定和市場供應。為穩定市場供應,我市堅持把“菜籃子”產品保供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狠抓在田蔬菜生產管理、蔬菜集約化育苗和複種擴種工作,積極協助商戶解決蔬菜運輸受阻問題,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據瞭解,目前全市蔬菜在田面積18.54萬畝,2月份以來,蔬菜採收面積8.46萬畝、產量10.03萬噸,複種早春大棚速生葉菜類蔬菜2.13萬畝,擴種大棚及小拱棚洋芋等1.78萬畝,8.37萬噸蔬菜外銷到西安、蘭州批發市場及青海、寧夏、新疆等地。

春天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备耕工作综述

儲備農資保春耕

春耕之際,一輛輛滿載春耕農資的配送車駛入麥積區渭南鎮雷下村,工人們忙著從貨車上卸化肥,並將化肥分發到村民的三輪車、拖拉機等農用車輛上。待核對無誤後,村民便將自己訂購的化肥裝車拉走,儘快投入春耕生產。

而在此之前,村民們都害怕受到疫情影響,會出現農資產品缺貨的情況。為不誤農時,確保果農及時開展農業生產,麥積區扶貧公司提早規劃,對全區379個行政村農戶春季農業生產肥料、農藥需求情況進行了摸底,通過與信用過關的13家農資經銷企業、大規模農資經銷生產廠家簽訂農資供應合同,以低於市場價格為農戶配送到村,保障農戶開展春耕生產所需農資供應量充足,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當前,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期,為了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搶抓當前春耕生產有利時機,我們及時調查研判各種農資貨源、價格以及農民購買意願,持續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認真抓好當前農資儲備調運和供應工作,積極開展農資連鎖經營和配肥下鄉進村業務。”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截至目前,全市儲備化肥9.82萬噸、農膜0.26萬噸、農藥323噸、玉米雜交種0.12萬噸、馬鈴薯種薯3.78萬噸、有機肥2.5萬噸,分別佔春播總需量的70.14%、74.28%、100.94%、52.17%、35.84%、71.42%;根據市場監測,全市農資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春耕物資缺口部分正在積極調運之中。

農資是農業生產的基礎,為了保障農資供應,連日來,我市各地涉農企業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積極採取措施,調整生產計劃,加大馬力生產,確保各地春耕備耕農資供應。

春天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备耕工作综述

3月1日,位於甘谷縣六峰工業園區的天水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聲隆隆,工人們戴著口罩,熟練地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而他們手底下正在緊張加工的正是天水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隴豐”牌農用地膜、黑色功能地膜、降解地膜等。據介紹,這些產品除保障本地地膜供應外,還將遠銷雲南、陝西、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內蒙等八省三十餘地區。

在車間一角,記者見到了公司的負責人張鵬。為了保證工作質量和效率,自大年初一開始張鵬就一直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一直沒有回家。“我們公司是1月25日復工的,為了保障農資的充足供應,我們實行三班倒政策,一天24小時持續不間斷生產。”張鵬說,公司現有30臺農用地膜生產設備,每天可生產120噸以上農膜。

據瞭解,目前全市已復工復產農業企業499家,佔總數508家的98.23%,572家農藥經營門店開店營業544家,佔總數的95.1%,260家種子經營門店全面營業。

春天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备耕工作综述

貼心服務助春耕

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為更好配合防控疫情,不誤時節搞好農業生產,我市及時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以小分隊形式,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苗情、墒情調查,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服務活動,指導農戶搶抓農時落實田間管理措施。

“看到沒,這是蟲卵,一定要除去。看今年的芽包這麼大,說明營養大部分集中在這裡,相信今年香椿又能迎來一個豐收年……”3月4日,在張家川縣馬關鎮石川村的大地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專業技術人員正在給工人們培訓香椿種植技術。

溫暖如春的大棚內,技術人員講得認真,旁邊的工人也聽得認真,時不時還有工人與技術人員溝通一些種植時遇到的問題,技術人員也都會一一進行解答。

石川村黨支部書記、大地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小軍告訴記者,這並不是技術人員第一次來合作社進行技術培訓了。“以前種菜全憑經驗,錢花了不少,但始終不增產,自從專家來了以後,我們的光景大不一樣。專家們不止在春耕備耕期間下來指導我們,平日裡也會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現在政策越來越好,惠農政策越來越多,相信今後的日子會越過越紅火。”楊小軍高興地說。

春耕生產以來,為儘早掌握種植戶思想動態與種植結構調整趨勢,我市積極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村調查摸底,到田間地頭開辦“春耕課堂”,並結合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全市春耕生產計劃,抓好涉農儲備,確保了春耕生產按期開展,順利完成。

春天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天水春耕备耕工作综述

每年的春耕春播,是農業生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春天裡的首要農事活動,更是氣象部門每年的重點工作之一。自陸續進入春耕階段以來,各級氣象部門農氣人員便進入了忙碌狀態,在我市的田間地頭都可見他們的身影。他們或穿梭在蔬菜大棚間瞭解種植大戶及合作社的氣象需求,或向蔬菜種植員介紹近期天氣對大棚蔬菜生產的不利影響,或就大棚的晾曬、蔬菜的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問題與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分析與探討……可以說他們所到之處皆是一片繁忙景象。

“過兩天會降溫,和以往一樣,我們會提前給你發送氣象服務專報,你們收到信息,就提前把大棚外的草簾放下,如果大棚內溫度不夠,也可以採取煙燻的方式……”在武山縣大南河流域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見到武山縣氣象局負責人時,他正給基地負責人叮囑著降溫階段基地應採取的防護措施。

武山縣氣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春季有不定時的強降溫和雨雪寒潮天氣,對大棚種植影響比較大。對此,縣氣象局組織農氣人員調查走訪了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實地調查土壤墒情和作物長勢,瞭解他們的氣象服務需求,根據春耕春播期間的天氣形勢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為農業生產及相關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依據。“除此之外,縣氣象局還利用微信群及手機短信等方式,針對不同農戶開展了個性化、精細化、智能化服務,將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天氣實況與預報等精細化服務產品推送給農業大戶,為大棚蔬菜生產保駕護航。”該縣氣象局負責人說。

據瞭解,為做好春耕防災減災工作,我市在指導群眾認真落實設施蔬菜防凍、防風具體措施的同時,還制定印發了《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與專業化統防統治融合示範及蘋果蠹蛾疫情監測阻截方案》《小麥條鏽病和草地貪夜蛾監測防控方案》,著力抓好大櫻桃果蠅、草地貪夜蛾、小麥條鏽病等病蟲害防控和蘋果蠹蛾等重大植物疫情阻截,並大力推廣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和防霜機、“三防網”等措施,加快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進度,協調氣象部門提前做好防雹、增雨等人影氣象作業準備,著力提高了防災減災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