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清朝皇家推崇藏傳佛教,其實不僅清朝,元朝也是。元朝皇上就有一位帝師,是藏傳佛教的活佛。元朝忽必烈的帝師是薩迦派的八思巴,清朝則是格魯派的章嘉。北方遊牧民族最早多是信奉薩滿教,這是一種類似拜火教的原始崇拜,執業教士是叫做薩滿的巫師。薩滿教在現在中國已基本消失,但是韓國人還信這個。女真人從金代開始逐漸信封佛教,到了清代已經是大力推崇藏傳佛教。倒不是說清皇室有多麼信封藏傳佛教,而是推崇藏傳佛教有利於管理蒙藏地區。清朝皇帝為了推崇藏傳佛教,也就是喇嘛教,就到處修建喇嘛廟。清朝修建的喇嘛廟並不是徹底的藏式寺廟建築,而是藏漢結合的。乾隆當年建造頤和園的時候,在萬壽山南麓建了一座大報恩延壽寺,是完全的漢式寺廟建築。又在萬壽山北麓建了一座藏漢結合的寺廟建築,就是四大部洲建築群。

《西遊記》裡說自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治天下,世界便分劃為四大部洲,就是東勝神州、西牛賀州、南瞻部洲和北俱蘆洲。那美猴王是出生於東勝神州海外傲來國的一座名山,就是花果山。東土大唐在哪兒呢?是在南瞻部洲。如來在極樂世界管理西牛賀州,玉皇大帝在天宮裡管理南瞻部洲。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之術,先是渡海去了南瞻部洲;學會了穿衣說話。然後他又渡海去了西牛賀州學武術,後來東土唐僧也是去西牛賀州的天竺國取回了《三藏經》。在《西遊記》裡,釋道一家,觀音菩薩經常到天宮裡找點玩意兒變成妖怪給唐僧挖坑設難。《西遊記》沒有說北俱蘆洲的事情,這是有原因的。據古代傳說,有一個妖族,養了十隻金鳥,輪流放出來到天上,就是太陽。有一天十隻鳥都被放出來了,就變成天有十日,熱死了,對,就把另外一個巫族的夸父在追日的時候給熱死了。結果夸父的兒子后羿不幹了,他就發火箭射死了九隻金鳥。這就引發了妖巫之戰,最後兩敗俱傷。妖族被趕到了幽冥地府,而巫族也敗到北俱蘆洲去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俱蘆洲的巫族還是沒人敢惹,東勝神州的龍王爺、管理南瞻部洲的玉皇大帝和管理西牛賀州的如來佛都不敢惹北俱蘆洲。那個六耳獼猴就是來自北俱蘆洲,讓孫悟空吃了不少苦頭。有人說最後去了西天的其實就是這個六耳獼猴,根本不是孫悟空。

吳承恩在《西遊記》裡是採用了佛家傳說裡的四大部洲。佛經說世界的中心是須彌山,須彌山的四周有四大部洲,下面的海叫做鹹海。不過,我估計佛經裡說的鹹海應該不是現在中亞的那個鹹海,古代印度人對中亞應該沒有什麼地理概念,中亞地區從來都是被中原漢人打垮的北方遊牧民族流亡的地方。佛經裡說我們這個世界在南瞻部洲,其它那幾個部州都是傳說。

去頤和園遊覽四大部洲最方便是走北宮門,我一大早就來到了北宮門,北宮門的清晨非常僻靜。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進了北宮門就是一片假山疊石,七扭八扭過了這片假山,就可以看見一座大石橋。橋下是後湖的潺潺流水,水邊是乾隆給他媽媽修的一條買賣街。乾隆的媽媽是鈕鈷祿氏崇慶皇太后,這所頤和園就是乾隆專門修了給崇慶皇太后六十大壽慶祝的。這位崇慶皇太后是中國歷史上最有福的皇太后,一生享盡榮華富貴,而且壽至86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太后,乾隆長壽恐怕也是受他媽媽遺傳。乾隆修的這條買賣街是仿江南水鄉而建,為的是讓不能常去逛街剁手的太后來這裡的虛擬現實小鋪裡買點針頭線腦什麼的玩兒。北京還有一條皇家買賣街,是乾隆給他媽慶祝七十大壽時修建的,也叫蘇州街,從紫竹院西的萬壽寺往北穿過海淀鎮一直到北大西門的暢春園。這條蘇州街現在還在,街上有一些地標建築,包括我當年高考的考場八一中學,北三環的三義廟和北四環的海淀橋。這條蘇州街上八一中學附近有一座禮親王花園,現在裡面開了一家飯館叫白家大院。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水面上有昨天夜裡結的一層薄冰,早上的第一條遊船一過,那冰就稀里嘩啦都碎了。就有長老了的過去衚衕裡的二哥衝我喊“快來看破冰船”,我對他說“就那破冰還用破嗎”?

站在大石橋上就可以看見對面著名的“慧因”牌樓,四柱七樓,黃色琉璃瓦。說它著名是因為額匾上的“慧因”二字根本看不見,哦?為什麼?因為那二個字是在背面朝南的額匾上。其實朝北這面空白的額匾應該也是有字的,按照《欽定日下舊聞考》中記載,這裡的字應該是“慈福”。慧因:智慧之源。慈福:仁者有福。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座牌樓是一組牌樓中的之一。牌樓下面是四大部洲喇嘛寺的門前廣場,這個廣場的東西兩側還各有一座牌樓,應該是和這座一模一樣的。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頤和園被焚。1884年光緒重修時沒有修到這裡,只修了前山建築。如今看見的這座牌樓是1980年按原樣重建的,但是沒有修復東西兩側的牌樓,現在還可以看見那兩座牌樓殘留的抱柱石和修復後的院牆。這個小廣場現在是京民健身的地方,前些年有老年合唱團在這裡唱歌,還有打太極拳的、跳集體舞的、做健身操的等等。現在頤和園裡各處唱歌都被取締了,放音樂跳舞做操的也都被刪除了。這裡就還剩下踢毽的,不吵不鬧,也可以鍛鍊身體。今天我來的時候,他們都還沒到,可能都在街邊買包子吃吶。

四大部洲喇嘛寺是在萬壽山北麓,所以它是坐南朝北的,而且因為有山擋亮,建築的正面終年不見陽光。過了這個門前廣場就要開始上臺階了,可以看見遠處高高在上的四大部洲正殿和北俱蘆洲的建築。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你可以看出來這個臺階有兩小撮,其實這兩小撮之間有一個平臺,平臺的東西兩側可以看見過去建築的基座。現在,一個基座上蓋了一個食品店;另一個基座上蓋了一個公共廁所。上面的建築還有很高的路要走,繼續遊覽之前,那些外地來的遊客最好把這兩邊的這兩個去處都去一下。最上層站著的那幾位不是遊客,是給遊客講解北京頤和園的黑導,路過的遊客都對他們趨避之,因為他們說話不是北京口音。他們給每位路過的遊客都講一段,讓遊客免費試聽。我真怕他們說這頤和園是皇太極修了給努爾哈赤過生日的,還行,他們沒有這麼說。他們說頤和園是乾隆皇帝修了給慈禧太后過生日的,花的是李鴻章給皇家海軍買軍艦的錢。

上了臺階就可以看見四大部洲那一大片建築,紅白相間,很有氣派。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在山上蓋房子,當然就是一層一層蓋上去的,高低錯落。中間的那座大殿應該是四大部洲的中心,它前面這座金剛牆可是夠高的,可以看出來臺階扶手上是黃色琉璃瓦。

鼓足勇氣從這座高臺階向上攀登。王府井大街過去有一家“美白理髮店”,因為門前有高高的臺階,所以俗稱“高臺階”,是和東安市場四聯理髮店齊名的京城頂級理髮店之一。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上去之後的這座殿應該是天王殿?我來得太早,還沒有開門。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站在疑似天王殿前向下張望,好大的一片廣場。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個廣場是須彌靈境殿的遺址。四大部洲最早是藏漢結合的一座寺廟,它的前半部分是漢式寺廟建築。廣場這個位置是一座九間大殿,就是須彌靈境殿,它是整個四大部洲最大的殿堂。從現在廣場的規模來看,這座大殿前面的月臺肯定也很大。剛才那一層路兩邊的基座上,過去應該是須彌靈境殿的配殿,一座叫寶華樓,另一座叫法藏樓,都是二層。下去以後就直對著三座牌樓,沒有山門、鐘鼓樓和天王殿。英法聯軍焚燬頤和園後,這裡就全都沒有了。可以看見須彌靈境殿前的兩座經幢塔和兩隻石獅子。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兩座經幢塔的八個面上應該刻著金剛經的,現在沒有了,肯定是重建的。除了經幢塔和石獅子,牆根底下還有幾座露陳臺,從它的殘破來看,可能是頤和園的原物。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座露陳臺上刻滿了祥雲和蓮花瓣,造型也很規整。從金剛牆上殿門進去,就可以看見一座面闊五間的大殿。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殿門巨大。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扒門縫往裡看,裡面供著三世佛,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本應該左手是東方藥師佛、右手是西方阿彌陀佛。這是常規情況下大殿坐北朝南時三世佛的位置,但是現在這座殿是坐南朝北,所以現在這幾尊佛像位置正好是反的。

這座大殿現在是四大部洲最大的佛殿,歷史上這裡是一座三層的樓閣,叫做香巖宗印之閣。從記載看,這座樓閣非常大,從外面看有三層,最上面一層基本上和後面的北俱蘆洲一樣高,也是漢藏風格。這座香巖宗印之閣象徵須彌山,是四大部洲的中心。現在看到的這座大殿是香巖宗印之閣被英法聯軍焚燬後重建的,只建了一層,好像剛剛粉刷過。看看嶄新的簷枋斗拱。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屋角飛簷下嶄新的鎏金寶瓶。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香巖宗印之閣周邊的建築都有黃色琉璃瓦覆蓋。看看這個短牆,後面的背景是綠色的皆蓮塔,代表佛教五智中的妙觀察智。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牆脊雖小,也有脊獸。看看這個,仙人騎雞和蠻吻。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正脊上的吞脊鴟吻。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扶手欄板琉璃瓦上的琉璃瓦當。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漢白玉瓦當。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香巖宗印之閣兩邊有臺階,上去就是各大部州。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是紅色的地靈塔,代表佛教五智中的成所作智。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這是香巖宗印之閣東面的月殿,代表月亮。西側還有同樣的日殿。典型的藏式碉房。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東勝神州。可以看到後面再上一層的北俱蘆洲碉房。四大部洲的大殿旁邊還各有二座小殿,代表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西牛賀州。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白色的天潔塔,代表佛教五智中的大圓鏡智。可以看到後面高處的北俱蘆洲。對面另一側是黑色的吉祥塔,代表佛教的平等性智。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再上去一層高臺階,回頭看看香巖宗印之閣大殿的屋頂,黃色琉璃瓦單簷歇山頂,金碧輝煌。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站在上面看看月殿碉房的上層,漂亮極了。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東勝神州的屋頂,看看那個花哨的脊剎,彩色琉璃須彌座、覆缽、蓮花座到最上面的寶珠。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西牛賀州碉房屋頂的飛簷。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日殿門券上的雕花。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藏式梯形窗戶。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清代從康熙開始一直到乾隆時期,在承德修了一個避暑山莊,還陸續在避暑山莊周邊修了好幾座寺廟,藏漢風格的都有,就是外八廟。其中有一座藏漢結合風格的普寧寺,和這個頤和園裡的四大部洲一模一樣,也是建於乾隆時期。普寧寺前半部分的漢寺建築比較齊全,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和配殿都有。大雄寶殿後面也是一座三層的閣樓,周圍是藏式碉房。要想看頤和園四大部洲原狀的話,就可以去承德外八廟看普寧寺。

爬上北俱蘆洲後面的假山就到了智慧海,這已經出了四大部洲範圍了。等會兒,看了這麼多部洲,怎麼沒有南瞻部洲的建築呀?南瞻部洲應該就是前面被毀的那片漢寺,象徵中國是在南瞻部洲。萬壽山頂的智慧海是屬於前山建築的,大殿坐北朝南,在排雲殿、佛香閣一線的頂端。四大部洲的中軸線並不是正對著智慧海,而是對著智慧海偏東一點。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智慧海”一詞是說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贊佛的意思。這座大殿是頤和園最高處的建築,全是用石頭壘的,無木無鐵,而且也無樑。智慧海外牆上貼滿琉璃裝飾,牆上還有無數佛龕,裡面是各種姿勢的無量壽佛像。說是無數,其實還是有數的,一共有一千一百一十尊佛像。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的時候,這些佛像被毀了不少。1982年以後,頤和園對這些佛像做了很多修補。看看修補後的佛像和外牆的須彌座。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看看智慧海正門,前面有三座券門,中間的不開,遊客都走兩邊的。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智慧海前面的琉璃牌坊前後石額上有字:“眾香界”和“祗樹林”;智慧海前後石額上也有字:“智慧海”和“吉祥雲”。這四個詞組成一句佛偈,說這裡是佛門聖地。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是香國,就是“眾香界”,在須彌山頂。祗樹林裡的“祇”應該念“其”,祇樹林就是通常說的祇園精舍,釋迦牟尼傳道的地方之一。智慧海出自《無量壽經》“智慧廣大深如海”;吉祥雲出自《地藏經》“大吉祥光明雲”。

智慧海因為沒有房梁,所以俗稱“無樑殿”。其實真正的應該叫“無量殿”,因為這裡供奉的是無量壽佛。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智慧海遭八國聯軍破壞後,大殿內的無量壽佛像也被毀了。我的印象裡這裡面過去只有一座空的須彌座,最早應該也是2000年以後才重修的了。看上去最近的重修規模相當大,不僅修復了中間的無量壽佛像,背牆兩側佛龕裡的觀音、普賢菩薩像也都重修了。側面每邊也有佛像,沒仔細看是哪位佛。這五座佛像都是泥塑金身,非常華麗。不過仔細看的話,可以看見金漆有脫落的地方,看來又該重漆了。上面中間的無量壽佛面露微笑,右手持無畏印,是說佛來救眾生脫苦難,令眾生心安無畏;左手持禪定印,表示內心安定。

下面這是普賢菩薩像。

四大部洲—頤和園的藏式寺廟建築群

我過去來的時候,這裡的牆和天花板都是空白的,現在殿內的天花和牆面都全部重修了,整個就是一座新的建築了。大殿裡面光線非常昏暗,過去是沒有燈,現在也只是在正面牆上裝了幾隻小燈,只能藉著門外進來的自然光欣賞佛像。要在裡面呆一陣才能適應黑暗。

走了一上午,雖然邊走邊看。可是爬到這麼高來也還是有點疲憊。找個乾淨的牆根兒,撕了張報紙坐下,兜裡掏出來一塊乾糧,再從包裡搜出一瓶涼白開,打開手機放一段“我坐在山頂觀風景”。吃飽喝足,聽完了曲兒,下山,回家。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