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去煤礦上班麼?

煤礦那些事


沒有什麼願不願意了,在煤礦工作了已經快十年了,以後還會繼續幹下去吧!

我們這裡可以算是一個能源城市,雖然不像山西那麼瘋狂,但也遍地都是煤礦。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國民經濟發展還沒有這麼迅速。在我們這樣的三線城市,人們的工作崗位並不是很多。特別是對於農村來說,基本上就是種地、外出打工、幹建築小工。當時呢,正處於煤炭行業的輝煌時期。而我們這的煤礦都是國有煤礦,在工資和福利待遇上都是很不錯的。所以當時的煤礦工作是一個緊俏工作,很多人都想方設法的想到礦上工作。在當時煤礦一般都不會外招人員,都是進行子弟招工。有些職工或者是領導會有一些入礦名額,這時就出現了很多人去花錢買名額,然後進礦工作的現象。當時如果有誰在礦上工作,肯定會引起全村的羨慕。也很少聽到人們談論煤礦工作有多麼辛苦。

現在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可選擇工作的崗位多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願意到礦上工作。

一,在工資待遇上,現在社會上的崗位工資待遇並不比煤礦的差,有很多,甚至超過煤礦工作。

二,煤礦工作受其特殊作業的影響。工作環境還是比較差的。這與很多吹著空調、喝著咖啡的工作環境是沒法相比的。

三,現在很多人尋找工作不再只求穩定,他們更希望能有一個提升和發展的空間。而煤礦工作因其工藝的特殊性,其技術工種與社會崗位少有共同性。很多人走出煤礦以後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幹不了,有一種挫敗感。

四,煤礦工作的危險性。現在煤礦開採多是井下作業,受地質條件的影響,冒頂、透水、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火災等危險時刻埋伏在身邊,少有發生,但卻具有在災難性。


大法師h


煤礦招工困難已成事實,現在能招進來的人員基本上是去產能後,失業的各小煤礦工人,而大學生或技校生都會從事技術崗位和地面工種,喜歡下井的人少之又少。現在有些行業雖然也辛苦點,但收入相比煤礦還要高一些,危險性也小一些。

僅以我工作過的煤礦為例,2016年7月份,全礦員工其中採煤專業135人;掘進專業251人;井下輔助252人;地面單位46人,工傷、內退、私傷236人,全礦人數823人。按年齡細分,安監處27名員工中,40週歲以下僅6人;通風隊47人中,40週歲以下17人;綜採隊69人中,40週歲以下9人;機採隊69人,40週歲以下9人;掘進隊76人,40週歲以下有14人。這其中還有一部分年過50歲,臨近退休人員,煤礦企業人力資源緊張是不爭的事實。

更由於部分老職工和大工匠退休,在採煤機檢修、電氣檢修等各工種都出現了斷檔現象。設備因檢修維護不及時,影響生產的事故時有發生。

因此,提高煤礦企業機械化化、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已被提了出來,相關的科研單位正在研究可以投用的設備,減面提效、減人提效,在煤層賦存條件好的區域,採用“四化”推進生產效率的提高。

同時,加強安全培訓和導師帶徒工作,在現有煤礦企業員工中,挑選有一定知識和文化水平的員工,由大工匠或高中級技術人員帶領學習操作技能,爭取企業培養出適應發展形勢的技能人才隊伍, 保證企業安全生產。


黎濤微世界我在等著你


很巧,我是從煤礦出來的。

我所在的那個煤礦是在一個很窮很窮的村裡,村戶都住在半山腰上,山頂就是田地,礦區的工作面都是用推土機推了一座山才騰開了好大一個空地用來蓋辦公樓、宿舍樓和食堂的。礦上年輕的小姑娘有關係的在辦公室裡工作,沒關係的就在服務隊上班,打掃衛生的在礦上來說都算得上是輕鬆的工作了,四十多又沒學歷的女人就是皮帶上揀矸石等的各種體力活了,一個班下來臉髒身上髒的不亞於一個井下工作上來的男人,真的很累。

12年的時候,我們礦風機停了十分鐘,我親眼看見井下攙扶著出來的工人,臉黑的都看不清他們帽子底下痛苦的表情,礦井的風機停十分鐘以上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下井的工人真的是很辛苦的,尤其是一線礦井工人,雖然他們賺的多,但那真的是拿命在賺錢,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刻,他們下去就上不來了…

礦上賺再多的錢,只要沒缺錢到這種要命的程度還是不要踏入這個行業。


我是一隻小花花


願意並非喜歡,為了生活有時你別無選擇。

這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為了掙錢養家,又不想遠離家鄉父老跑到外地去打工;二是在某些煤礦下井,安全待遇好且工資高。後一種情況,多半屬於國營企業煤廠或大型煤礦集團公司。

我對國營煤礦和私營小煤廠,甚至私人小煤窯都很熟悉(少時鑽過煤窯玩耍,狹窄的井道匍匐而入,狀如“老鼠洞”)。因為我的少年時代是在礦山度過的。十七歲參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當煤井礦工。然後一步步往上走,從大車工幹到井下抽水工,最後又到地面機修車間學習鉗焊工。

毫無疑問,煤井礦工是風險最大,最髒最苦最累的工種。什麼塌頂冒水和瓦斯爆炸等,碰到哪一種都是滅頂之災啊。當然,國營企業煤礦集團會非常重視安全生產,一般不會出事。而在私企煤廠和小型煤窯下井就比較危險了。你做一天礦工,就得盼一天好運。這生命安全可沒有多少保障。

最初下井推媒當大車工時,就聽有經驗的工友對我說,在井下一定要耳靈腿快,聽到頭頂掉砂礫,說不準就是塌頂的前兆;看見老鼠一隻只往洞口瘋跑,就可能是深井巷道穿洞冒水了。還傳教了“下了井洞就是陰間,出了井口才是陽間”等感悟和經驗。當然,我的工作單位是鄉鎮企業,領導對安全還是很重視的,在我工作的幾年裡就沒見過出大事,只有個別工人在違反操作規程後,發生過重傷事故。

人往高處走嘛,我當礦工最初就是為了有份工作,能掙錢吃飯,後來想辦法到了地面幹活,被調到了機修車間學習技術工種。其實人活世上,風險無處不在。運氣差的,走路會碰上樓頂有人跳樓,開車不警惕的,也意味著有遭遇車禍的風險。當煤礦工人,你最好別去安全意識差,設備條件壞的煤廠幹活。別為了掙錢多,就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險就行。

·


默金cc


說實話沒有人願意去煤礦上班,我在煤礦幹了十幾年了,以前手工幹活都幹過,現在機械化程度雖然高了也不想到煤礦上班,首先說上班時間長,三八制工作面交接班,從上班學習,班前會,更衣進坑,行走(有坐車,猴車)接班,出井,洗澡。進坑不安全因素多,五大自然災害,地面潮溼,空氣中有有毒有害氣體等,工作年限長會有職業病,關節炎,胃病等。好處工資高一點,也得看什麼工種,象這樣你願意去煤礦上班嗎,又累又黑又髒


平安是福1335268351954


我在煤礦幹了近30年了,國有煤礦,就目前來說,煤礦面臨招工難,工人年齡結構極端不合理,一線的工人普遍35歲以上,40到50的佔絕大部分,地面的後勤的相對年輕點,尤其是一線區隊,年輕人都在地面幹活,這充分說明,煤礦井下作業,已經沒人願意幹了。

那麼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佔比例最大,起碼佔到國家能源的55%以上,所以煤礦還是要繼續開下去的。

目前煤礦必須走減人提效,才能保證繼續下去,這就需要提高機械化水平,提高自動化水平,也就是降低職工勞動強度,減少用工,這就需要採用新技術,使用新設備,如果能夠跟上這個步伐的煤礦企業,還是有人願意從事煤礦工作,未來幾年跟不上這個步伐煤礦企業,是沒人願意去那裡工作的,也就招不到人,只能坐等無人人可用,自動關閉了。


淇河風59819681


兄弟們,只要家裡夠吃的,就別到煤礦去,啊是什麼地方啊?危險工資低,只要進了煤礦,你的思維也就停止了,真的。我就是一名礦工。如果你到礦上能當領導,我就不攔你了,因為幹部的工資是工人的幾倍。哎,不說了,反正別來。



喜羊羊162116685


你願意去煤礦上班嗎?

我不會。我是外行,我沒在煤礦幹過,但也不用多想就能知道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不會。為什麼人都不願意去煤礦幹呢?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安全保障係數太低,人都害怕,一提起煤礦打工似乎給人一種心理不祥的感覺,這兒煤礦事故,哪兒煤礦事故,誰願意將自己的親人送到哪兒去上班呢?二是工資太低,一般沒有人去冒險。

那麼,要改變煤礦招不到人的窘境,就得從安保與工資上下功夫。首先安保工作是煤礦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煤渣粉塵對人體的危害,如果這項工作做的不到位,或弄虛作假糊弄上級部門檢查,蒙哄過關這兒報道煤礦事故,哪兒報道,即使工資再高也招不到工人。其次是煤礦本身就是高危工作,所以工資薪水就得提高,高出地面工資N倍,才能值得有人去冒險(當然是在安保的基礎上)。我想煤礦也分很多工種崗位吧,如果是地面工作都會看工資高低而考慮的。


高山儐


太巧了 我就是煤礦工人哦!女的


喜歡平底鞋的女人


待遇好自然有人幹,十年前礦上招工,至少也要拿三五萬,還是勞務工,現在只是行業不景氣,職工子弟不捨得孩子下井,職工老齡化越來越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