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四種關鍵思維習慣(每日觀察0220)

成功者的四種關鍵思維習慣(每日觀察0220)

成功者的四種關鍵思維習慣(每日觀察0220)

每個人都必須與人交往,而交往則需要談判。作為小孩,與大人談判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對待以及更多的零花錢。作為大人,我們每天都要與老闆、客戶、同事、親人、朋友談判,從而獲得事業的發展、更好的業績、關懷與幫助,等等。

總之,我們都總是藉助談判而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讓自己的人生更成功——而這一切又源於每個人的思維習慣。

沃頓商學院教授理查德·謝爾在《沃頓商學院最實用的談判課》一書中,指出了最佳談判者經常表現出的四種關鍵的思維習慣,我認為它們不僅適用於談判者,而且適用於我們整個的人生,因此,它們應該屬於我們人生觀的一部分。四種關鍵的思維習慣包括:

願意做準備工作

高期望

耐心傾聽

堅守正直人格

下面我分別談談自己的一點感想。

1、願意做準備工作。

這裡的關鍵詞是“準備”。有句流行語叫“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既然它流行,就說明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做準備,不願意做準備,他們想的是,“我想有光,於是就有了光”。真有這麼好的事情嗎?沒有,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而成功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歡樂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

有人問我:“怎麼才能寫好文章?”我說:“如果你的文章現在只能得50分,那麼從現在起,按我教的方法刻意練習,寫100篇文章,每篇文章增加0.5分,你就可以了。”我說的刻意練習,其實就是準備。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

2、高期望。

古人云:“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僅得其下。”這裡的“法”,可以指依據的標準,“法乎其上”就是指標準很高。我們也可以引申為,我們對結果的期望很高,也就是說,我們對一件事情的期望為上,我們能獲得的結果就是中;我們的期望為中,我們獲得的結果就只能是下。

因此,我主張,要做就努力做到最好,要做就應當拼盡全力。這就像拔河一樣,如果你認為對方力量很強,你就放棄的話,你永遠不可能贏,甚至一開始你就輸了。

3、耐心傾聽。

這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可能因為性格、地位、身份、閱歷等原因,我們總是喜歡錶達,而不喜歡傾聽,即便我們知道傾聽的重要性,但是在特定的情景中,我們依然不習慣於傾聽,而對別人的說話表現出不耐煩。

我認為,我們要學會在自己說了什麼之後停下來,向對方提問,聽聽對方的意見,看看他們理解了沒有,接受了多少。並且時刻提醒自己:傾聽,傾聽,再傾聽。

4、堅守正直人格。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修辭學》一書中指出:人們彼此之間的說話能夠產生說服力,源於三個要素——理性、感性和人品。其中所謂的人品,就是要讓別人信賴你,沒有信賴,說再多也沒有任何用處。

騙子為什麼能夠成功行騙?根本的原因是他們贏得了被騙者的信任。我說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說我們要去行騙,而是告訴大家,我們為什麼不努力地做一個正直的人,讓別人相信自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