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本人作為一個傳統工藝釀酒人,首先很明確的告訴大家,傳統白酒低度化不可能。

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技術,一個市場。

技術方面的原因也分兩個,一個在於中國傳統工藝釀造的純糧酒基本上低於48度就會開始渾濁了。

這是中國傳統白酒的一個特性。傳統白酒釀造出來的時候,白酒裡面含有天然的各種酯香物質,而一些高級脂肪酸在水含量過多的時候就會不溶於水而顯現出來,造成白酒渾濁的現象。基本上48度屬於一個分界線。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有人會說,市場上很多白酒不都是42度,40度的嗎?確實有很多白酒,甚至一些知名的大廠都有低度酒系列。但是這樣的低度酒是怎麼樣製造出來的呢?過濾應該是目前唯一的方法。雖然大家都說是科學過濾,但不可否認過濾一定會將大部分的呈香物質過濾掉。這些呈香物質一旦沒有了,白酒除了酒精的刺激感以外,就是一片寡淡的水味。

這樣的酒肯定沒人喝的,那怎麼辦呢?人工增香是唯一的辦法,至於怎麼增香,大家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因此市場上的低度酒都是過濾過的酒,或者就是三精一水勾兌的酒。而目前還沒有任何人能用傳統工藝釀出能不渾濁的低度酒,以後也不會出現。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另外一個原因就在於中國傳統白酒的酒精度是有大講究的,52度至54度是酒精與水結合最完美的度數範圍。

大家都瞭解,一般各種大廠的最高端酒基本都逃不過52度到54度之間。為何大家同時都選擇這個範圍了?原因就在於經過上千年的經驗,大家都瞭解了在這個度數範圍之間,白酒的口感,香氣,以及酒精與水之間是結合的最好最完美的。低於53度的肯定不是飛天,低於52度的肯定不是普五,低於54度的董酒誰願意喝?為什麼老白汾大家只認53度的?原因都在這裡。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同一個系列的酒,大家誰能找出低度的比高度的貴?高度為什麼貴那麼多,不是因為酒精度數高那麼幾度,那幾乎貴不了一毛錢的成本。甚至過濾降低度數的成本要更高,但是為什麼售價卻便宜些,那就是因為對於真正懂酒的人來說,高度的品嚐價值就高很多。

這是中國傳統白酒的規律,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沒有誰能改變,科技也不行。

而市場方面也分為兩個,一個是真正懂喝中國傳統白酒的人,都知道高度酒才能體現白酒的風骨。

白酒是有風骨的,它的風骨在於上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風味。而這種風骨全都體現在高度白酒上面。一個真正懂酒的人品酒肯定不會去選擇低度酒。品酒與喝酒是兩個概念,品酒是品風味,尋找各種香味。而喝酒可以是隻管量,不管口感的。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真正懂白酒的中國人基本都是中年人往上了,這類人比較追求享受,質量,而不是像年輕人那樣只是追求白酒的刺激感。很多人都在說要重視年輕人的市場,讓年輕人懂白酒,做一些低度白酒出來迎合年輕人,譬如江小白等等一批互聯網白酒。我並不同意這個說法,年輕人永遠不是中國白酒最重要的市場,不用去刻意迎合。因為當他們年紀漸大,他們最終會如同每一代中年人一樣,回到傳統白酒的市場上來。

另一個市場原因在於競爭。

上面說了,很多互聯網白酒的出現,所謂小酒的風靡,炒的都很熱。但是你想想,傳統的白酒品牌如果一味的去融合這樣的消費理念,將自己的高度酒拋棄,都去做低度酒,豈不是自廢武功?自廢武功之後還能打的贏別人嗎?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而且現在很多國際化的大公司都進入的酒精飲料市場,譬如可口可樂就推出了低度酒精飲料。這些大公司難道對中國的白酒市場不是虎視眈眈?他們可能會贏得很多年輕人的認可,但是如果大家都去做低度酒了,中年人也沒有高度酒喝,豈不是也被逼只能喝低度酒,那中年人市場也會淪陷。到那個時候就是中國傳統白酒的災難,中國還是有很多有識之士的,根本不可能讓這種情況發生。

那麼,將中國白酒全部低度化也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我是一個農村傳統工藝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討論中國的傳統白酒。

未來白酒是否會低度化,釀酒人和“磚家”各執一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