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忠良教育心理學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提供下載/在線閱讀

 教育心理學的起源與發展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1.1 複習筆記

一、教育心理學的起源

教育心理學作為心理科學與教育科學的一個獨立分支,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要求,是通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而逐漸演變產生的。它是19世紀政治、經濟、教育與心理科學發展的產物。

1.教育心理學產生的時代背景

(1)19世紀政治、經濟與教育的發展

①政治與經濟背景

從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和民族運動的蓬勃發展,腐朽的封建制度迅速崩潰,資本主義經濟獲得了繁榮發展。到了19世紀60年代末,歐美各大國都先後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的完全統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基本形成,生產和交換具有了更廣闊的國際性質。資本主義發展成為一個世界體系。

②教育背景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發展,迫切要求普及文化教育,為它提供具有文化科學知識、能掌握資產階級的國家機器與科學管理機器大生產的統治人才和大量的熟練工人。在19世紀的後半期,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界相繼進行了一系列破除封建等級教育以利資本主義發展的改革。一些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都先後實行了初等教育的義務教育制度。隨著教育事業在社會生活中的蓬勃發展,一些教育家從他們的教育實踐中探索到,為了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向著他們所期望的方向發展,必須研究和了解受教育者的學習活動和規律,以改善教育過程的組織,提高教育工作的效力。而在此過程中,心理學知識教育工作者是十分必要的。

(2)19世紀心理科學的發展

①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

教育心理學的發生,同當時心理科學的發展是直接相連的。心理科學的發展,為教育心理學的產生提供了可能。19世紀後半期,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其產生的原因是:a.當時社會生產及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推動;b.自然科學的發展,對心理科學產生很大影響。

②應用試驗室測量研究心理學問題的嘗試

德國的亥姆霍茲(H.Helmhohz)對反應時的測定及對視覺、聽覺的研究,韋伯(E.H.Weber)、費希納(G.T.Fechner)的心理物理學研究,英國高爾頓(F.Galton)的自由聯想實驗等。1879年,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馮特(W.Wundt,1832~1920)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心理實驗室,對感覺、知覺、注意與聯想等進行實驗研究,由此促進了心理科學的迅猛發展。

③高爾頓與心理測驗

心理測驗,最初是由英國心理學家高爾頓提出的。他早在1869年就用統計的方法研究能力的遺傳問題。他在《遺傳的天才》一書中,以一種量表來測量人的能力。在他看來,人的智力是不同的,其差異來自遺傳的不同,人的智力是可以測量的。後來,他和他的學生一起創立了統計學,為測量學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2.教育心理學的產生及早期著作

(1)教育心理學的產生

①赫爾巴特

a.德國的著名心理學家赫爾巴特在1806年發表了《普通教育學》一書(此書原名《從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學》)。該書主要以心理學的觀點來闡述教育的一些重要問題,特別是教學的理論問題,提出了教學的“明瞭、聯想、系統、方法”四階段理論。

b.1835年,赫爾巴特又寫了《教育學講授綱要》,對一系列教育心理學思想作了補充與發揮。

c.在19世紀中葉,由他的學生(威勒與貝內克等)將“明瞭”階段分為“準備”與“提示”兩個階段,並由此產生了“準備、提示、聯想、系統與方法”的赫爾巴特五段教學法,在歐美普通教育中廣為流傳。

②烏申斯基

在教育工作中最早系統嘗試應用心理學知識的是俄國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他於1867年發表的《教育人類學》第一卷(此書的中譯本書名為《人是教育的對象》),對俄國和世界各國的教育心理學發展史都有重大意義。

③卡普捷列夫

俄羅斯教育家兼心理學家卡普捷列夫於1877年發表了《教育心理學》一書。這是迄今為止,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學來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學的著作。

(2)教育心理學的早期著作及其特點

①教育心理學的早期著作

a.美國

在美國,有詹姆斯的《對教師的講話》(1899);卡特爾的《智力測驗》(1890);勃朗與哈特的《電報密碼的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研究》(1877)、《關於電報密碼的研究》、《習慣體系的獲得》(1899);桑代克的《動物的智慧:動物聯想過程的實驗研究》(1898)。桑代克的動物學習的實驗研究,對教育心理學的發生有著重大影響。詹姆斯的機能主義與生物學化的心理學觀點以及對心理實驗的提倡,對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生、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b.日本

在日本,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依澤修二的《教育學》(1882),最早題名為“教育心理學”的著作是賀長雄的《實用教育心理學》。此後,湯原久一於1899年又出版了《教育心理學》一書。此書認為,教育心理學主要是從教育方式去觀察和組織起來的心理學。

c.德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1885)。

②特點

早期的教育心理學著作,多數是把心理學知識通過推論,移植於教育的,對實際的教育心理學問題很少專門研究。這類著作的主要貢獻在於促使人們去關心教育心理學問題,但並不等於很好地解決了教育問題。

3.實驗教育學運動

(1)梅依曼是“實驗教育學運動”的倡導者

①實驗教育學研究的主要內容

a.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徵同成人身心發展的差異,使教材、教法心理學化;

b.兒童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其個性稟賦的差異,使教育活動個性化;

c.兒童學習與疲勞,即兒童在完成學校及家庭作業時身心的疲勞程度,研究怎樣創造在學習上費力少而收效多的條件,使學習“經濟化”;

d.有關學校中的一些實際問題,比較各科教學方法的優劣;

e.依據對兒童的各科學習成績的測驗,確定教學理論及方法;

f.關於男女兒童同校問題與對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等。

②基本觀點

a.十分推崇實驗對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為實驗教育學應研究兒童發展及教育方法;

b.主張在實驗教育學研究的基礎上,改革課程與教育教學方法。

(2)拉伊

德國教育家拉伊於1903年出版了《實驗教育學》一書,完成了對實驗教育學的系統描述。拉伊的基本觀點有:

①教育實驗可以在人為控制條件下,檢驗構成教育系統諸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從而獲得準確可靠的知識;

②教育實驗應由假設的成立、實驗的計劃與執行、在實際上證明所得結果的準確性三個階段構成;

③人的意識產生於肌肉受到刺激以後經過內化所產生的反應;

④把教學過程設想為“刺激——內化——反應”的過程。

(3)評價

梅依曼與拉伊重視對兒童身心發展與改進教育方法的實驗研究思想,對歐美的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產生了極大的可能。在他們的倡導下,掀起了一場實驗教育運動。這對後來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測驗與實驗的應用、兒童身心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1美國教育心理學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