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如果給你選十個人跟你打天下,你會選誰?為什麼?

C布萊恩特129


第一位:關羽、忠義仁勇的同時謀略也不錯,統帥能力和威望都很高,得到關羽就會有無數人來投靠,因為關羽的威望高,而且忠義。

第二位:郭嘉、有一句話叫“郭靖不死臥龍不出”,所以郭嘉謀略一定不亞於諸葛亮,相比諸葛亮,郭靖沒有野心,心思細膩並且不會一己之私殺魏延這種忠臣。所以郭嘉比諸葛亮更適合。

第三位:張遼、張遼能威震江東,說明他的統帥和謀略武藝都很高,雖然比不上關羽威震華夏,但是以張遼的能力和威望絕對能夠為自己擴充不少軍力。

第四位:龐統、龐統與諸葛亮齊名,但是他以身殉職足夠說明他的中心不二。得到龐統可安民心,因為龐統的才能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還體現在他為民做過的許多政策上。如果得到龐統,民心所向,那麼何愁大業不成。

第五位:張飛、也許人們都認為張飛只是電視劇裡的一介武夫。實際上歷史上的張飛是一位初中帶細的武將。長坂坡斷橋吼退曹操大軍就能說明。得到張飛身邊就得到一位親信,他的忠義沒得說。特別要提的是他的勇武過人,戰場上與關羽配合完全就是左膀右臂的存在。

第六位:周瑜、談起周大都督大家都會誤會,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人們都認為周瑜氣短,被諸葛亮罵死。實際上歷史上的周瑜絕非那樣,他的死因與諸葛亮無關。而且歷史上的火燒赤壁是周瑜策劃的,與諸葛亮無關,所謂草船借箭也是虛構的。周瑜在歷史上並不亞於諸葛亮。得到周瑜就能擴充水上作戰能力,既然張飛關羽還有張遼都是陸地作戰高手,那麼周瑜就能彌補水上作戰的空缺。

第七位:呂蒙、大家都知道江東最擅長水上作戰。然而周瑜和呂蒙就是水上作戰的佼佼者,所以水上作戰除了周瑜,加上個蒙是覺得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讓水軍堅不可摧。

第八位:陳到、談起陳到許多人都不清楚此人。實際上歷史上的陳到比趙雲還厲害。他不僅僅是劉備的保安,還武力非凡。他一身的事蹟都被小說寫給了趙雲,比如長坂坡就是陳道萬軍中護送劉備離開的。而趙雲只是護送夫人從小道走,並沒有遇到曹軍,只有陳到帶領幾百人在曹操的萬軍中保劉備周全,才是真槍實彈。歷史對他的評價是亞於關羽,所以說他完全是一位虎將,而且忠義。不但如此陳到還能支持城內的保安。簡直就是小說中趙雲的模樣。

第九位:賈詡、作為謀臣少不了賈詡,賈詡也是我選的最後一位謀臣。為何不選諸葛亮與司馬懿還有姜維呢?實際上諸葛亮是最難掌控的人,他也不太會用人,許多人可以招降他卻殺了,比如孟獲,還有魏延就是無辜的。因為劉備得到諸葛亮後幾乎所有軍事都落到諸葛亮手裡,而且諸葛亮犯錯很多。司馬懿這人本就有謀反的心,所以不能選。姜維容易與其他軍師不和,比如他與魏延就不和,搞垮了魏延他最後做了大將軍。所以這三人不選。

賈詡這人眼光長遠,早期曹操有什麼意見都問賈詡,而且他的意見都能勝利。作為長期作戰,謀士們的意見難免有不知所措下不了決定的時候,所以身邊有賈詡一位親信,絕對能給自己理清頭緒,讓自己不犯糊塗。

兀突骨:兀突骨的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可以說呂布都無法對抗。曾經趙雲與關心張苞一起都拿兀突骨無語,更何況兀突骨擁有百萬獸軍和蠻軍。兀突骨相比呂布,兀突骨應該更好降伏,並且兀突骨與為了孟獲敢與蜀國結仇,足夠說明兀突骨還是比較義氣的。如果能降伏,那麼在自己的陸地作戰以野獸開道,以刀槍不入的藤甲軍殿後,加上與其他幾位武將配合,將會是一路碾壓,所向霹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