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看待“零增長”傳遞的訊息

對“零增長”,我們既要感到欣慰、充滿信心,也絕不能鬆懈麻痺。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2020年3月7日0時至24時,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1例,其中武漢市41例,其他16個市州均為零例。這已是湖北除武漢外連續三天零新增。

在民眾眼裡,數字的變化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它不僅是人們觀察疫情發展態勢的直觀指標,也深刻左右著社會心態的變化。從全國每天新增數千例,全省各地新增病例居高不下,到全國降至不足百例,全省減至41例,除武漢外其他16個市州均為零例,與之相對的是人們的心情從焦慮不安到滿懷希冀。

從一床難求、應收未收,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從人等床到床等人,再到11家方艙醫院接連休艙……儘管新增確診病例離徹底清零尚有距離,但一個個“零”,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逃離了病毒的“魔掌”。而這些變化的背後,是千千萬萬醫護人員、一線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是每一個居家不出者為疫情防控做出的積極努力。

“零”所指向的前景令人充滿期待,但此時更須清醒認識到,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繁重,其他地區人員流動和聚集增加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在加大,遠未到可以鬆勁的時候。中國有句古話“行百里路者半九十”,越是看到當前的防治成效,越是要認識到疫情的頑固性,加強疫情防控,必須慎終如始,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

中國和世衛組織一致認為,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不能盲目樂觀,還有捲土重來的風險。對“0增長”,我們既要感到欣慰、充滿信心,也絕不能沾沾自喜、鬆懈麻痺。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不在一朝一夕,務必保持韌勁、耐心、耐力,步步為營,奪取全勝。眼下,尤需防止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越是到這個時候,越是要對疫情更警覺,布控更到位,防控更有力。

武漢大學的早櫻綻開,東湖之濱的玉蘭開得正豔,這一切都孕育著生機,都預示全面盎然的景象為時不遠。疫情必將成為過去,只要我們堅定信心、保持警惕、力度不減、持續努力,就一定會讓一切儘快恢復生機和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