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角色互換,父母仍然在做的事情……

當孩子不再是咿呀學語的可愛嬰兒;當孩子已不再是放學歸來需要你陪護作業學習的小學生;當孩子已不再是一個月回一次家就匆匆返校的中學生;當孩子已不再是需要你每個月往卡里打生活費,只有寒暑假才能見到幾天的大學生;當孩子已經獨立生活成為工作崗位上的精英,你是否發現,自己已經老了?

你是否發現,已經老了的自己,和孩子的角色已經悄然互換,照顧者和被照顧者異位,但始終不變的,是做父母多年來形成的習慣。

時光流轉,角色互換,父母仍然在做的事情……

情景一

兒子小時候,一包餅乾,放在兒子面前,你看著兒子吃得香甜,笑從心底溢出。兒子遞給你一塊,你忙說:媽不愛吃這口味。

兒子長大後,抱著一盒餅乾進門,放在你的面前,說:媽,這種餅乾特別好吃,我記得小時候買了,你都捨不得吃,給,這是給您的,敞開了吃。

幾天後,兒子拿起餅乾盒,發現一動沒動,看到兒子瞪起眼睛,你說:你吃,我不愛吃這口味……

時光流轉,角色互換,父母仍然在做的事情……

情景二

兒子小時候,每天早上七點前,準時做好了飯,邊督促兒子洗臉刷牙,邊把飯菜擺上桌。

兒子長大了,早上七點,已經忙碌了兩個小時的你,做好早飯,想喊孩子們吃早飯的時候,突然想起,兩個孩子是昨天半夜回家的,下夜班,還在熟睡。

等孩子們醒來,差不多到了午飯時間了,你抓緊拿出捂得熱熱的饅頭,匆忙熱飯菜,忘記了做好早飯的自己,為了等孩子一起吃飯,早飯也變成了午飯。

情景三

兒子小時候,出門買菜,總是先問好,兒子,今天想吃什麼菜?

兒子長大了,和兒子一起逛菜市場,挑東挑西,還是圍著兒子轉,買來買去,全是孩子們愛吃的。兒子問你喜歡吃什麼,你迷茫地說了一句,你們愛吃的我都愛吃。

付款的時候,看到兒子熟練地買單,心裡老大的不樂意,說不出為什麼,就是感覺被剝奪了“權利”。

時光流轉,角色互換,父母仍然在做的事情……

情景四

兒子小時候,放假回家了,你和老伴總是提前準備好兒子愛吃的飯食,極力做出大廚級的味道。記得有一次,為了讓凌晨趕火車的兒子吃上餃子,一晚上沒捨得閤眼,盯著鐘錶,看著時間,和麵調餡子。

兒子長大了,廚房裡,兒子兒媳忙忙碌碌,煎炒烹炸,蒸煮燉燒,你轉來轉去,幾進幾齣,總想去代替。飯桌上,把自己面前的美味推到孩子們面前,被兒子幾次數落下,蝦剝了一個,可樂雞翅吃了一個。老伴你倆不停地說:你們吃,你們吃,吃了好長個。兒子兒媳聽了哈哈大笑,你也覺出自己的話有毛病了,笑得嗆了一下。

最終還是象徵性地吃了點,兒子說,剩下幹嘛?下頓就不好吃了。你還是固執地留下,要給孩子們下頓吃。

情景五

兒子小時候,過年過節了,放假回家了,寒暑換季了,帶著兒子去買衣服,服裝店逛了這家逛那家,衣服試了這件試那件。到為自己買衣服的時候,總是想,沒必要,湊合湊合就過去了。

兒子長大了,再去服裝店的你,還是不自覺地要去逛逛適合孩子們穿的衣服,在心裡掂量掂量,給兒子買哪件好呢?

時光流轉,不經意間,孩子已經長大,父母已老,悄然間,角色互換,可做慣了父母的我們,有多少習慣難以更改,依然在去做那些長大後的孩子們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