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女兒上小學,學習成績還算可以,班裡能排個前五吧。口齒伶俐,腦袋裡總有很多古怪的想法,但就是不和我說。我倆的談話就像是訪談節目,總是一問一答。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可是這個小棉襖一點兒都不貼心,還經常和我頂嘴。作為爸爸我還是先自我反省,心想一定是經常外地出差,陪孩子時間較少,孩子心裡有怨氣。

媽媽說:“發現有男生給女兒寫紙條,問她是誰,一句話不說”。我腦袋一下大了。


所以我特意的想去討好她,緩和一下尷尬的關係。瞭解一下孩子心裡想什麼?出差回來的路上買了一本帶卡通圖案的筆記本。計劃送給她。回到家女兒在寫作業,我就把筆記本遞過去。

我說:“妞妞、送你一本筆記本吧,路上順便買的”

女兒抬頭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哦,謝謝爸爸,說完拿在手上摩挲著卡通圖案”。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看來女兒很喜歡,我心中竊喜。我正要走出房門,女兒說:“那我也送你一本筆記本,作為回贈吧,就在我的書櫃裡,黃色封面的那本,是我三好學生的獎品”

我欣喜若狂,打開書櫃拿著就走,想去和媽媽分享女兒的禮物。

到了客廳,坐定打開筆記,才發現原來是女兒的私人筆記本。估計是拿錯了。瞬間腦瓜子嗡嗡的。心裡面激烈的思想鬥爭,看吧,實在是有失道德,況且這正是我瞭解女兒的最佳時機啊 ,不看吧,現在拿過去,女兒一定認為我看過了,場面肯定尷尬,說不定適得其反。

我把媽媽叫來,兩個人商量一下,最後還是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才算心安。小心翼翼的打開第一頁,就像未經許可闖入女兒內心世界的小偷。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同桌的王子軒很是討厭,又給書包裡塞了一張紙條,我都懶得看,肯定又是“我喜歡你”。真是奇怪了,喜歡我還老是揪我頭髮、跟老師打我小報告。

要不是看在和你一起輪跆拳道時一起回家的份兒上,堅決和你絕交。

哎,紙條還是撕了吧!上次讓老媽發現捱了一頓批。

看完第一頁,我和媽媽面面相覷,既覺得童言無忌的幼稚可笑,又心生一種難以名狀的隱憂,倒不是因為那個難以碰觸的早戀話題。更多是對如何正確引導的困惑。女兒畢竟馬上面臨青春期,這烈小火車總要自己駛向未知的遠方。

還在我迷瞪的時候,媽媽已經翻開了第二頁。

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不要吵架了,吵來吵去還不得和好,就像我和小美一樣,為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誰都不理誰。可是最後還不是和好了。畢竟在我和男生吵架的時候小美幫我了。

還有每次吵完,都問我,假如你們離婚了,我會跟誰?

我誰也不跟,我去找奶奶。

媽媽開始數落我,看看,跟你說了,每次吵架女兒都緊閉房門,這下好了………….,我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打開了第三頁。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數學老師真討厭,本來的我的題做對了,她竟然給我打了個叉,害得優秀名單裡沒我的名字,這下那幫傢伙又要笑話我了,好冤枉…..。

心情不好,不想寫作業,大週末媽媽不讓出去玩兒,本來和小美約好了去玩兒平衡車,完了,計劃泡湯了。


最可氣的是爸爸,對我當上學習委員這件事,一點都沒反應。悲催了真是。

我合上筆記,臉頰發燙,心裡面五味雜陳,我讓媽媽藉著整理房間的機會,把筆記放了回去。回到客廳。我鄭重其事的把媽媽叫住。商量對策。女兒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為了讓她在健康的環境裡快樂的成長,我覺得作為父母必須做出改變了。於是我和媽媽約法三章,必須把這個問題重視起來。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尊重孩子的隱私,面對“早戀”,不干涉、多關注。幫助她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對於孩子的隱私,家長還是要正確保護,儘量做到不干涉。可是又不能放任不管,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開始發育,但是心智尚未成熟。和什麼樣的人交往,交往的過程還是要密切關注。

但是歸根結底的辦法還是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她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優秀的值得交往的。但是這時候的孩子往往叛逆,正面的管教可能適得其反。必須從側面引導。


策略:吃飯的時候一般是人最放鬆的時候,父母可以有針對性的談論一些反面的案例,比如同事的女兒面對這樣的問題,結果是什麼,她是怎麼處理的,最後結果是什麼樣子。故意引導孩子參與討論。然後植入自己的觀點和態度。並且給出最優的建議。一切要做得沒有痕跡,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在說教,而就是一次普通的閒聊。


然後觀察孩子的舉動,看看事情的動向,再做打算。等孩子對你充分信任之後,你就可以正面的引導,解決問題了。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父母之間的爭吵,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嚴重的導致自閉。


和諧的家庭環境能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包容。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長的沃土。很多和婚姻不幸福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膽小,自卑,孤僻。因為孩子感受不到家庭帶來的安全感。影響孩子心智的健康發展。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封閉自己的內心世界,走向另一個極端。

策略:絕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有問題和爭執儘量採用談話的形式溝通。父母說話的語氣,處理問題方式會直接複製給孩子。除非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事情跟自己一樣,遇到問題不是理性的思考解決問題,而是情緒化的歇斯底里。

一個充滿溫馨和和睦的家庭氛圍中培養出來的孩子,肯定也是眼睛充滿陽光,內心充滿愛。所以我們決定必須儘量營造一個健康溫馨的家庭環境。遇到問題,擺事實,講道理。杜絕互相指責和扯皮。

無意間偷看了女兒的日記,我臉紅了,立刻和媽媽“約法三章”


不要用家長的權威去命令孩子,照顧他的小情緒。

父母在孩子眼裡是絕對的權威,她在生活上依附於你,在心理上依附於你。但是這不能成為我們隨意發號施令的理由。對於性格懦弱的孩子你的強勢會遏制他自主意識的建立。而對於性格頑劣的孩子你的強勢會讓他更加叛逆,甚至挑戰你的權威。

我們不能輕視孩子的小情緒,如果得不正確的疏導,會阻礙和孩子的溝通渠道。

策略:遇到孩子有小情緒,多問兩個為什麼?讓孩子自己說出來。如果不願意說,就給她一個自由的時間空間和時間範圍。讓她自主的安排,如果不能安排好,也不能自我疏導,家長再進行介入。

大多數的孩子叛逆大多是因為感受不到被愛和尊重,很少有家長會試著像對待成人一樣去尊重一個孩子,家長的尊重和愛會讓孩子對家庭和父母有責任感。會讓孩子明白在接受愛的同時也有愛別人的責任。

面對孩子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每個家長應該有不一樣的體會和感悟,歡迎大家分享出來,一起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