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你們視“疫區”如虎狼?我戴著口罩笑一會


聽說你們視“疫區”如虎狼?我戴著口罩笑一會

朋友圈借圖,沒被嚇倒的人民


說點真事。

2月10日,星期一,公司允許部分銷售服務部門的員工在家復工。

簽到、工作計劃、數據搬遷等,比預想中的瑣碎。

但中午下午,相繼收到幾個朋友發來的“群組聊天記錄”。是同一段內容的彙集。

說的是我所住的社區,醫院因收治一名湖北來的脊柱病患,但當時會診不是疑似新冠患者,所以只是安排其住在康復科,普通病房。

誰知道住院第五天之後,確診其為新冠患者。

於是,醫院先暫停除發熱門診之外的所有科室。

一天後,醫院再次發佈信息,發熱門診也遵上級只是叫停。

醫院所有住院患者暫停親友探視。媒體將之成為“封院”。

因為一直宅在家裡,除了少數時間必須去倒垃圾和去大型超市一次性購買糧草才出門,所以,對於社區醫院這麼大的新聞事件並沒有更多留意。

或者說,並沒有感到社區內部的緊張局勢升級。

人都不出門,所以,真的見不到人。偶爾見到一兩個,大家都默契地低頭,相互間隔3米開外,走過。

當然,電梯裡的酒精味倒是確實更濃了一些。

社區內的自媒體號“內緊外鬆”?疫情至少沒像上述群組聊天那麼直白感慨。“XX醫院這次麻煩大了,剛才內部傳達八十幾號醫院人員被隔離,一個護士核酸檢測陽性,她又傳染了一個90多歲的老頭......現在廣州市管醫療的副市長親自坐鎮處理。”

重要的是最後一句話:“大家儘量不要到X村(本社區所在地)去。”

坦白地說,本村自住村民20萬,外邊人不來,除了開店做生意的老闆們,包括這座巨大的社區醫院(三甲)的老闆煩躁鬱悶,本人不覺得有多不捨。

隨後幾天,照舊接到一些朋友微信上叮囑我要保重。

幾年沒聯繫過幾次的一箇舊同事也從微信上跳出來,說擔心我們社區買東西不方便(意思是可能搶購),剛好看到他們社區小店來了84消毒水,要寄一些給我。

真的很感謝。我過去給過她很多批評啊。

社區用那種巨型炮筒噴霧車沿著村內大馬路,一邊大喇叭叫喊,一邊消毒時,我也去陽臺上拍了幾張照片。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噴霧車走完沒多久,下小雨了,不知道是否影響消毒效果。

隨後的事才怪了。

X村周邊的工廠內部發文,要求員工不要到X村和本社區來。

廣州很多大樓盤排查1月28日以後到過本社區尤其是社區醫院門診的人員。

山姆會員店的本日送達服務都免開給本社區。

我太太一個大學同學,在出版社,說出版社在調查內部員工哪些住在本社區。“你們社區現在定義為疫區了”。

原來是這樣啊!

昨晚9點多下樓倒垃圾,在一樓門口,看到三個保安拿著消毒工具走過來,嘴裡聊的正是“湖北病人誤診放在康復科”的事。聽得出,他們也不爽。

然後,稍晚時候,我把公司另外住在本社區的4個同事組了一個群,取名“XX疫區村民互助小組”。

一個同事人在瀋陽。得看情況,再確定是否週末飛回廣州。

另一個同事人在河南商丘。連去鄭州的交通都斷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允許出來。

另外兩個同事都在社區過年。也都在家復工。

一個剛好昨天出了一趟門,滴滴女司機本來啥都不知道的,聽他說起社區疫情,嚇到了。

我調侃他,是不是存心讓女司機不收錢讓他趕緊下車。

我們自己都覺得,真沒必要過激反應。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不聚會、多邁腿。如果一定要加一句:少耍疫情信息。

凡人階層,本來就不靠仰人鼻息討生活,鄙視鏈於我有何哉?

家裡雖然沒有礦,但口罩、耳溫槍、血氧儀都有,還有比勤勞的小蜜蜂更勤勞的家庭成員,就等疫情散,春風暖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