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2020年賀歲電影註定要被載入史冊,除了疫情這一“人禍”因素外,徐崢導演的《囧媽》免費首映一事也是促成其載入史冊的重要原因。


字節跳動赤資6.3億買下《囧媽》,請全國人民免費看電影。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白看的電影到底怎麼樣呢?


昨天晚上我把《囧媽》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除了某些劇情略顯拖沓、內涵挖掘不夠深入的問題以外,我覺得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因為它告訴我一個道理:“囧”的不是媽,而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01.“囧親情”:原來我們和父母之間,並不十分了解


電影《囧媽》如之前的“囧”系列一樣,將鏡頭對準中年男子,用一幀一幀的細節來揭示他們的苦辣酸甜。由徐崢扮演的徐伊萬是個小老闆,他事業有成,但感情不順,家庭瀕臨破裂,妻子想和他離婚,他想靠暖霸專利的事拖住妻子,保全這段感情,而徐伊萬的母親盧小花則是個有著“疑心病”、“強迫症”的奇葩老媽,她想去莫斯科圓自己年輕時候的夢,也想讓兒子早日有個孩子。這些矛盾的錯綜與交織構成了影片的基本線索,也幫助我們進一步瞭解了這個特殊而又極具社會共性的上海家庭。


《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徐伊萬自打上大學以來,就沒有和母親單獨出行過,這次意外的莫斯科之旅也算是一次親情的補償,但無奈的是,即使有了這場出行,他們二人的矛盾依舊無法調和,且愈演愈烈。

盧小花為了讓兒子補充必要的營養,會在兒子發語音時往他嘴裡狂填東西;徐伊萬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和張璐一起編織“婚姻美滿”的騙局;盧小花為了讓兒子注意身材管理,會在兒子吃的正香的時候從他手裡奪走最後一塊紅燒肉;徐伊萬為了能圓母親的歌唱夢,他不惜一切代價把母親送上舞臺……

“為了”二字成了我這段陳述中的高頻詞,但盧小花和徐伊萬對彼此的努力付出並沒有換來對方的認可和贊同,反而使關係僵化,矛盾愈演愈烈。

盧小花希望兒子能身材完好,結果兒子的“將軍肚”越來越大了;盧小花希望兒子能早點生個孩子,結果兒子和張璐離婚了;徐伊萬希望母親能坐飛機去莫斯科,結果母親偷偷坐火車去了;徐伊萬希望母親能別那麼疑神疑鬼的,結果母親的“疑心病”越來越厲害了……

這趟莫斯科之旅,其實也是一堂教會我們如何懂得自我認知和彼此尊重的優質課程。

曾經看過一個專訪節目(具體名字忘了),主持人問為什麼很多中國家庭氛圍都比較壓抑,尤其是當親人聚在一起時,被採訪者說,“因為我們給彼此的愛都太壓抑了。”

中國人是最講親情的,也是最看重家庭的,但為什麼在很多傳統家庭中,父與子、母與女的關係卻那麼尷尬呢?他們不見面時想,見了面卻又“掐”,這段親情,這份感情,為什麼這麼折磨人呢?

《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徐崢在《十三邀》中對許知遠說,“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和解的過程,和家人和解,和自己和解。”他還調侃道,很多家長都對子女說過這樣的話,“我都是為你好啊”,可能正是這個所謂的“為你好”,把孩子給害了,因為這種愛是不健康的,它帶有某種主觀思維和壓迫精神,以“愛”的名義強迫孩子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與此同時,父母的這種捆綁也會在無形之中授意給孩子,待他們長大後,他們也會用這種想法去“勒索”年邁的父母,希望他們能如自己所願的那樣健康、不問世事、聰明豁達……

或許我們和父母之間並不十分了解。就像影片中所說到的那樣,我們一直活在幻想中,幻想妻子應該是什麼樣,幻想兒子應該是什麼樣,卻忘了他們有自己的樣。正是因為我們對對方的過分期待和過分要求,才會使我們忘了他們本來的樣子,也使這份原本熾熱的親情變得冷淡和可有可無。理解和尊重從來都不應是一句空話,它應該內化為綱常融入家庭裡,時時刻刻提醒自己:我不完美,我也不必要求我的家人完美。


02.“囧愛情”:有多少愛和婚姻,止於言說和表達,死於控制與幻想

《囧媽》中的大部分橋段都是圍繞母與子展開的,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關於愛情和婚姻的討論。影片中的徐伊萬是一個很好的商人,但卻不是一個很好的伴侶,他與妻子張璐的婚姻瀕臨破滅,妻子為了暖霸專利的事情甚至要和他打官司。張璐臨去美國前曾和徐伊萬道別,徐伊萬驕傲的告訴她,自己已經把那臺漂亮的檯燈修好了,可妻子張璐卻告訴他,自己從一開始就不喜歡這盞檯燈,可徐伊萬依舊活在幻想裡,並不承認現實中妻子的存在和喜好。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段感情的破滅,原因是有很多的,絕不只是“沒孩子”這一點,更多的,是因為雙方的認知和情感共鳴出了問題。徐伊萬的母親控制著徐伊萬,而徐伊萬又轉過頭來控制著自己的妻子張璐,他們都迫切的希望對方可以變成自己幻想中的樣子,可無奈的是,對方非但沒有如此,反而愈加疏離,幻想和現實的差距也在一點點拉大。

《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影片到了最後一部分時,徐伊萬給妻子打電話,他對著電話吼道,“我還喜歡你,我還愛你,我不願意和你分開。”是啊,原來那個精明的徐商人之所以和美國人籤那個損人而不利己的合同,無非就是為了能留住妻子,留住這段殘敗的婚姻生活,但可惜的是,他表達愛的時間有些晚了,晚到妻子的“心”已經死了……

我曾經試圖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夫妻很難對彼此說“我愛你”?對比很多美國夫妻,他們說的次數和表達的頻率實在太少了,但這就證明他們彼此不相愛嗎?並不是。在很多中國人眼裡,“我愛你”這三個字實在是太輕薄了,輕到不足以表達自己對對方的熱忱,甚至輕到有些輕佻浮躁。

所以他們寧可做很多事來表達自己,也不願意將愛訴諸出口。這種思維方式和習慣進一步影響了婚姻質量和愛情保鮮度,讓很多原本可以靠“說”就能解決的問題一拖到底,最終拖成了“離婚”。

而當問題愈加嚴重,婚姻狀況愈加失控時,很多中國夫妻想到的並不是追根溯源然後加以解決,而是用自己的主觀臆想去控制另一半,希望通過這種控制和幻想來自我麻痺,告訴自己:我的婚姻狀況很好,我很幸福。

03.“囧自己”:人到中年,你認得清自己和身邊人嗎?


在《囧媽》中,徐伊萬是一箇中年男子,油膩、肥胖等特徵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他事業上小有成就,擁有暖霸的專利權,小賺了一筆;家庭上不太幸福,媳婦嚷嚷著要和他離婚。幾乎和所有的中年男人一樣,徐伊萬有自己的幸與不幸,但很顯然,不幸要大於幸。

他喜歡吃紅燒肉,母親把他最後一塊肉搶走後他氣的歇斯底里,反感母親的“騷操作”,但他卻不知道,母親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他的脂肪肝;娜塔莎人美身材好,他盯著人家的細腰看個不停,母親狠狠地打斷了他,徐伊萬氣得奪門而出,但他卻不知道,母親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保全他的婚姻;他費盡心機的想留住妻子,不惜和美國人簽訂不平等合同,但他卻不知道,即便如此,妻子和他的感情也已經泯滅,渾不復來……

《囧媽》:“囧”的不是媽,而有那不尷不尬的親情與愛情


人到中年,看似已經“不惑”,但其實很多人仍然是疑惑的,疑惑自己的事業為何不能更進一步,疑惑枕邊人為何不能再伴我身旁,其實這些疑惑都是有答案的,而且早就有,只不過我們都習慣性的忽視罷了。

佟大為在接受採訪時曾說,他很希望自己能停一停,多陪伴一下家人,他也曾對此勸告同劇組的趙薇。是的,有的時候,也許陪伴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它卻給了我們一個接觸和藉機瞭解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一次次的陪伴,來看看身邊的人,看看他們本來是是什麼樣,而自己在他們心中又是什麼樣,這種深層次的接觸能幫助我們看清很多東西,也能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04.“囧”是人生的常態,但卻不該是所有感情的狀態


人活一世,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幾乎大部分時光都是在“囧”中度過的,升學、工作、結婚、生子,人生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面臨窘境,也都會有一種深陷泥潭的感覺,這是常態,我們應該淡然應之。

但人生的常態卻不等同於所有感情的狀態,親情、愛情、友情,它們宛如一個個晶瑩的水晶球,會在我們每一個失意的瞬間給予我們適宜的鼓勵和抱抱,這樣美好而純粹的感情,我們又怎麼能讓它“囧”呢?

全文共3143個字,閱讀時長約6分鐘,原創不易,歡迎閱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