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都有誰?

尋覓\\錯過


對於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每個人的心裡可能選擇都不一樣,但基本都是耳熟能詳的名字,如秦始皇、朱棣、隋文帝等等。但我下面舉例一些在中國歷史上創造的赫赫戰績與軍事奇蹟的皇帝,或許有的朋友對他們還不是很瞭解。

第十名:劉知遠

劉知元(895年-948年),五代十國後漢開國皇帝,其祖先原為沙陀部人,世居太原。後晉開運四年,契丹軍進攻汴京,後晉滅亡。

劉知遠在太原稱帝,沿用後晉的高祖年號“天福”,契丹軍滅掉後晉後在中原燒殺搶掠,劉知遠抓住戰機,率軍南下汾水,快速收復中原。

天福十二年六月,劉知遠進入汴京,自稱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昞,改國號為“漢”,史稱“後漢”。天福十三年正月改元乾佑元年,更名為劉暠,同月因病去世。

劉知遠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把不可一世的耶律德光打的四處逃竄、客死異鄉,避免了中原大地落入契丹人之手。

第九名:陳霸先

陳霸先(503年-559年),字興國,小字法生,漢族,高祖武皇帝。吳興郡長城縣人,他是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天成元年,殺僧辯,立敬帝,自位相國。敗北齊,排僧辯黨羽,受百姓愛戴,後來受禪稱帝,國號“陳”,都“健康”,在位三年,諡“武皇帝”,廟號“高祖”。陳霸先是南北朝時期陳朝的開國皇帝,他志氣高遠、恭儉勤勞。中國曆代的皇帝中,賢明的帝王不多,陳霸先卻是其中一個。

陳霸先出現貧寒,擔任過裡司、油庫庫史,廣州暴動時,他率三千精兵解圍,受到梁武帝重視。後任交州司馬,討伐地方藩鎮分裂勢力。陳霸先後又任大都督,總攝梁朝軍國大事。陳霸先從一個村官到大將軍,之後黃袍加身,撐起了支離破碎的江山,實在是難道的明君。

《南史》記載:“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

第八位:柴榮

柴榮(921年-959年),五代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人,父親柴守禮,祖父柴翁乃當地望族。柴榮年輕時曾跟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賣茶,對百姓困苦有所體,長大後跟隨郭威從軍。

史料記載柴榮:“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性沉重寡言”,

他是周太祖郭威的樣子。廟號世宗,諡號睿武孝文皇帝。

在軍事領域,柴榮可以稱的上是一個天才,他整頓驕兵惰將,親自率兵南征北戰,且戰無不勝。北方由他統一、契丹被他趕跑,幽雲十六州的關南十七縣是他收復的。

他一生沒遇到對手,但卻奈何不了老天爺,屬於比較短命的皇帝。

第七位:趙匡胤

趙匡胤,宋太祖,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漢族,涿州人,軍人家庭出生,趙弘殷次子。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賬下,屢建奇功;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為禁軍軍官,周世宗時官拜殿前都點檢;951年,他以“鎮定二州”的名義,謊報契丹聯合北漢大兵南進,領兵出征,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稱帝。

趙匡胤建立宋朝,定都開封,在位十六年。掌權期間,他加強中央集權制,提倡文人政治,開創了中國的文治盛世,這是一位英明的皇帝,他是推動了歷史發展的重要人物。

趙匡胤成為皇帝后,在趙普的策劃下,首先擊潰了後周的殘餘勢力,在採用“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先後滅了南平、湖南、後蜀、南漢、南塘等割據政權,同時加強對契丹的防禦。

趙匡胤作戰的能力非同凡響,所以部下都願意跟隨他、奉他為王,他是那個時代最好的將領。

第六位:拓跋燾

拓跋燾(408年-452年),字佛狸,鮮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長子,北魏第三位皇帝。公元422年,拓跋燾被立為太子;公元423年登基,改元始光。

拓跋燾在位期間,親自率軍滅胡夏、北燕、北涼等政權,統一北方。北伐柔然,讓其不敢南侵;南滅劉宋,佔河南之地。公元452年,拓跋燾被中常侍宗愛殺害,享年四十歲,諡號太武皇帝,廟號世祖。

拓跋燾帶兵講究戰法,指揮靈活,為南北朝時最傑出的騎兵統帥。

第五位:朱元璋

朱元璋,明太祖(1328年-1398年),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幼年貧苦,曾為地主家放牛,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是藏家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抗元組織;1368年,朱元璋被屬下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朱元璋在擊敗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朱元璋結束了蒙元的通知,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建立統一全國的政權。

第四位:劉裕

劉裕,宋武帝(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漢族,彭城縣綏輿里人。曾兩次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南北朝時期宋朝建立者,史稱宋武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劉宋的開國皇帝。

劉裕是漢高祖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他在隆安三年參加起義,內對平定戰亂,先後滅劉毅、盧循、司馬休等政權,是南方出現統一;對外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家。

第三位:慕容垂

慕容垂乃是晉十六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一手創立了後燕,中興燕室,被稱為“戰神”。他敗桓溫、滅劉牢之、滅西燕,威震北魏十六國。

第二位: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東漢王朝開國之君,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天下大亂,擁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起兵。公元3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決裂,在河北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國號,史稱“東漢”。

在十二年的戰爭中,劉秀先後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的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局面。

劉秀可以說是歷代皇帝中戰鬥最勇敢的,昆陽大戰,他身先士卒,帶領十幾人衝出王莽四十萬大軍的包圍去搬救兵。衝出包圍的人中沒有損傷一兵一騎,最後用三千軍士大破王莽軍隊,創造了中國軍事史的奇蹟。

劉秀也是參與和指揮戰爭對多的皇帝,他的對手有稱帝號的就有王莽、王朗、劉玄、劉盆子、張步、劉永、李憲、彭寵、盧芳、公孫述等。劉秀戰鬥善於把握戰機,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他勤於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戰術;重視人才,唯才是舉。

劉秀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他在運用軍事打擊的同時,注重靈活多變的手段爭取用和平的方式降服敵人,可謂仁至義盡,這在古代帝王中不多見。

第一位:李世民

李世民,唐太宗(598年-649年),祖籍隴西,唐高祖李淵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與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貞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後,被立為太子。唐高宗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年號“貞觀”。


大國布衣


一、李世民“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右",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官居右武大將軍,受封為奏王。先後率部平定薜仁果、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軍閥。


李世民多次出征平服各種叛亂和抗擊突厥人的入侵,唐朝的建立大部窮功勞是李世民打下的。沒有李世民,李淵也不會成事,也不會有唐朝。

二、劉秀毛主席說過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用人、最有學問、最會打扙的皇帝"。

劉秀做皇帝后,平定了自新莽未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局面,使中國再次得到統一。歷史上稱其統治時期為二“光武中興、建武盛世"。

三、朱元璋,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開創了286年的明王朝。

在結速了各方勢力割據勢力之前,勢力最大的諸陳友亮、張士城,其中與陳友亮在鄱陽湖之戰,朱元璋以20萬兵力戰勝了陳友亮的60萬軍隊。在當時的明朝及世界上諸最大規模的一場水上作戰。

四、朱棣,朱棣在位時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

在“靖難”期間,大敗李景隆的60萬大軍,大破中央軍盛康軍隊,降兵十萬人。皇宮失陷後,朱棣即位。


史來快克


中國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排名?

江山是打下來的,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能征善戰,靠戰爭獲得天下。

對於歷史上最能打仗的皇帝,每個人的心裡可能選擇都不一樣,但他們中總有一個排行,下面舉例一些在中國歷史上創造的赫赫戰績與軍事奇蹟的皇帝。

10、劉知遠

劉知元,五代十國後漢開國皇帝,太原人,在太原稱帝,劉知遠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把不可一世的耶律德光打的四處逃竄、客死異鄉,避免了中原大地落入契丹人之手。

9、陳霸先

陳霸先,漢族,高祖武皇帝,吳興郡長城縣人。天成元年,殺僧辯,立敬帝,自位相國。敗北齊,排僧辯黨羽,受百姓愛戴,後來受禪稱帝。

8、柴榮

柴榮,五代後周皇帝,邢州堯山柴家莊人。在軍事領域,柴榮可以稱的上是一個天才,他整頓驕兵惰將,親自率兵南征北戰,且戰無不勝。北方由他統一、契丹被他趕跑,幽雲十六州的關南十七縣是他收復的,他一生沒遇到對手。

7、趙匡胤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趙匡胤作戰的能力非同凡響,擊潰了後周的殘餘勢力,先後滅了南平、湖南、後蜀、南漢、南塘等割據政權,同時加強對契丹的防禦。

6、拓跋燾

拓跋燾,鮮卑族,明元帝拓跋嗣長子,北魏第三位皇帝。拓跋燾在位期間,親自率軍滅胡夏、北燕、北涼等政權,統一北方。北伐柔然,讓其不敢南侵;

5、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結束了蒙元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建立統一全國的政權。

4、劉裕

宋武帝劉裕,彭城縣綏輿里人。曾兩次北伐,收復洛陽、長安等地。南北朝時期宋朝建立者,史稱宋武帝。他一手創立了後燕,中興燕室,被稱為“戰神”。他敗桓溫、滅劉牢之、滅西燕,威震北魏十六國。消滅桓楚、西蜀、南燕、後秦等國家。

3、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在十二年的戰爭中,劉秀先後滅了關東、隴右、西蜀等政權,結束了自新莽末年以來的近二十年的軍閥混戰與割據的局面。劉秀可以說是歷代皇帝中戰鬥最勇敢的,昆陽大戰,他身先士卒,帶領十幾人衝出王莽四十萬大軍的包圍去搬救兵。衝出包圍的人中沒有損傷一兵一騎,最後用三千軍士大破王莽軍隊,創造了中國軍事史的奇蹟。

2、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隴西,唐高祖李淵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與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貞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後,被立為太子。唐高宗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登基,年號“貞觀”。

1、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大蒙古國可汗,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一步步統一蒙古諸部,建立大蒙古國,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征服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地區。


小馬談古今


中國曆經2132年封建歷史,一共歷經493位皇帝,其中71為是死後追封的,一共在位422位。例如曹操死後被他的兒子曹丕追封為魏武帝,司馬懿被他孫子追封為晉宣帝。最會打仗的大多是王朝的開闢者,我把會打仗分成三類:一種是戰略上的,一種是戰術上的,還有一種是真實上陣殺敵的。

一、戰略把握型

代表人物:秦始皇

其實秦始皇上位之後的六國已經差不多了,但是直接強硬的碾壓是決計行不通的,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政策,遠交齊楚、先拿下三晉之地,然後在吞併齊楚,滅亡弱小的燕國。秦始皇採取了正確的戰略實現了秦國的大一統,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二、戰術實施性

代表人物:李世民、劉邦、朱元璋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直接鼓動父親李淵起兵反隋,率十萬兵進攻隋朝東都洛陽,李淵稱帝建立唐朝,建國後再進行統一戰爭。親自參與並主導了四大戰役,統一了全國。後來又成功發動了兵變,搶佔太子之位。李世民無疑是鐵腕領袖人物。

漢高祖劉邦

劉邦分封到蜀地,趁齊王造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佔領關中。給項羽書信說只是拿回約定的關中,絕對不會東進,讓項羽對劉邦失去注意。趁項羽打齊國之際,吞併滅亡小國,直接開赴項羽首都彭城,雖然彭城之戰失敗,但是劉邦已經佔領優勢,又慢慢發展,吞併除項羽之外的其他領土,四面楚歌擊敗項羽,上兵伐謀啊。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25歲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朱元璋作戰勇敢、機智靈活,把自己的乾女兒馬氏嫁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慢慢發達,就回鄉創業募兵發展了自己的力量。後來打戰力量慢慢發展壯大,收集齊徐達、李善長這些開國碎片。郭子興死了後,朱元璋成為軍隊實際的主帥,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策略的指導下,網羅人才、爭取民心,終於因為糧草充沛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這些敵人,建立了大明王朝。

三、作戰英勇型

代表人物:項羽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鉅鹿之戰,破釜沉舟,三萬士兵擊潰章邯的二十萬罪犯大軍,秦朝滅亡;彭城之戰,幾千人衝擊劉邦五十六萬聯軍,殺的劉邦丟兒棄女。項羽有取天下之才,卻沒有保天下之才,不過是實打實的最會打戰的皇帝之一。


不務齋


勇哥心目中最會打仗的皇帝,一定是明成祖朱棣。



朱棣本來是當不了皇帝的。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而朱元璋在世時,就把繼承人定為孫子朱允炆。所以,1398年,當朱元璋病逝後,21歲的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即建文帝。

按照輩分來說,朱棣是朱允炆的叔父。可是,他卻不滿足於當一個區區的燕王,而是有更高的追求——皇帝寶座。當然,皇帝寶座,誰不想呢?加上朱允炆接受了大臣齊泰、黃子澄等的建議,著手進行削藩。這讓朱棣大為不滿,於是,於1399年打著“誅齊黃,清君側”的旗號,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朱允炆。

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乃取而代之,成為了明朝第三個皇帝。

對於朱棣來說,打仗簡直就是生命的必需品。你看,別人想奪取皇位,總是偷偷摸摸地進行。而他可好,一反常態,大張旗鼓地進行,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似的。由此可見朱棣對自己戰鬥力的自信。

實際上,朱棣還在當燕王時,就開始熱衷於打仗。

1380年,朱棣被封為燕王時,剛好20歲。就是這個“乳臭未乾”的年輕人,兩次率師北征,進行實打實的軍事磨鍊。在北征中,朱棣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招降蒙古貴族乃兒不花,取得了極為耀眼的戰績。

通過這些軍事行動,朱棣成為藩王中最有實力的人,為他後來奪取皇帝寶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了皇帝后,朱棣成為九五之尊,這時候是不是就以龍體為重,不再輕易率部打仗呢?並不。這怎麼符合朱棣的個性呢?

朱棣照樣率部御駕親征,而且打仗都是衝在前面的,完全不把自己當皇帝。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中原政權,總是面臨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和侵擾。幾千年都是如此。為了確保北方邊境的穩定,朱棣決定主動出擊,肅清蒙古的影響。從1410年開始,朱棣五次率部北征,基本肅清了蒙古部落對北方邊境的影響。

北方安定了,朱棣又把目光盯向南方。那時候,安南(今越南一帶)一直在南方滋事。1406年,朱棣派兵攻打安南。一年戰爭打下來,最後以明朝勝利而告終。安南版圖被併入明朝領土。

朱棣在生前還幹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情,即遷都北京。中原政權,一般喜歡定都南方。明朝開始的都城就是在南京。朱棣認為,帝國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必須將都城定在北方的北京,以便於直接抵抗來自北方的威脅。

這就是著名的“天子守國門”。

1424年,朱棣死於北征回師途中。堪稱死於馬背上。


勇哥讀史


 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都挺能打仗的最會打仗的皇帝應該是明成祖朱棣和唐太宗李世民
  1.北征蒙古
  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從1410年(永樂八年)開始,朱棣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這次北伐,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嚮明朝稱臣納貢。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後來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征得勝回朝途中病逝。
  2.南征安南
  安南古稱交趾,自漢唐以來,一直是中國的屬地,五代以後,方獨立成國。元末戰亂,安南趁機從中國版圖脫幅,一度發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銅柱二百餘里,霸佔丘溫、慶遠等五縣。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曾頒詔曉諭安南國王陳日昆,命令歸還,但陳朝此時已由國相黎季犛掌權,他脅迫國王陳日昆,稱兵拒命。朱元璋以戰爭方息,重在安撫,不願再起干戈,於是置之不理,安南從此處於半獨立狀態 。


  後朱棣於1406年至1407年期間派兵攻打南安,最終安南獨立,明封黎利為安南國王,從此朝貢不絕。這場戰爭最後以明朝勝利、胡朝滅亡告終,越南被併入明朝領土,標誌著安南屬明時期的開始。
  3.望海堝大捷
  永樂九年(1411年)三月,朝廷任命劉江為遼東總兵官,負責遼東防務。劉江是邳州宿遷人(今江蘇省宿縣),本名劉榮,因替父參軍故冒父名劉江,後來立功授廣寧侯,才改用初名劉榮。
  永樂十四年(1416年)十二月,於旅順口、望海堝、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頭等地修建烽臺七座,派兵防守,以防倭寇。永樂十七年(1419年)六月十五日在望海堝發生戰爭,此戰總計殺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劉江令用50輛大車載運俘虜,勝利地結束瞭望海堝戰鬥。

像漢光武帝劉秀、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宋太宗兄弟、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元睿宗拖雷/元太宗窩闊臺/元憲宗蒙哥/元世祖忽必烈祖孫三代、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父子、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

亂世皇帝:三國魏武帝曹操、漢朝後面的東晉王朝的北方几乎所有皇帝都很會打戰,還有五代十國的大多皇帝也很會打。
奴隸制王朝的:夏朝少康、商朝商湯、商朝武丁、商朝帝辛、周文王/周武王(他們都很有作為)
原始社會:黃帝、炎帝、蚩尤這些皇帝都是打仗好手

再說唐朝,看看唐朝前期的統一戰爭史,無論是從晉陽起兵西進關中,還是雄踞關中縱橫四方,在整個消除各路割據勢力的過程中,李世民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大唐江山。雖然在平定江南和川蜀的戰爭中並沒有李世民的身影,看似失去了這樣一大塊幾乎超越中原面積的疆土的奠基之功,可在當時極度混亂的狀態下,要看清天下各方勢力的大小強弱,以及政治和戰略中心。當時戰爭、政治的中心皆在中原,最主要的是大的強勁有力的割據勢力同樣也在中原,而整個江南和川蜀雖然在面積上看似還超越中原,但是其人口、經濟、政治、戰略地位遠遠無法和中原相比。所以當時平定了中原就基本上平定了天下。縱觀李世民前期的統一戰爭,無論是巧賺宋老生,猛戰霸王薛舉,還是臣服李軌、劉武周,收服李密,以及洛陽城逼降王世充,虎牢關大戰竇建德,後來攻滅梁師都等等,能如此戰必勝,攻必克的統軍將領,即便在中國曆代名將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其定河南,收山東,平河北,以及鞏固山西、陝西、隴右根基的戰爭中,大小數十戰,大多數都是親歷戰陣,披堅執銳,很多時候都是親身衝鎮廝殺,起到了絕對的鼓舞士氣、督促將領的作用。所以李世民不但是中國古代將領中極其有名的少年得志的成名英雄,作為君主更是號稱“馬上無敵皇帝”,中國封疆王朝數百皇帝有此稱號者僅此一人。無論是親身作戰的實踐經歷,還是軍事謀略的兵法理論,李世民都絕對是帝王中最能征善戰者!


武魁雪舟神無月


中國十大皇帝排行榜

1、這個排行榜不管怎麼排都會被罵,我深知自己專業度未必能達到大家滿意的水平,歡迎吐槽。

2、評判標準為武功(五星)、文治(三星)、人品(兩星)以及缺點(扣分項)。

3、摘取的要點主要來自百科知識,基本選取的原文描述。

4、《》內的內容為具體政策和律法的名字。

5、成吉思汗只稱漢未稱帝且未統一中國,宋太祖和宋仁宗亦未處於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所以均未入選。

武周皇帝武則天

武功(三星):收復安西四鎮,征討吐蕃、突厥、契丹

文治(三星): 勸課農商,輕徭薄賦,提高母權,提倡節儉,舉行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

人品(一星):無字碑

缺點(負一星):篡位

合計:六星(並列第九)

漢高祖劉邦

武功(四星):統一中國

文治(兩星):鞏固皇權,與民休息,重農抑商,什五稅一,重祀敬祭,尊習孔教,德主刑輔,《漢律九章》

人品(一星):善用人才,無賴心態

缺點(負一星):殺害功臣

合計:六星(並列第九)

清聖祖(康熙)愛新覺羅玄燁

武功(三星):撤三藩,收臺灣,平噶爾丹,抗沙俄

文治(兩星半):興文重教,編纂典籍,重農治河,開放海禁,廢除圈地

人品(一星半):勤勉好學

缺點(負半星):文字獄

合計:六星半(並列第七)

明太祖朱元璋

武功(四星半):統一中國

文治(兩星):中央集權,移民屯田和軍屯,衛所制度,興科舉,加強海外交流

人品(一星):堅韌不拔、不擇手段

缺點(負一星):殺害功臣

合計:六星半(並列第七)

漢武帝劉徹

武功(四星):大破匈奴,征服朝鮮,開拓西域、閩越、西南

文治(兩星半):設立刺史,唯才是舉,改革幣制,鹽鐵官營,獨尊儒術,創立太學、樂府,《推恩令》

人品(一星半):輪臺罪己詔

缺點(負一星):巫蠱案

合計:七星(並列第五)

漢文帝劉恆

武功(兩星):鎮壓叛亂,防禦匈奴,臣服南越

文治(三星):改革司法、刑制,入粟拜爵,減輕租賦、徭役,廢除盜鑄錢令,弛山澤之禁

人品(兩星):勵精圖治,寬儉待民缺點:無

合計:七星(並列第五)

隋文帝楊堅

武功(四星):多民族統一

文治(三星):三省六部制,科舉制,《開皇律》

人品(一星半):倡導節儉

缺點(負一星):篡位

合計:七星半(第四)

唐太宗李世民

武功(四星半):助父統一,滅突厥、吐谷渾、高昌、薛延陀

文治(三星): 府兵制,租庸調製,均田制,重農重商,建弘文館

人品(一星半):廣納諫言

缺點(負一星):玄武門之變

合計:八星(並列第二)

漢光武帝劉秀

武功(四星):恢復漢室

文治(兩星):休養生息,大興儒學,推崇氣節

人品(兩星):清靜儉約

缺點:無

合計:八星(並列第二)

秦始皇嬴政

武功(五星):統一六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

文治(三星):創立帝制,三公九卿,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修築萬里長城、靈渠

人品(一星):巡遊求仙

缺點(負半星):大興土木

合計:八星半(第一)


雷坤32635353


作為皇帝,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個政治家,其次才是一個軍事家。


毛主席指出,戰爭只是政治的延伸而已。所以很多成功的政治家往往能成為軍事家,而成功的軍事家成為政治家的很少。


從古至今,帝王中有漢光武帝劉秀,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這幾位都是帝王政治家+軍事家的雙料王牌。


毛主席認為“自古帝王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說明他認為至少這兩人的軍事能力在帝王中首屈一指,另毛主席也推崇曹操,其浪淘沙.北戴河雲“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但就歷史功績而言,唐太宗,明太祖兩人都締造了大一統國家,明成祖朱棣靖難起兵奪位,平服安南,征服漠北,置奴兒干都司,開疆千里,考慮到自古統一戰績之奇者,首推漢光武帝,其次明太祖,如果以劉秀替補曹操,也未嘗不可。


此外,未建立統一國家而武功赫赫的帝王,還有宋武帝劉裕,陳武帝陳霸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等,這些帝王排在第二檔。


每日一段歷史


中國歷史上會打仗的皇帝並不多,大多集中在自馬上得天下的開國皇帝上。我試著列舉一份名單,然後逐一淘汰,看最後能剩下誰。不過,我這份名單隻列舉中原漢族王朝的帝王,耶律阿保機、完顏阿骨打、鐵木真、努爾哈赤、皇太極這些猛人實在太能打,起家往往都是帶著幾千人就席捲天下,特別是鐵木真,如果算了他這個問題就喪失懸念了。

進入這份大名單的一個核心標準是,必須是親臨一線戰場,領兵打仗的皇帝,因此,像秦始皇、漢武帝這些武功赫赫,但角色更偏重於戰略決策型的皇帝,就要說句抱歉了。

我的大名單包括10個人: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漢昭烈帝劉備、宋武帝劉裕、唐太宗李世民、後唐莊宗李存勖、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如果以戰績為標準來淘汰人的話,劉邦可能是第一批會被淘汰的,倒不是說劉邦不能打,韓信也說劉邦最多還是可以帶10萬兵的(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但他親自帶兵打仗的戰績實在很一般,光芒完全被韓信所掩蓋,還曾在彭城之戰創下了中以56萬之眾被項羽三萬之師擊潰的恥辱紀錄,在白登之圍中30萬大軍差點被匈奴包了餃子。不過,劉邦的勇氣實在可嘉,屬於屢敗屢戰型的。


劉備和李存勖是第二批要被淘汰的。劉備儘管戎馬一生,大的戰役基本都在一線,但前半生在戰場上的勝率實在很低,被打得四處流竄,生平最後一戰“夷陵之戰”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慘敗;李存勖倒是一個戰神似的存在,但他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善始善終,最後死在內部的叛亂中,一次失敗抹殺了他前半生的大部分戰場光榮。


趙匡胤是第三批要被淘汰的,原因很簡單,雖然沒有大的敗績,但生平缺乏代表作,高平之戰更是柴榮的封神之戰,趙匡胤只是輔助而已。


劉裕和柴榮是第四批要被淘汰的。劉裕和柴榮也是戰神級的,基本上沒有大的敗績,劉裕的傑作是以數千步兵結卻月陣大破北魏三萬精騎;柴榮的傑作是在高平之戰中大敗北漢和契丹聯軍。但劉裕和柴榮的共同缺憾是,他們並沒有機會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就像你說一名球員如何厲害,但沒拿到過世界盃冠軍總是致命缺憾。


那麼,還剩下四個人,劉秀、李世民、朱元璋和朱棣。這四個頂級軍事家之間就再也很難分個勝負了。如果要說個人偏好的話,我站劉秀。理由是,劉秀不僅能打,還懂得在合適時候不打,轉而休養生息。


張明揚不說話


漢光武帝劉秀.宋武帝劉裕.唐太宗李四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