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擁有炎帝神農故里、古樂編鐘“兩張世界級”歷史文化名片

隨州


隨州-擁有炎帝神農故里、古樂編鐘“兩張世界級”歷史文化名片


一、城市概況

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地處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匯地帶,東承武漢,西接襄陽,北臨信陽,南達荊門,居“荊豫要衝”,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2018年全市總面積9636平方公里,人口258萬。

隨州是國務院1994年公佈的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炎帝神農故里、古樂編鐘“兩張世界級”歷史文化名片。1978年,在城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珍貴文物19000件,其中國寶級文物多達9件(套),所出土的64件(套)青銅編鐘,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蹟”,是“同埃及金字塔、西安兵馬傭、萬里長城和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古代文化,古代科學的代表作,是青銅器的王國”,改寫了世界音樂史。炎帝神農尋根節自2009年舉辦以來,已成為世界華人的謁祖聖地。

隨州,歷史厚重,人文璀璨。炎帝神農在此誕生,開創5000年華夏農耕文明;曾侯乙編鐘在此敲響盛世華章,世人為之震撼;曾隨古國在此揭開神秘面紗,轟動全國;隋文帝楊堅由此走向皇帝寶座,成就了中華帝國,大夏皇帝明玉珍在此揭竿而起,春秋哲學家季梁在此出生入仕,東漢地理學家張衡在此築臺讀書,詩仙李白在此談詩論道,唐宋名家歐陽修在此“荻畫學書”……眾多名人和傳奇故事,為這塊土地增添了耀眼的光彩和濃厚的文化韻味。

隨州市是一座“一般古蹟型”歷史文化名城,以分散在城區和市域內多處文物古蹟來體現歷史文化的城市。

二、歷史沿革

隨州是一座有3000多年建制史的城市,從西周至今,“隨”之名一直未改。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天下,作為姬姓侯國,“隨”即建都於溳氵厥二水交匯處。北周年間,隨國公楊堅居隨城而興天下,以“隋”命國,“隨”絕無僅有成為一代王朝的名稱。建國以後,特別是2000年設立地級隨州市後,隨州古城舊貌換新顏,正朝著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闊步邁進。

三、歷史文化名城特色

1.底蘊豐厚的歷史文化

隨州古為漢東大國,建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地北接中原,南臨江漢,自古為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交匯處。隨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代英才輩出,文人薈萃,擁有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其類型豐富多樣,有考古文化遺址、歷史文化景觀(歷史遺址、歷史遺蹟)、近現代市政景觀(建築、街區等)、歷史文化傳說、現當代城市文化資源等五大類。

歷史文化街區

現有歷史文化街區3處,即草店子街、淅河老街、安居老街。其中:草店子街核心保護範圍面積1.76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11.9公頃;淅河老街核心保護範圍面積4.7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4公頃;安居九街十八巷核心保護範圍面積14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12.5公頃。

2.奇異獨特的舊城形態

一市三都成一線

隨州幅員遼闊,在市域範圍內,古有三個諸侯國國都,即隨(曾)都、厲都、唐都,三都沿隨棗走廊,從東偏南到西偏北,連成一線。據史籍記載和文物考證,“三都”分別在現隨州市城區、厲山鎮鎮區、唐縣鎮鎮區及附近地區。雖然如今它們都已毀,但“三都”的地下埋藏難以估量的珍貴文物遺產,是極其寶貴的財富,這在當今一個城市中曾有三個古代國都,實為少見。

隨州古城,形似琵琶

隨州現有古城,即漢東故國舊址,實屬明清建築遺存,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護城河及三段殘存城牆,古城格局清晰可見。在城市格局上,一改我國古城“構圖方正,軸線分明”的佈局形式,而是巧借城南隨城山和厥、溳二水,西臨河築城,運用上閣下橢的對稱佈局形式,構成了我國少有的形似琵琶的古城佈局特色。青城和土城共闢城門八座,各有城樓,巍然聳立;環城深挖城濠,水深一丈有三,跨濠興建大小通津橋、三元橋、漢東橋、雲路橋、接洪橋、五眼橋、遷仁橋共八座,並在合溪上建成歲豐橋,形成“三水繞城、層樓聳峙、長虹臥波、四通八達”的古城特色。

3.山水合抱的自然環境

隨州山川秀麗、景色宜人、山水相映、曲水回縈。城區東、西、南三面環山,連崗疊翠,厥、溳二水穿城而過,外圍漂水輝映,潺潺流長,相會於白雲湖濱,隨州城區位於三山四水河谷平地之間,清澈的河湖水面,繁華的古都新市,蔥綠的諸山環抱,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半邊山水半邊城,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山水形勝獨具特色。

4.類型眾多的文物古蹟

數千年來,由於連綿不斷的戰亂和歷代政權的更替,隨州古城也在盛衰的發展中演變,眾多的名勝古蹟也隨著歷代興衰的政局,不斷地破壞、恢復和新增。但至今在市內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名人遺蹟和故居、古墓葬、古遺址、古建築及民居等)。

四、歷史文化名城保護

隨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地上地下文物極為豐富,經文物部門普查,共詳查文物點787處,其中:古墓葬(群)135處、古遺址162處、古石刻304處、古建築152處,近、現代革命遺址9處。

隨州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24處、市級221處,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3項、省級9項、市級63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