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但俗,沒錢但雅,他們都說自己有詩和遠方,你相信誰?

大漠綠海和諧音


我相信自己。小的時候,遠方是詩是嚮往是夢想和歡樂的海洋!後來終於來到了遠方,才發覺遠方給自己的是感傷是是流放是思念和牽掛,心中再也沒有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用自己的方式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我只是我,喜歡文字,愛聽音樂,衷於攝影,熱愛生活。一個人時,善待自己,兩個人時,善待對方。用我那不著調且欠成熟的筆來書寫著我的人生。僅此而已





美圖語錄


有錢沒錢的經典語錄精選 1) 這個社會沒錢誰能看的起你,有錢你是哥,沒錢你往那擱。

2) 手中一但有了錢,就模糊了消費和浪費的界限。

3) 你嘲笑我一無所有,我可憐你用錢裝逼。

4) 當金錢站起來說話時,所有的真理都沉默了。

5) 你把敵敵畏當可樂把你那八毛錢十二斤的腦袋喝秀逗了吧?別跟我說你那些社會事兒不好意思啊我山溝裡來的。

6) 不要相信什麼一見鍾情,因為你不能一眼看出對方掙多少錢。

7) 活著不僅需要氧氣,更需要勇氣,還不能少了霸氣,有錢才是王道,活在這個世界就是這麼現實。

8) 我為你辛苦勞累奔波三年,卻不及他對你拿錢揮霍只用三天。

9) 幸福如履薄冰,痛苦卻如影隨形。

10) 缺錢這事兒就好像慢性,我們和貧窮的緣份一兩天還完不了,我們就安安心心繼續沒錢吧。





風花雪月去大理


如果二選一,我傾向於相信沒錢但雅的人有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無疑是雅的,和錢沒多大關係。

當然有錢沒錢都可能俗,可能雅,也可能大俗大雅。

自古至今,驚世駭俗,意境悠遠詩作多是詩人在困頓挫折的逆境中寫就。

李白杜甫陶淵明等偉大詩人的巔峰之作都是如此。

當代大詩人毛主席的壯美詩篇也多是在艱難危困、朝不保夕的戰爭年代寫成的。

而有錢且俗的人,精於事務,忙於掙錢,他不太可能有究天人之際,窮宇宙之理的情懷,更難有詩情畫意的雅緻,他更多地用心追求掙更多的錢、消費更加富麗堂皇。

附庸風雅是不少人的愛好,甭管有沒有悠然的詩情,有沒有高遠的境界,都自詡有詩和遠方。

有錢且俗的人估計遠方是容易達到的,簽證,飛機,旅遊地,打卡式地周遊世界又如何呢?別說寫詩,恐怕理解別人的詩也困難。拍一些風景,曬一些美食,買一些特產,體驗各種時尚消費,不過如此,連自拍的表情和動作都是千篇一律。象個肉皮囊轉了一大圈回到原點,依然故我。

這樣的人面對大河,想不到"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也沒有"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的感慨。

面對大海,沒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情,

也沒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境。

他爬過高山,沒有"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薄走泥丸。"的豪邁。

他住在農家樂,體會不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雅趣。

這樣的人遊遍地球,他絕想不到"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甚至飛到月球,他想不到"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沒錢但雅的人,詩情是有的,遠方似乎不太容易到達,但有詩情在,世界就在你胸中,宇宙就在你腦中,思接千載,視通萬里,詩意馳騁,無遠而不至。

真心希望普天之下,男女老少,有錢沒錢,俗也俗得,雅也雅得,不需別人相信,自得其樂就好!





春秋悟


詩跟遠方是在有錢的基礎上實現的,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當一個人吃不飽穿不暖,天天為生計而發愁的時候,哪裡還有遠方,哪裡還顧得上詩情畫意,要說有,那都不切實際。

說那些詩跟遠方的,他們生活都不至於很拮据,都有自己為生的本事,在自己力所能及,不至於捉襟見拙的情況下,陶冶自己的情操。這時候去遠方看看,吟一吟詩,豈不妙哉,所以說要想有詩跟遠方就要先努力實現財務自由,那樣才有資格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古時候,可能有追求寧靜走進田園,畢竟那時候還有自己的田,能種點吃的自給自足,現在大多數都不在家種地了,一味的去追尋雅緻,現實麼?當然是不現實的,如果連吃飯都是問題,你還怎麼有心思想別的,更何況在現代這個社會背景下,你沒有足夠的支撐是沒資格去追求雅緻的。

雅緻,在於人的整體素養,你有才華才能去追尋更高層次的東西,沒那本事是不可能實現的,要認清自己,切莫盲目追求。就比如,一個人大字不識你要讓他去吟詩作對,這怎麼可能。所以說,一個人的素養及文化也是根本之所在。

最後我想說,要充分的認識自己,不要盲目的追求一些不切實際的東西,做好自己的規劃,腳踏實地的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神評論委員長


有無詩與遠方,恐怕與有錢和無錢沒有什麼關係。且無錢但雅,有錢但俗,說法有點武斷。

相反,追求詩與遠方,不是某些人的專利。人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和自由。同樣,人人也有不追求詩與遠方的權利和自由。

有些人,濟濟於權力和金錢,日思夜想是當官和發財,他才沒功夫追求什麼詩與遠方呢?

有些人少吃沒穿,置身於災難與貧困之中,他也無暇且無意於詩與遠方。

我們見到追求詩與遠方的人,各類人都有,有官員,商人,教師,學生,殘疾人,放羊漢,打工族。他們追求詩與遠方,與他們的身份地位,有錢無錢好像沒多大關係。

除少數人,動機不純外,大部分人還是真心實意熱愛詩歌的,儘管有時詩歌會給他們帶來榮耀和報酬,這也是份內之事。

放羊漢李松山可以說是一個追求詩與遠方的典型代表。

總而言之,追求詩與遠方與有錢無錢沒有絕對關係,雅與俗也與有錢和無錢沒有多大關係。


詩夢文心


詩和遠方,誰都有。

不管是有錢的人,還是沒有錢的人。

我相信他們心中都曾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只是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詩和遠方是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

.故事一

有一姑娘,她剛踏入社會,她懷揣有很美好的夢想,對未來也充滿希望。

她的夢想是做一個詩人,一個畫家,又或者一個作家。

可是現實殘酷,她發現自己即便再怎麼努力,夢想都好難實現。但是現在她需要生活,她只能先為現實的五斗米折腰。

她想沒關係的,先找份工作養活自己,等有錢了再去談什麼詩和遠方。

可是時間越久,她越發現現實的殘酷。生活不容易,連養活自己都困難,哪還有什麼時間去管夢想,去管詩和遠方。

然後慢慢的,一年兩年三年很多年,她慢慢變成了一個世俗的人。

當她有一天回頭去看自己的過往,她發現曾經的自己,也曾有過夢想和遠方。

可最後,這些詩和遠方都輸給了生活。

於石她回憶著曾經,默默的流下一滴眼淚,繼續埋頭過著自己平凡的生活。

.故事二

他剛踏入社會,他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他家庭條件不錯,他不用為生活折腰,就可以毫無顧忌的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和遠方。

有一天他成功了,成了一個很有名的畫家,作家又或者詩人。

他在別人眼裡是個高雅的人,有名有利還有錢的高雅人。

.

詩和遠方,年少的時候,可能我們都有過。

可是遠方畢竟是遠方,不是誰都可以輕易實現。

題目中說有錢俗沒錢雅。

我不是很贊成這樣的觀點。

其實現實中很多人在剛踏入這個社會的時候,還是有自己的夢想和遠方的。可大多都被生活打敗,變成了一個普通的俗人。

相反那些可以不用為生活所迫的人,反而有更多時間去談詩和遠方,在一些人心中,反而他們才是雅的。

但你說普通人就不雅了嗎?

也不是,可能他生活的普通,但內心依舊保持這一份高雅。

所以雅和俗。

有錢的人可以雅,也可以很俗,因為他思想平庸。

沒錢的人可以雅,也可以很俗。生活的俗氣,但思想高雅。


孤酒酒


有錢很俗,沒錢但很雅!

兩種我都相信他們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不在乎有錢沒錢 ,在乎心。

有錢沒錢這個應該不是衡量詩和遠方的標準。

人生百態,奼紫嫣紅,這就是人類文明的精神所在。

每個人的詩和遠方都不會一樣,我的詩和遠方是60歲可以休息,勞碌大半生,那時可以寫一本屬於自己的人生感悟,研究宗教哲學信仰的理念。

一杯茶,一壺水,粗茶淡飯安詳晚年。

人的一生每個人的濟遇都不一樣,找到自己活的開心,活的自在,活的明白,這應該就是詩和遠方。

人生百態

每個人心中的詩和遠方都不一樣,誰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我個人覺得與有錢沒錢不一定掛鉤。



當然人的生存條件好,那是一種生活優勢,可以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可以擁有較好的教育與醫療保障,同樣下一代生活可能也是更好。

同樣人的生活環境一般,那是另一種生活,為這為那奔勞,下一代不一定很好的條件。

但這個只是物質上的體現,不是衡量精神生活的標準。

有一段寓意深遠的話:富貴如浮雲,榮華花間露,功名利祿如糞土,人生路上苦追逐,耗盡光陰奔前途,方知錢財身外物,健康平安皆是福,元旦驛站稍停駐,人生難得是糊塗!

詩和遠方在心中,有者有,沒者沒!

有錢沒錢人生過,

何須苟且眼前障,

紅塵滾滾夢須有,

詩和遠方在心頭,



(凡一子)淺見所語,圖片源自網絡


凡一子




《有錢但俗,沒錢但雅》 ? 這是個有偏見的預設,不過,不妨礙我相信,這兩類人 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

只是旁觀者如何肯定,那就是說的,詩和遠方而已 在這個世道中,有錢是個好事,你可以反覆選擇,沒錢也不是壞事,你可以 專一的完善心裡那個 有光芒的目的地,並且讓其成真。

不過我的俗要來說話了,無論你有錢沒錢,都先安頓好眼前的苟且,你才有資格去放浪自己的詩和遠方,除非你已經孤家寡人。。。

郭德綱相聲裡有句話: 俗要俗的那麼雅,雅要雅的那麼俗 。在我看來,只要不是扭捏場面的虛榮,你在世人眼裡是俗氣還是雅緻 都會有人相信你心裡的詩和遠方 。




皇城根的大花貓


都相信,因為他們所追求的“詩和遠方”是不相同的。

人生在世,誰沒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呢。有的人追求的是財富,有的人追求功名,有的人追求浮名,有的人追求淡泊……,這些都是世人口中所謂的“詩和遠方”。

不知何時,“詩和遠方”,已經不僅僅指的是詩詞與遠方的美景了。它們代表了世間的一切美好,代表了我們每個人心中所追求的。

故而,不管有錢沒錢,都有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苦逼的作者大大


你好,下面是我的回答:

我認為都應該相信!

這兩種人都應該需要被人們理解才對。

一、有錢但俗。這種人往往不被人們看好,但是,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罷了。我們看待別人的眼光基本上都是帶著有色眼鏡的,所以難免會誤解別人。

我們總是習慣這樣認為,不和我們意願的東西都是不合理的。我們往往不能站在理解的角度去看問題。

有錢但俗,這樣的人不被人們認可,只是因為社會的觀念是這樣罷了,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影響下,他們才不被認可。

如果他們能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的話,那麼這類人也可以活得同樣開心。

每個人都追求不一樣,人生目標不一樣,我們何必強求每一個人都一樣呢?

在我看來,現在社會的精彩就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人,造就了這個精彩的世界。

二、同樣的道理,沒錢但雅。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有的人喜歡,有的不喜歡,我們為什麼要去評判呢?

如果他們覺得這樣使他們開心,有意義,那麼這就夠了。

在如今這個社會,我們需要的是去理解事物的本身。而不是跟著別人行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唯有理解,才能達到心靈的平衡,才能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