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鉤沉|李騰芳在湘潭

好久都想寫李騰芳在湘潭的故事,但一直沒有時間寫。對李騰芳的興趣源於我讀《南嶽志》。我少讀《南嶽志》,家父給予指點。近年點校湖湘文庫《南嶽志》,我就讀了不少湘潭人在南嶽的故事。我在湘潭大學讀書、工作,自然會對湘潭人感興趣。

李騰芳,湘潭塔嶺人,我們湘潭大學的西北面就是塔嶺鄉古新村。塔嶺之名也源於高塘李氏,傳說是李騰芳的家塔。李騰芳(1565-1631)字子實,號湘州,明萬曆二十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諡文莊,事具《明史》,著有《李湘州集》十卷,補遺一卷,四庫總目傳於世。他曾與太常卿蔡承植同遊南嶽,登祝融峰,並重修舍利塔於上封寺後。他遊南嶽山後,還寫了《南臺寺》詩:萬壑長吞天子氣,千崖競吐大王風。自是古來山獨壯,好教吾黨句長雄。

南嶽的舍利塔,是隋仁壽三年(603年),由淨業迎來的佛祖舍利。《南嶽志》:“淨業,漢東隨人,精研律部,博綜異聞。隋仁壽三年被舉送舍利于衡州之衡嶽寺”。明代李騰芳又建於望日臺。1969年當時高山氣象站施工,挖出石函一個,石函中央安置鎏金銅塔一座,高40公分,八方攢巖頂,密簷十三級,塔腰圓鼓形,有小圓拱劵門。塔中安置玉盒,盒內有小金盃(有蓋),杯中小洞內有兩顆白色骨質舍利。玉盒內還有一塊金質的“舍利佛”金牌及紅色瑪瑙心一棵,珍珠數顆,紫紅琥珀方印一顆。1974年8月,南嶽高山氣象站站長曾必勝向南嶽文物管理所報告,家父曠光輝接收了這批珍貴文物,並設櫃得以保藏。1998年4月14日交佛教部門。1995年7月16日,南臺寺金剛舍利塔破土動工,這批珍貴文物藏於寶塔。現聳立在南臺寺瑞應峰上的金剛舍利塔巍峨聳立,八面九層,高四十八米,成為南嶽山的一大勝景。使我對李騰芳的印象更深。

李騰芳的故鄉在塔嶺,我曾專門去尋訪。李騰芳家過去傳說有九進十八廳,現在已找不到任何房屋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整修農田,從他家的屋基角可以挖到石頭、磚塊。這個進士對家鄉應該很有感情,寫了不少家鄉的詩。

《偶遊》

鳴槔軋軋春拍拍,小溪流澌動深碧。

抹雨塗煙一樹花,賭墅呼盧幾般客。

金瓶細酌鵝兒黃,玉手親典葉家白。

身是浮萍偶一聚,心知腐鼠安能嚇。

一月須過一百回,論交何必先相擇。

李騰芳是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進士,選任左諭德,掌握東宮的諷諫規勸之事,累遭打擊,1611年再被貶於江西布政使司理問,僅掌握勘核刑名等雜役,於是便告病還鄉。他在湘潭鄉居期間,和湘潭知縣包鴻逵,十分友善,為湘潭的人文建設做出了貢獻。要知道湘潭的人文勝景,李騰芳功不可沒。

李騰芳有文才,寫下了著名的《湘潭山水論》:“潭之山水,朱陵磅礴之餘也。昭山峙其東,烏臺蹲其西,金霞聳其南,黃龍障其北”、“江身至邑始深,其清流而不駛、白而漾碧。是邑,蓋山水之會,而靈氣所鍾也。”可謂寫湘潭山水的畫龍點睛之筆。

包鴻逵營建萬樓,邀請李騰芳實地勘察,李騰芳為之命名為萬樓。“萬,數之大者也,邑從此而大也。”萬樓下臨湘江,聳立高臺,巍峨崇麗,風光無限。現在萬樓成為湘江邊上一座美麗的風景。

李騰芳還去過高峰塔,與萬樓相對應,李騰芳寫下了《高峰塔記》。高峰塔在湘江之東,與縣城衙署隔岸而望,“佔巽之隅,因崇為高,凡若干尺。”“始於去春甲寅之二月,考之以今秋乙卯九月。士既登而樂之,乃為書抵予,求為之記。”這座高峰塔在抗戰前還可見到,數百年來成為湘潭登高遊賞之處。文化大革命中被毀,現為近年重建,成為湘潭又一勝景。

李騰芳還到過陶公山,寫下了《陶公山紀勝》。他特別寫有《論瀟湘八景》。他將湘潭八景以瀟湘八景的寫法描述了湘潭勝蹟。這裡有“春夏間無日不雨,夜尤甚"而崖間“泉聲切切”的滴水埠,名之為“湘江夜雨”;有“下臨深潭,潭涵山影,月映潭波”的“昭潭夜月”;有“細沙柔軟如綺綢,有群雁聚集”的江岸沙灘,名之為“平沙落雁”;有“縱長十餘里”的楊梅洲,名之“漁村夕照”;有商旅徵人乘舟遠行,家人常登望街亭盼歸的“遠浦歸帆”;有“前瞰江流,後依古木”的唐興寺,名之為“煙寺晚鐘";有兩山對峙的昭山,名之為“山市晴嵐”;有月照白雪的白石港,名之為“江天暮雪”。他熱愛湘潭山水,是個愛國主義的詩人,寫下了不少詩篇。

《水竹居》

輕風細雨溼蒼筤,低映沈潭送晚涼。夜半漁歌秋瑟瑟,孤舟莫認是瀟湘。

《久青閣》

畫閣堂開面面齊,青山如帶夕陽低。停車坐愛春林晚,花氣渾如酒氣迷。

《石池》

一道清流漾桂叢,木蘭無爾信東風。錦鱗也解濠梁意,無故吹波戲落紅。

《徐惟得使君衝漠館》:

日晏春林生事稀,芒鞋竹杖芰荷衣。閉門料得無車馬,魚自塗潛鳥自飛。

李騰芳老家居塔嶺,到他家過去有一條官道,稱潭寧古道,有一米長,一尺寬的石頭路從塔嶺到湘潭,現在還有官步橋、太平庵、千日祠等地名,也是潭寧古道上的地名。湘潭大學北苑女生宿舍中興樓後就是太平庵,現還可見到昔日的老路。當時有人說李家走的路都是自家的路。

李騰芳在湘潭城裡住泗洲庵的乃園,乃園以北一直到城外的懺心寺,都是李家的產業。李騰芳為了求嗣,修建懺心寺,“附城諸剎,無壯於此者”,“自門入,一折即閣,閣始橋,渡橋為塘,塘背向皆殿,佛身九銅十一鐵,皆大尊其身,為樓貯”這就是四面佛,現在這個地方已經成了家屬宿舍,只留下了四面佛巷的地名。其相鄰處為嘉園大酒店,物是人非,令人感慨。

李騰芳還在湘潭四大名山之一的仙女山,又稱碧岫峰,南嶽七十二峰之一,建有龍安寺,也是為求嗣所用。他到過石潭,寫“古潭仁裡”四字,曾刻在碼頭的石頭上,我想現在還可恢復。

李騰芳在湘潭留下的足跡很多,有的雖已失去蹤跡,但歷史文獻還在,故事還在。李騰芳作為明代湘潭最高的官員,為湘潭人文勝蹟作出了一份貢獻,今天仍為人稱讚。

我想起了我去尋訪他家蹤跡的一首詩:

潭寧古道賞春光,油菜金黃噴花香。

塔嶺名士李騰芳,故事流傳寫華章。

历史钩沉|李腾芳在湘潭

劉建平, 1963年9月出生,湖南南嶽人,漢族,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湘潭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湖南省首批121人才工程入選人員,湖南省重大決策理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湘潭長株潭一體化諮詢專家委員會委員、湖南省旅遊局旅遊規劃諮詢專家、湖南省高級導遊。獲過省級優秀論文獎、省級教學成果獎、全國“金鑰匙”圖書獎及湖南省百門優秀教材獎。2006-2008年被湖南省委組織部和湖南省人事廳記一等功。 2008-2010年被評為湖南省“優秀組織工作者”並榮記三等功。2011年被評為“全國紅色旅遊工作先進個人”,為全國高校唯一代表獲此榮譽。主持、參與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課題50餘項,橫向課題近30項,出版《湖南旅遊資源開發研究》《導遊學研究》《紅色旅遊發展的韶山特色》《導遊理論與實踐》等著作24部,發表論文90餘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