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在SUV大熱的時候,一汽-大眾並未入局分享紅利。而在2018年,這個購買熱情下降的寒冬元年,它才不急不緩地推出兩款SUV,一款是緊湊型SUV T-ROC探歌,另外一款是探嶽。

有人說它錯過了最佳入局時間,有人說它在錯誤的時間進場,拋開戰略意義、產品佈局等高大深層面不談,筆者單方面認為,一汽-大眾只是想挑戰更有難度的事。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不甚華麗的出場

難度在哪?拿我們今天的主角探嶽來說,在上市之際,它的面前擺著三道坎:一是SUV市場呈現下滑趨勢;二是它所在的中型SUV市場,以途觀L為首的競爭格局穩定,破局難度不小;三是一汽-大眾的銷售團隊及經銷商在銷售SUV車型的經驗方面較少。

2018年11月是探嶽第一個完整銷售月,它的銷售量為2944輛,並沒有呈現出場驚豔的效果,其銷量在整個一汽-大眾體系裡也不算出色。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2018年最後兩個月對於探嶽而言,尚處於產能爬坡階段,銷量表現不佳情有可原。但2019年,就是見真章的時候。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董修惠也曾表示:“2019年是大眾品牌SUV產品銷售第一個完整年,也是面向未來品牌向上的起步之年,探嶽銷售至關重要。”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慢熱的大眾產品

這裡先不對探嶽今年的銷售成績做出評論,我們先來看一下它的品牌力與產品力如何。雖然一汽-大眾此前沒有涉足過SUV領域,但是應該沒有人會去懷疑它造SUV的實力,多年來的市場耕耘令它頭頂品質光環,這讓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對這個“SUV新人”並不會牴觸。

再來說產品力,它首先在外觀上就打破了大家對於大眾保守風格的固有印象,整體設計既有野性,也有銳利的時尚感,可以給人帶來新穎的視覺感受。其次在智能化表現上,它並不落伍,L2級別的智能輔助系統、HUD平視顯示系統、PLA3.0智能泊車輔助系統等先進配置在它身上並不缺席。最後在駕駛樂趣方面,探嶽有“TSI+DSG黃金動力組合”、 4MOTION智能四驅系統、博格華納第五代中央差速器等利器加持,應對城市道路與越野路況均不在話下。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強勁的品牌力與卓越的產品力,是探嶽衝量最大的底氣,也是形成優質口碑的源泉。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從今年1月份的4793輛到5月份的9251輛,探嶽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的態勢,這很大程度上是口碑醞釀後的結果。雖然銷量漲勢明顯,但很顯然還沒有達到一汽-大眾對它的要求,正如董修惠所言,“雖然大眾的產品都比較慢熱,但我們已經等不及了。”

探嶽的逆襲

慢熱的探嶽需要一把火來燒旺,這是一汽-大眾銷售團隊的共識。他們為探嶽添的火就是“嶽升行動”。

“嶽升行動”,從字面上來看就是開展一場提升探嶽銷量的行動,它專挑擺在探嶽面前的難題入手。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不是說中型SUV市場格局穩定,探嶽破局難度極大嗎?提升產品影響力便是“嶽升行動”打出的第一記重拳,在全國範圍內,探嶽與明星及籃球世界盃展開合作,提高曝光度與知名度,並開發創意大巴和城市巡遊,在主要城市和熱門路線打造專屬於探嶽的廣告牌。在各個營銷區域,一汽-大眾密集推出經銷商店頭主題活動,讓當地消費者通過體驗感知到探嶽的產品力。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為探嶽造完聲勢以後,一汽-大眾開始針對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對症下藥,比如說在15-20萬的主流市場中,它推出了探嶽1.4T征途版,目的就是為了搶奪日系品牌的市場蛋糕,對於有更高需求的消費者,它推出了豪華型Plus車型,在原有產品力基礎上增加了全液晶數字儀表、方向盤加熱、前排座椅加熱、倒車影像等配置,強化市場競爭力。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不是說一汽-大眾的銷售團隊及經銷商在銷售SUV車型的經驗方面較少嗎?一汽-大眾給出的解決方案就是創新管理模式和營銷模式。它充分發揮了本部、銷售大區以及經銷商之間的上下聯動作用,從本部和大區中派出營銷精英駐店指導,他們直接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從消費者的角度審視銷售策略的正確性。

“嶽升行動”效果顯著,在執行當月,探嶽即踏入萬輛門檻,銷售量達到12282輛,環比增長33%。此後這把火越燒越旺,從6月份開始,探嶽每個月的銷量都破萬,並呈上升趨勢,在9月份甚至衝破兩萬輛大關,取得中型SUV市場和合資SUV市場的銷冠。這份冠軍的榮耀一直延續到11月份,不出意外的話,12月份的銷冠依舊是它。

從冷門到爆款,探嶽的逆襲,堪稱教科書級

上面這張圖是探嶽這近一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它這場仗打得非常漂亮,不僅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證明了整個一汽-大眾的營銷力。相信對於一汽-大眾而言,將並不具有優勢的探嶽一步步打造成爆款,比它一出場就華麗要有趣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