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的logo為什麼缺口朝右?具體有什麼含義?

可口可樂BOY


2014年12月上旬,評論員格倫·貝克(Glenn Beck)分析了蘋果的徽標,並將其與納粹,同性戀和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聯繫起來。有人向他提供了《模仿遊戲》的電影評論,然後他揭開了一個“未知秘密”-蘋果的標誌實際上是一位謎密碼學家對艾倫·圖靈·圖靈自殺的神秘紀念,他於1954年在家中吃了一個塗有氰化物的蘋果而自殺。

Apple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知名的標誌,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對標誌進行分割和解釋。不幸的是,這些解釋是不正確的。例如,上面提到的與圖靈的聯繫;有人說蘋果的彩虹標誌是對同性戀解放運動的致敬。有人將其解釋為夏娃和亞當的故事。簡而言之,這些解釋無需認真對待。

幸運的是,簡單性並沒有阻止喬布斯。 Apple標誌之所以誕生,是因為Jobs認為Apple最初使用的徽標過於複雜而無法記憶。因此,他聘請了Palo Alto設計師Rob Janoff。

Janoff最終為Apple設計了這樣的Apple標誌。在2009年的一次採訪中,他說:“這種事情不需要思考。如果您不能設計某種形狀的蘋果,那麼您就偏離了軌道。”雅諾夫(Janoff)向喬布斯展示了喬布斯(Jobs)徽標的兩個版本-有空白而沒有空白。喬布斯擔心人們會誤以為是草莓,所以他選擇了空白版而已。

它與聖經的故事無關,它沒有任何隱喻。儘管此蘋果已多次更新和調整,但基本輪廓保持不變。現在,在用戶中,這個純白色的Apple標誌已經成為發明和創新的標誌,沒有公司的徽標達到如此高度。


第一代蘋果標誌設計(1976)

彩虹色蘋果標誌(1976 - 1998)

單色蘋果標誌設計(1998 - 2000)

全新的蘋果標誌(2001 - 2007)

葉子:這是整個標誌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蘋果甚至在2012年申請了商標。有人說,整個商標只能填補標誌中的空白,但事實並非如此。

蘋果主體:1976年的設計是由設計師徒手繪製的,有點不平衡。 1984年,在Landor&Associates完善對稱性之後,曲線變得更加明顯。

缺口:設計師Rob Janoff說他按比例設計了缺口,而喬布斯喜歡這個缺口,因為他擔心如果沒有它,消費者就會將標誌誤認為一個櫻桃。


果粉指南


蘋果公司標誌為什麼是個蘋果?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蘋果logo的演變歷史,我們就會明白了。

蘋果logo第一個階段

在1976年,史蒂夫.沃茲尼亞克(SteveWozniak)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Jobs)設計並打造了第一臺家用計算機AppleI。當時的蘋果公司的第一商標的設計者是羅納德.韋尼(RonaldWayne)他所設計的蘋果商標並不像現在這樣的,而是無論在整個設計上圖形上還是文字上都是顯得十分的複雜,整個商標以金屬的外觀表現出來給人一種厚重的感覺,這也許是因為當時的計算機都是以厚重為主吧,結實笨重的造型才能被當時所接受吧,而在圖形的選擇上是牛頓坐在蘋果樹下讀書的一個圖案,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也許是想告知觀者,牛頓因為蘋果發現了萬有引力,而我們發明了蘋果電腦,而在商標圖案上還有飄帶上下纏繞,寫著AppleComputerCo。說是這樣說,如果英語聽力不好,你也不懂說什麼。字樣,外框上則引用了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的短詩,“牛頓,一個永遠孤獨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靈魂。”,這也表達了蘋果公司的探索精神,也成就了日後的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最早的LOGO

蘋果logo第二個階段

此商標在造型上過於複雜,沒有過多的品牌識別度,怕影響蘋果公司的銷售,經過蘋果公司研究,1976年,喬布斯重新聘請RegisMcKenna顧問公司的羅勃.簡諾夫(RobJanoff)為蘋果設計一個新logo(標誌)。

當被問:當時大部分的Logo都是單身或者只有兩個顏色,你們用七彩間紋設計蘋果Logo,有人反對嗎?

RobJanoff說道:現在看那個Logo其實並不是太具有革命性,但當時不一樣。我確實聽到了來自我們公司內部的很多反對的聲音。其中一個還是公司的上層,他說如果這個新的公司要生產這麼多種顏色的產品,那估計它沒開業就倒閉了。這就是我當時面對的一種反對意見。然而,喬布斯很喜歡。我後來知道,喬布斯是一個很有洞察力的人,他喜歡這個很有個性的Logo。在那個年代,電腦是讓人感覺就是個高科技,而生產電腦的人也喜歡給電腦取個類似什麼TRS-80這樣的名字,而喬布斯要讓人們覺得電腦並沒有那麼高深,所以其實喬布斯把電腦的名字叫做蘋果並配上那個Logo。

蘋果logo第三個階段

在1998年,蘋果在一次更換了自己的標識,整個商標在外形上並沒有進行過多的變化,還是那個大家熟悉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只將原來那彩色的彩虹外衣換成了一個半透明的、泛著金屬光澤的銀灰色標識。讓整個商標看上去更加具有質感,而這時表示了蘋果已經脫去了華麗的外殼走向成熟的標誌。

蘋果logo第四個階段

而第四個蘋果logo大家一定在熟悉不過了。在大街小巷只要您是拿這蘋果手機就能看到這個富有透明效果的蘋果商標。而這款商標也從原來的金屬感強烈的設計轉變成玻璃透明效果的蘋果。而正也是整個透明的蘋果商標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快速的從電腦的PC網絡時代一下就越進了手機網絡時代,讓我們從以前單一的移動電話生活變成了豐富多彩的智能電話時代。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感謝蘋果公司為我們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生活方式。而這也是蘋果商標正在改變這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

蘋果logo第五個階段

採用了更具有科技感扁平化的設計

而關於這個LOGO的外廓設計,蘋果為什麼被要了一口,坊間一直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版本。我們來分享這個搜索版本。

在西方語意裡面, 蘋果不是一種單純的水果,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水果,而是一種智慧之果。聖經上就有這麼一段,蛇告訴夏娃說:“如果你們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就會發現善惡有別,就會跟上帝一樣,上帝就是因為這個理由而不讓你們吃這果子的。”亞當和夏娃就是吃了蘋果才變得有思想,現在引申為科技的未知領域。蘋果公司的標誌是咬了一口的蘋果,表明了他們勇於向科學進軍,探索未知領域的理想。

被咬的這一口,為什麼是右邊不是左邊?

太多的猜測也沒有用,先不談自己對過往設計案例的回想分析,但從國際大品牌而言很多的設計(非對稱設計)有著明顯的“親右”特性:

1976年至今39年間,蘋果一直使用這一LOGO,雖然表面形態上它經歷了從彩色變為高光,繼而向扁平化發展成為剪影,但是其外廓仍然保持著羅勃·簡諾夫的設計,將蘋果代表的簡潔、優美、專注、創新表達給全球用戶,陪伴蘋果一路走向世界巔峰,相互成就了經典。

我們一起探討了蘋果logo的發展歷史以後,相信你一定明顯蘋果公司的標誌是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而且還是咬了右邊的。


王嘉峰


下面是國外網站上經常被引用的圖片(真實性有待深究);咱們姑且算是設計解析結構圖而言:但也僅僅是解釋了LOGO的構成與比例,而沒有解釋清楚為什麼是在右•邊...

僅從自己是設計師的角度出發,多年前閱讀兩篇報道(時間太久記不清是哪一個國家)唯一記得的是一篇關於“人腦和身體的慣性習慣思維與動作”另一篇“左右半腦的功能區”[概括翻譯]

總結起來印象最鮮明的觀點也是我唯一記得的一些表述是

“當人在陌生的城市行走,迷路或者散步-右轉的次數會躲過左轉的次數”

“跑步時,掌握右轉彎的平衡會比左轉彎來的相對容易”

“右撇子的人數高過左撇子”

... ...

當與一些現實例子做比較時,很難控制自己去不發生聯想:是否與人性本質的自然選擇有所關聯“如果發生傷害,身體右邊區域的傷害相對更為安全因為心臟在左邊”等等...


宅小木


在後面顯得會平衡一點,試問在左面大家會不會覺得歪

當時設計蘋果logo的時候就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一個完整的蘋果,另一種就是這個被咬一口的蘋果,當時喬布斯就覺完整的蘋果像櫻桃,所以之後就選擇了缺口的蘋果,而缺口的蘋果也代表著世上沒有完美的產品啊,只有不斷提高自己才能,研發出更加完美的產品。

其實還有一種說法,說喬布斯為了紀念計算機之父,才使用的這個logo,而這個人也是世界第一個造出計算機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樣可以督促自己,讓自己的產品不斷創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自己的產品。


豫東毛碩


就憑Apple蘋果公司不堪入目那狗啃的Logo,早晚倒閉破產啦。


花億仙小雙濤濤寶貝兒


還以為喬布斯覺得,夏娃是個左撇子[捂臉]


可口可樂BOY


代表:任何事情都沒有完美無缺的,我們只是努力的去做到最好,追求完美。


明日事金日辦


被咬了一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