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疫情,惜福覺悟,你有嗎?

俗話說,命裡有福要惜福,造福不如惜福。

在這場疫情中,絕對多數之與你我,幸運之至,福報匪淺。

如以歷史對比,首當是享時代之福。


從對瘟疫史記以來,公元前約674年到1949年的2632年中,總計發生了772次,其中從曹魏建制到隋朝初建期間,每5年就有一次;其中,明朝瘟疫較多,276年裡發生大疫約60次,後來據說這個數據又被更新到170次;而清朝每2.5年便有一次;


當代你我,印象深刻的不過也就是2003年的非典吧,如我們生在魏晉、明清,與瘟疫觸碰的概率要增加多少?


至於,那些時代瘟疫慘狀之絕寰,連綿不斷,春秋不能筆:

西晉葛洪說,一旦控制不住,則一縣死亡一半;

唐代宗763年,江東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為之空虛,而存者無存,大抵雖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

1511年的明朝,遼東瘟疫,死8.1萬人;


如果生在那個時代,我們命運幾何?

災難之殘酷,在時代之福中,我們也更多通過電影感受,唏噓情緒而已;

可是,同而為人啊!

命運之不公,造物之不仁。

昔日瘟疫有多慘,今日之你我便有多幸,雖有新型冠狀病毒之肆虐,卻時代之力力挽狂瀾,生命得以寄託,生當此世,福大莫過於此!


其次,享物產豐富、物流發達之福。


90以後,多對生活物資豐儉無感,然而,以14億人口計,我國並不是物產豐富的國家。歷史上也是。


以不豐之物產對抗大疫,往往是一邊死於瘟疫,一邊死於飢餓,所以,歷史上便是大疫必有大災。從東漢黃巾起義到闖王造反,如果不至於有食保命,人們何必走向另一條風險路?


物產不豐再加上流通之匱乏,緣有商人慨嘆經營風險之不顧,或有人禍橫加暴利,可想普通民眾人不相食,如何度的下今日的光景?


而今,沒有幾個人害怕沒有吃穿的安全風險吧,定是理所當然吧,在冠狀病毒擾亂正常的社會生產之際,如果不是科技生產力的大發展,高鐵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商流資金流物流等商業力量的強大,國家力量之統籌,我們恐怕不會如此從容。


城外之人即便從容,武漢呢?從口罩緊缺便可窺知一二。


無遠慮有近憂,對於很多民眾來說,這次疫情的影響是後發的,在當下經濟形勢下,與其照舊消費,不如惜一米一布而長久保身立命矣。


你看,快遞小哥爬到9層樓送方便麵的時候,在疫情當下,他付出的豈是辛苦?

當方便麵生產工人依舊開工生產的時候,他們的父母子女哪個不是擔憂害怕?

人類一切的服務行為,在災難面前,沒有理所當然。


惜食惜衣,非為惜財緣惜福!


第三,當惜閤家人倫之福。


《媽媽在武漢隔離病房去世》的倩倩經受著死別的悲悽。

局外人很難懂得她的那種苦痛,只有至親至愛的家人才能在乎。

但也許在疫情裡,我們才能格外感懷與傷感這種離別,方能醒悟——


真正的家便是此刻,此時此刻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奇蹟。

一家人能夠平安的團聚在這個冷酷的春節和疫情裡,即是奇蹟。

還有什麼比家人之安定能夠激發內心的柔軟和起航的力量嗎?


在這個陽光微醺的疫情裡,父母在,不遠遊,我們將古訓由不可能變成可能,它儘管看著那麼的不合時宜,可是,在今天疫情之中,在倩倩的苦痛裡,我們也許共情有父母在的幸福。


放下也的確是被迫的放下生機名利之追逐,此刻,“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調素琴閱金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焚香喝茶,伴子讀書寫字,不是此刻的家嗎?


家在疫情之中尤為是此時此刻!

珍惜此時此刻,珍惜真正的家!


最後,倘若有覺悟絲毫,當慶幸清淨之福了。


此疫,適逢春節,延長了假期,減少了流動,許多人在家呆煩躁了吧,可是,某一日的斜陽裡,看著滿城的安靜,竟然莫名的感動,這看似沉悶的氣氛裡竟然蘊藏著勃勃生機啊。


它的安靜不是讓一個人而是14億整體,有機緣感知靜虛反思的力量,體悟著個體生命之無力,信仰信念和愛才是維繫群體整體發展的坦途,而過去熙熙攘攘中,過多的慾望名利所求為何?曾經視若泰山而今能否感知鴻毛之輕?


人需要靜下來,才能內心安詳,才能思慮周全,才能真有所得。

這個順序,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不能亂,我們是否藉此機會,想想什麼是所要?所要為所何?


而單一小我在時空背景下,渺小至微粒。


環顧全球,民族矛盾集聚、宗教主義紛爭,西式民主政治無力,戰爭頻發、經濟無行。

華夏兒女之使命不在內而在外,中華復興乃是解決亂局之鑰匙,而最大的力量不在言傳而在身教,你中國之如自顧不暇何以領袖示範群倫?你若生活富足自然萬朝來賀。所以,發展依然是硬道理,今日之發展非但是物質力量的發展而更多是精神力量的強大,以致物質精神平衡,陰陽和而萬物興,這股力量從哪裡來?


老子講,“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為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便是從靜中來,到源頭去尋找。


一人的靜氣,更多人的靜氣,便有了14億人的靜氣。

靜是陰,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和乃萬事興,萬物昌。

所謂福兮禍所藏。

時疫之苦乃長久之福,身處其中,也不是一種福氣嗎!

身處疫情,惜福覺悟,你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