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對很多人而言,“阿拉伯之春”一詞不管是看起來還是聽起來,似乎都充滿著希望與美好。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春天”卻堪比潘多拉魔盒,導致阿拉伯地區至今內戰不斷、局勢動盪不安,從敘利亞到利比亞,從也門內戰到卡塔爾與多國斷交,西非和北非地區的局面也日趨緊張,戰爭陰雲持續籠罩在。

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

說起來,這一切都要源自於一個北非小國——突尼斯共和國。突尼斯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北部和東部面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相望,扼地中海東西航運的要衝,東南與利比亞為鄰,西與阿爾及利亞接壤。突尼斯雖然國土面積僅有16萬平方公里,卻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國家之一。突尼斯地處地中海地區的中央,擁有長達1300公里的海岸線。就常理而言,突尼斯應該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國家,然而由於突尼斯被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這兩個地區大國夾在中間,發展受限,再加上人口眾多,因此在阿拉伯地區國家中屬於墊底水平,人均GDP僅為3446.61美元(2018年數據)。

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突尼斯地圖

由於突尼斯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沒有突出表現,因此長期鮮為人知。不過在這場對阿拉伯地區影響巨大的“阿拉伯之春”革命爆發後,人們漸漸將目光投向了這個鮮為人知的國家,而突尼斯的命運也因此急轉直下。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區西迪布吉德一名26歲的街頭小販遭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對待,該青年本是研究生畢業,因為經濟不景氣無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經濟的重擔下才被迫做起小販。在遭到城市警察粗暴對待後,該青年自焚抗議,因傷勢太重,不治身亡。這名青年的過世,不僅引發了突尼斯人的廣泛同情,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長期以來潛藏的對失業率高漲、物價上漲以及政府腐敗行為的滔天怒火。

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依然保持遊牧傳統的突尼斯人

此事件後,當地居民與突尼斯國民衛兵隊發生衝突,進而蔓延到全國多處,形成全國大範圍內的大規模社會騷亂,並造成多人傷亡。隨著事件愈演愈烈,在小販自焚後的第29天,突尼斯總統扎因·阿比丁·本·阿里黯然下臺,不得不放棄自己統治了23年的國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飛往沙特。雖然阿里的下臺看起來為此事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然而這場“茉莉花革命”(突尼斯國花為茉莉花)之後,突尼斯人仍未走出對國家未來未知的恐慌,囤積糧食和日用品的現象仍然比比皆是,正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與此同時,同樣受到“茉莉花革命”影響的還有阿拉伯地區的其他國家,整個中東地區以及其他伊斯蘭教國家的領導人都密切地關注著突尼斯局勢,擔心“茉莉花革命”是否會成為整個地區變革的號角。

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扎因·阿比丁·本·阿里舊照

在所謂的“民主自由”的口號下,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在北非和中東的阿拉伯國家中蔓延,在阿拉伯地區掀起漣漪效應,多個國家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獨裁、貪腐並要求民主。在辭職後,利比亞的獨裁者卡扎菲慘死街頭,敘利亞深陷內戰,政權風雨飄搖。雖然這些國家在經歷革命之後,迎來了西方政客所鼓吹的自由,然而革命就像是一個潘多拉魔盒,這場浩浩蕩蕩的革命帶來的損失是永遠也無法估量的。

突尼斯:又小又窮的北非國家,卻是“阿拉伯之春”發源地

▲突尼斯街頭亂象

反觀“阿拉伯之春”的起源地——突尼斯,在終結強權統治後,長期陷入無止境的內亂中,整個國家的發展幾乎陷入“休眠”狀態,百業廢弛,失業率和犯罪率不減反增,社會矛盾不斷激化。更為嚴重的是,在長期混亂下,突尼斯國內被恐怖組織滲透,民眾安全受到空前的威脅。甚至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懷念本·阿里的統治時代,遺憾的是“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

《列國志: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緣起民怨和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