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五年存款5.2%利率可以作為養老理財嗎?

魏晉美人


商業銀行5年期存款5.2%的利率,可以作為養老理財嗎?

答案很明確,當然可以。

可惜的是,商業銀行5年期存款5.2%的利率,不可持續 ,到目前為止,市場上已經看不到這麼高的存款利率了。

過去,也只有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可以給出這麼高的利率。現在由於涉嫌高息攬存,被監管整頓了,所以各家民營銀行的高息存款,要麼下架,要麼停售,要麼下降的利率。

當然對於存量的存款業務,是不會受到任何影響的,大家買到的也就是賺到了。

不過,通過京東金融或者支付寶這些第三方的平臺,還是可以看到很多由銀行所發行的存款產品,這些存款產品的收益率還是很高,最高可以達到5%。

這些銀行存款安全嗎?答案也是肯定的,安全。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些銀行所發行的這些特色存款,其特徵就是銀行標準的儲蓄存款,嚴格執行國家存款保險條例,50萬本息之內100%保障。

比如在京東金融上面,有一款由眾邦銀行發行的存款產品,產品名稱為眾力存。存款利率為5%,存款期限為5年。

這款產品所具有的特點是本息保障,完全執行存款保險條例,而且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特點是,支持轉讓,如果轉讓成功的話,可以按滿期獲得利息,是不是很有誘惑力?

像這樣的產品還是很多,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完全可以作為養老理財的理想產品。只是注意一下存款金額就可以了,一個銀行存款金額不要超過50萬。


南公子


完全可以,因為作為養老理財首要考慮的是“安全性”,第二才是“收益率”。

商業銀行5年期定存利率5.2%不算低,目前能查到到的5年期定存最高利率是民豐銀行,利率高達5.65%。

根據統計局的披露,2020年我國CPI增幅5.4%,也就是說物價上浮幅度為5.4%。相對於5.2%的定存利率,雖然跑不過5.4%的通脹,但是對於老人養老來說足夠了。

老人本身就比較節儉,日常最大開銷也就是“一日三餐”,再加上子女孝敬,5.2%的收益完全夠日常花銷了。

相對於於收益率,老人更在乎的是安全性。

銀行存款嚴格收到銀行存款保險制度的約束,從安全性角度考慮,即使銀行破產清算,50萬元以內的本息存款也能得到全額保障和清償,所以大可不必擔心本息安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判斷能力差,在購買銀行定存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誤買成理財產品。因為理財產品是不在存款保險制度保障範圍內的,即使風險再低的理財產品也是有風險的。

從定存流動性來說,商業銀行定存也非常適合養老理財。

老人上了年紀難免會有突發事件需要用錢,這時銀行定存能夠隨時支取的優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再者,一般國有大行的銀行定存規定定存提前支取是不能享受定存利率的,或者提前支取部分不能享受定存利率。

但是個別的城商行或者民營銀行為了攬儲的需要,在儲戶提前支取時可以給予適當的降息,不會死板的按照活期利率結算。例如,定期利率5.2%,假設提前支取可以按照4.5%的利率結算利息。

延伸閱讀

其實我國針對老人養老還有許多其他的產品,收益率也比銀行定存稍微高一點。

例如上海銀行的“養老無憂”,屬於偏貨幣和債權類的理財,屬於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

再比如工行的“如意人生”,屬於穩利型養老細節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不錯。

總結

從以上逐條分析我們認識到,5.2%的收益率完全可以作為養老理財產品購買,關鍵在於安全性有保障。

如果老人還能承擔一定的低風險(有些是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也可以選擇購買各家銀行推出的養老細節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一些。

另外需要著重提醒一點的是,老人去銀行辦理業務時,最好有子女陪同,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養老金理財要符合三個標準,其一本金要安全,其二收益率能戰勝通貨膨脹率,其三資金流動性強。

如果從養老錢的三大標準來看,商業銀行五年存款利率5.2%,是完全可以作為養老理財的。

為什麼養老錢理財要符合三大標準呢?

養老錢是比較特殊的,這筆錢當然要選比較特殊的理財產品,並非是所有的投資理財方式都符合養老金理財的。

(1)養老金的理財本金安全是放第一位,畢竟養老錢是經不起折騰,更加經不起虧損的,畢竟老了靠這筆錢生活的,當然這筆錢不能冒風險的。

(2)養老金第二個要求是資金流動性強,要隨存隨取是最好的。老人家身體方面的事誰都無法預算的,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生病,所以這筆錢必須要隨時能取出來的理財。

(3)養老錢符合以上兩點之後,第三個重點就是收益率比較高的,最好的就是能走贏通貨膨脹的,只有走過通貨膨脹的才不會導致筆養老錢越來越不值錢的現象,才能實現這筆錢保值與增值。

為什麼商業銀行五年期存款5.2%是可以用來養老理財呢?

上面已經瞭解了養老錢的理財標準,以及養老錢三大標準的理由,我們就以這三大標準來分析商業銀行五年期存款利率5.2%到底符不符合養老錢理財呢?

(1)本金安全性

銀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本金是絕對有安全保障的。因為銀行是國家重要金融機構,背後都是有央媽兜底的,就是最壞的打算,銀行經驗不善,走向倒閉破產也是有存款保險基金賠償50萬以內,50萬以外的由收購方或承接方進行賠償,所以銀行存款100%的安全。

(2)資金流動性

銀行存款除了普通定期存款之外,資金流動性強,其餘存款業務資金流動性都非常強。活期和智能存款是隨存的,資金流動性特別強!即使是五年期的大額存單,也是資金流動性非常強的,因為即使未到期也是可以通過轉讓拿出這筆錢的,所以資金流動性非常強。

(3)收益率能否實現保值與增值

根據國內近幾年的CPI漲幅來看,平均每年物價上漲3%左右,隨著2019年下半年物價上漲過快,CPI漲幅達到4%!所以根據國內物價上漲幅度,收益率只要戰勝物價漲幅就可以實現保值與增值,而五年期存款5.2%的利率完全可以實現保值與增值功能。

總結

通過關於養老錢的理財標準,根據標準進行全面分析商業銀行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從分析可以得知,商業銀行存款利率5.2%是安全性高,資金流動性強,收益率可以實現保值與增值,非常適合養老金的理財,完全可以用來作為養老金的理財產品。


老金財經


商業銀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2%嗎?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

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銀行的存款利率一般都是比較低的,因為過去幾年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基本上都是在4%以內,比如那些國有大銀行以及股份制銀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一般都只有3.58%左右,所以突然看到5.2%的存款利率很多人都覺得不太可信。

但是目前我國的存款市場跟前幾年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近幾年在各種互聯網理財平臺衝擊之下,再加上銀行內部存款競爭不斷加劇,所以目前銀行的存款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各大銀行為了吸收存款都會上浮更高的存款利率,特別是對於那些小銀行來說,他們吸收存款的難度比較大,所以為了吸收更多存款用戶,他們一般都會上浮更高的存款利率,目前很多小銀行,比如農村信用社或者民營銀行,三年期或者五年期的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以上大家不要覺得大驚小怪。

那5年期的存款利率5.2%是否適合養老理財呢?在我看來,我認為如果銀行真的能給到五年期5.2%的利率,是比較適合養老理財的。

對於老年人來說理財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我認為是安全,安全永遠是第1位的,只有在確保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去談收益才會有意義。對於老年人來說,他們大部分的收入都是依靠養老金,所以容不得半點損失,因此在理財的時候,大家一定要首先從安全去考慮。

而目前銀行存款是非常保險的,銀行存款保本保息,而且50萬之內有存款保險條例的保護,只要大家通過正規的銀行渠道去辦理,基本上不會有什麼損失,到期之後基本上都可以連本帶息拿回,這樣就可以確保大家存款本息的安全,不會出現其他意外情況。

而在確保存款本息安全的前提下,還可以獲得5.2%的利率,我認為是非常不錯的,從目前整個理財市場行情來看,5.2%的收益率算是比較高的。

在低風險理財產品當中,目前很多理財收益都沒有達到5%,比如根據2020年1月份理財市場的一些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我國理財市場的平均收益只有4%左右,這個收益率明顯比5.2%的銀行存款利率要低。

所以從收益的角度來看,我認為5.2%的存款利率要比目前大部分低風險理財產品的收益還要高,因此在確保本金安全的情況下,把錢存入到銀行裡面理財是比較划算的。

但是在這也要提醒一下大家,目前我國有4000多家銀行,絕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都不可能給到5.2%,真正能夠給到5.2%存款利率基本都是那些小銀行,而部分小銀行在操作的過程當中有可能有一些不規範的地方,比如前幾年就曾經發生過銀行內部人員通過私刻公章,製作假存單騙取客戶存款的事情。

所以大家在存款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存款一定要到銀行正規的渠道去辦理,在有視頻監控的櫃檯辦理,千萬不要相信個別銀行工作人員所謂的高息存款,這樣才能避免一些節外生枝。


貸款教授


首先明確來說是可以的,五年5.2%的利息,收益率不算太高勉強可以抵禦通脹,相對來說比較安全,不過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5.2%的利息是五年的定期存款,時間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如果提前取款的話,就只能享受活期利息了,所以要準備一部分應急資金,剩下的確定存五年的資金可以分成幾份存五年,也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存一個五年循環使用。

二,利率變動的問題,從國內外的利率變動情況來看,整體利率是逐年下行的,上世紀90年代,有一種保值儲蓄利息能達到13%,現在一年期的利息只有2%不到,所以如果未來利息下降的話,就需要改變理財方式,追求相對較高的收益率,那麼可以考慮結構性存款,還有券商的收益憑證,兩者收益率都有可能達到5%以上。

以上是比較穩妥的辦法,不過相對保守,建議可以把資金的80%投入到存款,用少部分資金20%進行收益相對較高的理財,例如定投混合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而且還可以利用存款的利息追加定投,直到基金獲利為止,這樣有可能年化收益率超過6%,是一個相對較好的投資組合。


大海侃股


5.2%的利率確實已經很高了,在降息的大背景下,這個利率可能未來幾年我們看不到了。所以如果你有存錢的打算,趕緊抓住這個機會吧!

五年之內,這個利息可能會是你見到的最高的存款利率了。作為養老也好,作為投資也罷,這都是一款很好的產品。

但是對於養老來說,只投資五年似乎還不夠,因為我們還要考慮十幾年後即甚至幾十年後的生活,這五年利率確實比較高了,但是後面怎麼辦?假如後面五年之後,利息降到很低,大家存款只有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利率的時候,我們怎麼辦?

這種情況不是不可能發生,我們可以看看歐洲和日本,現在存款利率有多低,有的甚至是負利率了。

所以對於投資養老金來說還需要準備一些,哪怕利率相對低一點,但是穩定的長期的產品。比如有的年金險。前些日子最高合同利率可以達到年化4%以上,這種產品就屬於比較好的了。但是監管認為這個利息太高了,現在被要求降到了3.8%左右。即使是3.8%,也還是一個不錯的利率。

如果是熟悉股票市場的老手,其實還可以買入一些銀行類股票。每年的股息收入可能都將近5%了。其實長遠看還是一個比較值的投資,現在中國股市肯定不是最高點。當然這個建議僅供參考,因為大家的風險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冒這個險著。

回到題目,5.2%年化收益的存款,真的已經很高了,我認為大家要抓緊這個機會,如果這個錢五年內不用,確實可以投這一款產品。


莫水宏觀經濟


5.2%的年化收益是否足夠作為我們養老的收益

01可以作為養老理財

對於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財富能增值多少,而是可以儘量的保值不貶值。

因為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會比較弱,想要通過理財來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些低風險的理財渠道,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作為最廣和被最多人使用的理財渠道之一,安全性肯定是非常高的。再加上有《存款保險條例》的50萬額度的保障,可以讓跟多的人放心存款。

最大的缺點就是利率比較低,不過如果真的有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可以達到5.2%的話,那麼用來做養老理財肯定是合適的。

02需要注意的地方

雖然說前面提到可以用來做養老理財,但是還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單一賬戶存款額度不要超過50萬

商業銀行能給出5.2%的存款利率,相信肯定不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更大的可能是一些中小型的地方性城商行。因為規模並不是很大,所以風險肯定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或者是大型股份制銀行要大一些。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要保障我們資金的100%安全,就需要藉助《存款保險條例》的50萬額度保障,所以最好單一賬戶存款資金不要超過50萬。

②收益可持續性

銀行存款的利率從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一直從10%的年化收益降到了現在的1.5%,一直處於一個下降的趨勢。所以即使這個五年期存款的年化利率可以達到5.2%,對於五年後是否還有能達到5.2%的存款產品來說還是一個疑問。

所以我們在準備養老理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在收益的可持續性,而不是現在有收益,而在一段時間之後沒有收益或者是收益大幅降低。

03個人補充

其實對於養老來說,還是要有社保的。

很多人覺得社保交的時間長,拿的基數低,覺得很不划算。看上去好像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實際上來說,交了社保才是最划算的。

  • 第一:如果我們的壽命沒有活到領回本,我們社保賬戶裡面的個人賬戶的錢還是可以拿回的,並且還可以領取喪葬費;

  • 第二:現在的平均年齡也來越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們的壽命是會比較長的。那麼我們領社保領到的錢可以讓我們後面的生活變得更好的一些。

綜上:商業銀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5.2%是可以作為養老理財的,不過最好是先有一份社保,再去做補充的養老理財。


掙錢不易,將本求利。我是@易將學財,歡迎關注,一起解鎖更多財經掙錢知識吧!

易將學財


養老需要提前規劃、未雨綢繆。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主要得從個人所處的人生階段來下結論。

如果要是45歲以下,選擇銀行存款這種養老方式,並不是太合適;如果已經45~50歲以上,選擇利率4.5%以上、且按月付息的銀行存款產品,可以為養老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

對養老提前進行籌劃,首先要考慮清楚養老的經濟需求,再來考慮合適的理財產品,以滿足預期的養老生活質量。

第一點,量化要求。

規劃養老,要放在具體的時間和地域背景中考慮。

2019年在小縣城或者農村養老,與10、20年之後在一線、二線城市養老,生活成本是不一樣的,而且可能會有非常大的差距。

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112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124元,增長10.7%。

按照全國平均水平來計算,2018年一年花費19853元。如果養老生活花費用銀行存款利息支付的話,選擇存款利率為5.2%的產品,則需要存款本金38萬元。

如果是10年之後開始養老呢?一年的平均消費支出將達到44475元。與上面同樣的計算辦法,就需要有銀行存款85萬元。

如果是20年之後呢?30年之後呢?只要是國家經濟發展不停滯,居民收入在增加,物價在上漲,消費支出肯定也會增加,只不過是增加的幅度大與小的差異。

而且,以上只是按照全國平均水平進行的測算,如果要是居住生活在城市,養老需要花費的錢還要多很多。

毫無疑問,一個人規劃養老的時間會長達二三十年。從現在開始,估計會經歷消費支出從2萬元逐年增長到4~5萬元的過程。而對於存款利率,通過發達國家的歷史來看,趨勢是逐漸下降的,能夠長時間保持2~4%也屬不易。

因此,採用銀行存款方式養老,對本金會有一個量化的要求。這個數據的確定,一方面取決於消費支出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取決於銀行存款或者投資理財的收益率。

下表測算了九種情況下需要的養老本金數據。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的結論為:為將來20年養老生活所需做準備,保險一點的要求本金要高於50萬元。在經濟發達地區養老,需要的資金會更高。

第二點,時間要求。

養老的時間會有多長?這是一個比較個性化的問題。

就平均意義上來講,60後人群的人均預期壽命達到80歲,應該不算是很離譜。也就是說,平均的養老時間大約是20年。

第三點,安全性要求。

對於個性化的養老方案,除了對時間的規劃、資金數量的要求,還要把預期收益能不能持續列入考量範圍。在20年的時間裡,一個人會經歷怎樣的經濟波動?

根據過往的歷史來看,恐怕沒有人可以保證,通貨膨脹始終處於像近兩年這樣的溫和水平;也無法保證,銀行存款利率會處於2~4%的水平;更不敢保證投資理財不虧損,長期收益率達到6%。

總而言之,個人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立於不敗之地,過上一種相對舒適的養老生活,恐怕不是簡簡單單地靠銀行存款能夠解決的。對此,我的建議是——

  • 第一,能力。

很簡單的道理,擁有強大的獲取財富能力,活到老學到老,在適合的工作崗位上幹到老,也就根本沒有時間為養老問題而焦慮。

  • 第二,保險。


社會保險、商業保險,都是解決後顧之憂的方式,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庭負責。

通過【顏開局】長時間研究,通過大量歷史數據,可以證明:社保的性價比最高,商業保險是對社保的補充。因此,在同等情況下,一個人應該首先選擇社保,其次是商業保險,最次是銀行存款。當然,如果個人是投資理財的常勝將軍、收益率達到8~12%以上的話,則另當別論。


最後,回到開頭的結論。

如果超過45~50歲的話,不管是參加社保還是購買商業保險,似乎都顯得晚了一點。因為,社保的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而年齡大了商業保險的槓桿率也會偏低,二者都達不到很好的保障效果。

所以,如果一個人是這種情況,還是考慮收益率比較合適的投資理財比較好一點。


顏開文


商業銀行五年存款5.2%利率可以作為養老理財嗎,個人認為對於老年人群來說選擇可達到年華利率5.2%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作為養老理財完全是可以的,雖說據相關數據顯示通貨膨率在5.5%-6.0%之間,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沒有必要再追求高收益高風險理財產品,畢竟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家庭當中的各項生活支出也不用過於擔心,選擇一些安全有保障存款利率不是太低的定期存款,安享晚年便是(不過在選擇存款利率可達到5.2%的存款產品還是需要注意些的,這裡就說一說之一事項)。



是否是安全有保障存款產品?

在遇到存款利率可達到5.0%以上的存款產品的時候,不建議盲目的選擇,我們應該先確定是否是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所保障的,一般性存款產品,因為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的落地與實施,打破了各類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均不在承諾保本收益,也就是受目前除一般性存款產品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其餘理財產品即便是風險很低也是存在一定風險。
銀行辦理定期存款的時候,我們只要記住任何銀行辦理一般性定期存款產品,在辦理過程當中均不需要儲戶簽署任何,協議,合同,風險等級測評,開通第三方資金託管賬戶,遇到需要開通這些後才能正常辦理,某存款產品那麼也就可以確定該產品屬於保險或理財產品概率極高(選擇存摺存款不會發生邊保險或理財產品概率,因為除了一般性存款產品可以辦理存摺其餘產品均不可辦理銀行存摺)。

怎麼存合適?

標題當中也提到了5年期存款利率可達到5.2%,存款期限較長建議你選擇分散存款方式存款,因為分散存款不僅僅對於存款利率收益沒有影響,對於存款靈活性以及可控性是會有很大幫助與提升,防止存款在未到期內提前支取影響總存款利息收益(目前大多數銀行定期存款產品未到期提前支取,均是按照支取日當天銀行掛牌所執行的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並付息)。
假設:該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產品起存額2萬元,目前打算辦理10萬元存款作為養老,你也分散成5筆2萬元存單,這樣在未來某一天著急使用部分存款,可以選擇提前支取部分存單,這樣剩餘存款利息收益沒有任何影響。


綜上:對於老年人來說,有一些閒置長時間用不到的存款,選擇五年前存款利率可達到5.2%的定期存款產品,完全是可以的不過在選擇存款產品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分辨好是否是受存款保險條例本息50萬元保障的存款產品,如果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障不建議選擇因為存在一定的虧損風險。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全部分享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哪方面有遺漏留言評論交流。「點贊關注」本文章本人原創,謝絕抄襲23:14

福星卡匯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商業銀行存款利率5.2%是不足以做長期養老理財回報的。從未來的趨勢來看,這個存款利率水平也是達不到的。從現在的實際情況來看,哪個地方銀行還有這麼高的定期存款利率啊?三者一結合,發現這是個夢想。

1.中長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在2017年到2019年,曾經有過比5.2%還高的利息回報。自2019年年底開始逐漸已經明顯回落,現在已經不可能找到年化利率回報超過5%以上的定期存款產品了。

結構性存款已基本全部縮減,尤其是假結構性存款,已經從市場上消失,而真結構性存款是一個浮動回報的銀行利率只有在到期日才能測算出,而且每個產品都不一樣。智能存款產品在提前靠檔計息被取消後,整體利率水平也在逐步下調,而且存量產品也越來越少。

目前主要是大額存單產品還維持著比較高的利率。同時一些小型民營銀行的創新的大額存款產品利率回報還比較可觀,整體這兩類產品的年化利率都在5%以下。

2.從未來利率發展趨勢來看,最少在中期利率回報是一直向下的。目前LPR(同業貸款利率)也是逐步走低,如果要維持一個穩定的存在差,那麼存款利率水平也會走低。同樣我國已經走向一個寬鬆的資金供給趨勢,資金供給多了,自然利率也就會逐步下降,利率就不可能持續提升。

放眼全球經濟,各個國家的貨幣政策也是持續寬鬆,而且銀行存款利率都是越來越低,甚至多國家已經出現了負利率。所以全球的利率水平都在持續走低。

3.過去動輒7%以上的存款定期利率,那都是經濟發展騰飛期,也就是在高通脹時期,才會出現的現象,甚至還出現過貼補利率附加,達到年化15%以上呢。但是當經濟一旦走穩之後,存款利率水平都會逐年下降。

當然現在我國還處於經濟的增長期,所以存款利率目前還能找到4%~5%的利率,如果真正進入到穩定期,可能利率回報就會低於3%以下了。

4.在過去,如果僅僅以存款利率來維持與貨幣購買力同步的話,那基本現在是後悔莫及啊。因為我國的統計數據並不能反映貨幣購買力的變化。我們可以做如此推算,大約5.2%的利率回報,約13年本金翻一番。那麼我們回想過去,13年你的貨幣購買力也是下降一倍嗎?所以從歷史角度,如果以此利率作為唯一回報,那麼在換取物品或購買資產時,會虧本本金的。

但是在目前,針對特別保守的投資者來說,確實除了銀行存款,也沒有其他更加理想的投資品種。當然這兩年可以投一些銀行存款,等整體金融形勢穩定之後,金融違約狀況有了明顯好轉之後,那麼又可以大膽投一些更多理財產品了。

結論是:現在這麼高的存款利率產品已經沒有了,如果長期想依此利率回報,就想養老的話可能也不太現實。這就是為什麼國人喜歡買房子,購置大宗資產,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比銀行存款更加保值增值。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