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的炒股最好的人有多厲害?

蕭峰666


我是金融10年的小斌。炒股不等於投資,炒股主要是突出炒字,只是做一時短平快,一天漲停第二天就賣出,後天跌下去又買回來,就是一般我們說的高買低賣。這種方式風險大,收益高。另一種就是投資,代表人物就死我們熟悉的股神巴菲特,巴菲特從1965到2004年這50年內,每年平均收益是21.97%。是不起感覺很不起眼,就是這不到22%的每年收益造就了一個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就是用長時間的調研和研究一個公司,然後買入,並且長期持有。1988年買入的可口可樂股份,10年時間為他創造了上百億的收益。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實際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畢竟不是每個人能抵擋住股市的跌宕起伏並且堅信自己的眼光。股市要掙錢最重要的是,持續並且穩定的收益,複利的收益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東莞小斌


我分享一下我的所見:

這個人是以10萬起家,自己在北京時租賃了一個閣樓,整日研究股票的走勢和覆盤,在2015年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從10萬炒到了100萬,全部是短線交易。

短短三個月10倍的收益,他被證券公司的注意到,特聘分析師,開始做股票分析。最後一次見他,說到了1000萬市值,且在青島黃島開發區買了一套別墅,現在多為大戶進行服務,每個月固定收入有40-50萬。

這就是我見過的炒股最好的人,35左右,帶著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的,我們當地認識他的人,都稱他為股神。


突破自我1978


建議你不要去崇拜這類人,我曾經10萬起家炒股票,最厲害的時候有400多萬,厲害嗎?呵呵,和我一樣的人很多,2000年前後,相繼倒下,無一人存活,連我們的證券公司也倒閉,當時我在寧波證券。

股票開始時候,上海出了無數百萬,最出名的是楊懷定,人稱楊百萬。他現在搞股票軟件蒙人錢啦。炒股就是賭博,能得逞一時,得意不了一生。所有的結局全是最後完蛋。

建議你瞭解下美國股神巴菲特,他從不炒股票,K線圖什麼的一概不碰的,他只研究哪個公司值得投資。只有這種理念才是買股票的唯一成功方法。

炒股票,害死多少人的思維誤區啊。希望我們的媒體多多解釋,告訴人們,如何研究判斷一個公司的價值,分析哪個企業家值得追隨買他的公司股票,這些知識才是真正的財富。


笑看江山變


我見過的炒股好的有多厲害呢?給大家分享一下:

我1997年工作,他是我的一個同事,因為我們同住一套房,單位的單身宿舍。我們的友情不錯,他不主動說話,但是,我有問題,他肯定會回答我,且答案令我滿意。同事平時喊他“博士”,他比早三年上班,為什麼取這個外號不可得知。2005年,他提出離職,我一下子驚呆了。他告訴我,他已經在鋼鐵、有色股票中賺了幾百萬,他買股都是分析業績,然後持有半年以上,翻幾倍就出。

他的成功,不免想起了他的外號。我記得他平時喜歡看書,估計他這“博士”的外號也是由此而來的。離開單位那天,他勸我多看書,看一些投資方面的精典書,瞭解社會的行業狀況。我一下子理解了,書中自有“黃金屋”,他這財富來自於書。

現在,他在家帶小孩,主要培養下一代,老婆在會計事務所工作。他每天堅持學習,花少量的時間看股票,做股票長期股資。目前,他已經在省城有了一套別墅,幾套房,生活自由自在,這就是我看到的股票投資成功的散戶之一。





墨哥發言


講一個真實的普通股民高手的故事,大家都叫他老劉。

記得當年,我手裡有一點原始股上市,就這樣懵懵懂懂的開始了炒股生涯。一點股票知識都沒有,就上了股戰場,自然賠的稀里嘩啦。經常去營業部報攤買三大報,這樣就和攤主大姐熟悉了,她把老劉介紹給我,讓我跟著學習一下。

第一次和老劉見面,當年他還在散戶大廳炒股。他中等身材,有點黑瘦,穿著一雙老式黑布鞋,一個褲腿還挽到接近膝蓋,另一個褲腿正常垂到腳面。當年電腦還沒普及,他用大張座標紙畫K線,一張一張拼接起來,掛滿牆,他只研究K線和週期。後來,老劉大約用了10多年時間,從10萬炒到1000萬。

最近,偶遇一位老劉的朋友,我詢問老劉的近況,他說兩年前老劉就因為肝病不在了。才50多歲,就像流星劃過夜空,最耀眼的時光只有十幾年。我很懷念初次跟他學習炒股的短暫時光。

走在一起是緣分,一起在走是幸福。能夠機緣巧合進入股市是一種緣分,如果能夠身體健康的一生都在做股票,那也是一種幸福。

經過20年炒股的歲月,才會把人的浮躁盤掉,只留下承託歲月的深厚包漿經驗。

輸贏只是一個週期往復循環的過程,歲月會讓我們慢慢體會到炒股的樂趣。

希望大家做股民,要健康,要快樂!



股市牛多多


  • 我師父炒股至今已經17年了。他03年入市。剛開始也是個菜鳥追漲殺跌。聽他講他系統學習了二年,正好經歷07年的大牛。他給我講他以為當時真的是天下無敵了。因為07年到9月份的時候他資金從二十萬資金到了千萬水平。但是08年的下跌他沒有躲過去,抄到了半山腰,然後補倉,把06.07的利潤全部回吐了回去。而且還負債一二十萬。這是他最落魄的時期。他講他那時候真的是對股市怕了。真的是怕了。都不敢去買入任何股票了。

  • 人只有經歷了才知道得到的珍貴。他從那次虧損到盈利用了整整四年時間。說重點吧,他炒股盈利並不高,他每年定的目標只有10%。15年的時候他資金又達到了百萬。但是15年股災的時候他已經清倉了。他把自己的戰果保留了下來。一直到現在他每年目標只有百分之十。17年因為公司制度的改變他辭職專心在家炒股。最近一次2月3日那天的大跌他在1月份已經給我說要我減倉了。

  • 總結一下吧,股市市場不是盈利快盈利多就是高手了。就厲害了。而是能看破股市玄機。能看透市場走勢的人才是最厲害的,因為他知道大盤所處的位置走勢,是減倉還是建倉。他的水平比一般的新莊都要強。莊家被套裡的時候他早已經獲利出局了這才是最厲害的人。


虧錢好難


厲害之人比比皆是,但是我唯獨比較羨慕或者是嚮往這個人:大學畢業那年恰逢15年5月份,股市大跌,而我也陰差陽錯的進入到了證券公司。初入公司,一間辦公室一個一個的卡座,電腦屏幕上顏色只有紅和綠,還有不停跳動的K線,每個人都神情是那麼的嚴肅,好像K線的每次跳動都是心跳,後來才明白這跳動能讓心跳停止、呼吸屏住!

緊接著又來了一個同事,也就是15年6月份,股市熔斷,開盤即收盤。來了第一天,聽到主管開玩笑的說:你可以下班了!就是這麼一個人,著實蘊藏神秘。從不討論股票,從不大聲訴說,只是聽說他每天跑步,游泳,定期跑馬拉松,這是我接觸的這麼多人中,為數不多的自律人。我一直以為與我同齡,其實卻年長我一個年輪。一個三四線的小城市,著實讓我見識了什麼叫自律!dangr自律的人生,當然炒股票也有著一樣鐵律。。。


耶律大叔


說句實話,我沒有見過炒股很厲害的人。唯一一位也是聽單位同事說的!這個人很低調,不愛說話,每天都是一個人走路上下班,但是大家都傳說他很會炒股賺了很多錢!曾經我想找他拜師,他給我推薦幾隻股票,我看中其中一隻並持有了幾個月結果中途下跌沒扛住就拋售掉,再後來我偶爾瞄了幾眼發現又漲回來。其實做股票還是要做自己熟悉並瞭解的行業和公司,並且分析他的產品是否處於壟斷地位或者稀缺資源,這樣你才有信心持有下去,並且操作股票的數量,不要太多,能把一兩支做好已經很不錯了,千萬不要貪大求全。

最近我一個上海的朋友就是典型,他在一九年把上海的房子賣了手上有幾千萬,於是回到老家生了二胎,現在每天就是炒短線,前段時間行情好容錯率率比較高,跟著熱點抓漲停板基本都能賺錢,可這段時間就不行,估計虧不少沒怎麼找我聊天[捂臉]。

總結做投資還是要靜下心來,專注在自己熟悉的行業和公司做好計劃和資金管理,並且要有鐵一般的紀律和執行力方有可能成功。



火紅年代


來自瑞士的交易者卻在這樣的環境下脫穎而出,創下了利潤率4537.8%的成績,至今無人能及,令世人驚歎不已,他就是——安德烈布殊。


期貨市場最佳的投機機會便是找到市場的大趨勢和轉勢的時刻。布殊以十種成功率超過65%的警告訊號監察市場趨勢,其中包括大市循環、季節性週期及大市氣氛等,當至少有三個不同來源的行動訊號發出一致的指標訊號時,就是行動的時機了,這些不同的來源是指每月、每週、每日、每小時、以及30、15、5分鐘的圖表。他常用的分析指標有移動平均線再配合強弱指標RSI。這套交易系統也是令他在1987年“美國交易冠軍盃”大賽中獲利45倍的制勝法寶。

而在布殊的投資策略中,也有一套資金管理方法。帳號的最大風險將控制在25%,通常在信號不明朗時為客戶投資額的1/3獲利平倉,而該筆利潤將用做保證另外1/3的投資,使真正冒風險的只有1/3的投資額,而同時又可以享有2/3的贏利潛力,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同時不會由於大魚溜走而影響心情,保持平靜的心境。

很顯然,布殊的經歷始終在證明著這個答案的準確性。人生是一場冒險,但制勝的法寶始終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才會經常在空中關掉飛機引擎,多次在鬼門關前打轉,最後都平安無事。因為他始終明白,他早已扼住了命運的喉嚨,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他的生命。


傅礪


年化收益400%,連續10多年,是我見過炒股最好的。其投資方式值得借鑑學習。

我們都知道炒股的複利非常恐怖,想要做到年化收益400%,平攤到每個月只需要12.25%,12個月即可達到目標。

簡單描述一下TA是怎麼做到每年翻4倍的。

1、資金控制,將資金分為10份,每次只買一份,不補倉,基本獲利10多個點即出。

2、倉位控制,最高持倉80%,極少出現空倉情況,持倉佔比隨大盤節奏相應調整。

3、持股數量,最多持倉5只股,這是基本原則,據說是因為持股數量再多的話精力不夠。團隊管理有7人法則,因炒股需要時刻盯盤,最多持倉5只股,對於股場老鳥而言,應該是效率最高的。

學會資金分散,懂得倉位控制是基礎,其大盤分析精準度和個股選擇策略是其能夠做到高收益的價值所在。

大盤趨勢分析,10多年的時間裡,每次大盤殺跌時,TA都能做到倉位僅剩2成甚至更低,且持股為走勢強勢的個股。這需要豐富的財經知識,嫻熟的技術分析技巧及果斷的執行力。對於普通小散,很難達到TA的高度,經過多年跟蹤研究,有兩種分析策略可以模擬TA的大盤趨勢分析,基本能與TA的分析保持同步,這兩種分析策略即expma指標戰法和18日線指標戰法,兩種戰法都非常簡單,但卻有用,其中expma指標戰法為當expma1上穿expma2時,視為大盤趨勢向上,不跌破expma2趨勢不改,跌破則果斷降低倉位。18日線戰法為5日線上穿18日線視為大盤趨勢向上,不跌破18日線趨勢不改,跌破則果斷降低倉位。兩種戰法都非常簡單,如圖中所示,容易理解,不再詳細解釋。

個股選擇策略上,大多數會選擇強勢股票,明顯處於拉昇中或上一交易日漲停,選擇後果斷買入。當然,個股選擇非常複雜,需要不斷獲取輿論熱點、公司業績、市場消息,並懂得行業輪動規律等等。對於普通小散,很難有精力獲取如此大量的消息和知識,可以參考大盤趨勢分析的expma戰法和18日線戰法,應用到選股策略上,當大盤判斷為上行趨勢後,用這兩種戰法選股,成功率極高,只是收益做不到400%這麼高。

懂得資金控制,學會倉位分佈,磨練個人持股數量極限,加上大盤趨勢分析和個股選擇,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磨練下,你的年化收益率也會越來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