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一句話,對比賽的“解讀”,這是怎麼理解的呢,求大神賜教?

命由運定


我們在收看各大體育賽事轉播時,經常會聽到評論員說某一個運動員對比賽的“解讀”能力很好。那麼,對比賽的“解讀”具體是什麼呢?

①我們都知道,在奧運會、世界盃、歐冠乃至NBA等等世界頂級的體育賽事裡面,越是到決賽階段,競技對決的雙方往往水平越是接近。

(林丹VS李宗偉巔峰對決)

例如:1998年NBA總決賽,芝加哥和爵士的紅藍對抗;2002年世界盃1/4決賽,巴西與英格蘭的世紀經典戰;2012年倫敦奧運會,巔峰林丹和李宗偉的神仙對決……

(1998年美職籃總決賽,喬丹驚天絕殺)

(2002韓日世界盃,巴西和英格蘭隊大神雲集)

縱觀世界體壇,這樣的巔峰對決還有很多。那麼,在這樣針尖對麥芒的比賽裡面,走到了決賽階段,交戰雙方也經常是彼此熟悉的老對手,技戰術因素對結果的影響已經很小。而心理素質、解讀比賽的能力等就成為取勝之匙。

解讀比賽的能力,初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因為這種能力不是一種競賽上的技術能力,它指的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根據比賽形勢以及對手的不斷變化,調整自己的打法和應對策略,從而掌掌控比賽的能力。通俗來講,就是我們常說的球商、大局觀、閱讀比賽。

對比賽解讀能力的代表人物

①張怡寧

她的經典語錄是:我跟對手握手的那一刻,我就感覺她已經輸了。“大魔王”的名號說明一切。

單叢技術層面來說,她是右手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既有鋒利的矛、又有堅固的盾,防守穩固、進攻也犀利,相持球的時候特別乾淨利落。

(大魔王張怡寧)

賽場上,喜怒不形於色的她往往讓對手不寒而慄。淡定冷靜、從容堅韌是她最大的特點。比如,在雅典奧運會,三大高手牛劍鋒止步16強,王楠止步8強,半決賽裡面對很多人不習慣的削球手金景娥,她頂住“獨苗”的巨大壓力,通過出色的解讀比賽能力,適應了削球打法,及時調整戰術和心態,最終一定4:1戰勝對手,

挺進決賽並獲得金牌,保留了女乒的榮譽。

(親吻金牌的張怡寧)

②賈森•基德

基德在NBA的19個賽季裡,雖然只有一個總冠軍,但是獲得了5個助攻王,6次最佳陣容,和10次全明星。歷史助攻榜第二,搶斷榜第三,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控球后衛之一。他擁有強大的理解比賽的能力。

(老妖刀基德)

球員時期,他有很多組織快攻和銷魂妙傳,都會成為每週十佳球常客。無死角的球場視野,運籌帷幄的大局觀,攻防俱佳。冷靜的觀察,聰明的頭腦,讓他具備了超強的洞察力和解讀比賽的能力,成為聯盟里名副其實的“最強大腦”。

退役10天以後,迅速成為了籃網主教練,並先後執教籃網、雄鹿和擔任湖人助教。這些也說明他對於比賽的理解能力、解讀能力相當強。

哪些特質說明具有解讀能力

根據多年的觀賽經驗,我來談談個人的淺顯意見:

①對運動員來說,豐富的比賽經驗,提高閱歷,是增長解讀能力的不二法門。正所謂“見多識廣”,經歷的比賽磨練多了,對比賽中各種各樣的意外情況,有了心理預期並及時總結,就會在以的比賽裡見招拆招,手中有糧心裡不慌。大魔王張怡寧,基德都是有著非常豐富的比賽經驗,對比賽的解讀能力需要沉澱。

②大局觀,全局意識也是關鍵。不糾結於一分一局的得失,從整體上閱讀比賽,是優秀運動員與普通運動員的區別之一。可能在打這一個球、這一局時,高手已經在思考如何打一下個球,下一輪該採取什麼戰術。

③冷靜善於思考,善於觀察。高手過招,往往勝負在毫釐之間,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運動員也會取得先機。同樣的,即使不是高手,在同一水平線的競爭對手,這一點就尤為關鍵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謝謝大家閱讀我的答題!

我是競技體育天天看,歡迎交流!


競技體育天天看


對比賽的解讀,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的過程中,通過觀察場上的情況,能夠洞察對手、隊友及教練的意圖,並做出預判,再利用自己的硬技能(技術、戰術、體能等)快速做出行動決策的能力。

解讀比賽的能力從生理角度去分析,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觀察階段。

觀察階段,是指運動員通過視覺、聽覺、身體觸覺等身體感觀來獲取場上的信息(比賽時刻、雙方優勢與缺點、進攻方式、防守漏洞、對手與隊友狀態等),而運動員的視域(視野廣度和遠度)對獲取場的信息量和精確程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控球后衛需要很強的控制比賽的能力,需要掌握比賽雙方的進攻時間和比賽時間,控制比賽的節奏,將球輸送給位置最好的得分手上等。

2.洞察與預判階段。

此階段是指運動員在獲取信息之後,根據所處的比賽時刻和本方所處階段,以及個人與小組、局部、整體之間的聯繫,結合自身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團隊戰術的要求來提取對本方局面發展有意義的信息並做出預判的過程。在這個階段需要知識和經驗以及戰術要求做支撐,以幫助運動員快速處理信息。

例如:在搏擊比賽中,運動員要時刻洞察對手的意圖,並預判對手進攻的方式,才能快速的做出防守和反擊。

3.行動決策階段。

在處理有意義的信息。後,需要利用個人的技術、戰術、體能水平與小組、局部、集體戰術原則配合完成。此階段教練員需要教育與指導,提前設定策略,分配運動員的角色與任務。

例如:在足球比賽中,控球運動員在遭遇對方攔截的時候,要根椐獲取到全局的信息和預判,快速做處理球的決策(長傳、短傳、長傳、突破、射門等)行動。影響解讀比賽能力的要素:

1.視域、視野的廣度與遠度;2.本體感對距離、速度的精確計算;3.戰術思維,做出決策應具有戰術策略;4.知識與經驗,是做出合理決策的依據;5.反應速度,能夠提前進行預測;6.體能,是完成動作的基礎;7.技術,是完成決策的保障;8.注意力,根據比賽情況合理分配注意力形成整體視野;9.意願與積極性,隊員的動機要充足;10.團隊精神。


金哥LL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解讀這個詞的含義:解讀就是對事物進行理解的過程或者結果。

所謂對比賽的解讀,和閱歷和經驗有很大的關係,比如像隆多指揮考神防守“空氣”,看似是一件搞笑的事情,其實是隆多的閱歷、經驗以及過人智慧的集中體現。

如何解讀比賽?就是不斷摸索,不斷調整,及時改正錯誤的一個過程。拿湖人和雄鹿的第二場比賽來說,沃格爾一直很保守,用庫茲馬或者濃眉來防守字母哥,結果濃眉早早的三犯下場,庫茲馬也沒能很好的防住字母哥。在比賽最後階段,詹姆斯主動承擔起防守字母哥的責任,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其實這也是一種解讀比賽的能力,詹姆斯並沒有一開始就去防字母哥,哪怕戴維斯被犯規困擾,老詹依舊無動於衷,直到最後需要收比賽的時候,老詹知道幾次成功的防守可能就會把比賽拿下,於是老詹在最需要他的時候選擇了防守字母哥。


尋找陶淵明


就是所謂的: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舉個簡單的例子:
翻譯。不懂英文的人聽英文聽得見但是聽不懂。評論也就只有他說的好聽不好聽了。而說不出意思來。那懂的人就可以“解讀”出來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7,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81734ec39f347e2b84e7c054659b6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