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橫,是康熙帝有意為之嗎?為什麼?

愛因愛生


搶了明朝的江山,自然忌諱明人提起。清朝統治者是很忌諱“明”字的,曹雪芹寫了一首詩:明月在天 清光洩地,就成了反詩。

康熙把“明”字的日字寫成目,是有意為之。明朝的明左為日右為月,代表大明天下如日月當空,永續長存。“明”字如此寓意,讓清朝統治者忌諱,因此他們在字形上做起文章。康熙帝在御製的《康熙字典》序中有“眀則洪武正韻”、“漢晉唐宋元眀以來”之句,皆以“眀”作“明”。

康熙把明字的日多寫一橫,意為“眀”有月無日,何來光明,所以“眀”字應是無光、黑暗的意思。

由於清朝在當時的人們心目中,是外族統治者,因此,反清復明一直貫穿整個清朝,為了鎮壓漢族人民的反抗,清朝的文字獄是最多的,他們不僅忌諱與明朝有關義的字,而且對一些詩詞也是苛刻的。比如“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以為是反詩,“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也認為是反詩。因此,在清代,明字的日皆多一橫。比如濟南大明湖的明字,日字就多了一橫,是嘉慶大明湖碑上的字。


南極冰火


我們現在去看朱元璋的明孝陵,只要稍微一觀察,就會發現“明”字似乎是寫錯了。我們現在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是“日”,然而明孝陵所寫的“明”,左邊的偏旁卻是“目”。

這和康熙倒沒有什麼關係,畢竟,我們可以看到明孝陵這塊石碑是1961年立的。

那麼,明孝陵的“明”為何要寫成“眀”呢?

這裡面主要有三種說法。

最不靠譜的說法是,康熙至乾隆年間的文字較為盛行,文人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就將“明”字改寫為“眀”。這樣,沒有“日”自然不“明”,藉此諷刺明朝政治的黑暗。

之所以說這種說法不靠譜,原因很簡單,我們看圓明園的“明”,寫的也是“眀”。

“明”字多一筆非但沒有不好的含義,還有著很好的寓意,有一種說法是,“眀”字是康熙皇帝首創,寓意做明君、明察秋毫和多用眼睛觀察事物,即有耳聰目明之意。



第二種說法是,“明”字增添一筆,可以增加書法的美感,所謂“書法無錯字”,多了一筆的“眀”字早在漢朝就有了。當時的文人為了增加書法的美感,就特意加了一筆。所以在歷朝歷代的書法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見到多了一橫的“眀”字,例如下面這些:

最為靠譜的一種說法是,“明”字其實有三種不同的寫法,即:明、眀、朙。

“明”字最早出現於甲骨文中,在《易經》裡就說道:“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而“明”字出現最早,但古代最常見的兩種寫法卻是“眀”和“朙”。何謂朙?

《說文解字》說:“朙,照也,從月囧。”

簡單來說,所謂朙,表示月光透過窗戶照進屋子中,即有光明之意。而在篆書向隸書的演變過程中,小篆左邊的“囧”字慢慢演變成了“目”,所以就有了“眀”字的出現。

《康熙字典》中對“眀”的解釋是:

“古同明。田藝衡曰:古者從日月作明。漢乃從目月作明。”

也就是說,朱元璋明孝陵的“明”字之所以多一橫,其實就是古代一種很正常的寫法。


金兔歷史


朱元璋的陵墓中的“眀”字多了一橫,這件事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因為當時清朝剛剛入關不久,康熙要採取一切措施穩定人心,他還曾去朱元璋的陵墓多次拜祭他。


康熙曾跪拜朱元璋,這有發自內心對他的崇拜,更多的是因為政治上的需要。清朝剛入關不久,很多漢族百姓不接受他的統治,人心惶惶,經過了明末的戰亂,百姓對朱元璋越發懷念。

康熙跪拜朱元璋可以拉攏百姓的心,可以緩解當時滿漢民族之間的矛盾,穩固大清江山。同時又可以拉攏江南士大夫,維護清朝的政治統治。

當時清朝入關是打著“追剿闖賊,為崇禎報仇”的口號,歷朝歷代的更迭都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藉口,證明自己是順應天意。清朝也很重視這一點。他要讓人民知道,明朝並不是為大清所滅,而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導致崇禎帝自殺,明朝才滅亡。而清朝統治天下,正是順應了這個局勢,是替天行道,順應天意。



康熙爺為了穩固大清江山做出了這麼多努力,難道他會多此一舉,在朱元璋的陵墓上做文章嗎?這是不可能的,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字多了一筆,並非康熙所為。

至於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字為什麼這樣寫,與“明”字的發展有關。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明字是由“日”和“夕”組成,取日月交輝之意,後來的甲骨文將明字左邊的“日”字改為“囧”字,有窗戶的意思,所以明字一直有光明照著窗戶的意義,後來的明字也曾一直保持這個樣子。

隸書中的明字則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延續前面的用法,將明字寫成“朙”字,第二類是將左邊改成目,後又改成日,這兩種寫法都是正確的。

後來的人在寫字的過程中越來越簡化,有時把左邊的目寫成連筆字,漸漸竟發展成一豎的樣子,尤其在行書中,幾乎看不出有兩橫,看起來好像是一橫一豎,甚至直接寫成了一豎,練過書法的人對這一點會更加清楚。


所以把明寫成“眀”或者寫成“朙”的人,他們並不是把字寫錯了,也不是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只能說他們相對於普通人對古文字有比較高的造詣。到了康熙年間,對於明字的寫法就更加中規中矩,一般都是寫“眀”字。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朱元璋的陵墓上的明字寫成“眀”,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並不像人們想像的有什麼特別意義,更不是康熙故意為之,一切都只是人們的猜測而已。(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千水千山


去過南京明孝陵的讀者朋友都應該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石碑“明孝陵”的“明”左邊多了一橫,變成了“眀”;還有在明孝陵方城的道口的石壁上,也是有一大塊刻著“此為眀太祖之墓”,“明”字也是多了一橫!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是古人們寫了個錯別字嗎?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孝陵”等石碑是太平天國被滅後,曾國藩修復的

明孝陵風景區內共有5塊石碑,最出名的就是“治隆唐宋”這塊墓碑了。是康熙帝在康熙38年南巡到南京所題寫的,意思就是歌頌李唐盛世和宋太祖,康熙命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成一塊巨匾,並且刻石立碑。

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暴行,一把火將明孝陵的這幾塊石碑都燒燬了,同治3年(1864年)曾國藩奉命將被被火燒的明孝陵重新修復,原本預算費用是20萬兩,可是當時清朝國庫空虛,曾國藩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就修復了毀於一旦的明孝陵。現在我們看到的“治隆唐宋”和“眀孝陵”等這些鎏金大字是曾國藩修復的。

康熙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

清朝統治者康熙帝非常避諱“明”字!

雖然康熙皇帝書寫“治隆唐宋”讚揚朱元璋的功績超過了唐宋,但是清朝統治者都非常忌諱大明朝的“明”,覺得這個“明”是日月長存,意味著大明雖然滅亡,但是光輝卻還存在,這樣不利於穩定清朝的人心。

所以康熙就在明朝國號的“明”上做了文章,並且在《康熙字典》規定:一律用“眀”取代“明”,意思是有月無日,明朝永遠黑暗無光。這樣就不會出現前朝的“明”字了,大明的光輝就永不存在了。

朱元璋為何將“明”寫成“眀”?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區分當時被他沒掉的“小明王朝”,於是在自己的大明國號裡,將明字加了一橫,變成“大眀”。

陰陽風水之說

第三個說法,就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明孝陵作為明朝皇室的陵寢,就更加講究了,為了尊重“陰陽五行”的說法,認為“明”是陽,然而陵寢是墓地,是“陰”,所以當時就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橫,變成“眀”,這樣就不違背風水了。

增減筆數在書法很常見,問了美觀

第四個說法,就是古代人書寫的時候慣用加減筆數,以此來增加書寫樂趣。書寫人感覺這個字有點空虛時,就會加一筆,意思就是書寫總體上看上去更加飽滿美觀。譬如明孝陵博物館就有一塊明朝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面書寫著:“眀故司設監”。

以上就是古代人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的幾個因素,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文章


搞史人


如果到南京旅遊,明孝陵肯定是必須去的一個地方。作為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馬秀英的合葬陵墓,它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被稱讚為明清皇家第一陵。

在明孝陵中,有兩座非常著名的石碑,一座是屹立在四方城的功德碑,高8.78米,它是朱棣所修建,上書九個大字: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

另一座是屹立在朱元璋陵墓寶頂旁邊的墓碑,上面刻有七個大字:此山眀太祖之墓,其中“明” 字的“日”字旁裡面,多了一橫。

很多人自然會很好奇,為什麼同樣的“明”字,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寫法呢?尤其是為什麼要特意在明字中多加一橫呢?這裡面究竟有什麼樣的故事?很多好事者不免各種猜測。



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是康熙為防止大家繼續思念大明,就大興文字獄,嚴厲打擊使用“明”字的人,搞得百姓們只好將“明”字中特意多加一橫,以此來避諱“明”字。

這樣久而久之,“眀”也就代表著明,所以後人在重修這座墓碑時,也就採用了“眀”字。

客觀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常見,當年李世民當皇帝后,為避諱“世民”兩字,百姓們也是將“世”字改成“卅”,“民”字改成“戶”。現在很多唐朝文獻古蹟中都還存有這兩個字,所以康熙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康熙(又說乾隆)祭拜明孝陵時,故意這樣寫的,意思是諷刺大明朝“日月無光”。因為,“明”字本身所代表的是日月,現在在日的中間再添上一行,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隔斷作用,讓日月從此都無光。換句話說,就是從風水上讓明朝再無復立之日。

這種說法也有一定道理,但問題是,根據歷史記載,康熙六次南巡,曾有五次親自前往明孝陵祭拜;還有乾隆六次南巡,更是次次到明孝陵祭拜,並且二人在祭拜時,都是行三跪九叩之大參禮,可謂優渥有加,他們的目的就是為收攏漢族百姓們的民心。

既然如此,康熙或乾隆搞出這麼一出“日月無光”的東西出來,豈不是打自己的臉?那他們還需要費盡心思來祭拜明孝陵,來給朱元璋三跪九叩麼?一方面不惜在明孝陵下跪來收攏人心,另一方面又各種貶低明朝,還特意搞出一個“陰險”的石碑,這是有病麼?他們究竟想幹嘛。



從這層意義上說,第二種說法明顯就是不成立的;至於第一種說法,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為在康熙或乾隆年間留下的諸多文獻古蹟中,在提到明朝時,仍然都是用的“明”字,並沒有特意去加這一橫,所以所謂的文字獄避諱,也是值得推敲的。

最後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多一筆的“眀”字,屬於“明”的異體字,兩個字的意思完全一樣,可以相互替代。對此,根據中國漢字的發展演變看,“明”字最初的寫法是“朙”,其中“囧”是窗戶的形狀,象徵月光通過窗戶射入室內,達到照明的效果。

後來,漢字經過簡化之後,就有了“明”和“眀”這兩個字,都屬於是“朙”的簡化寫法。

只不過,“明”字更多用在日常生活中,而“眀”字則多用於書法之中,尤其是一些名家在寫書法時,都會特意選擇用“眀”字,因為它寫起來更順手,也更有欣賞性。

比如,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由魏徵撰文、書法家歐陽詢書丹而成的楷書書法作品《九成宮醴泉銘》,也是將其中的明字便寫成了“眀”。還有成都諸葛武侯祠中的牌匾:明良千古,這其中的明字,也是多家了一橫。

甚至,我們在建國後,南京市政府所立的“明孝陵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碑”,其中的“明”字,也是選擇用的多一橫的“眀”。從這層意義上說,當時人們在書寫“此山眀太祖之墓”時,選擇用“眀”字,也在情理之中。


我是趙帥鍋


首先這個“明”字多了一橫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的,在古代“明”就是這樣寫,只是我們現在的簡化字規定了採用“日月明”這個寫法。

其實,在商周大篆裡面,明是由一個“囧”加一個“月組成的。

由於半坡時期的居民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首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在上面搭一個棚子做屋頂,這樣就不用砌牆了。

他們把窗戶開在屋頂上面,屋子裡面黑暗,全部的採光來自窗戶,窗戶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囧”字。所以個人用“囧”和“月”表示明亮。這種寫法在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裡都有出現過。(如上圖)

這個“囧”字到了周朝時期已經演變成“四”了,後來在隸書和楷書裡演變成“目”也是合理的,裡面一共也就兩個筆畫,全都簡化成橫畫。如上圖。其實唐代顏真卿他也寫過“目月明”。

但是最早時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出現過“日月明”,所以後來很多書法家也會用寫“日月名”,我們現在規範字就是採用的“日月名”。

現在的書法家寫明字也是寫目月明,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的題字也是“目月明”,並不屬於錯字。

無論怎樣,“目月明”在古代是正確的,也是最標準的寫法,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評價古人的字

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不二齋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在《蘭亭序》中有兩個“和”字,其中第二個右邊的“口”寫作“日”。


在古代,由於只有i手寫體,故很多字和現在的標準字有點區別。

究其原因,有異體字的原因,有字體演變的原因,有書法創作的原因,有避諱的原因,等等。

《蘭亭序》的“和”字,就是書法創作中,因藝術的原因而增減筆畫,這不算錯字。

至於明字,左邊的部分有幾種寫法,寫作“目”是其中一種,書聖王羲之也這樣寫過。


這是《樂毅論》中的寫法。而顏真卿是這樣寫的。

所以說,乾隆的寫法沒有錯。


千年蘭亭


朱元璋陵墓的“明”字怎麼多了一橫呢?這一橫到底是怎麼多的,長啥樣呢?

“這個‘明’是錯別字嗎?”

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如下圖)

上面寫著“眀孝陵”,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眀”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這個“明”完全是兩個字,它的左邊“日”字中間多了一橫。(如下圖)

這是錯別字嗎?

當然不是!咱們古人在寫書法時,增筆和減筆是很常見的,而這個“眀”在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裡就經常能見到:

還有如宋朝蔡襄的《山堂詩帖》:

而我國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也經常把“明”寫成“眀”,比如成都武侯祠一塊匾額“眀良千古”。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藝術性外,同時也有一些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都將“明”用“眀”來代替,為的就是避諱“明”,怕遭文字獄;同時,“明”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

“此‘眀’時康熙寫的嗎?’”

說完“眀”的來歷,咱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康熙寫的呢?

不是!康熙絕沒寫過這樣的字。據史料記載,康熙在世時,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第三次去的時候,他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兩天後,沒寫過癮的他又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還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立碑。

“治隆唐宋” ,意思是說朱元璋當年治理國家的成就勝過唐宋!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對朱元璋是佩服的,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來拉攏漢人。

而“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一個叫武中奇的書法家寫的。武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南京的很多遺蹟都題寫過碑文,而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寫的。

“還有一個‘眀孝陵’”

其實在明孝陵裡,除了這塊“眀孝陵”碑,還有一個地方也寫了這個“眀”字,它就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如下圖)

此碑推測可能是民國人所寫,但具體是誰就不得而知了。


宮殿君


明孝陵的碑文顯然沒有寫錯。而且非康熙皇帝所為!


明孝陵位於南京城畔紫金山之上,是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的陵寢,這裡葬著朱元璋及其後宮妃嬪以及陪葬太祖的功臣元勳!從明朝開始受到歷朝歷代的供奉!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當時間的年輪來到公元1644年,農民起義已經蔓延至大半個中國。闖王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城破之時,面對祖宗的江山社稷在自己手中葬送,崇禎皇帝朱由檢將自己的後宮妃嬪和諸位公主悉數殺害,令自己的親信將三個兒子帶出宮,隨後步履蹣跚地走到紫禁城外的煤山之上上吊自殺。

隨後闖王李自成進攻吳三桂鎮守的山海關,吳三桂再三考慮之後決定請求位於關外的滿清政府率領八旗子弟兵幫助自己抵擋闖王李自成的進攻。最終闖王李自成被打敗並且退出了北京紫禁城,位於關外的滿清政府隨即入主中原。

明末清初之際,滿清政府憑藉著八旗子弟兵和投降而來的明朝將士逐步的消滅了盤踞一方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和張獻忠,最終又將盤踞於西南地區的南明小朝廷消滅。建立了統一中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

當滿清政府佔領全中國之後,數量稀少的滿族人在面對人口龐大的漢族百姓時採取了強勢的政策迫使這些漢族百姓屈服於自己的統治。剃髮易服便是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然而強勢的政策換來的並非是漢族百姓的認可和屈服,反而不斷的爆發一系列的問題,朱明王朝在廣大的民間依然擁有著許多支持者和影響力。到了康熙皇帝登基之後,深刻的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會影響到大清王朝統治的長治久安!於是康熙皇帝在親政之後,尤其是消滅三藩叛亂之後,康熙皇帝為了緩解漢滿之間的矛盾和衝突,緩和不同民族之間的芥蒂和成見!



康熙皇帝巡幸江南之際,親自前往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拜謁!後來康熙皇帝曾經多次下江南。並且多次前往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進行祭拜。這樣的行為並非是康熙皇帝屈尊為明太祖朱元璋跪拜,實際上是為了清政府的統治更加的穩定。康熙皇帝承認明太祖朱元璋的歷史功績,其實是為了證明清朝也是像明朝一樣的正統王朝。自己的統治者地位是繼承了明朝的衣缽和正統地位。


後來康熙皇帝更是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御筆題詞“治隆唐宋”的評價。並且雕刻成碑文立於明孝陵之中。然而並沒有記載顯示康熙皇帝為明孝陵提寫過“明孝陵”三個字。也就是說明孝陵的明字多一橫這點怪不到康熙皇帝身上。

其實從秦漢時期開始,甚至於更早的甲骨文開始,“明”和“眀”二字便一直並存,兩個字的意思完全相同。而且很大程度上第二個字使用的頻率更高。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都曾經在自己的詩文中經常用到這個字。就是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時期,眀字也隨處可見!

由此可知“眀孝陵”三個字並沒有錯。這也與康熙皇帝無關。並非是康熙皇帝有意抹黑明朝或者是明太祖朱元璋。


珞珈山的貓


捧高踩低的人確實是這麼想的,原因無二,想要康熙帝坐實了千古一帝的身份。畢竟是滿清滅了大明,逼著崇禎帝煤山自盡身亡。如今康熙帝已經成了大清入關的第二位帝王,這“明”字朱元璋自然是當不得的。


“明”字有日月同爭輝的作用,用在朱元璋身上實在是太過於抬高他的身份。而康熙帝的功勳自然是讓朱元璋望塵莫及,所以“明”字康熙帝尚且當不得,又怎麼能讓朱元璋搶了先。

所以有傳言說,康熙帝在下江南之時,五次拜訪了朱元璋的明孝陵。而這不知其中哪一次,見到朱元璋石碑上“明”字不順眼,就在“日”字上多加了一橫,暗指朱元璋沒那本事如同日月一般,共享光輝。


先別說是否這字是康熙帝故意而為之,就說這捧高踩低之人,這招數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朱元璋早已經作古,而康熙帝取而代之,理應展示大度胸懷。這歷朝皆是如此,否則前代帝王陵墓如今也不會保存完好了。

而康熙帝如今利用一個作古的人,捧高自己的地位,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更何況,如此一來,康熙帝就成為了小肚雞腸之人。這與康熙帝本身的身份功勳實在是相違背。

所以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這字也不可能同康熙帝掛上鉤。相反,康熙帝六次下江南,其中五次祭拜了朱元璋的明孝陵。可以說是誠意十足,姿態也擺的很低。而且康熙帝還稱頌朱元璋乃是“治隆唐宋”之人,如此強調朱元璋的功績,更不可能對明孝陵做些什麼。而且清朝有意與漢族修好,就更加不可能在石碑上動手腳,以免惹來漢人的怒氣。

這改字之人是否是康熙帝已經無從考察,不過若是康熙帝所為,想必可以從另一方面解釋。

古人寫字缺胳膊短腿,乃是為了忌諱或者是祭祀已故親人,卻從沒有多一點的寫法。偏偏“明”字上多了一橫,這就有點耐人尋味了。

朱元璋是已經作古之人,而“明”字就不適合再放在朱元璋的身上。“日月”光輝普照大地,那是人間所享有。若是放在陰間,就太不合適。畢竟人們認為,陰間應該是黑暗之地,亮光為陰間所不容,所以這朱元璋所屬的明孝陵自然是觸犯了這一忌諱。

因而“日”字上多加一橫,可以遮擋太陽所發出的光輝,再加上“月”子,兩字所組合原先的光芒早已經消失殆盡,自然也就真正的屬於陰間之人,無法觸犯到忌諱。

一些人是沒有這個膽量,敢在開國皇帝的石碑上動手腳。所以十有八九,是康熙帝的手筆。而且康熙帝也是學富五車之人,自然也能想象到“明”字的不恰當。以康熙帝對朱元璋的恭敬程度,為朱元璋在陰間去除不必要的麻煩,也是無可厚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