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太陽週期



  

江恩太陽週期

  江恩在多本著作提及過的十年循環週期,最早開創經濟景氣循環論的是英國的經濟統計學家克拉克(H. Clarke),他1847年從英國過去的經濟軌跡中發現了十至十一年和五十四至五十五年的糧食危機及國家經濟危機,並且約其命名為物理經濟學(Physical Economy)。但其實是由法國經濟學家克萊門·尤格拉(Clement Juglar)於1860年首先提出的,故又被叫做“尤格拉週期”,亦稱投資週期,每次週期性波動約為10年左右。即經濟運行變化從衰退—低潮—回升—高潮,呈現有規律性的收縮與擴張相交替的週期性波動。

  隨後廉·斯坦利·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亦開始以他大學時期所喜愛的兩個科目化學和植物學融合經濟活動週期(注:當時的社會經濟以農業為主)解釋尤格拉週期系統,最後他提出的解釋是日照強弱的波動。太陽黑子活動增加會增加日照,而週期長度為10.45年,就跟天體循環的太陽黑子週期(Sunspot Cycle)的大約長度相近。中國的術數系統中十年週期變化,紫微斗數天干四化最為明顯。以甲幹為例,甲廉破武陽,太陽化忌,是指太陽明顯的不得力。而西方具科學性的研究,西曆年份以4為尾數時,通常太陽黑子會降到極少,最快亦要下半年開始好轉。

  太陽週期活動亦不只於此,例如還有3.5年的太陽熱輻射循環或厄爾尼諾循環(庫存循環),22年的太陽磁極循環或海爾循環(建設投資循環)和55年的太陽活動大週期或吉村循環(物價/技術革新循環)。

  根據哈伯勒(G. Haberler)對經濟景氣的解釋亦如下:上下運動,即以上升趨勢為中心的擴張和收縮的交替,就是經濟景氣循環。這樣就像傅里葉分析(Fourier Analysis),將聲音分解為正弦波的數學方法。現代而在1935年,Luther J. Jensen寫了一本名為天文週期與投機市場(Astro Cycle and Speculative Markets)的書,把市場與占星學融合起來。他這本書是所有希望進入金融占星學步驟必經之門,書內透過太陽黑子、星體週期、天宮圖及世運占星術等等講解基本的自然法則所帶來的波動法則原理。

  在商業的主題當中,最常被研究的莫過於股票,債券與基金的價格行為,所以只要找出利率與各個週期,各市場的發展方向就更加容易觸摸。投資的技術分析當中動能指標(Momentum/Oscillators)所用。利用過去的形態和趨勢來找出時間的轉折與未來形態、趨勢與價格。除江恩外,最為經典的有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和伽利的伽利和諧交易法則。而兩種方法都有一共通之處,就是都利用了黃金比例(Golden Ratio/ Fibonacci Ratio)。

  艾略特的波浪理論和伽利的伽利和諧交易法則都分別用了黃金比例/斐波納契比率作空間循環的骨幹,而黃金比例是一個定義為 (√5-1)/2的無理數。 所被運用到的層面相當的廣闊,例如:數學、物理、建築、美術甚至是音樂。 黃金比例的獨特性質首先被應用在分割一條線段上。如果有一條線段的總長度為黃金比例的分母加分子的單位長,若我們把他分割為兩半,長的為分子單位長度,短的為分母單位長度 則長線長度與短線長度的比值即為黃金比例。我國宋代著名哲學家邵雍研究易理的著作《邵子易數》,內容涉及河圖、洛書、易圖、易數等方面的內容,是研究易學不可多得的資料。當中乾坤策數之求法更加以描述:幹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所謂當期之日,相當於地球繞太陽一週期之日,概數為三百六十日,以算式表示於下:

  幹策:4營X6爻X9(老陽)=216

  坤策:4營X6爻X6(老陰)=144

  以上再以當期之日360\\216=0.6

  以上再以當期之日360\\144=0.4

  如果大家有看過達·芬奇密碼,你還記得羅伯特·蘭登利用斐波納契數列破解密碼的一幕嗎?在空間結構上對時間的描述,亦可以用到斐波納契數列尋找循環的轉折。但不得不提的,是由斐波納契數列派生出來的盧卡斯數列,該數列是由法國數學家愛德華·盧卡斯(Edouard Lucas)發現的。盧卡斯數列的發現補充了斐波納契的功能,如果很好地融合兩者,就能夠提供一個強而有力識別形態的工具了。另一種就是伽利和諧交易法則,和諧交易法則基本上是逆轉交易行為,是基於斐波納契數字和圖形辨識,提供準確率較高的時機和價位,在市場開始逆轉時建立倉位的方法。這些方法在1935年首先是由伽利(H.M.Gartley)於其著作股市的利潤第二百二十二頁(Profit In The Stock Market)提出,隨後Scott M Carmey在1999年出版了和諧交易者(The Harmonic Trader)作為整合。這種方法準確性高,亦符合幾何學上的要求,所以在國外介紹出來後受到各地交易者歡迎。

  人潮=錢潮

  消費的循環屬人口分佈年齡結構分析的範疇。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生的嬰兒潮世代,亞、美、歐為族群最多的一個範圍。在投資熱錢流動上,人潮即等於錢潮,因此他們走過的歲數,必然會產生出不同的需求,令當時某一些產業循環供應達到巔峰時期。人口週期來推算經濟週期的方法無疑具有科學性和啟發性的做法。它的思維源頭可以追溯到19世界馬爾薩斯的名著人口論。平均壽命就是一個好例子,人壽保險公司的精算師已經預測了許多年,只因人類會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而揚長避短,所以人類行為可能被預測的。

  中國自一九七零年代初期以來,實施一胎化政策。以人口統計趨勢來看,中國的消費潮將在二零一五年到二零二零年達到高峰,然後整個趨勢開始下滑放緩,但趨頭加速是在二零三五年之後,所以中國政府在二零一五年開始推行二胎政策,目的是希望在2015+18=2033年(二胎政策嬰兒潮完成高中畢業)或2015+22=2037年(二胎政策嬰兒潮完成大學畢業)時填補勞動人口,當新世代進入所得、消費和生產力呈現高峰的那幾年時,經濟就會出現榮景,創造出最重要的經濟指標-消費潮。讓我們得以預知未來五十年的經濟榮枯,包括股市循環在內。消費潮是可以說明我們在不同年齡及生命階段購買的東西,或是想想我們買及不買什麼,會發現我們需要及購買的東西會隨時間變化。會追求名牌球鞋購買蘋果手機的通常是二十多或三十多歲的家長,二十二至二十六歲是第一次購買車子的意欲,二十六至三十二歲時因結婚而對房子的需求量大增,當一家之主在三十接近四十歲時,會購買最多牛奶,然後在小孩六到十歲喝得最多是牛奶的時間點。年紀再往後推時,需求就會在養生、保健食品、醫療和殯葬服務等等?

  這些概念能讓你瞭解到都市化的現代經濟是以人口趨勢,以及消費者的個人需求及慾望為基礎,與人們在家討論的事物,以及年齡與生命階段息息相關。這不表示外在因素沒有影響力,只是它們並非人們決定何時購買什麼東西的唯一驅動力。

  羅伯特清崎(Robert Toru Kiyosaki)於 2002 年的著作《經濟大預言》。 書中談及退休金制度,將因著二次大戰後嬰兒潮出生的美國人,,於這幾年到達退休年齡,陸續從各種投資產品取回金錢,除了美國經濟會因此而崩潰之外,亦會令他們的退休金化為烏有。(明易大叔,英文名Chronu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