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五大振興”的兩週年答卷

農民日報記者 呂兵兵

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時,要求山東省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今年3月6日,在山東省委常委會會議上,省委書記劉家義坦陳:兩年來,山東省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和“五級書記抓振興”的要求,建立健全了鄉村振興組織領導體系、政策支撐體系、標準監測體系和考核督導體系,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打造齊魯樣板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山東農產品穩產保供作用突出,鄉村防疫體系紮實有力,都是很好的例證。截至2月底,山東省已累計向湖北調運蔬菜7060噸、豬肉107噸、禽肉2498噸,全省累計摺合生豬淨調出118.18萬頭,書寫了農業大省穩產保供責任的“山東擔當”。與此同時,廣袤的齊魯鄉村防疫和春耕生產一線,則是秩序井然、亮點頻閃。

室內暖洋洋,庭院春光美,地裡的農活兒通過手機託管給了農機合作社,大棚裡的草莓通過電商平臺直送各大超市……庚子新春以來,利津縣北宋鎮高家莊村農民高志強安心“宅家”,切身感受到了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帶來的變化。

“舊村臺改造、天然氣入戶、改水改廁、清潔庭院、環境整治、鄉村治理和服務能力提升……這都是俺村這兩年乾的事。靠著這些,咱村裡不僅防控有力,大夥兒的生產生活也基本不耽誤。”村黨支部書記高佔明說。

連日來,記者深入齊魯大地的阡陌鄉村,對山東交出的這份兩週年答卷,進行了深入探訪。

2019年12月12日,山東省委、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簽署《共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探索實現“五大振興”的有效路徑,搭建平臺推動農業對外開放,以期能夠為全國推動鄉村振興提供經驗模式借鑑。

“把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關鍵在於建立健全推動落實的體制機制,集聚各類資源要素,匯聚形成強大合力。”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說。對此,除了創新“省部合作”“院省共建”等對上合作機制外,山東在省內則通過兩年來的系統推進和制度創新,構建起組織領導、政策支撐、標準監測和考核督導“四大體系”。

——組織領導體系。山東省已全面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推進機制;省級成立省委農業農村委員會,省委書記任主任,省長、省委副書記、分管副省長任副主任,省、市、縣均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主任的農業農村委員會,壓實各級黨政一把手和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成立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5個工作專班,每個專班由兩名省級負責同志任組長,推動工作運轉有序、協同高效。

——政策支撐體系。制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以及5個振興工作方案,省直部門出臺系列專項文件,指導各市和所有涉農縣(市、區)編制完成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形成“1+1+5+N”政策支撐體系。圍繞破解“人、地、錢”難題,出臺加快推動鄉村振興24條支持政策和加強農業農村幹部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等。

——標準監測體系。制定了符合山東實際的“五大振興”標準體系,並設置了32項監測指標,動態監測鄉村振興進程,定期發佈監測報告,做到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有標可依。

——考核督導體系。在全國率先出臺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實施細則,省對市考核整體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充分調動各級推動鄉村振興的積極性。

地處泰汶大地的寧陽縣東疏鎮,在省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的幫助下,引入山東省農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等農業規劃團隊,先後編制了《東疏鎮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十八黃茂”鄉村旅遊綜合體建設發展規劃》《五村片區鄉村振興實施規劃》等鎮村規劃。

“規劃引領,方向明確,推進有力,效果顯著。”東疏鎮黨委書記範長征說,“2019年,我鎮成功創建為全國農業產業示範強鎮,以‘十八黃茂’為主的片區成功入選泰安市鄉村振興示範區。”

山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李希信介紹,齊魯樣板是“走在前列”的樣板,也是“百花齊放”的樣板。在推進初期,山東省明確東中西分類推進機制,堅持規劃引領、典型引路,以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強鎮創建等為抓手,探索形成了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科學推進合村並居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路徑,率先打造了一批鄉村振興示範樣板。

在規劃引領方面,山東在省級率先出臺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基礎上,堅持“多規合一”,啟動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已初步建立全省村莊現狀信息庫,完成了縣域內村莊分類和1300多個試點村莊規劃編制。山東要求到今年年底在縣域層面基本完成村莊佈局,有條件的村莊結合實際編制村莊規劃,做到應編盡編。

在典型引路方面,山東做好“點、線、片、面”結合文章,搭建了一批鄉村振興典型示範平臺。“點”上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今年達到2000個左右;“線”上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打造4大風貌區,建設10條風貌帶,培育300個美麗村居試點;“片”上實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每個示範區連片覆蓋20平方公里左右;“面”上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從2018年起,利用3年時間打造30個鄉村振興示範縣、300個示範鄉鎮、3000個示範村。

同時,山東用好涉農資金整合和農村改革創新兩大動力,為各地推樹樣板提供要素支撐。山東已設立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2019年全省統籌整合涉農資金785億元;全面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共清查資產5836.34億元;首個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在濰坊設立,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落戶山東,山東高標準農田建設被推薦為國務院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顯著激勵獎勵省份。

僅僅兩年時間,廣饒縣李鵲鎮趙莊村農民趙利娟的生活,徹底變了樣:以前是起早貪黑扛著鋤頭下地,現在是到點兒到園林公司打工;以前收入完全看收成好壞,現在是工資、租金和分紅等旱澇保收;以前家裡到冬天得生爐子,牆壁都燻黑了,現在是壁掛爐取暖,裡裡外外整潔乾淨;以前鄉親們靠著南牆貓冬,現在文體廣場、文明實踐中心、濱湖採摘園都是好去處……

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趙寶軍言語中透著自豪:“以前是村裡人搶著去城裡,現在不僅城裡人到村裡來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生活,還有不少原先出去的年輕人回來創業了。”

趙莊村悄然發生的變化,背後是齊魯大地鄉村振興迅猛推進的大潮。據李希信介紹,圍繞五大振興,打造齊魯樣板,已然在山東全面起勢,並取得了顯著成效,齊魯鄉村正穩步邁入“強富美”新時代。

鄉村產業發展更加興旺。2019年山東糧食總產達1071.4億斤,連續6年穩定在千億斤以上。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7個、省級產業園52個、國家產業強鎮43個、省級以上田園綜合體46個、海洋牧場105處。農產品出口額達1234.5億元,同比增長7.3%,連續21年領跑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增長9.1%,高於GDP增幅3.6個百分點,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1個百分點。

鄉村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山東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600多家,農民合作社21萬家,家庭農場7.3萬家。出臺《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的若干意見》,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制度全面推開,開展各類高素質農民培訓3.5萬人次、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培訓13萬人次、鄉土人才培訓77.9萬人次,發放農民創業貸款近25億元。

鄉村文化煥發新氣象。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縣增加到29個,數量居全國首位,省級試點縣50個、縣級文明實踐中心176個、鄉鎮文明實踐分中心1746個、村級文明實踐站4406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分別達到99.3%、97.5%,移風易俗群眾滿意率達到96.5%。

鄉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改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1065萬戶,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公路3年集中攻堅專項行動深入推進,2019年新建改造農村公路1.4萬公里。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農村整體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鄉村基層組織更加穩固。2019年共摸排7273個軟弱渙散村和後進村黨組織,並開展集中整頓,從退役軍人、機關幹部、回鄉創業人員等群體中擇優選配村黨組織書記3300多名。總結推廣村黨組織領辦創辦合作社經驗做法,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本實現空殼村“清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