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應》: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統

《蝴蝶效應》: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統

有些時候,人們以為懂了,其實未必,比如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這部電影也誕生於對蝴蝶效應最樸素的理解,並將之故事化、形象話,演繹出一部看起來頗為燒腦,又顯得頗高級的電影。

其實,包括導演、演員以及觀看電影的觀眾在內的一眾人等,怕是都曲解了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講述了,有失憶症的伊萬經歷了糟糕的童年。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伊萬形成了記日記的習慣,把自己經歷的每件事都記下來。

長大成人後成為一個主修心理學的大學生。一次豔遇中,女友希望讀他的日記,他偶然間發現再讀這些兒時的日記時,那些遺忘掉的部分又變得清晰可見,更為清晰的細節又重新回到他的腦海。

一次閃回中,他改變了童年所遭遇的細節,他的生活隨之改變,他身邊的朋友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但每次改變都不是他想要的樣子,所以他就不斷通過自己的日記去改變過去,但不是母親病入膏肓、就是女友成了“失足婦女”,抑或他自己斷手斷腳,或者被投入監獄。

這就是電影對“蝴蝶效應”的詮釋和畫面化表達。

《蝴蝶效應》: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統

“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但1963年他提交給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寫的卻是另一個版本:一個海鷗扇動翅膀足以永遠改變天氣變化。

蝴蝶版式是後來愛德華·羅倫茲在演講中提到的更為形象的版本,因之好記易於傳播,其後面的論文中也改為了蝴蝶版。

人們經常用蝴蝶效應形容小事導致了大事,某一天出門忘記了帶車鑰匙,從而避免了一場車禍;抑或因為車鑰匙找不到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趕上了一場突發的車禍。

但客觀地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小事不會導致大事,而是小事存在的系統導致了大事必然發生。

人們經常用“多米諾效應”來形容一件事情發生後,會緊接著發生一系列的事情。看過大型多米多骨牌表演的人,會驚歎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倒下產生的震撼效果,特別是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時,340多萬張骨牌在30分鐘內依次撲倒,場面蔚為壯觀。

不過,多米諾骨牌恰恰能很好的證明一件小事發生,不必然導致另一件事情的發生。拉大其中兩張骨牌的間距,使一張骨牌的倒掉,不能撞倒另一張骨牌,骨牌接連倒下的場景就不會發生。

這個細節說明,是骨牌排列的方式導致了多米諾骨牌的連續倒下,而不是第一塊骨牌倒下就必然導致最後一塊骨牌倒下。骨牌排列的方式是一個系統,而且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線性系統。

應該追究的不是誰推到了第一塊骨牌,而是誰把骨牌擺成這個樣子。同樣,如果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導致了一場颶風,不是蝴蝶扇動翅膀之罪,而是颶風形成系統之罪。

《蝴蝶效應》: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統

如果倒推,影響颶風形成系統的變量因素有成千上萬種,蝴蝶扇動翅膀與否只是其中一個,蝴蝶扇動翅膀的同時,其他千萬種因子也同時或者呈線性次序發生,才能導致一場颶風。嚴格來說,對於這麼龐大的非線性系統,只存在可能性,其發生的幾率趨近於零。

《蝴蝶效應》這部電影所呈現的故事涉及的不同人的命運變化就是一個非線性系統,對非線性系統,改變或者不改變主人公伊萬童年的某件事情,並不能導致其他人的人生、命運隨之改變,因為決定社會這個大系統發展走向的因素太多了,不會因為你炸鄰居家郵筒這樣的小事而發生根本性變化。

人們往往被“蝴蝶效應”那個經典描述的文字帶偏: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導致一場颶風,其文字表面的意思往往被蝴蝶與颶風的對比喧賓奪主,人們很容易記成蝴蝶扇動翅膀導致颶風。其實,這一描述說的是一種系統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雖然這種可能性發生的幾率微乎其微。這個表述中最重要的詞不是蝴蝶、導致、颶風,而是那個被你忽略的【可以】。

蝴蝶效應說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而《蝴蝶效應》影片中所展示的是一個小細節的改變,必然導致社會運轉的大不同,這是不科學的,當然電影只要好看就行,是藝術而不是科學。

《蝴蝶效應》:罪不在蝴蝶,而在系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