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上海賽大師賽奧沙利文擊敗霍金斯成功衛冕

上海大師賽,“火箭”奧沙利文奪冠了。他在決賽以11比9戰勝了巴里·霍金斯,成功衛冕,他果然沒有讓球迷們失望。

然而在頒獎儀式之後,奧沙利文將冠軍獎盃與單杆最高分獎盃直接送給了現場觀賽的兩位孩子,原因是“這東西家裡太多了”,他果然也沒有讓記者失望。

這是否太過於不尊重比賽和主辦方了呢?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奧沙利文將獎盃直接送給了現場觀賽的孩子

如果是其他人,也許有一點。但這事發生在奧沙利文身上,一點也不奇怪。

這位43歲的老將的身上,似乎總是帶著一種真正的不羈的氣質,縱觀整個檯球歷史上,你恐怕都很難找到像奧沙利文這樣的異數,不管是老紳士戴維斯、皇帝亨得利、還是巫師希金斯,又或者已經離世的保羅·亨特,在他們的身上,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氣質,但終歸,他們是紳士的、精巧的、優雅的、得體的。

而奧沙利文,他是一團永遠在燃燒的烈火,是一匹永遠不可能被馴服的野馬,是堅持嘲弄生活的痞子,也是球迷們最喜歡的火箭。

華麗的天才型球手

作為75三傑之首的奧沙利文,在漫長的職業生涯當中所獲得的榮譽如恆河沙數,難以一一盡數,這是一名天生的檯球手,在皇帝亨得利將全世界的斯諾克球手壓制得動彈不得的時候,正是年輕的奧沙利文如彗星一般崛起,輕鬆擊垮了全盛的皇帝,將斯諾克帶入了75三傑的時代裡。

奧沙利文的綽號是“火箭”,意思是,他非常快——5分20秒一杆清檯147分的恐怖戰績,至今依然是神蹟一般的存在。更可怕的是,與需要反覆計算球路的一般選手不同,奧沙利文他將自己的球路計算和野獸一般的直覺結合在一起,他左右手均衡,擊球那叫一個快準狠,追求的就是一氣呵成的爽快感,意氣風發、行雲流水,在不知不覺間,就將比賽結束了。不管是觀眾,還是他的對手,都看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奧沙利文的技術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不管是遠臺進攻上手的爆發力,持續進球的穩定性,還是杆法運用走位叫球的合理性,防守的成功率,而更重要的,是對斯諾克的理解和整體的佈局思路——奧沙利文在這幾個方面,基本可以以完美來形容。哪怕是斯諾克的門外漢,也會為奧沙利文的技術所陶醉,就連皇帝亨得利也讚歎道:“這並非是技術,而是妖術。”

穿運動鞋打球+叼煙出席發佈會 他總有驚世之舉

但奧沙利文並非是妖術師,非要說的話,他倒更像是一名行為藝術家。

青年時因為家中劇變,苦悶無處排遣的奧沙利文,只能靠搖滾、酒精和藥品來麻醉自己。雖然後來在經紀人和朋友的幫助下,他戰勝了心魔,但卻從此養成了喜怒不定的古怪性格。

奧沙利文從未像其他斯諾克選手一樣尊重過這項運動,他們身著優雅的正裝、慢斯條理地計算、友好的握手——但在奧沙利文看來,這一切都虛假得可笑。他曾經瘸著腿穿著布鞋轟下自己的第13個147分,他曾經大聲嘲笑過冥思苦想拆解球路的對手用時太久,還曾經叼著菸頭出席新聞發佈會……甚至在某一次與皇帝亨得利的巔峰對決當中,因為自己一次紅球的走位失誤,直接放棄比賽走人——就是真的離開賽場的意思!!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奧沙利文叼著菸頭出席發佈會,他曾經的出格之事也不勝枚舉。

至於在座位上翻滾、踩著“神聖的”球檯繫鞋帶,因為無聊用球杆摩擦下體而被裁判警告這些什麼的,根本就不算個事。

他曾經多次表態:“斯諾克就是個狗屎”以及“我就是為了獎金打球”。這讓許多采訪者們既興奮又難堪。

他甚至還有過幾次因為嫌棄單杆獎金太少而故意沒有打出一杆清檯的147分……

2012年,奧沙利文很嚴肅地宣佈自己對斯諾克失去了興趣,要退役了。1年後,他給妻子買了一個大大的鑽戒,之後叫來媒體,宣佈要為了籌集女兒的學費而復出……

他是斯諾克的颱風眼,他是行走的新聞製造機。在這個已經被物化的時代裡,奧沙利文是那個在風中獨舞的堅持者;在一群鮭魚裡,他就像唯一的哪一隻鱘魚一樣,那麼地出眾,那麼地拉風……

瀟灑的人生境界:他既專注,又不在乎

也許奧沙利文這樣的做派會讓人想起加斯科因——那是英國足球圈裡同樣因為五不著六而出名的絕世天才,但其實兩者是不同的。

就像這一次上海大師賽中,奧沙利文將獎盃送給小孩之後,他是這樣解釋自己的行為:“對我來說,已經贏得了太多的比賽,獲得了非常多的獎盃,獎盃這個物件對我不是非常重要,但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果可以把獎盃放在自己的臥室裡,來紀念自己曾經在上海見證了一場斯諾克大師賽的決賽,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聽聽,多麼溫暖,多麼勵志。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奧沙利文安慰丁俊暉

在某一次英國公開賽中,丁俊暉因為承受不住心裡的壓力,現場情緒失控。是奧沙利文第一個站出來,示意觀眾停止發聲,並上前安慰小丁。

他從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了不起的,因為這只是一份比較拿手的工作,能夠幫他賺更多的錢——可以想見,奧沙利文也根本不可能是一位勤勞的技巧練習者,他一直在靠著自己的天賦和才華在打球。

這非常有趣,在崇尚理性的斯諾克運動中,誕生了奧沙利文這樣的最大的感性集合體。他非常直白赤裸地表現出對金錢的渴望,但又不會刻意地去追求它們,有時候甚至還會蔑視它們——因為打得不開心而退賽,對於奧沙利文來說,遠不止僅僅一次而已。

他既專注,又不在乎;他既看淡名利,又汲汲以求。

邪氣凜然的奧沙利文:你本該如神般統治這項運動,卻在遊戲人間。


以奧沙利文的天賦而言,他本該統治這個時代,但卻遊戲人間。

或許,正是這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人生態度,反而造就了他球技上的大圓滿,這也讓他能夠在43歲的“高齡”裡一直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

以奧沙利文的天賦而言,他本該統治這個時代。但他卻遊戲人間,樂在其中。在大家惋惜於他對自身天賦的糟踐和浪費之時,我們卻驀然發現,走走停停的奧沙利文,居然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登上了最高的山峰。

無論如何,奧沙利文用自己的“ROCK”,給斯諾克這項帶著一絲古板的運動,帶來了些許不一樣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