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去品味“健康无价”

徐峥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让人们看到很多癌症人是用不起特效药的,特别是长期患病的人只能蜷缩在床上,苦苦挣扎。徐峥饰演的程勇本是个一心想挣钱的药贩子,经人搭线从印度贩药到国内。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虽然他挣了这些苦命人的钱,但同时也是在救了这些人,在病人的眼中他弄到了药、延续了他们的命,所以成为这些癌症病人眼中的“药神”。

程勇也因此一夕翻身挣了很多钱,后来程勇被病人窘迫的生活情况所感动,一场危机到来,程勇仍继续平价售药救人,散尽家财,抚慰了良心,深受病人的信赖与感激。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电影原型陆勇侠义救命

其实《我不是药神》的现实原型叫陆勇,2002年他被查出患有慢性白血病,每月2.35万元一盒的格列宁比普通人一年的工资还多,陆勇两年花掉近70万,陆勇的家境还算富裕,还是负担不起这昂贵的医药费,别家情况可想而知。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他深知病友倾家荡产也无钱买药而备受折磨。正如电影中程勇所说的:“

大家只是想活着,又有什么罪”,是的,若非逼不得已,谁又会铤而走险。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2004年,陆勇偶然了解到印度格列宁,价格只需国内的六分之一。于是他开始帮助千万病友免费代购药品,一做就是十几年,为方便病友买药,陆勇买了三张有国际汇款功能的卡,成为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 在病友圈里,陆勇也被人称为“药侠”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一个人的付出,推动国家医改

2014年陆勇被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为罪起诉,这时有1003名病友联名请愿,被关134天的陆勇才得以释放。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2015年陆勇案后,医保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特药进医保、进口药物零关税等,大大减轻了重病患者的负担,特别是2019年8月26日,明确了“进口未批的境外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老人们常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高昂医药费用可以摧毁一个正常家庭所积累的一切,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房子、车子、职位都没有健康重要,正所谓知足常乐,

世上的任何物质都不值得人们用健康做为代价来取,但人们往往后知后觉。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女高管的日记蕴藏多少悔恨的泪

曾经看到一个真实案例,一线城市的一位企业高管,年轻有为,是现实社会中的女强人,也是家庭事业双丰收的人生赢家。她有一个对她言听计从的老公,一个在重点班名类前茅的女儿、在市中心有着自己的大房子,每天开着豪车上下班,最近又拿下了一个大项目。

她过着众多年轻人羡慕的生活,是朋友眼中钦佩的对象。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可谁知道,她拥有的这些是以自己的健康换来的,别人眼中的“拼命十三郎”并不好当。女高管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却没有时间去调理,每每难受都习以为常,带病工作更是家常便饭,处于事业上升期她从来不在乎身体发出的任何警报,她认为自己只是累的,有时间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对身体的疼痛从未上过心,仍一心扑在工作上。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直到一次昏倒,她被送到了医院,她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命不久已,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天崩地裂的真相,她久久不能接受,仿佛是场恶梦,就是无法清醒,她从未想过自己会是这样的结果。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她开始后悔,深夜中默默流泪写下日记,她写到:一切已经回不到从前,真后悔为什么要逼自己走到这一步,为什么要在市中心买大房子,在外环的小楼里也能住得下一家三口,那就够了,多幸福啊。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为什么要换这辆车,以前的车也能上班,为什么要吃力去换呢?还不是因为虚荣,累死累活没命的干,就是为了“面子”。为什么那么期盼升职加薪,为什么不懂适可而止呢!现在想想,成天为别人活着有什么用,成天为公司拼命又如何了,自己真的太傻、太傻,若可以,我愿这辈子只当个小职员,只要给我健康,可现在……。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为什么没有花心思陪陪老公和女儿,特别是女儿,和女儿谈的最多的就是学习,与女儿相处最长的时间就是送她去补习班的路上,真的已经好久没带女儿出去旅游了,我还能陪她多久,她今后的生活会是怎样?我真的舍不得、舍不得啊!真的不放心啊!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真想陪伴女儿到结婚生子,帮助她、保护她、告诉她我知道的一切,可这些都不可能实现了。老公的做法我常不认同,可女儿就要完全交给他了,我真的放心不下啊!可又能怎么办,想想我可爱的女儿、我可怜的女儿,真的对不起。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老公常说我霸道,我嫌弃他不上进,现在想想是我错了,这个男人其实有挺多优点的,一直都在迁就我,对这个家、对女儿也付出很多,能与他相伴一生多好啊!是我没这个福分……。

女高管的报导对我触动很大,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无可厚非,但不能过力,无论是否追求成功,还是仍在追逐的路上,我们都不要忘记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关爱自己的亲人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健康无价,看看《我不药神》中那些为活着苦苦支撑的病人,我们幸福太多,也应学会知足,还有什么理由沮丧、失落、伤感、负能量……,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应是美好。

人心都是肉长的,在面对别人悲惨命运时,我们也会为之动容,也想将那些不幸的人拉出苦海,就像“药侠”陆勇一样。陆勇曾说过“没有我陆勇,也有程勇、李勇对不对?我的价值观不在于说帮了一个群体,我没有那么大能量,更大的在于是一个契机,引起社会的关注,然后医改往前走了很大一步。”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2020年新冠疫情,陆勇将大爱延续

2020年,陆勇又出手了,他从云南去往印度,一路奔波,一下车几乎是用跑的去采购口罩。1月31日,陆勇运送护目镜和N95口罩各3000个回国,他坐着运货三轮冲到机场,一共49箱。陆勇在微博中写到:"只要平凡,就是生活。愿这是电影,而不是生活,愿三轮车里不是抗疫物资,而是苹果。"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的确,种下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它会长成多大的树,会孕育多少株爱的幼苗,结出多少颗果,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种下那粒种子。

生命很长,其实也短,谁也不知路的尽头,只能慢慢行走,不要成为匆匆赶路的人,而错过身边的真情

从《我不是药神》到现实生活中的“药侠

也许小小善举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小群体中泛滥的美好也能铺天盖地。陆勇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不计后果,也没有想未来, 但他却推进了医改,造福了后世。陆勇践行着善举到今朝,且仍在延续。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陆勇,但每个人都有行善的机会,也许只是小小的一次善举,却可能有着无限的意义与价值,并且谁也无法预估它的的潜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