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衝擊“金融市場幾乎每個角落”,“全面危機”來了?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道境外媒體報道稱,全球市場即將再次迎來過山車似的一週,但這一次,石油價格戰將加重這一困境。全球市場瀕臨“全面危機”。

暴跌冲击“金融市场几乎每个角落”,“全面危机”来了?

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杜瀟逸 攝

石油價格戰加劇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3月9日報道,沙特7日率先開火,在上週世界主要產油國舉行會談卻未就減產達成一致後,沙特降低了石油官方售價。隨著油價出現自2008年以來的最大跌幅,中東股市8日開盤後直線下跌,為亞洲市場9日開盤時的走勢奠定了基調。

報道稱,科威特股市領跌,觸發熔斷機制。該地區股指普遍下跌。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股價首次跌破發行價。

最大的產油國競相降價的前景和即將到來的經濟減速,令已經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而不安的世人越發焦慮。

報道介紹,澳大利亞阿克西公司駐曼谷首席市場策略師斯蒂芬·英尼斯說:“這對已經很緊張的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衝擊。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內沒有希望結束的論調與油價下跌可能引發的風險價值崩潰,會讓全球投資者出一身冷汗,同時讓他們在可預見的未來徹夜難眠。”

美元跌勢將延續下去。

石油巨頭也面臨壓力。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龍公司股價6日分別下跌。沙特阿美公司股價8日暴跌,首次跌破發行價。

全面危機或爆發

報道稱,法國興業銀行固定收益研究部主管蓋伊·斯蒂爾領導的一個團隊發表報告說:“金融市場幾乎每個角落都出現承壓跡象。”

報告說:“沒有人知道新冠肺炎疫情將如何發展,但顯而易見的是,這是增長面臨的一個重大沖擊,它持續的時間越長,爆發全面危機的風險就越大。”

另據新華社3月9日報道,國際油價9日暴跌。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15美元(1美元約合6.93元人民幣),收於每桶31.13美元,跌幅為24.59%。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91美元,收於每桶34.36美元,跌幅為24.10%。

此外據塔斯社3月9日報道,油價下跌同新冠肺炎疫情下“歐佩克+”框架內未能達成進一步削減石油產量的協議有關。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提議,在2020年底前每天進一步減產150萬桶。但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反對這項提議,尤其是俄羅斯堅持認為,現行減產協議只能延期到二季度。

又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8日報道,在沙特國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稱計劃降價後,油價暴跌。沙特此舉加劇了其與俄羅斯的衝突,並有可能導致大量原油湧入供應充足的能源市場。

美國能源諮詢公司拉皮丹能源集團的總裁羅伯特·麥克納利說:“這場價格戰之所以特別危險和具有歷史意義,是因為它爆發時恰逢新冠病毒對需求造成巨大沖擊。”

金融市場陷恐慌

據德新社3月9日報道,紐約股市3月9日開盤後標普500指數下跌7%,觸發所謂熔斷機制,致使交易暫停15分鐘。此後,股市重新開始交易。

報道稱,道瓊斯工業指數也在開盤時暴跌,納斯達克指數下挫約6.9%。

交易重新開始後,指數下行勢頭持續。

另據媒體報道,截至9日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013.76點,收於23851.02點,跌幅為7.79%。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225.81點,收於2746.56點,跌幅為7.6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24.94點,收於7950.68點,跌幅為7.29%。

此外據路透社3月9日報道,全球股市9日全面慘跌,投資者陷入恐慌。至收盤時,日經股指下跌1050.99點,收於19698.76點,跌幅為5.07%;澳大利亞股市下跌逾7%,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又據臺灣“中央社”3月9日報道,國際油價暴跌,中東股市3月9日開盤時普遍重挫。迪拜DFM綜合指數遭遇重挫,跌至7年來最低水平。沙特阿拉伯股市開盤亦遭遇重挫。由於國際油價崩潰式下跌,歐洲股市3月9日賣壓強勁,英國、法國及德國股市受到衝擊。

疫情與油價雙重衝擊 全球多地股市暴跌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道綜合境外媒體報道,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不斷惡化,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又因減少產油談不攏而打起價格戰,投資人恐慌加劇,全球多地股市暴跌。

美國股市3大指數跌幅都超過7%,創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暴發以來最糟表現。道瓊斯工業指數終場狂瀉2013.76點,跌幅7.79%,收在23851.02點。標普500指數大跌225.81點,跌幅7.6%,收在2746.56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重挫624.94點,跌幅7.29%,收在7950.68點。

歐洲股市也表現不佳。倫敦FTSE 100指數大跌496.78點或7.69%,以5965.77點作收。

法蘭克福DAX 30指數慘跌916.85點或7.94%,收在10625.02點。

巴黎CAC 40指數急挫431.20點或8.39%,收4707.91點。

暴跌不僅限於美歐股市。比如,巴西股市就出現1998年以來最慘烈的單日跌勢,聖保羅B3指數暴跌12.16%,收85460點。

紐約股市9日早盤暴跌觸發熔斷機制

紐約股市9日開盤出現暴跌,隨後跌幅達到7%上限,觸發熔斷機制,恢復交易後跌幅一度有所收窄,收盤時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7%。截至當天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013.76點,收於23851.02點,跌幅為7.79%。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下跌225.81點,收於2746.56點,跌幅為7.60%。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624.94點,收於7950.68點,跌幅為7.29%。 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暫停交易15分鐘的背後:美國股市熔斷機制有三道關卡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美股今天開盤狂瀉,標準普爾500指數暴跌7%,觸發所謂的熔斷機制,美股一度暫停交易15分鐘。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所謂美股熔斷機制的目的是避免出現自由落體般跌勢,有三道關卡。

以標準普爾500指數為例,若指數較前一個交易日跌幅達7%,即啟動熔斷機制的第一道關卡,暫停交易15分鐘。不過,美股若是跌到這個水準的時間在美東時間下午3時25分,或在這個時間之後,不會因此暫停交易。

標準普爾500指數如果跌勢一發不可收拾,指數大跌13%,即觸發第二道關卡。即再暫停交易15分鐘。同樣的,如果是在美東時間下午3時25分或之後跌到這個水準,也不會暫停交易。

跌幅達20%則觸發第三道關卡,暫停交易到收盤為止。也就是說,在美股正規交易時間,標準普爾500指數一旦跌掉1/5,就會觸及熔斷機制,暫停交易直到收盤為止。

延伸閱讀

沙特股市暴跌9.2% 沙特阿美公司跌10%

據法新社報道,沙特股市9日開盤暴跌9.2%,能源巨頭沙特阿美公司跌10%。

此前,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未能就減產保價問題達成協議,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下挫。

澳大利亞股市因原油暴跌和疫情擔憂重挫7.33%

據法新社報道,因原油價格暴跌和擔心新冠病毒擴散,澳大利亞股市9日重挫超過7%,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表現最糟糕的一天。

報道稱,ASX200指數下跌7.33%,收於5760.60點,涵蓋範圍更廣的所有普通股指數下跌7.40%,收於5822.40點。

歐美股市暴跌!分析人士:若油價持續走低,市場回彈空間有限

當地時間3月9日,歐美股市均出現暴跌。開盤後不久,標普500指數迅速下跌超過7%,觸發市場熔斷機制停盤15分鐘;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交易日結束後下跌超過2000點,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截至收盤,道指下跌7.79%,標普500指數下跌7.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7.29%。

9日的歐洲股市也出現暴跌。截至收盤,英國倫敦股市富時100指數下跌7.69%。法國巴黎股市CAC40指數下跌8.39%;德國法蘭克福股市DAX指數下跌7.94%。

分析人士認為,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在原油價格上進行價格戰使得油價大跌,造成了市場恐慌。此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加劇了全球投資人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原油價格的不斷下跌或對股市造成更加深遠影響,如果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市場回彈空間將非常有限。

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15美元,收於每桶31.13美元,跌幅為24.59%。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0.91美元,收於每桶34.36美元,跌幅為24.10%。

歐洲股市暴跌,美股跌超7%,A股能否走出獨立行情?

全球股市本週遭遇“黑色星期一”。其中,作為全球股市領頭羊的美國股市週一開盤大跌7%,罕見觸發熔斷機制,其他包括中國A股在內的主要股票市場亦遭遇重挫,引發廣泛關注。

週一,美國股市開盤即遭遇大跌。標普500指數迅速下跌7%,觸發第一檔熔斷機制,美股暫停交易15分鐘。

所謂熔斷機制,簡單來說,就是當股市跌到一定幅度之後,市場自動停止交易一段時間,可能是幾分鐘,也可能是全天交易就此終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於防止恐慌情緒進一步放大,給市場帶來更大沖擊。

根據美股熔斷規則,一般而言,當標普500指數跌幅達7%即觸發第一檔熔斷,全市暫停交易15分鐘;若跌幅擴大至13%即觸發第二檔熔斷,將再度停市15分鐘;若跌幅擴大至20%,將暫停交易至下個交易日。

當天,美股並未觸發第二檔熔斷。在恢復交易後,美股三大股指基本處於低位震盪,最終大跌收官。其中,道瓊斯指數下跌7.79%,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幅為7.6%,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幅7.29%。

除了美股大跌以外,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場亦遭遇大跌。歐洲股市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跌逾7%,法國CAC40指數跌逾8%,德國DAX指數跌近8%;亞洲股市方面,中國上證指數跌逾3%,中國香港恆生指數跌逾4%,日經225指數收盤跌逾5%,韓國綜合指數下跌超過4%,新加坡、印度、印尼、菲律賓、越南主要股票指數跌幅均超過5%。

對此,銀河證券分析師許冬石表示,週一全球股市的大跌主要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和石油價格暴跌帶來的雙重壓力。特別是考慮到疫情已對世界經濟增長有所衝擊,而原油價格的走低會給全球帶來通縮風險,這加劇了投資者的恐慌心理。

近日,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能就今年3月底以後的原油生產政策達成一致,國際油價出現恐慌性下跌。截至3月6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逾10%,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跌幅超過9%。

受到原油價格暴跌的影響,美國國債收益率亦出現明顯下跌。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美債收益率大幅下降,代表了投資者風險偏好極度降低,追逐債券等固定收益率的產品,這對於美股再次形成壓力。事實上,美股經過了10年牛市,估值已經處於歷史的高位,獲利回吐壓力很大,加上特朗普政府減稅的效應邊際遞減等因素,可以說,美股本輪牛市終結的條件已經具備,美股見頂的概率已越來越高。

針對A股未來的走勢,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短期A股難以獨善其身,但中長期則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銀河證券分析師洪亮認為,A股短期存在一定調整壓力,但預計下行空間有限。考慮到當前中國官方穩增長的政策基調未變,流動性寬鬆的市場環境和逆週期調控政策將持續;此外,隨著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企業復工復產逐步推進,內需消費逐漸復甦,中國經濟回暖可期;加之外圍風險加大也會突顯A股市場的配置價值,看好A股市場的中長期投資機會。

對此,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亦持類似意見。張憶東表示,短期來看,A股仍面臨“倒春寒”的調整壓力,未來數週歐美股市或將震盪築底、頻現暴漲暴跌的不穩定狀態,投資者應警惕海外市場風險。中期來看,中國資產具有避風港的效應,特別是考慮到中國官方穩增長政策的持續以及中國股市正積極吸引包括海外資金等長期資金,A股未來有望走出獨立行情。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參考消息網、中國新聞網、央視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