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中的王明陽

請注意,這角色叫 王 明 陽

不是 王守仁 王陽明


不過,我分析,在當時作者的圈子裡面,已經有研究王陽明的高級學者了。作者出於對那種人的鄙夷,寫了王明陽這個角色。可能是諷刺那種沒有修煉到家的高級知識分子。

《天道》中的王明陽

上王陽明資料

《天道》中的王明陽

在上世紀末,實際上國內很多自命不凡的人已經在研究王陽明瞭。實際上這兩年,王的書也火得不得了。就是知識分子日益增長的煩惱和實在平庸的才能之間的矛盾導致。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陽明心學並非單一地、直接地淵源於陸九淵心學,其直接的源頭是“陳湛心學”。陳獻章開明代心學之先河,經過弟子湛若水,而影響王陽明。對陽明心學與陳湛心學的淵源關係,學界一直有明確的說法。陽明心學始創於“龍場悟道”,其“悟道”的理路,與陳獻章的“靜養端倪”堪相一致,這一看法已是學界的共識。而且王陽明與湛若水交往甚密,進行了長時間的學術論辯與切磋,而影響王陽明。如朱維錚說,“陳獻章,是王陽明學說的真正教父”;“廣東,是王學的策源地”。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後傳於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很明顯作者豆豆對於王陽明是認可的,但是對於研究王陽明的人,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是反感的。

《天道》中的王明陽

我們可以看王陽明這個角色。

王明陽美術學院畢業,精通法律跟社會學,是黑惡犯罪團伙的軍師,內部人稱冷麵諸葛。惡勢力的老大是政法學院法律系本科畢業,當過省檢察院的科長,在這樣一個老大手下當軍師,還被內部人員讚譽為冷麵諸葛,足可見其厲害。在我看來,王陽明跟丁元英一類人,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王陽明的戲份很短,主要集中在芮小丹審訊他那一段,也是全劇比較精彩的一段,區分強勢文化跟弱勢文化,直接獲取跟破格獲取。


王陽明跟丁元英一樣,都是規則的破壞者,王陽明破壞法律,丁元英破壞道德,王陽明是暴力歹徒,丁元英是精裝歹徒。相比而言,丁元英的破壞力更大些,王陽明破壞的是已經完善制度,只是給制度增加權威跟可信度,丁元英破壞是道德,道德是什麼?是人心,是對錯,起了個不好的頭,效仿者眾多,壞了風氣。


王陽明跟丁元英都是活的比較純粹的人,更像是哲人,除了生存之外其他的是哲人生活的附屬品或點綴,就像王陽明對自己罪行的自我評定一樣:這是生活的藝術,你們不懂;丁元英的私募基金不也是謀生的手段嗎?跟賣唱片,本質並無區別,是肉體存活的一種憑藉。哲人屬性造就他們是相通的,甚至是相惜的,王陽明臨死前還是很想見見芮小丹背後的丁元英的,可惜實現不了。

王明明在哲人的境界上又跟丁元英差了一些,差距在哪?劇中觀點,丁元英是強勢文化造就的強者,王陽明是弱勢文化造就的弱者,強者戰勝弱者是理所當然,是天道。個人觀點,從一開始走上犯罪道路,他王陽明的哲學,他的精神道路就是條死路,他的身體道路也是死路。他更像是在哲學上誤入歧途的走火入魔者,他用犯罪的謀生手段----生活藝術,都是他人生哲學走火入魔的反映跟外延。就像芮小丹評價王陽明那句話一樣,一顆陰沉的心託不起一張笑臉,同樣也託不起生活的笑臉。丁元英就不一樣,有特別明顯的底線:法無禁忌即合法。簡單說就是,法律之內道不道德無所謂,不道德別人最多罵你幾句,卻不累及生命;法律之外,那就意味著肉身的毀滅。王陽明、丁元英們不追求生物意義的生命延續----生兒育女,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延續,自己的思想見解能傳遞下去。承載意志的肉身沒了,他們就真的就消亡了。跟社會對著幹,無論何時,都是死路一條,王陽明就沒看到這點,也許看到了,找不到出路,只能一路走下去。


“文明對於不能以人字來界定的人無能為力,我除了鄙視和震驚,不會再有第三種反應。人的法則是,一顆陰暗的心永遠託不起一張燦爛的臉,這不是衛道士的說教,這是人性。”


王明陽終是在芮小丹的點撥之下,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尋得了一方安放靈魂的淨土,雖未無法洗清他所有的罪孽,但至少在生命的盡頭,他的精神是站著的,靈魂有了依附,他終為自己找到了一處生命的淨土。


完成整個生命的探索就是從生到死,從存在到消亡,從追求肉身的外在滿足到靈魂解脫的內在昇華,就是“向死而生”。


我們終其一生得以追求的生命真理,得以尋找的靈魂淨土,無處安放的人生歲月,終將會在頓悟中,在覺醒中,在追求生命的更高境界中得以超脫與安放,那真正屬於自己的一方淨土!


王陽明跟丁元英都是悟道的人,一個活著繼續悟,一個死了,悟道結束。然而,朝聞道,夕死可矣。


《天道》中的王明陽

小丹的手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