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第二部《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叫《天道》,天道中王廟村是重要的一環,它是芮小丹愛情神話發源地,是丁元英創造殺富濟貧神話的試驗場,是商業競爭鬥爭之地,更是人性善惡酣暢淋漓盡顯之處。

“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天道》中,擁有大格局的是誰呢?大家眼光盯著不放的是誰呢?我想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丁元英。可除了丁元英,芮小丹,林雨峰這類大人物之外,我們不要忘記不起眼的三個人,他們雖沒有丁元英起眼,可在王廟村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那就是小人物之王廟村“三傑”:馮世傑,葉曉明和劉冰。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這“三傑”人生給了我們什麼啟示呢?

這三人作為王廟村發展走在前列的人,作為丁元英“殺富濟貧”計劃的參與者,在其中表現出的人物性格,面對大是大非,利益選擇時的表現,將人性發揮的淋漓盡致。也直接體現了三個人的格局,格局大小也決定了他們的人生高度,更確定了他們的人生結局。

格局決定結局。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界和心胸。只會盯著樹皮裡的蟲子不放的鳥兒是不可能飛到白雲之上的,只有眼裡和心中裝滿了山河天地的雄鷹才能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間翱翔!

這三個人在參與整個計劃的過程中,分別將領導者精緻地利己者勢利小人的特質展現無遺。

01 馮世傑—天生領導者,眼中有世故心中有道義,富有責任終成帶頭大哥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馮世傑這個人從發燒友劉冰處認識了芮小丹,通過芮小丹又接觸到了丁元英,再碰到丁元英之後,他發現這個人可以幫助他完成他的初心:幫助家鄉王廟村實現脫貧。從這一點上來說,作為一個領導者,他具有責任心,眾人心,更具有獨到的眼光,能識人。

後來,與丁元英碰面,展開了關於歌曲的爭論後,厚著臉皮請吃飯,正好芮小丹也和丁元英一起,馮世傑就厚著臉皮一起去了,見識了一場商人與文人的較量。作為一個領導者,他不要臉,能堅持到底,他眼中有世故,心中有道義。

初心易得,始難堅守。馮世傑在格律詩公司面對訴訟時,由於擔心承擔敗訴的風險,選擇了退股,導致錯失機會,可他還是提出了“以資本債權換設備”的要求。這樣一來,即便格律詩公司最終真的敗訴倒閉,他依舊有權使用現有的人員和設備繼續生產。總之,馮世傑心中始終有著王廟村發展脫貧的初心,肩上有著王廟村脫貧的道義。他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作為領導者,他鐵肩擔道義,為村民利益考慮,從大局出發。

雖然馮世傑的格局並不是有多大,眼界也不是有多開闊,這是由於他所處環境的文化屬性決定的,這也就是丁元英讓他趴在井沿兒看了一眼,他又掉下去的結局。但相比來說,他的格局在王廟村是具備領導能力的,事實上,村民也唯馬首是瞻。

02 葉曉明—精緻的利己者,聰明算計,魄力不夠,害怕損失錯失良機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算天算地,精於算計,反倒算了卿卿性命。

葉曉明在“三傑”中,精於算計,為人圓滑的就像他那花光的頭髮。對於社交應酬也是遊刃有餘。在入股格律詩公司後,也是熱情滿滿、認真工作、按照丁元英的安排運作公司業務。

他的算計只是為了自己利益考慮,而不是別人,他人。因此在面臨格律詩可能破產的關鍵時刻,毅然決然地選擇退股,保全自己的資金,害怕損失破產,一無所有,就這樣錯失了發展爬出井地的機會。

人分為三種:giver(樂於助人者)、taker(利己者)和matcher(精緻的利己者)。

純粹的利己者因為自私得十分明顯,所以很容易被人一眼認出來;而精緻的利己者,則不那麼容易被辨認,他們善於偽裝,會有目的地付出。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這幾年,越來越多人被稱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北大教授錢理群這樣形容:“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

葉曉明這個人,雖然精緻的利己,但他不會傷害他人利益達成自己目的。發現自己退股是個錯誤的選擇後,劉冰在電話裡煽風點火,說他們三人被騙了。此時的葉曉明儘管也非常懊惱,某種程度上也認同劉冰的說法,他沒有過度的誇張,而是接受這一事實,關鍵是自己退股了也沒啥損失,爭沒有意義,這樣的格局註定結局只能是小聰明小富小貴過一生。

03 劉冰—勢利小人,高樓墜落是他必然的結局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劉冰,從一出場,就透著商人的小聰明,利用丁元英困窘被迫出售所珍藏光盤的機會,極力壓低價格,同時又以高價再次售出。就看出他很精明。而他們三人一起入股格律詩後,劉冰骨子裡那種貪慕虛榮、作風浮誇,一夜暴富,喜歡炫耀的本性暴露無疑。自己擅自編排職位頭銜,印刷名片到處散發;開著公司的寶馬車到處顯擺兜風,而對公司的業務卻不上心。公司對於他,只是一個滿足個人虛榮心的工具。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在面臨公司訴訟困難時,腳踩兩隻船,將來格律詩倒閉,他已退股,沒有風險。假如出現奇蹟,格律詩勝訴,他還是公司的員工,照樣可以繼續分享公司的利益。同時,握著丁元英給他的文件,以為捏住了格律詩公司的把柄。難道丁元英沒看透他嗎?丁元英早就把他扒光了,看透了,如果不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這種人遲早會成為公司的定時炸彈。因此,丁元英用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假文件就輕鬆搞定劉冰這個小人。實際上,丁元英也是給了劉冰做人的最後機會和尊嚴,關鍵看他能不能自己救贖自己。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面對格律詩勝訴,肖亞文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而劉冰卻一無所有,只是個普通打工仔的結局,劉冰那狹隘的心理開始嚴重失衡,他終於還是突破了最後的底線,先是拿著假籌碼去樂聖公司談條件,對方不買賬。又跑去威脅歐陽雪,也敗北了。等到他怒不可遏地撕開文件袋時,驚訝地發現裡面只是一堆白紙。那一刻,他沒有成為自己的救世主,救世主於他是遙遠的。他的小人心裡和格局,決定了他最終的人生結局,跳樓而亡,結束一生。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04 格局的高度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

王廟村“三傑”面對眼中的救世主丁元英,葉曉明也就說了“這個人不簡單”這樣的淺顯的認識,因為他的格局,眼界決定了他的結局。馮世傑,想到的是這個人能夠幫助王廟村脫貧,不妨一試,明顯馮世傑格局要高大的多,因此他在王廟村混的也相當不錯,至少人家有吉普開。劉冰,想到的是如何利用丁元英賺一筆,最後利益燻心,無法滿足時,只能自我解決。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無處不有馮世傑,葉曉明和劉冰這樣的小人物,面對困難挫折,機遇挑戰時,不同人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格局大小,決定了他們各自的結局下場。

《遙遠的救世主》:王廟村“三傑”的人生啟示:格局決定結局

曾國藩在談到如何將事業做大時有這樣一句名言:“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大格局是一種智慧,大智若愚;

大格局是一種境界,大勇若怯;

大格局是一種深度,大音希聲;

大格局是一種品性,大巧若拙;

大格局是一種姿態,大象無形。

你若是覺得格局是虛無縹緲,看不見,摸不著的,那你看看王廟村“三傑”的結局或許會有啟發。

附贈杜甫詩《曲江二首》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