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本作品是對史圖館專欄的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作品並非嚴謹的歷史學術研究,僅供參考;未經授權,禁止二傳,違者必究。

本文作者:MoneylessHui、幻想淺綠

1945年8月,哈爾濱,一群侵華日軍士兵正奉命炸燬七三一部隊基地的全部建築物,以毀滅罪證。此時,牆上兩行紫黑色的大字吸引了士兵的目光……

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七三一部隊長官:石井四郎

早在1932年,日軍陸軍軍醫學校就設立了細菌研究室,對外稱防疫研究室,開始了極其罪惡的細菌武器研製活動。1933年,該研究室改建為防疫研究所,並遷至哈爾濱。1936年6月25日,在裕仁天皇的直接授意下,細菌戰部隊正式成立。1938年,該部隊再次遷址,在哈爾濱平房地區建立了更大規模的細菌試驗場。1941年初,日本關東軍下令各部隊使用番號互相稱呼,這支部隊就此改稱七三一部隊。七三一這串數字,便從此與這人類歷史上最為醜惡的一段糾纏在了一起。

七三一部隊的哈爾濱細菌試驗場內有常駐有2500~3000人,此處設有結核菌實驗室、病毒實驗室、黃鼠飼養室、昆蟲培植室、凍傷實驗室、瓦斯實驗室、焚屍爐、細菌彈殼製造廠、細菌彈組裝室等設施。

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

除了哈爾濱之外,七三一部隊的觸角幾乎遍佈全東北。1938年,關東軍為了保證七三一部隊有充足的“材料”用於其喪心病狂的活體實驗,建立了所謂的“特別輸送”制度,命令東北各地的日偽憲兵組織將部分“無感化希望者”不經審判移送至哈爾濱。於是,那些在陰冷的監牢中沒有被法西斯撬開嘴巴的革命者和進步人士,就以這樣的方式被源源不斷地送入了七三一的地獄。在這裡,不管是中國人、蘇聯人、朝鮮人還是蒙古人,都被稱為:“馬路大”。

“馬路大”,即日語“丸太”(maruta)一詞的音譯,意為圓木。這些被實驗者在七三一部隊的惡魔眼裡,不過是一些會說話的木頭而已。在這裡,殺人和砍樹一樣不值一提。各類材料證明,僅在平房試驗場一地直接死於細菌實驗的受害者就不少於3000人,而真實的受害者人數則難以估計。在這裡進行的實驗過程極其殘忍,凍傷實驗、毒氣實驗、感染實驗,林林總總,難以枚舉。受害者在遇難前往往會經歷多次人體實驗,遭受難以想象的巨大痛苦。實驗之後,受害者會立即被活體解剖,有些還會被製成標本。有時,受害者的心臟被放入標本瓶時,還在跳動。

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七三一部隊罪行

七三一的不同部門會對遺體和標本展開爭奪。往往一項實驗結束後,就要開始分配,心臟給哪個部門,肝臟給哪個部門,大腦給哪個部門。惡魔們在解剖床前討價還價,語氣就好像真的只是在討論一根“馬路大”而已。不計其數的受害者,就是這樣從人間永遠地被抹去了。

而即使是在如此血腥殘暴的環境中,這些被抹去了姓名的“馬路大”依然沒有停止鬥爭。1934年,幾十名青年趁中秋節日本人放鬆警惕的時機,用裝滿的水瓶打倒看守,奪走了監獄的鑰匙,其中有12人成功逃離了這個死亡工廠。他們在得到抗聯醫生的救治後,毅然決定加入革命隊伍。領導這次越獄行動的王子陽,此後在短短几年內便成長為抗聯第三軍第六師代師長。他戰鬥在白山黑水間,頻頻重創侵略者,最終於1937年壯烈殉國。

1945年8月,隨著日寇的節節潰敗,七三一部隊奉命抹去一切罪證。他們焚燒屍體,銷燬實驗資料,炸燬建築。就在這時,一隊士兵進入了一間單人牢房,看到了牆壁上兩行用血寫成的大字: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一個目睹了這一幕的士兵,在戰後選擇站出來公開懺悔:“看到牆上的標語,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那大概是作為實驗材料被殺害的人,在臨死前用盡全力掙扎著寫下的吧……在那種極端的狀況下能堅持信仰,說明他們不是什麼‘馬路大’。他們是勇敢的人。”

而在另一方面,抗戰勝利後仍有部分七三一餘孽死硬地狡辯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保衛日本”,然而他們在日本組建的綠十字公司卻在八十年代生產銷售了大量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製品,造成數千人感染,這就是“綠十字事件”。也許在這些七三一餘孽看來,“綠十字事件”的受害者,也不過是另一群“馬路大”而已。

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綠十字事件”受害者川田龍平

日本漫畫大師手冢治虫曾提出漫畫家必須遵循的三條準則:

不能拿戰爭或是災難的犧牲者開玩笑。

不能對特定的職業表現出輕蔑。

不能拿民族、國民或大眾開玩笑。

七三一、馬路大,意味著什麼

《我的英雄學院》中公然使用“maruta”一詞為反派命名

歷史不容篡改。

七三一,是反人類罪行的代名詞。

任何對其滔天罪行死難者的嘲弄,都絕不能被容忍——這不僅事關民族尊嚴。

不論是文藝創作者,還是讀者、觀眾,首先都是人。

生而為人,就絕對不能突破人類社會的基本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