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上吊之前,傳旨手握重兵的大佬進京救駕,為何皆見死不救?

王路


\t崇禎皇帝到了最後關頭,確實挺難的。李自成的大軍攻破潼關以後,大明最後的希望孫傳庭戰死沙場。崇禎皇帝急切地讓天下將領前來勤王。

時間還是非常充裕的,但是沒有人願意來,尷尬的崇禎臨死前都認為是群臣誤了他。為什麼作為皇帝的崇禎,沒有人願意保護呢?

\t大明朝帶兵的將領還很多,兵甲至少百萬以上。

大明朝當時並不是沒有將領帶兵了,相反帶兵的將領還很多。而且這些將領手裡的人馬也不少。比如說武昌的左良玉,號稱帶甲百萬,手裡至少也有三十萬人馬。後來輔佐南明弘光政權的四鎮軍閥,平均每一路也有五萬人馬,加起來又是二十萬大軍。

\t福建的鄭芝龍,手裡三十萬人馬是綽綽有餘的,就連靠近北京的吳三桂手裡都有五萬精銳部隊。再加上零零散散各路大軍,掌握在明廷手中的軍隊有一百萬是毫不誇張的。

\t大明朝的實力還是比較強悍的,能夠抵擋清軍在關外六十年的時間,這可不是吹吹牛就能做到的事情。所以大明王朝的實力是有的。

如果這百萬大軍同時來北京勤王的話,那麼崇禎壓根就不可能那麼慘。但是這些人雖然手握重兵,可一個人都沒有帶兵前來。

\t各地將領心懷鬼胎,都有自己的考慮。

這些將領都在各地,白白拿著國家的糧餉,在得到皇帝的勤王令後,卻望而卻步了。每個人的心思都不同,都要為自己的前途做考慮。

比如說鄭芝龍,他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海盜頭子,如果大順軍或者清軍打來了,他要是打不過,大不了再回去做海盜。但是北上勤王的話,那損失可就慘重了。

再說左良玉,他在地方上早就成了土皇帝,常年跟大順軍處於對峙狀態,小摩擦是少不了的,但是硬仗卻沒打過多少。如果他去北京勤王,那自己的底盤可就都送給大順軍了,他覺得划不來嘛!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暝,都城陷,帝泣語後曰:“大事去矣。”後頓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聽一語,至有今日。”乃撫太子、二王慟哭,遣之出宮。帝令後自裁。後入室闔戶,宮人出奏,猶雲“皇后領旨”。後遂先帝崩。---《明史》

\t四鎮軍閥在保衛弘光帝的時候,其實就表現出了他們囂張跋扈的本性。他們是不可能願意跟著崇禎皇帝賣命的。他們的實力本來就不大,就算是到了北京那也是成了炮灰。再說了他們只想著盤踞在地方上,做一個封疆大吏,哪有保衛國家的雄心呢?

最靠近北京的吳三桂,此刻是不能動用大軍的。因為他這五萬關寧鐵騎,那是守衛山海關的。關外有二十萬滿洲鐵騎,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且吳三桂沒有迫切回來的願望,他甚至都不怎麼想見到崇禎皇帝。

所以當時全國每一個軍閥都有自己的想法,直接耽誤了最佳時間,導致北京城被攻破,李自成做了皇帝,而崇禎帝則上吊自殺了。

\t崇禎皇帝對將領嚴苛,導致無人願意前來。

這些人之所以不肯來搭救崇禎皇帝,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崇禎太嚴苛了。當年袁崇煥為了崇禎捨身忘死,結果被崇禎處死。孫承宗為大明殫精竭慮,還是被崇禎剝奪軍權。孫傳庭鎮守潼關,戰死以後崇禎居然認為他是畏戰潛逃了。

這種皇帝就算是他們挺願意前去勤王,那也有可能受到崇禎的處罰。拼了命前去保護皇帝,卻要換來被責罰甚至處死的局面,那他們為什麼還要去賣命呢?

是故明之亡,亡於流賊,而其致亡之本,不在於流賊也。嗚呼!莊烈非亡國之君,而當亡國之運,又乏救亡之術,徒見其焦勞瞀亂,孑立於上十有七年。而帷幄不聞良、平之謀,行間未睹李、郭之將,卒致宗社顛覆,徒以身殉,悲夫!---《明史》

\t崇禎皇帝就是認為自己是皇帝,所以認為天下臣民都應該聽自己的使喚。可是他缺乏駕馭將士們的辦法,一味地向將士們索取,卻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做感恩,甚至叫做籠絡人心。

\t對有功之臣,都能夠懷疑他們謀反,那這些擁兵自重的人,在崇禎眼裡豈不全都是反賊?崇禎的所作所為寒了天下將士們的心,所以自然不會有人願意去救他。

當然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是例外,那就是吳三桂。吳三桂是崇禎親封的山海關總兵,掌握著五萬鐵騎,這是用來抵抗清軍的,所以他來不來搭救崇禎,必須要考慮到滿清入關的危險。

\t吳三桂其實也做好了兩手準備,不打算援救崇禎。

從吳三桂接到勤王令,一直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中間有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按照後來人的說法,爬都能從山海關爬到北京。可是吳三桂愣是沒來得及趕到北京,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直接的原因就是吳三桂壓根就不打算回來勤王。

他不打算回來的原因有這麼幾點。

  1. \t首先他的責任重大,如果回來勤王,山海關被清軍攻破了,那大明朝可就腹背受敵,早晚有王國之禍。
  2. \t其次他在等待其他援軍前來共同勤王, 因為他這五萬人馬,雖然戰鬥力比較強悍,但是跟數量上有優勢的李自成大軍是沒辦法相提並論的。所以即使他回去了也未必救得了崇禎。
  3. \t再則吳三桂心裡也不知道該不該救崇禎,在某種程度上,吳三桂其實已經接受李自成成為新皇帝的事實,所以他或許就是在等待李自成殺掉崇禎。

\t所以吳三桂也不會選擇回來勤王,當年崇禎皇帝將他安排在山海關,其實就是為了做兩手準備,既可以抵擋滿清大軍的入侵,又可以及時趕回來勤王,可惜他的計劃趕不上人心的變化。


江湖小曉生


大明國滅要說崇禎沒責任,那肯定是不對的,說完全都是臣子們“誤我”也是不對的。

崇禎這個人有很大性格缺陷,並且刻薄寡恩,虛情假意,缺乏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擔當和決斷,更何況當皇帝。他本身也沒有受過系統化的帝王教育,就像個只會做錯事的熊孩子,對的事情從來不堅持,錯的事情不管誰死,也不管死多少人也要執行下去。

如果他只知道吃喝玩樂,雖然大明同樣保不住,但是他好歹瀟灑過17年,而且還能少死功臣良將無數。

可嘆的是,吳三桂真的是去救崇禎,還被人誣陷成刻意拖延行軍速度

。唐通趕到了,但是不敵崇禎養著的內鬼杜之秩,所以無奈投降了,然後多爾袞抽完,吳三桂抽,很是悽慘。

到底是誰拖延“救火”速度呢?不好意思,恰恰是崇禎本人,別管逃跑還是勤王,崇禎的最高“理想”就是所有人都同意,他必須是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撤防寧遠或“親征”南京,這樣一來他不用背黑鍋,他對得起祖宗,雖然主意本來就是他出的,所以就發生了幾乎所有人都同意,但僅僅首輔陳演不同意,他就擱置了勤王的問題。

陳演有錯麼,崇禎事後清算的毛病太遭人恨,因為他根本沒擔當,所以崇禎說去南京,大臣們不同意,為啥呢?崇禎的毛病實在不好,他的意思從來不自己說,總是要借別人的嘴說出來,而且一旦在朝堂遇到阻力,往往誰說出來誰倒黴。陳新甲的事,陳演很難忘,因為他當初就積極參與營救陳新甲的計劃,但是崇禎一點活路不給。

陳演有錯麼,論打他能比盧象升麼,論真心待皇帝他能比得上陳新甲麼,倆人都死了呀,別人同意無所謂,無關緊要,他是內閣首輔,他如果同意吳三桂揮師勤王,就相當於是他支持撤防寧遠。

沒有錢打造新軍,連護衛隊都湊不齊錢,當時的寧遠已經是“海外孤島”,一動就得撤防,遼西走廊完全喪失,滿朝文武都明白,撤防以後前線收縮到山海關,崇禎活了(未必,李自成和後續到達的多爾袞,明軍都打不過,大臣們心裡有數),陳演八成要死,同理,崇禎跑南京去了,崇禎活了,陳演也會死,而且是帶著恥辱全家去死,一群人老成精的政客看著崇禎快20年了,能不知道崇禎是什麼人麼。

無論是陳新甲和盧象升的朋友還是仇敵,他們的心,同樣拔涼拔涼的,雖然是政敵,但兔死狐悲,真心給崇禎打工,連命都豁出去了,就這結果?前車之鑑吶,他愛死就讓他死去吧。

孫傳庭被崇禎逼得全軍覆沒,崇禎懷疑他詐死潛逃,大明國滅除了小兒子太小,孫夫人張氏率孫家二女三妾投井自殺,滿門忠烈,崇禎一文錢都沒給。

盧象升被楊嗣昌、高起潛活活陰死的時候,身上還穿著孝服(鎧甲裡面),全身被射滿了箭,即便早已死去,清兵還在不停的射箭,保護盧帥屍體的士兵同樣被射成篩子,三郡之民哭聲動天,楊嗣昌整整拖了80天才入葬,楊嗣昌為了洩憤夠缺德吧,是的,僅比崇禎差了那麼一點點而已,這事舉國皆知,全國臣民、部隊都盯著看呢,大家覺得楊嗣昌蓋的住麼,奏摺被扣住了,所以崇禎沒看見,可能麼?可能?好,往下看。

楊、高為什麼那麼大膽子敢明目張膽的陰死盧象升?

崇禎召盧象升進京商討應敵之策,盧象升說:臣主戰。帝色變,過了好久才從嘴裡擠出一句話:“你去外廷商議討論去吧,出兵的事兒和楊嗣昌、高起潛商量。”

你主戰?崇禎、楊、高正商量著議和呢,你真把多爾袞抽了,就沒法議和了,更何況豪格也在軍中。

整件事的背後,崇禎一直都在。

盧象升的結果是什麼,一直不予撫卹,直到心腹楊嗣昌死了,崇禎才給了些福利,他不知道?早知道。

盧帥也有其缺點,但是誰又沒缺點呢,他閃光的一面太過讓人敬佩,一個人為了國家社稷,甘心赴死,也可能是“不智”,也可能是戰術不夠老道,但是清兵入關大搶特搶,誰敢應敵,我們還能挑剔什麼呢?其他人為什麼不應敵的原因,今後在說,不多贅述。

陳新甲一個兵部尚書,他談什麼和,他能做得了什麼決斷,能做主給滿清什麼好處,他去談和,還不是崇禎授意的,事情洩露以後,被群起而攻之,最後吐露出崇禎安排議和的實情,得,崇禎惱羞成怒,殺了陳新甲。

先是假裝不知道陳新甲談和,假意問罪,什麼時候陳新甲倒黴的?說出實情後,陳新甲才倒黴的,為什麼?這就是我所說的崇禎沒擔當,如果陳新甲按照崇禎所說,老實認罪、背鍋,那啥事都不會有,崇禎呵斥歸呵斥,但一直幫陳新甲頂著呢,問題陳新甲心裡憋屈把崇禎賣了,那還不急?其實大臣們沒傻子,都明白得很。

所以說崇禎刻薄寡恩,一點都沒冤枉他。這樣的老闆,哪個員工能甘心賣命,連個撫卹金都沒有,還要家屬要飯一樣上門討,而且不好意思,還不給你,滿朝文武都心寒了,誰稀罕救這麼個無情無義,心如毒蠍之輩。

吳三桂的勤王速度

多爾袞:聽了急調而歸的范文程的建議,用最快的速度:6萬人,5天方始開拔

吳三桂:接到諭令,撤防寧遠,燒燬無法帶走的輜重以及一切物資,動員五十萬邊民和軍屬,帶著民眾的所有財產(房子,耕地沒法搬哈)4天開拔,5天到達山海關!快的不得了。

木桶效應

短板就是民眾的速度,從寧遠到山海關有200裡,每天50裡,合25公里,已經是民眾最快的速度了,沒法再快了,軍民混行也就這速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扛著家產走25公里試試,再說當時的民眾裡還有老弱病殘孕呢。

吳三桂為什麼不帶兵直接抵京勤王呢?

吳三桂瘋了?他只是個遼東總兵,他還有頂頭上司薊遼總督王永吉呢,吳三桂準備撤防的時候,蹲守遵化辦公的王永吉幾乎跑得舌頭都吐出來了,2天時間就跑到了寧遠。“監軍”大人到了以後,吳三桂才能動,是王永吉安排吳三桂斷後,軍民混行

為什麼說崇禎把自己耗死了?

由北京到遵化大概不到180公里,即便傳旨的太監再不惜命的跑出專業騎兵的速度,估計也得2-3天,王永吉接到諭令騎馬跑到寧遠,不到300公里,從寧遠再和民眾回到山海關110公里,吳三桂安排民眾,加上休養補給僅僅用了2天就再次開拔上路。

啥?到山海關不安置民眾,不休整直接走?會死人的,勤王是去打仗,累得像狗一樣過去也是送死,部隊想保有基本戰力都需要休養,況且也都沒閒著,自己再去北京也要軍糧,物資等等,得準備,還要安置百姓。崇禎的毛病在哪兒,他為什麼不直接調吳三桂勤王,他說的是“撤守”。

所謂撤守就是吳三桂從寧遠遷至山海關的那一套差事,所有輜重、糧草、民眾,都要帶走,兵士就更不用說了,所有帶不走的都要銷燬,這些都是有成例可循,有具體任務要做的,有一定規制,幾十年來都是如此,不是吳三桂為了拖延時間而發明的,崇禎臨死還在多疑,還非要王永吉去監軍上路,所以他就只能上吊了。

吳三桂的真實速度

山海關→豐潤,2天,300裡,這絕對是全速,如果與多爾袞的強行軍比,不敢說不差分毫,但是差不了多少,而且雙方馬匹可是有較大差別的,清兵的馬都是蒙古各部精挑細選的優良戰馬,一個夏利1.0,一個夏利2000,雖然都是夏利,但差距還是很大的。

崇禎的宿命

崇禎的毛病,李明睿也知道,所以在勸崇禎的時候說過“內斷之聖心”,就是你自己拿主意,自己做主,不要徵求意見,也不要再甩鍋給別人,耽誤不起了。

到後來,崇禎為啥不逃跑了?大意就是著名的“君王死社稷”,崇禎的表情很抗拒,但身體很誠實,南遷的準備工作始終沒停,一面調人去南京查看兵馬情況,一面調天津巡撫和船隻300艘在直沽待命、策應。

天津巡撫一面讓自己兒子進京催促崇禎,一面調五千精兵想去通州接應,要麼你別說,說完了人和船都到位了你就走,崇禎還在猶豫,最後灑淚而去,他知道崇禎活不了的。

而崇禎竟然有臉埋怨陳演,“朕不要做,先生偏要做,朕要做,先生偏不要做”,你怪人家幹嘛呢,嘴和腿都在你身上,你想走誰能攔你,真為了祖宗基業考慮應該盡力保住大明,而非幾個陵墓。

在勤王這件事情上還是一樣,你怪陳演幹嘛,你自己猶豫、沒主意、要甩鍋,你最後怎麼繞過去發的諭令,為什麼不提前繞,你沒有決斷,為何又下了決斷,你不想揹負放棄國土的惡名,為什麼最後又諭令撤防寧遠了呢。崇禎這個人就死在自己手上。

大明國滅絕不是崇禎一個人的原因,但大明到最後階段眾叛親,人心向背離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一點崇禎“居功至偉”,但是大明確實也如同一個垂死的病人,即便遇到神醫,也是治得了病但救不了命,一切的一切都糜爛至極,這不是崇禎的過錯,也無法扭轉。


古今通史


1644年,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進入山西,準備進攻北京。崇禎皇帝傳詔書命令各地軍隊進京勤王。可是,直到崇禎在煤山上吊自殺,各地也無一兵一卒到達北京城外。

這是什麼原因呢?

崇禎皇帝畫像

當時,崇禎皇帝為了增強各地將領進京勤王的積極性,給他們個個加官進爵。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左良玉寧南伯;唐通定西伯;黃得功靖南伯;劉澤清升職一級,劉良佐加署一級……。凡是手中有兵、能夠就近赴京勤王的將領,統統都被晉升了官職。

可是,這些將領都不買帳。沒有人來。頂多就是口頭上說來,實際上遲遲沒有行動,還擺出許多困難,要糧要餉。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崇禎剛愎自用,猜忌寡恩。對大臣動輒下獄殺戮,一點兒情義也不講。

忠臣良將,像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等,都下場很慘。朝廷中有才幹的能臣,諸如楊嗣昌、陳新甲等人,要麼自殺,要麼被殺。

崇禎對臣下的刻薄寡恩,已經使將領們都寒心了。

2.崇禎後期不信任大臣,重用太監。讓太監們去軍中擔任監軍,這些監軍宦官根本就不懂軍事,經常向將領們索取賄賂,還奪取將領的兵權;在戰事之中,每每敗壞大事。例如,明末忠勇兼備的大將盧象升就是被監軍太監高起潛給害死的。

盧象升孤軍奮戰,力竭而死

3.李自成大順軍軍力雄厚,戰鋒正盛。明軍將領誰也不願去與李自成殊死搏戰。

4.將領們也有自己的苦衷。當時兵力最廣的左良玉駐紮在武昌。軍隊雖然眾多,卻是東拼西湊,收集散兵遊勇,剛剛建立成軍的。左良玉的精銳親軍已經在朱仙鎮大戰中損傷殆盡了。況且,此時湖廣地區已經駐紮了不少大順軍,僅僅襄陽一地,就有李自成的大將白旺率領七萬大順軍精銳。

在此情況下,左良玉確實也不敢離開武昌去勤王了。





明末著名將領左良玉

而明軍中戰鬥力最強的遼東鐵騎,也僅剩吳三桂手中的三萬人馬了。吳三桂還得防範滿清八旗兵的進攻。並且吳三桂的部下大都是遼東人,家族產業都在遼東。要讓他們拋家舍業,撤入關內,思想工作確實也不好作。

吳三桂的漫畫形象。

5.袁崇煥北京城下打敗清軍,被崇禎凌遲處死;盧象升進京勤王,孤軍與清軍浴血奮戰,被監軍太監高起潛坑死,屍體暴曬80多天,不得下葬;孫傳庭被崇禎逼著出戰,戰死沙場,卻被崇禎懷疑是逃跑了,連個口頭表揚都沒得著。



明末大臣孫傳庭

這些活生生的例子擺在明朝將領們的面前,只有傻子才會急吼吼地去勤王吧。

反正老子手握重兵,不去勤王,朝廷能奈我何!


惰性人兒


近日有網友提問:崇禎上吊自殺之前,傳旨手握重兵的“大佬”進京救駕,為何都見死不救?難道大家都盼望著崇禎早死、大明早亡嗎?

1、哪些“大佬”是崇禎最後的稻草

先來看看崇禎死前傳旨讓哪些“大佬”來救駕吧:崇禎十七年正月二十八日,崇禎下詔天下救援京師。到三月五日,見無人前來救駕,就封總兵吳三桂、左良玉、唐通、黃得功為“伯”,六日再次下詔徵各鎮進京救援。

三月七日,崇禎終於迎來第一支救駕軍:總兵官唐通到了。崇禎命他和近身內臣杜之秩守衛居庸關,又命令太監王承恩守衛京城。

但這支救駕軍成了投降軍:三月十五日,唐通、杜之秩向李自成投降,三月十八日傍晚,外城陷落,三月十九日拂曉內城陷落。崇禎吊死萬壽山,王承恩陪其一同吊死。

唯一到來的總兵居然和內臣投降,北京城因此門戶大開,此後李自成大軍如入無人之境。那麼,其他幾位“大佬”幹啥去了?他們如果能如期到來,會不會成為崇禎生命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呢?

2、吳三桂、左良玉、黃得功接命救駕後在幹啥

正月下詔進京救駕,到三月五日無人前來,只好給四人封官,除了唐通趕來又投降,其他三人的救駕表現各不相同:

——吳三桂:接到救駕命令時,吳三桂在寧遠。13天后率軍趕到達山海關,隨後率軍趕往北京城。三天後即三月二十二日,率兵到達玉田一帶,這時北京陷落、崇禎自殺。吳三桂馬上率兵返回山海關,此後吳三桂在大順、大清之間開展政治投機活動。

從寧遠到山海關2100多公里,用時13天,平均每天行軍160多公里。而從山海關到玉田(河北唐山西北處)全程約195公里,每天的行軍速度是65公里。

多麼令人生疑的速度啊,這樣的速度無論如何不能叫急行軍,更不是入京救駕的節奏。後人為此推測,吳三桂之所以慢慢騰騰,目的只有一個:企盼大順早日攻破北京城。

——左良玉:接到救駕命令時,左良玉正在武昌。崇禎封左良玉為寧南伯,授他兒子左夢庚為平賊將軍,承諾救駕成功後讓他們父子世代守衛武昌。同時命令給事中左懋第順路經過時,督促他出兵救駕。

左良玉接命後沒有出兵,而是寫了一封出兵計劃書,讓左懋第帶回北京。結果,書遞上去崇禎還沒來得及看就自殺了。左良玉這樣的做法,解釋也只有一個:你死你的去吧,只要我和我的大軍活著就行。

——黃得功:接到救駕命令時,黃得功正在廬州,崇禎臨死前把他封為靖南伯。史書中對黃得功接命後的動向並未記載。只是在南明立國後,黃得功被晉升為侯,同劉良佐、劉澤清、高傑一起開設四大兵鎮。

3、“大佬”們為啥不起兵救駕

為啥崇禎下詔救駕,“大佬”不積極響應?原因只有一個:救駕之旅也是喪命之旅,誰也不想再走“誰拼命救主,誰為此喪命”的老路。對此,袁崇煥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無一善終的現實,讓天下人不敢救駕,下面有個統計,不算戰死、投降的,看看被崇禎處死、罷官的文臣武將都有誰吧:

——崇禎二年,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楊鎬因薩爾滸大敗被處死,棄屍於鬧市示眾;大清兵臨北京城,兵部尚書王洽被下獄;袁崇煥被下獄;錢龍錫被罷官。

——崇禎三年,總督薊遼都御史劉策下獄處死;殺袁崇煥;錢龍錫被下獄;楊鶴被下獄;孫元化被處死、棄屍於鬧市;劉宇烈下獄、遣送戍邊。

——崇禎六年,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被革職。

——崇禎八年,因皇陵失守,總督漕運尚書楊一鵬被下獄處死、棄棄屍於鬧市。

——崇禎九年,殺巡撫都御史王楫。

——崇禎十一年,罷免盧象升,同年兵敗戰死;罷免方逢年。

——崇禎十二年,罷免孫傳庭,被下獄;罷免熊文燦,被下獄;因邊境失守,誅殺巡撫都御史顏繼祖,總兵官倪寵、祖寬,內臣鄧希詔、孫茂霖等33人被處死、棄屍於鬧市。

——崇禎十三年,江西巡撫僉都御史解學龍和他推薦的黃道周;熊文燦被斬首示眾。

——崇禎十四年,總督鄭崇儉被處死、棄屍於鬧市。

——崇禎十五年,罷免謝升;王樸被處死、棄屍於鬧市;吏部尚書李日宣等6人被下獄;兵部尚書陳新甲被處死、棄屍於鬧市。

——崇禎十六年,範志完、趙光抃被處死、棄屍於鬧市;周延儒被處死。

崇禎即位後因戰事殺過7名總督:鄭崇儉、袁崇煥、劉策、楊一鵬、熊文燦、範志完、趙光抃。加上戰死的文臣武將,到崇禎臨死前,能領兵救駕的也沒有幾個人了。

在崇禎眼裡,沒有一個文臣武將是可以信任的,正如他臨死前的遺言“諸臣誤我”。哀大莫於心死,對於崇禎來說只有一死才是最好的解脫,因此他回絕了左都御史李邦華、右庶子李明睿請求南遷的建議。

三月四日,崇禎最後一次在平臺召見文武百官說“作為國君應為國而死”,李邦華請求讓皇太子去江南,也被被拒絕。也許從那一時刻起,崇禎已徹底拋棄了江山、拋棄了他的文官百官。

其實,手握重兵的“大佬”,之前就已拋棄了自己的皇帝。最後,讓我們借用崇禎死前遺言來評價下崇禎:“我因無德,干犯天怒,降下這場大災……”這樣看來,崇禎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指動濟南


崇禎是一個能把忠臣戰死惡意想象成“詐死潛逃”的千古奇葩,對於這樣一個皇帝,活該他過得艱難點。


孫傳庭:戰死還是詐死?

孫傳庭之死,是明朝滅亡前的重要事件。

他曾經長期駐守潼關,抵禦李自成的侵襲。崇禎十六年(1643年),崇禎皇帝居然讓孫傳庭倉促出師潼關,消滅李自成。這個決策在當時朝內遭到眾臣的反對。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言:

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也就是說,孫傳庭的軍隊是崇禎最後的指望。但崇禎一意孤行,孫傳庭只得聽命,最終大敗戰死,李自成也攻克了潼關。

這個決策失誤原本應該是崇禎的鍋,可崇禎居然質疑孫傳庭是詐死潛逃,沒有給予任何追贈。


崇禎的性格缺陷。

從種種事蹟表明,崇禎是個喜歡將自己的過失推諉給臣子的人。

忠心耿耿的孫傳庭,最後落得這樣一個下場,也就不可能再有任何人對崇禎盡忠。

類似的事情還有陳新甲的議和大案。原本是崇禎派遣陳新甲去和清朝議和的,但是消息被洩漏後,崇禎居然把一切責任都甩給臣子,將陳新甲下獄處死。

所以,請大家試想一下——

如果大家出兵勤王,會不會在事後被崇禎清算?

不僅如此,明朝將要滅亡之際,也正是其權力消失之時,臣子們的忠誠必然不及於往日。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去救崇禎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崇禎的事還是怪自己吧。


HuiNanHistory


因為崇禎剛愎自用,而且生性多疑,連勤王的袁崇煥都沒有好下場,還有誰敢來勤王呢?

勤王沒有好下場

1629年,皇太極帶領10萬精兵繞道蒙古,從喜口峰進入,兵臨北京城下。袁崇煥聽到消息後三百里急行軍,趕到了北京,擊退清軍。

但是崇禎卻以為袁崇煥故意將清軍引到北京城下,以“通敵叛國”的罪名處死了袁崇煥。

同樣的又是在這一年,農民李自成包圍了北京城,崇禎一如既往的下了聖旨,北京被圍困了一個月,始終不見一兵一卒前來救援,有了袁崇煥的前車之鑑,將領都寒了心,試問還有誰敢來?

各路兵馬心懷鬼胎

在當時明朝的軍隊還有百萬軍隊,其中有左良玉、劉澤清、高傑、吳三桂這四路人馬。

但是左良玉曾是李自成的手下敗將,他有80萬兵力,他怕李自成啊,北京城被攻破的時候他才開始計劃動兵。

高傑以前就是李自成的部下,他知道李自成的軍隊作戰兇猛,自己這5萬人馬還不夠他塞牙縫的,所以就在一旁看著他們鬥。

劉澤清的部隊就更不用說了,訓練、裝備都跟不上,一群烏合之眾,無非就是雞蛋碰石頭,所以當他接到聖旨的時候謊稱自己摔下馬受傷了,拒絕出兵。

最後一個肯救崇禎的就是吳三桂了,吳三桂願意發兵來救援,但是走的也挺慢的,大軍走到一半的時候就傳來了崇禎上吊自殺的消息。再者,他也有點不情願勤王,他給自己的後路就是投降清軍,後來他也這麼做了。


歷史先森



我看見有答案說吳三桂故意拖延,這真的冤枉吳三桂了,我這裡要為吳三桂辯白一下。


首先,崇禎是什麼時候下詔讓吳三桂率師回援京師的?


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四日,此時李自成農民軍剛打破寧武關佔領大同。我們來看崇禎十七年時的戶部主政蔣臣在他的《無他技堂遺稿》裡是怎麼說的:“崇禎甲申三月壬寅。撿括中外諸臣輸助甚迫。先是薊督王永吉密議棄關外四城。而以吳三桂兵入衛。閣臣猶豫四五月久不能決。於是上以左府起其父廢帥吳襄至延入閣大計。”


請注意這裡的“閣臣猶豫四五月久不能決”,也就是說是否讓吳三桂放棄寧遠率領遼東明軍回援北京這件事從崇禎十六年年末一直爭執到崇禎十七年三月,這總不是吳三桂指使的吧?


之後蔣臣在他的《無他技堂遺稿》記載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在談到寧遠鎮有多少老百姓時是這麼說的:“……

戰士皆舊有室家地土。一旦令其內徙。安可使之室家不完。而遽責以殺賊也。且舊餉缺至十四個月。可不為之設法補足乎。四城遺民尚六十餘萬。丁壯亦十五六萬。可盡棄以資敵乎。止言百萬尚是勉強之語。尚不知費臣子幾何籌畫也。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語。”


吳襄這番奏對主要講的是什麼呢?講的是在“以遼人守遼土”政策下,遼東明軍已經實現了本地化,拖家帶口的,這種情況下要求吳三桂帶領關寧軍拋棄家小回師北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即使是崇禎皇帝也不可能下令要求關寧軍這麼做,所以才會“上佇思良久深然其語”。


到了三月四日,李自成農民軍攻佔大同後,崇禎皇帝實在拖不起,以同意給事吳麟徵《請徙寧遠疏》的形式要求吳三桂回援京師,但是在詔書裡崇禎帝也不敢讓吳三桂丟下寧遠老百姓和軍隊家屬,而是讓他“棄地不棄民”。



吳三桂是在三月六日在寧遠收到的詔書。接下來就是組織寧遠軍民大撤退。那麼,寧遠鎮究竟有多少人呢?


《明史紀事本末》裡說“三桂徙五十萬眾,日行數十里。”,吳三桂父親吳襄則說“四城遺民尚六十餘萬。丁壯亦十五六萬。”


寧遠真有這麼多人?我們綜合各種史料,寧遠鎮軍民肯定是沒有50萬這麼多的,但是光是寧遠城的遼民,至少就有8萬左右,這還不包括寧遠軍的家眷。其他如中前所等四個漢鎮衛所的轄區,乃至覺華島等十數堡、塢,前方沿至與錦州清軍勢力交界的中間地帶內的遼民,怎麼算也至少有不下2、30萬人。


吳三桂三月六日接到詔書,三月十號完成全部動員撤離工作,這速度真的慢嗎?


我們再來看吳三桂這2、30萬人的行軍速度,《本末》裡說吳三桂“日行數十里”,而事實上吳三桂這2、30萬人走到山海關一共用了5天時間,這速度算不算慢?


我們來看歷史上另外一起赫赫有名的大撤退事件,這就是小說《三國演義》著名橋段“長坂坡”的背景,劉備大撤退。



《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


而司馬光在《資治通鑑》裡是這麼說的“比到當陽,眾十餘萬人,輜重數千兩,日

行十餘里……”


如果我們參照劉備帶領十餘萬人撤離速度,那麼,吳三桂帶領這2、30萬人撤離速度不但不慢,而且還挺快的了。


吳三桂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到達山海關,而在三月十五日,李自成的大順軍剛剛接受了居庸關守將唐通的投降,這件事就連北京城裡的崇禎皇帝都不知道,更遑論山海關的吳三桂了。


吳三桂在對軍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花幾天時間和關門總兵高第、遼撫黎玉田等人安置遷移進關的幾十萬百姓和部分寧遠軍家屬,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的。


《南明史》對於吳三桂這段時間的行為的表述是“官紳家屬和相當一部分遼東百姓跟隨進關,安插未定,明朝就覆亡了。”


請注意“安插未定”四個字,這說明近代歷史大家也傾向認可吳三桂並未拖延。


而即使是崇禎皇帝本人也是到了三月十七日李自成都兵臨北京城下才知道李自成大順軍已經打到了北京城下,“上覽之色變,即起入。諸臣立候移刻,命俱退,始知為昌平失守也。


即使此時崇禎帝命人快馬加鞭趕往山海關命令吳三桂火速率兵回援,至少也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到山海關,事實上已經是來不及了。


吳三桂三月十八日從山海關啟程,三月二十日到達永平,兩天時間三、四萬軍隊行軍兩百里,這速度絕對說不上拖延。


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時代行軍速度:唐貞觀年間徵吐谷渾“賊聞兵至,走入嶂山,已行數千裡”,“遂率偏師並行倍道,去大軍十日,追及之”,平均一天一百里的樣子,而在世界範圍內看,第二次布匿戰爭的轉折點,梅托拉斯河谷戰役中,羅馬公民兵強行軍衝向波河阻止哈斯德魯巴的軍隊南下,平均每天的行軍距離超過了50英里。



但是這是在阿庇烏大道(這條石砌大路今天是羅馬著名景點,路況之好騎車是沒有問題的)創造的,沒有揹負給養,最輕裝上陣,沿途的城鎮負責把飯做好了由軍隊取用。


綜上所述,吳三桂回援速度絕對屬於正常範疇,而且史料上也沒有發現古今歷史研究者也沒有發現吳三桂有拖延的情況。


與其怪將軍們拖延,不如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麼火燒眉毛的情況下,一個關寧軍回援這麼簡單的事情,崇禎帝和他的大臣會“猶豫四五月久不能決”。哪怕早半個月下詔給吳三桂,崇禎帝也不會在景山上吊了。


蘭臺




崇禎帝生性多疑剛愎自用,盧象升孫傳庭等其他大將戰死,被督軍太監和大臣合夥誣陷上奏要麼臨陣脫逃要麼詐死潛逃,忠心耿耿為國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前車之鑑在眼前,面對勤王之命,那些擁兵自重的將軍當然是萬般推脫。

明末拼死在前線的基本上是忠心耿耿的大將,吳三桂收到勤王回京命令時已經晚了,還沒到達北京,北京就被李自成攻破,崇禎帝身死,其他如左良玉之流,在亂世中壯大,擁兵自重根本對朝廷沒有敬畏之心,更何況朝廷對待為國盡忠之人如此刻薄呢,更不會盡心盡力了。

朝廷待忠心耿耿之人如此,寒了其他將士的心,而且明末亂世中,有兵就有地位,那些擁兵自重的將領當然不會消耗實力去與農民軍死磕,最終以北京城破崇禎帝身死而告終。


宋安之


因為明朝氣數已盡,正如燒餅歌所說:“祖宗山上貝衣行”宗和山兩個字是崇,上、貝、衣三個字是禎。具傳說有次崇禎帝帶著太監微服私防,遇到一個測字先生,崇禎就讓測字先生給自己測個字算算自己的命。測字先生讓崇禎寫一個字,崇禎沒有寫只是隨便說了一個字“友”,測字先生聽後說:“反賊出頭了”崇禎帝聽後慌忙改口說:“我測的字是有沒有的“有”不是朋友的‘友’”,測字先生聽後說:“把有拆開是、月,大字少一半,明字少一半,大明江上少一半”。崇禎帝聽後大吃一驚,連忙又改口說:“我測的字不是有沒有的‘有’是時辰的‘酉’”測字先生聽後對崇禎說:“酉字是至尊去頭又去腳”。崇禎聽後悶悶不樂的回到了皇宮,不久李自成的起義大軍圍住了紫禁城,崇禎最後吊死在煤山。


你好顏如玉


崇禎十七年(1644年)初,山窮水盡的崇禎皇帝這才下令“徵天下兵勤王”,眼看無人入衛,特地給遼東的吳三桂、薊鎮的唐通、山東的劉澤清下詔書,命其“率兵入衛”。

結果吳三桂磨磨唧唧,磨蹭半天沒來,劉澤清謊稱摔傷了腿,轉頭帶兵搶掠了一遍臨清地區,便往反方向(江淮)進發,只有唐通一人帶著八千人來了,但崇禎的做法挺噁心——從內庫拿出四千五百兩銀子犒勞(平均一人五錢),還很貼心地派了太監杜之秩監軍。



讓人拿著白菜價幹賣命活,朝廷當各路軍閥吃素的?

當時的局勢已經很險惡了,就在前一年,明朝在松錦大戰中損失了全部的精銳,關外傾全國之力打造的寧錦防線僅剩寧遠孤城,而關內也不好受,李自成擊敗孫傳庭,在西安稱帝,明朝的勢力被擠壓到了黃河以北、長城以南一帶,而這些地區要麼早在清軍前五次入關中被劫掠得生靈塗炭,要麼被大旱、鼠疫折騰得經濟社會崩潰,明朝的統治根基從根本上已經動搖了。此時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明完了。



此時願意捨生忘死勤王的,得有多麼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忠誠意識啊。

不得不說,崇禎曾經擁有過許多這樣的忠臣良將。盧象升戴孝死戰,結果崇禎自己戰和不定,坑死了“天下兵馬大元帥”。孫傳庭臨危受命,自募新兵迎戰早已脫胎換骨的李自成,結果犧牲了也得不到崇禎的撫卹。就這樣吃力不討好的“愚忠”,末代王朝能有幾人?奈何崇禎皇帝如此薄情寡義,讓天下人寒心,滿朝文武大臣早就心懷鬼胎,臨死之際又有誰願意為他賣命呢?



再說明朝末年的軍事體制,自正德以後,朝廷逐漸允許私人武裝,戚家軍、白杆軍就是典型代表,私人武裝的戰鬥力顯然比衛所兵戰鬥力強,但最大的問題就是隻聽命於個人,這個趨勢到後期漸成尾大不掉之勢。己巳之變,袁崇煥被下獄,關寧軍竟然不顧京師被圍,掉頭就走;長腿將軍賀人龍,多次拋棄主帥帶頭逃跑,氣的崇禎下密令也要除掉他;包括吳三桂本人,松錦大戰擅自逃跑,導致松山城破,明軍全面崩潰。如此劣跡斑斑的軍閥,崇禎又怎能期待他們來救援呢?



事實證明,這些軍閥都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精緻的利己主義,在明朝滅亡之際,紛紛投降農民軍或者清軍,尤其洪承疇、吳三桂等漢奸,很好地充當了清軍佔領全國的馬前卒,民族大義尚且不顧,崇禎的死活又與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