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公元1932年,溥儀在偽滿洲國稱帝,溥儀堅信不日將恢復大清昔日的榮光。很快,夢想終究抵不過現實,溥儀發現自己只是一個傀儡皇帝。

受制於人的溥儀很難受,他只是日本人手中的工具,任人宰割。不安於現狀的溥儀處處跟日本人唱反調,日本人打算做掉溥儀,另立新君。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溥儀

日本人設計出一個偷天換日的陰謀。

假如做掉溥儀,需要有後代繼承皇位,溥儀一生無兒無女,又無生育能力,是不可能後繼有人的。但溥儀還有一個親弟弟溥傑,可以生育,如果給他許配一位日本皇室女子,將來的孩子也是有一半日本血統。

這計謀可謂是一箭雙鵰,既可以做掉溥儀,又可以安排有一半日本血統的孩子繼承,名正言順。

晚年的溥傑回憶道:當時日本人莫名其妙地將我帶到東京,娶一位日本皇室妻子。溥傑當時內心很不安,但又沒有辦法,他和溥儀早就淪為日本人手裡的工具,根本沒有話語權。

日本的皇室當時也沒閒著,經過在適齡女子中精挑細選,日本皇族嵯峨世家的千金嵯峨浩符合要求。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嵯峨浩

大清皇室娶日本皇室,門當戶對。當時溥傑30歲,嵯峨浩23歲,年齡也是正當。如果生個兒子,做掉溥儀、溥傑兄弟二人,兒子順利登基。日本人的整個陰謀就算得逞了。

對於溥傑和嵯峨浩二人來說,這完全是一場政治婚姻。對於這場婚姻,嵯峨浩的內心是拒絕的,但為整個家族考慮,嵯峨浩只能答應,別無選擇。

1937年1月18日,溥傑與嵯峨浩在外祖父家中約定見面。嵯峨浩的外祖父家中陳列著很多珍貴的文物,令溥傑大吃一驚,溥傑稱其為"相當豪華"。

這是二人的第一次見面,嵯峨浩當時穿著一套百合花裝飾的衣裙,打扮的小鳥依人,端坐在溥傑對面。兩位年輕人都比較害羞,一直低著頭,並沒有什麼交流。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溥傑、嵯峨浩

據溥傑回憶,他當時對嵯峨浩一見鍾情,而嵯峨浩,對於這位文質彬彬的小夥印象很深。

一切按照日本人的計劃進行,沒幾天,日本人為溥傑和嵯峨浩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當時在日本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佔據了日本各大新聞報紙的頭版頭條。

婚後,兩人經歷了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寧靜、安逸又不失甜蜜。

過了幾個月的甜蜜生活,溥傑帶著嵯峨浩回到了長春。

很快,嵯峨浩懷孕了,日本人很高興,幸運的是,二人生的是女兒。溥儀聽後最為高興,他的小命暫時保住了,溥儀興奮地給孩子起了個名字,叫做慧生。寓意便是這倆人真“會生”,生了個女兒,哈哈。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溥傑、嵯峨浩、慧生

日本人肯定不甘心,再生一個!1940年,嵯峨浩又生下了第二胎,還是個女兒,取名為嫮生,溥儀心裡樂開了花,小命又保住了!他對這兩個侄女更是疼愛萬分!

1945年,日本戰敗,溥儀帶著溥傑逃出了長春,在瀋陽機場被蘇聯軍隊抓住,兄弟二人被帶到了蘇聯。

嵯峨浩帶著兩個女兒與溥傑就此分離,在東北流浪兩年後,1947年,日本軍隊將嵯峨浩母女送回了日本。

建國後,溥儀、溥傑被送入遼寧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

嵯峨浩當時帶著兩個女兒回到日本後,生活也很艱難,她日夜思念著丈夫溥傑,期盼著有一日能夠舉家團圓。同時也告訴兩個女兒,她們還有一位父親在中國。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溥傑、嵯峨浩

當時,嵯峨浩和溥傑對彼此都杳無音信,甚至都不知道對方在哪兒,這一狀態整整持續了十年,懂事的大女兒慧生看著媽媽每天在思念爸爸,心裡也很難受。

於是,1955年,慧生嘗試著給周總理寫信,想與父親恢復通信,母親和我都很想他。沒想到的是,周總理回信同意了,於是,嵯峨浩經常給丈夫溥傑寫信,盼著有朝一日能前往中國與丈夫團聚。

在撫順改造所,兄弟二人表現得非常好。

1959年,我國特赦第一批戰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獲得特赦。

1960年11月28日,溥傑第二批獲特赦。

溥傑被特赦後,回到了北京生活。他寫信給周總理,希望將遠在日本的妻子和孩子接到中國。但當時中日關係不好,無論哥哥溥儀還是嵯峨浩的家人,都不同意嵯峨浩再回到中國,讓夫妻二人就此斷了聯繫。

嵯峨浩卻執意不肯,她想來到中國,陪伴在丈夫的身旁。

一日,周總理宴請溥儀一家,在吃飯時,勸說溥儀同意嵯峨浩來中國與溥傑相聚,溥儀在勸說下,也答應了。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周總理、李淑賢、溥儀

1961年5月12日,周總理為嵯峨浩辦理好中國戶籍後,經歷了十六年的分離,嵯峨浩帶著小女兒嫮生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她是第一個回到中國的日本人,當時在國際上影響很大。

當天,溥傑親自前往廣州火車站迎接,走下列車的嵯峨浩穿著一身旗袍,小女兒嫣生上前叫了一聲“爸爸”,她已經是個二十一歲的大姑娘了,之前溥傑只能通過照片看女兒,現在他終於見到了真人,一時間熱淚無語。

她是日本皇室貴族,歷盡艱辛加入中國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晚年的溥傑、嵯峨浩

然而嵯峨浩身旁只有嫮生,溥傑未見到大女兒慧生,看到的只有一盒冰冷的骨灰。慧生十九歲那年因情離世,這成了溥傑一生中最大的痛,他責怪自己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回到北京後,溥傑和嵯峨浩回到了北京護國寺52號院居住。這房子本就是溥傑他爸的醇親王府,但後來溥傑沒住過。溥傑從新將屋內重新收拾了一遍,安置了傢俱,還安裝了當時為數不多的電話。

1980年,溥傑陪同嵯峨浩回日本探親,期間得了腎病,在病情有所緩解後,她便隨溥傑回到中國,放棄了在日本接受更好的治療。

1987年嵯峨浩在北京友誼醫院病逝,她在遺囑中說,不允許小女兒嫁到日本,把骨灰一半留在中國,一半灑向了日本。她想多陪伴逝去的女兒慧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