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3月4日晚間,工信部通過工信微報和工信微服公眾號,正式公佈了對河南、山東兩地攜號轉網違規問題的處理情況,再次引發用戶對三大運營商攜號轉網的討論。從這次公示的情況來看,兩地三大運營商違規的情況屬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有相關責任人受到了處罰,攜號轉網的監督機制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

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引起這一次工信部主動公開對攜號轉網違規處理情況的,是前幾天央視播出的在山東、河南兩地督查暗訪記錄。其中主要涉及到了電信運營商在攜號轉網執行中三個方面的主要問題,三大運營商都有案例被公開。包括中國移動等企業通過主動給老用戶免費贈送等方式,給用戶提供附帶期限的新業務合約,然後以新合約限制攜號轉網,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限制“靚號”用戶攜號轉網,並要求收取高額違約金;以及中國移動部分營業廳對用戶攜號轉網業務諮詢,線上線下答覆內容不一致,致使用戶多跑路耗時耗力等問題。

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實際上,這三類問題正是目前攜號轉網的三大頑疾。雖然工信部多次提出不能給用戶攜號轉網人為設置障礙,但三大運營商都或多或少地通過這三種方式,來阻止或影響用戶攜號轉網。中國移動在近期頻繁推出各種流量、語音和短信贈送活動,都要求用戶簽訂半年到兩年不等的在網合約,客觀上也起到了變相留住用戶的作用。此外,前段時間中國移動和聯通、電信都有用戶曝出,自己的手機號碼在攜號轉網的過程中被認定為“靚號”,必須支付剩餘合約期的違約金才能轉網,少的有幾百,多的高達數萬。一位河南電信尾號為“3333”的用戶,被告知違約金要交6萬多,這麼高的數字,而且運營商也很難拿出當時的協議,相信沒有幾個用戶願意交。這種索取高額違約金的模式,明顯就是一種阻止用戶攜號轉網的策略。

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儘管三大運營商通過這些違規的辦法來限制用戶攜號轉網,用戶攜號轉網的熱情依然比較高。工信部公佈的截至2月中旬的數據顯示,三大運營商累計轉網用戶已經超過180萬,其中中國移動淨攜出接近15萬戶,中國聯通淨攜出超過27萬戶,唯有中國電信把42萬多戶收入囊中。中國聯通在下架部分低資費套餐之後,用戶流失可以說在意料之中,但中國移動從去年的“查網齡送話費”,到最近的各種贈送活動,拿出了很大的誠意,仍然流失了十多萬用戶,肯定會很著急的。如今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移動也不敢頂風作案再用那些老辦法。不過有網友透露,中國移動又出新招了。

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究竟有何新招呢?中國移動對於前去諮詢攜號轉網的用戶,反覆提示轉網之後可能收不到銀行、學校、單位、網購等短信,讓用戶不敢輕易決定轉網。其實這也不是什麼新招,只是以前可以明目張膽地採用其他三種方式的時候,移動的業務人員知道這所謂的新招效果不太好,很少用而已。如今其他辦法正處在整治的風口浪尖,效果差的辦法也用上了。

工信部剛出手整治攜號轉網三大頑疾,中國移動又有何新招?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中國移動在三大運營商中,無論是信號質量還是覆蓋範圍,整體上都要比聯通和電信更好。因此很多轉移到聯通或電信的移動老用戶,確實遇到過不能及時收到短信的情況。這一方面可能是信號問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攜號轉網系統還不完善引起的。畢竟各種網站和APP數以萬計,攜號轉網改造涉及面太廣,個別驗證短信存在不暢通的問題也並不奇怪。

所以準備攜號轉網的用戶,不管是要轉到移動,還是聯通或電信,都要先認真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需要經常收到比較重要的電話或短信,建議還是暫緩辦理攜號轉網,等三大運營商的攜號轉網系統再運行一段時間,穩定之後再轉網,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