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在汽車格局嬗變與產業緩慢前行的當下,海拉不斷拓展產品組合,創新商業模式,整合資源並控制成本,進一步優化海拉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以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繼續成功之路。


前瞻未來,電氣化、自動駕駛等技術浪潮勢不可擋,零部件供應商亟需加速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謀求未來佈局;立足當下,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影響到全球汽車市場,整車廠成本控制日趨嚴格,零部件企業盈利空間大受擠壓。

我們看到,整個汽車產業格局正迎來深刻變化,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未來道阻且長。值此變革之際,2019年底,百年零部件企業海拉任命Jörg Brandscheid負責海拉在華電子業務,出任海拉集團電子事業部執行董事會成員、中國區電子事業部執行副總裁。此前,他在汽車行業已擁有超過25年的工作經驗,90%的職業生涯在通用和奇瑞汽車度過。


“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海拉集團電子事業部執行董事會成員、中國區電子事業部執行副總裁Jörg Brandscheid


新掌門上任後,海拉中國區電子的業務方向和市場策略有何調整?帶著這些疑問,本刊記者近日採訪了Brandscheid先生,深入瞭解到產業變革下企業的創新思路與本土化戰略。


拓展產品組合,驅動電動化與自動駕駛變革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發展離不開汽車電子。中國作為新技術浪潮集中之地,汽車電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格局逐漸升級,從動力控制系統逐步轉向安全駕駛輔助和車載電子系統。全球各大汽車零部件巨頭紛紛佈局,海拉也不例外。

自1996年進入中國,海拉精準把脈汽車市場趨勢與走向,先後在上海建立汽車電子工廠,於南京設立研發中心,並與海納川、一汽富維等夥伴建立了合作網絡與合資企業,以靈活響應市場對汽車電子日益增長的需求。Brandscheid先生表示:“開拓中國市場,我們有兩大理念作為支撐:一方面,不斷調整產品組合使其與主要市場趨勢保持一致,例如我們為電動化提供電池組和電池管理系統,為自動駕駛提供高性能雷達傳感器和前置攝像頭軟件等;另一方面,我們根據‘在中國,為中國’的本地化戰略加深本地佈局。”


在海拉電子的產品戰略中,電動化是重要方向之一。相關研究顯示,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超過傳統內燃機車,這對於在能源管理領域有優勢的海拉意味著大量機會。Brandscheid先生談到:“海拉在電動化領域擁有堅實的業務佈局,目前已為約25家客戶開展了近40個項目。” 海拉為各類驅動動力提供產品,從適用於微型混合動力的電池傳感系統(啟動/停止自動系統)到用於輕型混合動力的動力電子設備,例如雙電壓電池管理系統和48V電池組,再到用於純電動汽車的電池電子設備,例如電池管理系統和熱管理系統。

“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電動化進程加快的同時,自動駕駛系統逐漸普及,主流整車廠已經開始在電動化車型平臺上加快推進L1、L2級輔助駕駛系統,並逐步在2020年推出適用於堵車、泊車等特定場景下的L3級自動駕駛。Brandscheid先生表示:“作為雷達傳感器的領先供應商,海拉將從中受益。最新的一款產品是即將在2020年春季投產的77GHz雷達,其基於模塊化、可擴展的平臺概念,能靈活、高效地實現客戶特定需求。該技術先在德國落地,隨後在中國和美國生產。”

面對中國市場對技術需求的快速增長,海拉近年來加大投資,將其視為戰略要地,深度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理念。2020年1月,海拉與海納川鎮江合資公司開業,進一步優化與拓展海拉電子在中國的佈局。2019年年底,合資公司已批量生產天窗控制單元,幾個月後,車燈電子元件也將投入生產,隨後,產品組合將逐步擴大,涵蓋能源管理及輔助駕駛組件。

集成優勢與商業模式並重,增強全球創新能力


伴隨智能化、互聯化不斷升級,“軟件定義汽車”成為重要發展趨勢,並將驅動新一輪汽車變革與創新。Brandscheid先生表示:“為進一步增強全球創新能力,海拉每年將集團綜合銷售額的大約10%用於研發創新。而且,軟件專業知識正日益成為我們的一項關鍵競爭力。”需要強調的是,由軟件定義的高科技產品並不是簡單地將硬件與軟件堆砌在一起,其核心是集成能力。

“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自動駕駛趨勢下,汽車照明日趨智能化,這意味著汽車電子與照明的集成化趨勢將愈發明顯。海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雷達、攝像頭等與照明系統結合在一起,並攜手合作夥伴,共同助力自動駕駛發展。Brandscheid先生指出:“現代高分辨率前照燈技術越來越多地受軟件控制,從而衍生出許多新的功能,但這並不是全部。如今,汽車照明和電子設備已經開始全面融合。”據介紹,海拉正攜手彼歐,致力於汽車前臉的整體概念開發。開發的重點是有效地將部分照明模塊集成到車輛前部,如方向指示燈或輪廓照明。高度集成的首批項目正在開發中,包括集成各種電子元件,如雷達、激光雷達傳感器、前置攝像頭。在更復雜的開發階段,還可以集成用於車輛與其周圍環境以及前照燈之間溝通的大型顯示器。

步入智能網聯時代,汽車將成為最大的智能移動終端,無縫融入駕乘人員的日常生活。海拉基於在車輛進入系統中的技術經驗和創新,研發了下一代車輛進入系統——智能車輛進入系統,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定製化、個性化的解決方案。該系統集成了多種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基於低功耗藍牙的智能BTLE接入定位技術、基於面部和掌紋識別等生物學特徵的智能生物識別訪問,以及基於NFC和可穿戴藍牙設備的個性化解決方案。


“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在快速變化的產業格局之下,創新的理念和商業模式可以更好對接未來趨勢。海拉近年來極力推行有利於創新環境的舉措,先後在柏林和硅谷設立創新中心,並在上海建立投資與孵化中心——上海海拉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關注初創公司發展,希望將海拉深厚的行業積澱與初創公司的創新潛能結合起來。2019年,海拉與中國初創公司星雲互聯建立戰略合作,共同開發車路協同V2X解決方案;2020年初,與美國初創公司Oculii達成戰略合作與投資,將Oculii的軟件技術整合到海拉的77GHz雷達平臺上,成果有望在2023年投入批量生產。

整合資源與控制成本,推動新常態下中國市場新策略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趨緩,汽車行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一態勢對海拉有何影響?未來是否有戰略上的調整?“作為海拉,我們無法轉變行業發展的普遍趨勢。但我們必須問自己,如何能在停滯不前的市場環境中繼續成功之路。一方面,我們要看到自身的優勢,海拉擁有堅實、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不必重新塑造自己,這一點在雷達傳感器、電池管理系統等領域的投產項目可以佐證。”Brandscheid先生表示,“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推進自身發展。海拉特別強調兩項舉措:一是成本控制,另一個是對未來領域的投資。對於電子產品,我們將繼續專注於電動化和自動駕駛等戰略相關的產品解決方案,通過這種方式,海拉可以更好地從主流的技術趨勢中獲利。”

與全球汽車產業大環境一致,2019年中國車市延續了2018年的負增長,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7.5%和8.2%。2020年伊始,業內人士紛紛認為中國車市或將迎來轉機,但意料之外的新冠疫情又帶來更多不確定性,汽車市場短期回暖已無可能。


這一形勢對於剛剛履新的Brandscheid先生無疑充滿考驗。“目前,我們在中國的各個工廠已經嚴格按照政府規定復工復產。我們將採取力所能及的措施確保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將當前疫情對公司的影響降到最低併為客戶提供支持。”Brandscheid先生表示,“儘管當前市場不景氣,但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汽車行業的主導市場,並一如既往地推動行業轉型。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做出重大貢獻,並利用行業變革來推動我們業務的成功。但為此,我們必須繼續自身發展,以充分利用我們在中國擁有的巨大潛力”。


“勇迎產業變革,強化本土戰略”——訪海拉電子中國區新任掌門


為實現這一目標,Brandscheid先生分享了推動海拉電子中國業務發展的新策略,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其一,繼續拓展在中國的合作網絡。夥伴關係的建立在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可以創造協同效應,還可以滿足中國製造商對系統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

其二,加強銷售活動,以贏得新客戶並更有力地滲透現有的客戶市場。理想情況下,海拉認為必須加快步伐,在客戶開始實際採購流程和計劃之前說服他們採用自身的產品解決方案。


此外,強化中國電子事業部的本地化佈局。不可否認,在組織構架和技術上的本土化定位越好,可以更快速、更準確地響應客戶需求,立足在生產、研發等方面的深厚積澱,海拉未來將進一步優化架構。


中國是海拉最大且最為重要的單一市場,Brandscheid先生初任海拉電子中國區負責人,深感責任重大。他告訴記者:“未來,中國將推動並引領汽車產業的技術變革,蘊藏巨大機遇。海拉加大投資中國市場,希冀能在產業變革中延續以往的成功之路,我本人也期待參與塑造這一過程並做出個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