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南陽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山河奇秀俊美,名勝古蹟繁多,她的每一塊土地都隱藏著一段神奇的歷史,積澱著文化的瑰寶,自然也就引發了許多歷史上的成語故事。

小編蒐集了10個具有代表性的,邀請您來鑑賞

聽說南陽人知道五個的智商可以及格了,知道十個的智商簡直要爆棚!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幾個?


1

三顧茅廬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漢朝末年,逐漸形成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大勢力。勢力最小而無地盤,又無兵力的劉備聽說隱居南陽臥龍崗的諸葛亮很有才能,便恭恭敬敬地親自去尋訪。


劉備前後去了三次,頭兩次諸葛亮避而不見,第三次才親自出迎,在茅廬中共同探討時局,分析形勢,使劉備大為歎服,再三請他出山相助,重興漢室。諸葛亮深為劉備“三顧茅廬”的誠意所打動,答應了劉備的請求,離開臥龍崗為劉備出謀劃策,打了許多勝仗,奠定了蜀漢的國基。


2

初出茅廬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


公元207年,曹操派大將夏侯惇率領十萬大軍殺奔南陽新野,這時劉備僅有數千人馬,形勢十分危急。諸葛亮命令關羽、張飛各帶一千人馬,埋伏到博望城左右的山谷裡,命令關平、劉封領五百人,在博望坡後等候放火,命令趙雲前去誘敵,只許敗不許勝。請劉備親自帶領一支人馬,駐紮在博望山下,望見曹軍就退,等到各路火起後,再回軍衝殺。


夜半時分,曹軍被劉備、趙雲引到一條狹窄的小路上,路邊樹林茂密,蘆葦叢生,夏侯惇遲疑之時已經晚了,火光之中,燒得曹軍焦頭爛額,死傷不計其數。劉備回軍衝殺,關羽、張飛率伏兵攔住去路,兩面夾攻,殺得曹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這就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立下的第一功“火燒博望”。


3

羊續懸魚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羊續傳》


東漢吳帝時,江夏郡發生兵變,叛軍頭目趙慈率部殺害了南陽太守秦頡。漢靈帝獲悉後,調派羊續到南陽擔任太守,並平定叛亂。


叛亂平定後,羊續馬上整頓吏治,懲辦了幾個貪贓枉法的官員,受到南陽百姓的擁戴。羊續克己奉公,以身作則,清廉自守。南陽的官吏見太守如此節儉,也紛紛收斂,不敢大肆浪費,南陽的風氣很快好了起來。


有一天,南陽府丞得到了幾尾活鯉魚,給羊續送來一尾,羊續知道他是好心,沒有當場拒絕。但他知道如果別人知道自己收下府丞的魚,就會送來別的東西。於是,他把魚縛在一根繩子上,掛在庭中。過了幾天,府丞又給羊續送來一條活魚,羊續便拿出上次送的那條已風乾的魚說:“你上次送給我的魚還沒吃呢,怎麼好意思再收你的魚呢?”府丞當然明白羊續的意思,便紅著臉走了。


4

先憂後樂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公元1045年,范仲淹因參與慶曆新政夭折而被貶至南陽鄧州任知州。在鄧州,他創建了花洲書院,執經講學,以文會友,與民同樂。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九月,他的摯友滕子京派人請他為重修岳陽樓作記,范仲淹欣然揮筆,一氣呵成,寫成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


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下歷代文人志士所傳頌,並由此名句簡縮為“先憂後樂”。


5

望梅止渴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三國時期,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南陽)的張繡時,經過方城縣一個叫梅林鋪的地方。時值中午,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曹操派人四處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終見不到一滴水。


將士們又熱又渴,十分難受。為了不耽誤行軍,曹操靈機一動,站在高處,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前邊不遠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多,咱們趕快到那裡去吃梅子吧!”將士們聽曹操這麼一說,馬上想起梅子的酸甜味,人人嘴中流出了口水,也不覺得渴了,個個來了精神,加快行進速度,很快趕到了目的地。


6

杯弓蛇影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唐•房玄齡等《晉書•樂廣傳》


晉朝時候,南陽新野人樂廣在家裡請朋友喝酒。那位朋友高興地端起酒杯一飲而盡時,突然看到酒杯裡有條小蛇,但是已經把酒喝進肚子裡了。他感到十分厭惡,總覺得肚子裡有一條小蛇,回家便病倒了。


樂廣聽說之後,便到喝酒的地方仔細觀察,原來是客廳的牆上有一把漆彩弓,弓的影子恰巧落在那位朋友放酒杯的地方。於是,他又請那位朋友來喝酒,答應治好他的病。朋友心情緊張地端起酒杯,仍然有一條小蛇。樂廣笑著說:“這只不過是牆上那把弓的影子罷了。”說完,把弓摘了下來,酒杯裡的蛇果然不見了。那位朋友弄清了真相,消除了疑慮和恐懼,病也就好了。


7

鳥盡弓藏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楚國宛三戶(今南陽)人,與文種相偕入越,被越王勾踐用為謀臣,陪同勾踐臥薪嚐膽,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韜略,協助勾踐徹底打敗吳王夫差而雪恥。吳王夫差兵敗出逃,多次求和不成而自刎。越王勾踐滅了吳國,並稱霸中原。在歡慶宴上,發現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邊找到范蠡的外衣,都以為范蠡投湖自盡了。過了不久,范蠡給文種送來一封信:“飛鳥打盡了,弓箭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越王生性好疑,只能與他共患難,不可與他同安樂。如果不趁早離開,不久就會有殺身之禍。”文種此時方知范蠡是隱居了起來。然而他並不完全相信范蠡的話,最終被越王勾踐賜死。


8

召父杜母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後漢書•杜詩傳》


秦漢時期,長江流域灌溉以漢水支流唐白河地區最為顯著,唐白河的灌溉又以今河南的南陽、鄧縣、唐河、新野一帶較為發達。元帝時,即公元前四八至前三三年,南陽太守召信臣對此地的水利和農業生產有特殊貢獻,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被譽為“召父”。


至東漢時期,南陽水利事業進一步興盛,南陽太守杜詩在這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績,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的發展。史載,杜詩“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故南陽人歌之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母。即將杜詩譽為“杜母”,與“召父”(召信臣)相提並論,頌揚二人都是老百姓的“父母官”。


9

虎狼之國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春秋戰國時期,時任楚國左徒的屈原主張聯合齊國,共同抗秦。可是楚懷王聽信讒言,不信任他。


秦國怕齊、楚聯合,派張儀出使楚國。昏庸貪心的楚懷王斷絕了與齊國的友好關係之後,又受到張儀的欺騙。楚懷王一怒之下,便匆匆發兵攻秦,反而被秦國打得大敗。楚國只得向秦國割地求和。有一次,秦昭王請楚懷王到秦國商談結盟諸事,屈原知道後,竭力反對,並在南陽內鄉(今屬西峽)一道山嶺處攔處了楚懷王,他扣馬而諫:“秦國乃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勿行。”可是,楚懷王不顧苦諫執意前往。屈原仰天長嘆、憂鬱而歸。其結果是楚懷王聽信讒言,身入虎狼之國,被扣受辱,客死於秦。


從此,屈原扣馬而諫的山崗被當地人稱作“屈原崗”,遺存至今。


10

迷途知返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書•袁術傳》


東漢末年,朝政衰敗,董卓乘機率軍佔據京城。袁術為了躲避禍亂,從京城逃到南陽郡。袁術佔據南陽郡後,驕奢淫逸,胡作非為。不久,袁紹和曹操共同攻打袁術,袁術敗走,率軍割據揚州,想乘天下大亂之際,渾水摸魚,做上皇帝。他寫信給少年時的好友陳珪,希望陳珪能夠支持他,幫助他完成稱帝大業。


陳珪反對袁術稱帝,他在信中勸誡袁術說:“我以為你會同別人齊心協力,救助漢室。不料你卻要走上邪路,想稱皇帝。如果你迷途知返,尚能避免一場禍患。”


袁術沒有聽取陳珪的勸告,終於在壽春做起皇帝。後來,他被呂布、曹操先後打敗。


南陽故事丨出自南陽的成語,您知道幾個?

轉自《南陽故事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