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開展冷槍冷炮殺敵,一個軍一個月消滅敵人3541名

抗美援朝戰爭進入1952年後,大規模運動戰階段已經結束,中朝軍隊和美韓聯軍展開了長期陣地對峙戰鬥。對於我軍來說,這是一種全新形態的戰爭,以前從未經歷過。因此,志願軍司令部指示各部隊,要以各種方法打擊敵人,鞏固陣地,改善防禦態勢,配合板門店談判。在這種情況下,催生了戰爭史上著名的冷槍冷炮活動。

因戰線穩定,敵我雙方長期處於對峙狀態,雙方最近距離約百米,最遠距離也只有千餘米至幾千米,這便於我軍開展冷槍冷炮射擊活動。同時,美韓軍依賴其優勢的飛機、坦克和大炮,用火力經常襲擊我軍一線陣地,迫使我軍白天多隱蔽在工事內。而敵軍則在其一線陣地甚至在我軍陣地前沿肆意活動,如美軍就喜歡出來跳舞、唱歌、摔跤、爬樹、以廣播機作宣傳等,活動十分猖狂。

志願軍開展冷槍冷炮殺敵,一個軍一個月消滅敵人3541名

為打擊第一線美韓軍的氣焰,各部隊根據志願軍司令部的指示,在構築坑道工事和進行其他作戰活動的同時,組織精幹力量,以冷槍冷炮方式展開了狙擊殲敵活動。各部隊方法多樣,如選拔特等射手組成狙擊組(電視劇《三八線》結尾對這一活動有所展現),隱蔽潛伏,突然狙擊敵人;以遊動火炮和坦克採取隱蔽的方式,經常變換射擊陣地,對敵軍陣地前暴露的目標進行射擊;以設置假坦克、假炮陣地和給稻草人穿上軍服等誘惑敵人出動,藉以射擊敵人等。

冷槍冷炮射擊活動推廣後,志願軍前線部隊發揮靈活的戰略戰術,越打越好,越打越有經驗,均取得了優異戰果。如第65軍585團2營在1952年1月至2月間,消耗子彈750發,斃傷俘敵83人;第15軍提出“冷槍冷炮殺敵立功”的口號,湧現出許多優秀射手:副班長羅懷孝一個月殲敵51名,新戰士張佩龍一個月殲敵36名,機槍班長袁柳根一個月殲敵117名,重機槍射手袁振江一個月殲敵221名,60 迫擊炮手王文黃一個月殲敵78名,82迫擊炮手新戰士孔良龍在1500米距離內3天殲敵21名等。

志願軍開展冷槍冷炮殺敵,一個軍一個月消滅敵人3541名

據統計,僅第15軍在1952年6月至7月一個月間,狙擊殲敵共3541 名,而己方狙擊手傷亡僅14 名;第12軍從7月至10月共狙擊殲敵2506 名,消耗步槍子彈5843發,而己方狙擊手傷亡僅11 名。全線部隊從5 月至8月,一共狙擊殲敵達13600 餘名,相當於消滅了敵人一個不滿員的步兵師,可謂戰果輝煌。

到了1953年春夏間,部隊開展進一步冷槍冷炮殺敵競賽,又取得了可觀的戰果。如第 24軍214團8連戰士張桃芳,刻苦鑽研射擊技術,膽大心細,智勇雙全,發射436發子彈就斃傷敵214 名,因而榮立特等功,並獲得二級戰鬥英雄稱號。

志願軍開展冷槍冷炮殺敵,一個軍一個月消滅敵人3541名

志願軍炮兵也不甘落後,各顯其能。如伴隨步兵的遊動火炮在8個月內轉移陣地遊動射擊,斃傷敵8900餘名;軍師團屬炮兵制定計劃,對敵軍陣地組織了7次射擊,參戰火炮166門,共摧毀敵軍炮兵陣地12處,擊毀敵各種火炮30餘門等。

就是這樣,志願軍廣泛開展的冷槍冷炮活動有效打擊和殺傷了敵軍,限制了敵軍在基本陣地的晝間活動,迫使其不得不龜縮到工事內,士氣進一步低落。我軍以小傷亡換取了大戰果,打出了威風,在戰爭史上留下了特殊的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