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要給年輕一代樹立怎樣的人生導向和價值觀呢?

陽光成長與學習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要引導年輕一代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從小要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以大局為重,敢於擔當,有為他人服務,無私奉獻的精神。


美妙詩詞


這次疫情讓人們看到了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就是責任,疫情就是命令,疫情重於泰山,奮戰在一群一線上的人是最可愛的人,看著那些醫療工作者奮不顧身,全然不顧疫情傳染自己威脅生命的險情,而是全力以赴的,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以人民的生命健康為重,這樣的可歌可泣的事蹟,應該是年輕人學習的榜樣。


在這次疫情當中,我告訴我的兒子應該到社區去報名當志願者。兒子跟我說把我鑰匙當志願者,回到學校就會被隔離,會影響我今年大四畢業的。我跟兒子說兒子考驗你的時候到了這千載難逢的新型肺炎疫情給我們的國家造成的傷害,作為年輕的大學生在這個時候應該挺身而出,應該去做一些什麼,成為這個事件的經歷者,成為這個為人民服務的一個貢獻的人,這才是你一個年輕大學生的志向。雖然你自己不想當公務員,也不想從政什麼的。但是即便你去給私人企業打工,人家看到你的履歷,曾經在新型肺炎疫情當中當過志願者,人家覺得你這個人在國家有難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是一個有擔當的人,這事也加分的一項內容。所以我說作為熱血男兒必當拋頭顱灑熱血,需要你的時候幹嘛不上去呢?兒子聽了我的話也沒說什麼,就掛掉電話了。我當時真的很氣憤,現在的年輕人是怎麼了?為什麼就不願意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呢?就在我很生氣很上火的時候,過了一個多小時,兒子打電話給我說他決定了要到社區報名去幫助抗戰疫情的辦公室做些什麼。聽了這句話,我心裡由衷的感覺到寬慰孩子還是長大了。


我覺得作為一個年輕人,不管怎麼去做都要保持著自己的優點,發揚自己的長處,要改正自己的錯誤,永遠像那些品行兼優的人去學習,這才是一種正能量。


伊春美食美客


給我最大的影響有三點,第一超前消費

第二穩定的收入 第三在農村一定要建一套房。雖然這次疫情對我影響不大,以前上三個問題也沒侵害到我,但是身邊的案例卻給了我很大的感觸。

先說說超前的消費吧,因受毒雞湯的侵害很多跟我年齡差不多的90後都這次疫情中遇到一個很揪心的問題,各種網貸的逾期,導致了徵信下降。

在說說穩定的收入,這也是90後的一個通病,畢竟拿著鐵飯碗的還在少數,而多數都做一個月內一個月,甚至還有大把兩天大魚三天曬網,這樣行為在平時看著網貸週轉勉強能養活自己,父母也不敢要求自己自女怎麼樣,而這次疫情呆在家裡父母嘮叨不說,肯定對其失望透頂。

當然這裡會有很多人反駁說沒有鐵飯碗哪來的穩定收入?有這樣想法的人就是錯誤的,穩定收入不僅僅是鐵飯碗一個,自己的能力是關鍵,那怕你有一技之長也不會落到今天的地步。

其次在老家農村一定蓋套房,我15年出來社會做事,當時正趕上房價便宜所以買了,當時問題是要全款還是還是月供?而我老爸的意見就是月供,而月供的擔子由我來承擔,而剩下的錢在老家農村建房。當時我和我爸媽還因為這是吵了架,

然而直到這次疫情的到來,我才真正的體會到當時老爸的想法是對,在農村建了房外面那怕天翻地覆,在農村有個一畝三分地也不至於餓死,老媽常年在家養養雞鴨鵝,吃著這些無汙染無公害的食物異常的安心。 現在想想不光是這次疫情,那怕以後父母老了也肯定會選擇在農村,畢竟在中國人的骨子裡都一個落葉歸根的觀念


雷電術士


關於這個問題,在疫情前期李蘭娟院士已經給出了答案,大意一句話: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

疫情發生前,到處是一片歌舞昇平的祥和景象。“小鮮肉”等流量明星各處都是,大有娛樂至死的趨勢!

慶幸的是,人們已經意識到了娛樂不能救國,小鮮肉再多也不能強國。這一現象在疫情發生後尤其明顯,只有科技、醫療、軍事等人才才是國家和人民需要的,才能讓救人救國,救人於生死邊緣。抵禦外部豺狼,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具體說,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給年輕的一代樹立怎樣的人生導向和價值觀?我想很多人心中都已經有了答案,經歷過生死會讓人明白很多事,求真務實,能為百姓和國家做實事才是王道!學習雷鋒不是空口號,“雷鋒三月裡來,四月裡走”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年輕人是決定國家未來和走向的主人,只有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國家才有未來,才有希望!這需要整個社會的努力,國家廣電總局近日也發佈了“限薪令”,應該是個好的開始。




簡單是美781124


這次新冠疫情肇始於武漢三鎮,迅速蔓延荊楚大地,瘋狂席捲華夏九州,為禍之慘烈,古今之所罕見。新冠疫情無情地給全體中國人上了深刻的一課。痛定思痛,我們應倍感責任重大,要教育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一:樹立堅定的家國情懷,做忠實的愛國者。這次疫情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彰顯了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彰顯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唯如此,才能迅速遏制疫情,決戰決勝!年輕一代應該清醒地看到這些,感受這些,堅定信念,自覺抵制西方媒體的渲染,自覺抵制無恥公知的蠱惑,熱愛偉大祖國,建設強大國家。

第二:知難而進,勇於擔當,做平民英雄。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此次疫情是顯微鏡,疫情爆發後,全國醫務工作者,平常都是默默無聞的工作,一旦國家有難,不計名利,不懼生死,毅然逆行。雖然看不清他(她)們的模樣,但他(她)已是傷痕累累,卻無怨無悔。他(她)們從平民一躍而成為英雄,成為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同時,疫情也是照妖鏡,那些平日裡風光無限、趾高氣揚、大把撈金、受年輕一代熱情追捧的歌星影星呢,早已逃之夭夭,如同妖魔鬼怪隱身匿跡於荒野洞穴。年輕一代,擦亮你們的眼睛吧!

第三:愛崗敬業,做職業達人。做堅定的愛國者也好,做平民英雄也好,都需要你們有文化、有本領,才能貢獻社會,不要好高騖遠,不能心浮氣躁,要靜下心來,放下身子,努力工作。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少年強則國強,年輕一代,時不我待,捨我其誰!



雲潤春天


今年的春節不一般,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各村封路,大喇叭,拒絕聚餐、聚會、走親訪友,在家即是為國家做貢獻等防疫硬核語錄;而敢於逆行、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鐘南山、李文亮、陳薇等一線抗“疫”英雄成為了大家的偶像。

回想疫情之初,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打罵執勤人員,醫生,護士。卻沒有想到,國難當頭,每個人身上所肩負的責任!什麼是情?不顧情面的情,不圖回報的情;有時候,拒絕也是一種人情味,最不被人理解,卻可能是真正令人心暖的感動……

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大家負重前行。在這次疫情中,我們的醫務工作者不懼危險,迎難而上,與時間賽跑、用奮鬥發聲,跟病魔抗爭,為公眾樹立了好榜樣。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不信謠、不傳謠,相信祖國強大的實力;明白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偶像、明星。

縱觀歷史,國家的興衰要靠教育、科技、醫療,而科學家,教師,軍人,他們是支撐民族的脊樑!我們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將來更好的服務社會,我們的祖國才會越來越強大。







蝸牛162425697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三月已至,暖日晴風,在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的同時,線上教學即將進入到第四周了。開設“空中課堂”以來,我們已從初始的緊張焦慮變為如今的從容不迫。在享受教學之餘,我不禁在思考:這次疫情究竟給我們,給我們的學生帶來了什麼?

我最先想到的一個詞,是“艱難”。前段時間,與日俱增的數字醒目的刺痛著我們每一個人。居家隔離的人們,企盼這場疫情早早結束,生產要開工,農耕要開始,生活要正常。對於我們老師來說,開學推遲,時間未定,為了“停教不停學”我們開始了線上教學。但是沒有電腦,網絡信號不好,軟件不能熟練運用等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對於第一次進行網上授課的我們來說,摸著石頭過河,我們開始了艱難的網絡教學之路。而孩子們的網上課堂之旅也並不是那麼容易:有的學生在農村老家信號不好網絡差;有的學生買不到作業本和筆……他們也在艱難的學習著。

積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攻堅克難

由於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於是很容易地造成緊張、恐懼、不安等情緒,不管身處在這場疫情風暴中的哪個位置,似乎人們都感受到了由疫情嚴峻性帶來的心理壓力,尤其體會到了“隔離”及漫長難熬的假期。

)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不要熬夜,三餐正常。規律的作息和營養的飲食是穩定身體機能的必要條件。

2)制定讓自己愉悅的任務清單。積極陽光的心態能增強抵抗力,列出平時那些讓你心情愉悅的事情,當你情緒低落時選擇一兩件,轉移注意力。

3)進行適量的室內運動。最近雖然不能外出跑步、鍛鍊。但同學們可以在家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引體向上、體前屈等運動。勞逸結合,增強體質。

面對疫情,我們需要理性思考,沉著應對,科學防疫。我們唯一共同的敵人就是新型冠狀病毒。

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如果你去過疫區或者與疫區人員有過接觸史,請第一時間報告學校和社區,自覺在家隔離14天以上;如果身體出現疑似症狀可以先通過網絡問診,確實不舒服要去定點醫院就診。

作家史鐵生曾說過:“發燒了,才知道不發燒的日子多麼清爽。咳嗽了,才體會不咳嗽的嗓子多麼安詳。”而如今,當我們放棄出行、帶上口罩、宅在家裡的時候,才會更加明白這樣一種體悟,也更理解,平日裡那些似乎唾手可得的便利與快樂,原來彌足珍貴;自由呼吸、隨心漫步的歲月靜好,原來最是難得。

珍重身體,珍愛生命,明辨是非、自我成長,這就是我們中學生在疫情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責任與使命擔當。


二達娛樂


問題問的很好。在全國人民經歷了這次疫情後會給全國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這次疫情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可以這麼說是百年不遇的疫情。那麼通過這次大的疫情給年輕的一代,又會樹立怎樣的人生價值導向呢?我相信年輕的一代正是在茁壯成長的一代,有著更強的知識與能力的一代。所以說年輕的一代是祖國堅定的力量,也是祖國的希望,祖國未來發展的動力。而我相信在這次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共克時難,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時候。所有人的行為一定會被每一位人們所銘記在心。激勵著每一位朋友在以後的工作生活,學習中不斷前進。奮發向上。勇往直前。只有在患難的時候,大夥兒才能體現出民族的力量。祖國的強大。相信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大。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作為一名中國人都是十分自豪驕傲的事情。因為不管在何時何地,祖國都是你堅強的後盾。因為你是中國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是有血性的。因為你們是有信仰的。你們是堅強的一代。你們是創造的一代。你們是不畏艱難的一代。相信這次疫情過後,社會會更加的團結。身邊兒會出現更多的愛心人士以及更多發生在身邊兒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加油吧武漢!加油吧中國!





悟空身體健康


李蘭娟院士說:

“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

李蘭娟院士還說:

“國家的興衰要靠科技、教育、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脊樑。”

李院士說:

“一個合理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人給社會創造了多少價值,相應得到多少回報,這裡的價值分為精神價值和物質價值。

如今是給社會帶來較多物質價值的是科研人員、醫生、軍人、工程師等,他們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給社會創造精神價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難出思想大家。

不要說什麼存在即合理,這明明就很不合理。”

李蘭娟院士: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這些話為什麼能瞬間上熱搜,是因為這些話戳痛了無數中國人的心。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幸福感,從來自有夢做,變成來自有錢花。

我們的價值觀剝離開“人生的意義”“心靈的底蘊”,而簡化到以有用,無用來衡量“價”,來定義“值”

英語培訓師,董仲蠡先生在“我是演說家”中的演講,曾讓樂嘉熱淚盈眶,因為他道出了教育的真諦。

“有一次我在講四級翻譯的時候,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講到許淵衝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叫“年歲有加,並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為老師的那種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說,你講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我自認也算伶牙俐齒,但是在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

是啊,她說的對,沒用,不能提分。但是,親愛的同學我並沒有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剛剛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麼考試,我是在做教育!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因為如果單純只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

一個國家的強大,說穿了,不是靠歷史賦予的機遇,而是靠人心賦予的力量。那力量,來自德,來自才,

來自內心的深厚底蘊。

李蘭娟院士: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李蘭娟院士的話,振聾發聵,但或許有些事,不是隻能依靠國家去做,“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

教育強國”有些人,已在從點滴做起。

我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 但其實改變命運的不僅僅靠知識,更靠一個人的胸襟,智慧,而它們的沉澱,

不僅僅來自於那些應試的,看似“有用”的教育, 更來自,那些交流中,實踐中的,看似”無用“的修心。

行文至此,再回過頭來看李蘭娟院士的話,我的腦海中,把它們翻譯成了,”疫情帶來的病,需要治;浮躁帶來的心病也要治……紮紮實實地教育年輕人,有正確的價值觀,

有承擔的脊樑, 有不浮躁的心, 這個民族才會有更廣闊的明天……“



是個假範範


宏大的命題不想寫,偉光正的套話不想說,只想告訴孩子,善待自己,憐憫弱小,敬畏自然!

這場疫情,撕破了我們歲月靜好的幻象,人類對於大自然還一無所知,未知的危險隨時可以摧毀我們的一切。

人與自然的和諧的提法不過是人類的自我標榜。大自然在你不願和諧的時侯,已經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和癌症、愛滋病等病毒在定點清除人類,只不過人類不自知而已。

所以,我們要懷著謙卑的心態,再次向大自然表示自己的敬畏,盡力減少自己的索取,努力恢復生態平衡。

同時,要堅守人性的底線,保持對他人的善意與同情。如果不能心存善意,心懷悲憫,別人今天的苦難,就將是你明天的現實。

要樂於助人,因為今天的幫人,就是他日的助己。縱然有個別人只知索取,不知感激,但是,你幫人本不求回報,只是向社會傳達了一份善意!對於一個善意滿滿的社會,個人的境遇又能壞到哪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