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企業家的才能定價?

太古阿良


近二十年來,中國誕生了很多知名的企業家,他們經過艱苦的創業,取得了令人著名的成績,在創業的過程中,也不僅僅是實現了個人價值,也讓自己的創業果實為社會帶來了價值,比如馬雲、柳傳志、曹德旺、任正非、張瑞敏等,那麼誰能被稱為才能卓越的企業家呢?他們的側重點不同,後期發展不同,社會評價不同,未來的歷史地位也不盡相同。

其實他們才能都很卓越,但是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不能只看創造了多少財富,還要看的是對社會對國家有多少付出。




粵創投


縱觀世界企業興衰史,成功企業背後無一不挺立著一位優秀企業家。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家就是企業與財富的象徵。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造就一支職業企業家隊伍,並建立起公平合理的企業家價值認定與激勵機制,已成為國企改革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為此本刊特編髮張文賢、程興漢兩同志的文章,期望能對此問題的探索起到某種推動作用。


法務墩墩


給企業家的才能定價毫無意義,但是我們從上市公司的民營企業家的發展軌跡中去挖掘哪類企業家的公司值得擁有,這才是我們關注企業家的意義所在。

有3家民營企業家的公司我曾經長期關注過,雅戈爾,杉杉股份,復星實業(現名復星醫藥)。他們全是改革開放初期成功人物,前兩位乃中國服裝界大佬,後一位是上海商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在獲得了初步成功,掙得人生第一桶金後,他們的公司經營理念發生了鉅變。

雅戈爾搞了個地產+金融投資,變成了綜合經營公司。杉杉看好新能源,搞了鋰電池,公司兩條腿走路。而復星恰恰相反,拋棄一切雜亂經營,主攻醫藥。

3家公司主營的變化,我們完全能體會到這3位大佬的經營思路。如今10多年過去了,曾經股價最牛的雅戈爾,啥也不是了。杉杉混得馬馬虎虎,唯獨專攻醫藥的復星醫藥,已經是中國醫藥界的閃亮明星,郭廣昌名聲鶴起。而死握住復星實業股票的人發財了。

永遠死抓公司核心價值,這點在復星實業轉化為復星醫藥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希望我們的投資者,永遠死抓住這類企業家,跟著他們走,他吃肉,我們喝湯嘛。


笑看江山變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企業家,人從出生到成年以後都有一顆夢想,打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在起跑線上很多人就已經輸了,輸給了家庭實力,輸給了時代,輸給了自己的不堅持。如果能成為企業家標定一個企業家的才能只有二點:第一,遠見卓識。第二,是否勤快。國內很多企業家你說馬雲牛我不認為人家只是遇上了好的時代成就了人家。你說等等。。牛。沒有評判的結果。在好的企業要遇上好的時代才能成就這個企業。所以企業家誰誰牛不如說人家是否有遠見判定時代和政策讓企業搭上快車跑的比誰都快!(另外補充一句這個社會最寒心的就是你出生寒門努力付出結果努力付出還是在打工,拿什麼去創辦企業)很多文章寫這個企業家當年身無分文起家,這都是寫文章的討好人家,舉個簡單例子,馬雲在創企業初期在92年就能有50萬啟動資金,92年50萬什麼概念那時候國內都沒有智能手機,用的最多的是傳呼機,92年50萬和現在800-1500萬能相當,92年一碗牛肉麵才0.25毛錢現在8塊錢。


凡塵o\\_O


回答這個問題只能從自己的認識上給與評價。企業家都是芸芸眾生中才能出眾的人,要是想給他們定價去找一個基準點,那麼我認為;

一、他辦企業的出發點是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是不是社會進步的紐帶。就是他的戰略方向是否準確。

二、性格決定人的一生,這個人的悟性怎麼樣,在他的帶領下是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和魄力。

三、為社會做出了多大貢獻。成人達己,成己達人是規律。

有些企業估值幾千億,很有可能他的價值波及不止千億,更甚是直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其價值不可估量。


小學生老三


企業家的價值,不但是帶領企業發展,達到更高的程度,創造出更大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要能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帶動行業進步,創更多的造業崗位,同時能創造人文信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帶動社會發展,這才是企業家的應有價值。


小鱷魚1971


看他已經創造過的價值和他的潛能,如果從來沒有過好的業績,價值那就大打折扣!


用戶294316871794312


看行業利潤,這個企業家在這個行業創造營業額,利潤,進行量化定價。


中國工委一鳴


企業家的才能我認為主要表現在兩個地,就是企業給社會的上崗率和對社會的貢獻,


小李非常


財富價值跟精神價值,對社會的貢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