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史書上動不動就幾十萬人大戰,對如何後勤、武器配備卻閉口不談,還有人信?

盜德高點


在中國古代,基本上所有超過30萬大軍的故事都只是一個傳說。

很多的史書都被篡改過了,或者說本國的歷史是由下一代王朝來編寫的,那很明顯就會帶入虛假的成分。比如明朝的歷史就是由清朝的皇帝來寫的,所以就會看到很多黑明朝皇帝的歷史。不過話又說回來,既然能夠黑歷史,那就能夠改歷史,戰爭則是最好的編撰方向。

古代戰爭頻繁,一場戰爭基本上都是生存之戰,所以那都是耗費舉國之力。不過很多歷史書中,對於戰爭都是描寫的非常誇張,往往都是動輒幾十萬人的部隊,但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

古代人口稀薄,一場戰爭如果真像歷史書上寫的那樣,一場戰爭下來就是幾十萬,那得要多少年才能夠恢復人口呢?根本無力支撐得起那麼頻繁的戰爭。

比如三國時期的赤壁之戰,歷史稱曹操有八十萬大軍,但是事實上他最多也就二十萬的部隊,再加上留守在各個城池上的士兵,能夠真正參與赤壁之戰的也就幾萬人而已,並非像史書中的那般誇大。而且就算是有80萬,那麼為何在赤壁那個地方考古卻未發現士兵的遺骸呢?

到目前為止,能夠挖掘出古代戰場上士兵遺骸的地方也只有長平了。考古學家們在長平這個地方發現了古代士兵坑,這說明長平大戰確實有不少的士兵參戰,但是,是不是當年白起坑殺的士兵,那就有待考證了。不過史書中所稱的百萬可能是虛報。

其實有些戰爭已經經歷了幾千年了,士兵的屍骨埋藏在地下,早已經被各種微生物分解的一乾二淨了,所以基本上很少能夠挖掘到古代士兵的遺骸。士兵原本就是最底層的人員,死後也沒有太多陪葬的東西,大多草草下葬,沒有保護遺體的措施,時間一久遺骸基本都化土了。

而且古代是冷兵器作戰,並非像現在的武器一樣具有很強的殺傷力,古代士兵中箭之後往往能夠逃出很遠,而且一個大的戰場會被分割成為若干個小的戰場,一些士兵在受傷之後就會逃離戰場,所以很多人可能會死在不同的地方,能夠大量死在同一個地區的很少。

而且一些士兵死掉之後就會被遺棄在荒野,根本就不會有人去收屍,很多士兵死後都成為了野生動物的食物了。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看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到現在能夠發現的都是那些規模比較大的陪葬坑,或者大規模死亡的遺骸才能找到一些當年的痕跡。


默貘君


一個假定,沒有經過嚴格查證——解放戰爭期間的後勤運輸能力與古代沒有本質區別。

淮海戰役,60萬吃掉80萬。作戰地域相當於戰國時候齊國打宋國/楚國。作戰時間66天,相當於秦滅齊之戰。秋收開戰,得勝過年,不耽誤春播。

淮海戰役期間,地方總共動員民工543萬餘人(其中隨軍常備民工22萬人,二線轉運民工130萬人,後方臨時民工391萬人),準備牲口76.7萬頭,擔架20.6萬副,大、小車88.1萬輛,挑子30.5萬副,汽車257輛,船8 539艘。各地支前機關組織糧食供應站110餘處,籌集糧食4.8億公斤,協助部隊後勤部門前送彈藥1 460萬斤,後轉傷員11萬餘人。人民群眾的支援,對淮海戰役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幾個參數可以考慮一下。

淮海的後勤主要由山東解放區支持,當時人口約3000萬,調動兵民約600萬。

戰國時齊國約300萬人口,估計短期出個30萬兵民應該可以吧。

戰國後期秦本土大約600萬人口,滅楚之戰出個60萬兵民,算誇大嗎?

戰國前期-----畝產粟206斤

戰國後期-----畝產粟247斤

漢代------畝產281斤

唐代------畝產334斤

宋代------畝產309斤

元代------畝產338斤

明代------畝產346斤

清代------畝產367斤




味冷


元忽必烈率領幾十萬大軍橫掃歐亞大陸,飲馬萊茵河可不是杜撰的,歐洲人稱其為上帝之鞭。那麼這幾十萬大軍是怎麼準備後勤的?1專門的輜重部隊,牛車馬車奴隸揹負。2兵員隨身攜帶,每人攜帶風乾肉炒麵等。3以戰養戰,每徵下一城,全城屠盡,所有物資能帶走就帶,帶不走就燒掉破壞掉。

以此類推,就算滿口仁義道德的君王,每攻下一城也必然會徵兵徵糧。更別提殘暴之徒,以倆腳羊為糧的。所以糧草不是動輒幾十萬人大戰不成立的因素。只要開戰了,糧草總有辦法補給到。

既然糧草不是幾十萬人大戰不成立的因素,那因素是什麼呢?個人覺得,主要因素是一個國家的人口基數。一個幾百萬人口的國家,動用幾十萬人大戰可能有些吃力,可是中國曆來地大物博人口眾多。一個幾千萬上億人口的國家動用幾十萬人大戰還是很輕鬆的。

如果說這幾十萬人大戰發生在日本,那肯定是吹牛逼。被日本歷史吹到天上去的,人才輩出,將星縱橫的戰國時期,也不過是十幾個縣長率領幾千人交戰,能有一萬精兵的縣長就可以雄霸一方了。最後這幫縣長還被一個農民統一征服了。這個一統戰國的農民後來舉全國之力入侵朝鮮,也不過十五萬兵馬,還被李如松用最多時候不過五萬兵馬打得滾回老家。(注意是最多時候不過五萬兵馬,初期這貨手頭也就萬把人。)

如果說這動不動就幾十萬人大戰發生在中國,那實在是真心的動不動就幾十萬人大戰。春秋戰國秦漢唐宋元明清,哪個朝代不是踩在幾百萬枯骨身上建立的?你要有十萬精兵,在別人眼裡就是塊肥肉,起碼的有個七八十萬才能稱一方諸侯。想當皇帝?簡單!把這七八十萬要麼打沒了,到地下當閻王,要麼把這七八十萬打成七八百萬才有可能當皇帝。

總結,出這個問題的人,我懷疑就是小日本子,眼皮子淺!


正經兒胡八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古代發生戰事,所做的第一步,一句話就已經詮釋了後勤的問題,糧草有多重要呢?舉兩個例子

1.張獻忠打仗,通常就地取材,派人俘獲方圓幾十裡的男女老幼,用特殊的磨具,把人磨成肉沫,以充軍糧,省事簡單,好不好吃,不知道。

2.隋煬帝多次徵高句麗,糧草一般提前一至兩年開始在邊城積攢,後來出現高句麗細作一把火,燒的隋軍不敢開戰的情況,也出現過,糧草斷給,隋軍三十多萬人被高句麗屠戮乾淨的慘況。

正版史書上對戰爭戰役糧草,武器,戰術配置,都有詳細的記錄,要不然現代影視僅憑想象而無依據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獨自行走190


因為寫書的不懂軍事,他們往往把後勤人員一起算進去了。比如曹操南下荊州,從許昌出發的時候是帶領15.4萬人,然後徵發了後勤人員50萬人為其輸送糧草軍資,到了襄陽之後,劉琮投降,荊州兵7萬人投降,再加各種輔助人員10萬人左右。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計算得知,曹軍戰鬥部隊只有22.4萬人,後勤人員加起來則是60萬人左右,但是那些寫書的不懂,他們把這些人全部算起來,叫83萬部隊。

戰鬥人員跟後勤人員實際上很好區分,按著古代,一般17歲開始服兵役,到29歲左右退役(部分可能會延期到32歲),這是他們的戰鬥部隊年齡組成。而古代人除了服兵役外還要服徭役,服徭役的一般是從15歲開始(部分是14歲)到17歲之間,這是一個時間段;另外一個時間段則是從30到45歲之間(部分可到55歲)。可見,服徭役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殘,他們不需要上戰場,只是負責挑運糧草。

除了後勤人員之外,後勤物資也是個大問題。按著古代的軍資消耗速度,每20萬人(包含後勤徭役人員)消耗糧草1萬擔/天,相當於5萬平民壯勞力一年的稅收;

軍械消耗,弓弩手一般負箭30支,一個萬人隊往往有3000名弓弩手,一次齊射需要消耗弓箭90000支(大約30分鐘內射完),一場戰役下來消耗量就是上百萬支,所以草船借箭的10萬支箭根本就是個亂彈琴;

戰刀消耗,一場激戰下來,每個士兵每天需要消耗3把劍(或斷或鈍了)需要重新打造。這也就不難理解為啥會有疲憊之師的說法,其實並不是士兵戰鬥力下降了,只是武器供應不上了而已。


優己


這就是不讀書的壞處。不懂的東西不去求解,而是憑著淺薄的理解胡亂質疑。這些問題,兩千多年前的孫子兵法裡面已經論述的明明白白: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冑矢弓,戟盾矛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車戰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

故兵貴勝,不貴久。 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whoimixmu


遠的不說,解放戰爭超過10萬人的戰役就好幾場,淮海戰役雙方總人數過百萬。雖然有虛數但是五十萬絕對有了。毛主席有一句詩云,百萬雄師過大江。古代戰陣超過十萬的也很多,當然不是十幾萬人擠在一起,而是多個戰陣,大陣幾萬小陣幾千。至於輜重糧秣,小說裡有句話沒聽過嗎?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是很耗費國庫的事,所以很少有國家主動發起大的戰爭,當然像春秋戰國,三國,五代十國哪樣的亂世另當別論。


茶禪72615026


一,嚴重誇大。號稱百萬,大都不超十幾萬。 二,軍,屬,後勤人員都算上。兵書常講,帶甲上萬,天下無敵。歷史上,一支隊伍有上幾千精銳,打敗幾十萬農民軍戰例比比皆是。三,明末十萬清軍破明。太平天國後期,南京保衛戰百萬太平軍被二三萬湘軍包圍屠城,可以看出鬆散無戰鬥力的全民皆兵再多也是待宰羔羊。


是說說吧


古代史書上記載的軍隊人數都有誇張好幾倍的,比如赤壁大戰時期曹操號稱83萬,實際也就20多萬,大多數人是做後勤的,何況真正能直接投入戰鬥的人員更少,估計也就幾萬人。幾十萬這個數字只是戰方為了虛張聲勢為了在心理上壓倒對手才做了很大的誇張。三國時代大概是10個人養1個兵,曹操控制的地區人口500萬,而劉備控制的地盤只有大約90多萬人口,孫權所轄據說也就200多萬。按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兵民比例能推測出這三方勢力的軍隊總數大概數字大概是魏國50萬左右、蜀漢不超過10萬,東吳不會超過30萬,出兵打仗時還需要大量軍隊保護後方,打仗時真正參戰的並不多。


江左老張


謠言式提問。古書上怎麼就不談後勤了?《孫子兵法》裡就專張章論述過戰爭對物資的巨大消耗作用,以及需要進行戰爭的龐大物質基礎。此外,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更加詳盡地介紹了後勤和部隊作戰半徑的關係。比如不算牲畜運輸的話,軍隊出征大約要多少個民夫攜帶足以供應一個士兵的物資;這個士兵能夠出徵的距離和天數,以及算上回程的話需要多少糧食;如果能用騾馬等畜力運輸的話,單位數量的軍隊大約的作戰半徑等等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