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笔者按:自杀现象,已成为人类社会一大社会顽疾且有增长趋势,据统计全球每年逾80万人自杀,每40秒钟即有1人自杀身亡。(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

人类为什么会自杀?

若想较为透彻地解读这个社会问题,颇感沉重和艰难。探讨自杀成因的复杂性在于:每个生命个体所直面的困难与问题大相迥异;个人的成长环境、过程及人生际遇又绝不相同;身心承受并抵御外部世界压力的能力殊异,涉及诸如自身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长期生活的家庭及工作环境、宗教信仰、文化教育、人际交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研究表明,自杀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相关精神医学研究报告,自杀的人70%有忧郁症,精神疾病者自杀机率更高达20%,而直接导致自杀事件发生的某一单一事件往往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也有部分专家学者试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类的自杀心理,并提出自杀适应器理论:通过个体的自我毁灭,基因传递的效率反而更高,这种情况下自杀机制是有可能被自然选择并保留下来的。当个体实现整体适应度的能力或预期下降时,个体的自杀意念会增强。

但无论出于何种因素使然,自杀者之所以放弃生命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人世生活所持有的彻底的绝望心理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相较于皈依宗教信仰所不同的是,部分人看破世事红尘,通过选择将自己的肉体和灵魂托付、侍奉、信仰真神,以求得自我内心的慰藉与安宁。究其实,并非是缘于对人世生活彻底绝望与溟灭,只是对世事失望厌倦后的自我逃避与救赎行为的表现形式。譬如狂热宗教徒或邪教徒的自戕自焚自残等行为,或是经鼓噪撺掇后发起的以摧毁、消灭部分人群或异教徒为己任的反人类、反社会、反人性的自殉式暴虐行为,从深层次分析来看,也只是自我救赎的极端表现形式而已。后者心智被极端的狂热与仇恨所蒙蔽,人性消亡殆尽,业已沦为行尸走肉般被他人利用的工具罢了。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人世生活需要自我的积极调适与疏解

人世生活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遭遇各种挫折与失败:比如考试与升学、就业与工作、亲人离世、恋爱婚姻与家庭变故、贫穷与疾病、他人的误解猜忌与排挤、动荡政局和战乱以及各种天灾人祸等。

这些人世生活现实的艰难困苦及由此带来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受体间所凸显的影响和效应将会大不相同。不同受体依据自我人世生活的过往体验、经历、环境、教育状况、经济状况、生存技能、人际交往以及健康状况等,对这些困难与压力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这种自我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受个体性别、性格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对于绝大多数人,面对挫折与打击陷入一时的苦闷、彷徨和痛楚是极为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时自我调适或借助于他人的疏导,逐渐接受并习惯一个并不完美的自我和人世生活,并适时转移自我注意力或选择遗忘来予以化解,回归生活的恬淡与平静。毕竟,时间应该是化解人世所有伤痛的最好良剂。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对于部分极端完美主义者、长期遭受家庭暴力、有过父母一方或双方自杀经历、因失业或贫病、婚姻与家庭变故、繁重学业或工作压力等人群,人世生活的挫败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并将之与过往自我经历的某些灰暗部分相联结起来,若是未得到有效的疏解排遣,即可能导致心理郁积压抑。

部分专家学者将自杀行为的主因笼统地归咎于个人以往所受的挫折教育欠缺。不可否认,在个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孩提时代尽早开展训练让孩子正确认识挫折的重要意义,学会面对困难,激发个人潜能并战胜挫折,建立自信和乐观的品质,培养耐挫折能力是当前极其必要和紧迫的任务之一。但正如自杀行为背后极其复杂的成因一样,挫折教育的开展应当如何界定合理的范围、程度与强度或频次以及效果检验,而在自杀行为的表象下,又深藏着怎样不尽合理的社会组织结构、体制与规范?世界卫生组织在"自杀:事实和数字"扉页中明确指出,自杀可以预防,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多部门方法,多数国家目前尚无国家自杀预防战略。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家人与朋友是人世生活的坚强后盾

家人与朋友,应当是人世生活中赖以抵御外界各种侵扰与伤害的有效慰藉和坚强后盾。尽管,家人或朋友有时也会带给我们极大的误解、困扰与伤害,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也正因为是至亲至爱,对个体所造成的身心创伤远较他人为甚:譬如长期的家庭暴力(肢体或语言冷暴力)、家庭矛盾与隔阂。但若须明白,作为唯一、排他性、拥有各自独立思想的生命个体,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并不能完全达到思想与行为的高度一致和统一。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看待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看法与观点也会不同;即便是我们自身,随人生阅历的增长丰富,看待审视同一事物的观点也会与之前不尽相同,甚至于大相径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生而孤独。若是寄望世间能有人切实理解并无条件附和支持我们所有的思想、观点与行为,本身即有着一定的幻想与唯心色彩。既然这样,改进沟通的方式、提高沟通的技能(譬如多些换位思考)、促进沟通效果并多一些相互体谅,就凸显出极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这些促进相互沟通的能力与技巧,显然并非局限于家人和朋友之间,而应当作为在人世间安身立命的必备能力之一。但颇为遗憾的是,我们多年的学校教育始终缺位这些基本的素质教育。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个人生活交际圈始终极为狭小,与茫茫人海芸芸众生相的世界相比,至亲与深交者总是寥寥,愈发凸显亲情与友情的弥足珍贵和稀缺。人世生活几十年风雨侵蚀,即便拥有坚强如磐石般意志与静默的忍耐力,也总有心理防线溃堤的时刻。而我们所唯一拥有、赖以凭恃的仅有来自家人与朋友间那一抹温情与友爱。因此,至亲好友的关注、呵护与耐心聆听、及时疏导开解心理郁积者就显得格外重要。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源于网络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心理抑郁疏解的一道难题

与外在的光鲜亮丽相比,个人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总是显得极为隐晦、忌讳、曲折而见不得光。也无论有意或是无意,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刻意掩饰、遮盖和模糊一些过往的记忆或经历,尤其是一些在他人看来似乎是灰色的、阴暗的、羞于启齿的心理活动和心路历程。这些姑且称之为"阴暗"的心理活动,可能有悖于人性、社会正义或公理、准则与操守,或者就是个人曾经的心理创伤。出于本能使然,为努力维持并经营自我在他人、公众面前的良好正面形象,我们所有人均不约而同着小心翼翼地选择恪守自我的秘密与隐私。

若非迫不得已,极少有人愿意完整地深度剖析并将之展示给他人自我的心路历程或心理创伤。在许多人看来,这无异于当街裸体示众般地羞愧、局促和尴尬。这也正是心理郁积者无法得到有效疏导和根治的症结所在。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图片源于网络


对自杀者而言,对人世生活无限的绝望感是造就自杀行为的根本原因,绝望感的表现在于:个人生活毫无意义和价值、自身无存在感、生活只不过是昨日简单的重复;部分人甚至会有着对他人、家庭和社会深重的愧疚和负罪感,无法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这种绝望情绪在脑海中萦绕无时无刻精神备受折磨,除了自我了结生命获得解脱之外,别无他途。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我们能做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针对自杀可以采取以下多部门预防措施:

1、 对手段的可得性加以限制

全球最常见的自杀手段是喝农药、上吊和使用枪支

2、 媒体负责任地进行报道

3、 实行酒精政策

酗酒后自杀的比例逐年有攀升趋势

5、 培训卫生工作者

6、 后续关怀和社区支持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请用力,一定要用力;活着,好好地活着!

请一定要用力,好好地活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