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在哪裡種?

用戶84689836274


旱半夏屬天南星科草本,藥用地下球莖。秋季、春季種植,當年可收穫。若是種植土質肥沃,管理得當,畝產量更高,效益更加可觀。旱半夏田間能套做玉米、高粱等高秸作物增收,也可套種於果樹林下,立體種植,綜合效益較佳。

旱半夏種植呈星火燎原之勢

旱半夏有“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三高特性。畝投資動輒萬元以上,可謂投資高;畝純收益低則萬元,高則3萬元元,可謂收益高(詳細案例見文末);忌重茬、夏季怕多雨、管理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或者遭遇天災,輕則減產,重則絕產,可謂風險較高。這三高特性也極大地提高了旱半夏種植門檻,將小散戶、傳統一家一戶的種藥農民排擠在外,從而在當地形成一大批專業種植大戶。

近幾年,旱半夏產業結構大幅調整,大規模包地種植興起,不少業外資金紛紛大舉進入。強勢的資本,也攪動了原本種植相對平衡的局面,旱半夏種植以星火燎原之勢,從安國向周邊縣市蔓延,從河北省內發展到河南、山東、東北等地區。高額的效益,讓種植旱半夏的藥農嚐到甜頭,繼而帶動身邊親戚朋友、鄉鄰投身種植。在資本與藥農的合力推動下,種植大軍越來越大,種植區域越來越廣,真正興起了旱半夏種植的熱潮。

秧苗交易火熱,行情正處強勢期

河北旱半夏主要是以鮮品做秧苗的形式外銷。收穫後,1.4篩以下做秧苗,冷庫儲備;1.4篩以上則做為藥材商品銷售。一般秧苗和商品比例為8:2,因此,種植旱半夏,收益主要是看秧苗價格高低。秧苗如果價高,則收益頗豐;如果做為商品銷售,則效益一般。因此,河北旱半夏形成以秧苗為主要效益的獨特發展模式,只有持續擴大發展面積,其產業鏈條才得以繼續。

2018年是河北旱半夏秧苗近幾年最為強勢的一年,隨著大量外圍資本的進入,旱半夏秧苗成噸成噸往外銷,到最後,甚至把原本做商品的大個半夏也當秧苗銷售,其價格也從近幾年的15-20元/市斤徘徊區間,強勢拉昇到35元/市斤。

種植規模大、產量高,2018年是種植戶們的“幸運年”! 在大廳擺攤做藥材生意的轉型種藥了;做其它生意的、工廠上班的、外出打工的都跑來種植半夏了。他們種植的規模還不小,起步幾十畝,高的100-200畝,不少地方形成了開著轎車,打開車門拿鋤頭的獨特風景。種植的人多了,包地租金也是水漲船高,從前幾年的800元到現在的1200元/畝,還是好地難求,本地沒地了,於是從周邊縣市包地。安國旱半夏從默默無聞之輩,一夜間成了全民皆知的“網紅”。。2018年,河北旱半夏種植面積達到歷史高位。 天公作美,2018年河北氣候正常,雨季並未多雨,因此,河北旱半夏也迎來難得的豐收年。正常年景,旱半夏畝產鮮貨最高也不過1500市斤;而今年,畝產2000市斤的比比皆是,也有因管理不當,畝產1000多斤的情況。

旱半夏逆市而上,潛在隱患需注意

種植面積歷史最大,豐產產量又大,按說價格應該是必降無疑。但現實卻截然相反,種植戶要價堅挺,20-25元/市斤(現在貨潮,春季貨源有損耗),且價低不賣。究其原因,有以下3個原因:1、自留秧苗,明年繼續擴大種植。百畝以上大戶,受人工除草、管理難跟上等限制,擴種幅度相對要少一些,但最起碼是持平;擴種幅度最大的是幾十畝的中小戶,很多人甚至把全部秧苗自留,用來擴大生產,不對外銷售,從而減輕秧苗供應壓力;2、跟風種植。高額利潤驅動,種植戶帶動周邊更多親戚朋友加入,很多種植戶的秧苗,已早早預訂出去,根本不會面向市場銷售;3、改種增多。今年河北地產藥材普遍價低,預計明年多數藥材仍將在低谷徘徊,一些種植其它藥材種植大戶就將目光轉向旱半夏,且都有改種計劃。因此,2018年,河北旱半夏出現了“逆規律”漲價的獨特局面!

旱半夏大勢已成、口碑已成,種植仍在以“傳銷式”、“滾雪球”式高速發展!專業種植戶也坦言,如此發展,旱半夏最終會走向低谷,但短期內難以出現!自己的秧苗,成本會大幅降低,即使降到10元以下仍有效益,最怕的是最後的接棒者!

結束語:河北旱半夏,以一種獨特的模式在穩步發展,其產業化的發展體系,為社會解決了較多就業問題,給當地農民致富增收帶來了新途徑。因此,河北旱半夏應以長遠的產業思維去發展,走可持續、健康、良性發展道路!當前,河北旱半夏已顯瘋狂,我們呼籲:種植千萬不要急功近利,最終曇花一現!理性種植,量力發展!同時,加大管理技術投入,提高藥材商品比例和品質,從而使得河北旱半夏以商品為主要收益而不是賣秧苗獲利!願河北旱半夏早日打品牌爭得更大市場,掌握半夏商品市場的話語權!

案例鏈接:

旱半夏畝用秧苗300市斤,按現在20多元計算,僅秧苗投資一項這達7000元,租地1200元,種植、人工除草、收穫、化肥等費用也要3000元,加起來就要12000元。

收益真實案例:當地一種植戶,種植1.7畝,已銷售出乾貨500市斤,單價39元,合計19500元,已收回全部投資;現有秧苗3000市斤,按20元計算就是6萬元收益。當然,因種植面積小,能做到精細管理,但大戶很難達到這個產量。這也充分說明了旱半夏的效益之高!


康美中藥材價格指數


答:半夏又名地文、守田等,屬天南星科半夏屬藥用植物。因其生於夏至節氣前後,此時天地間不再是純陽之氣,夏天也過半,故名半夏。

半夏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等作用。

半夏幾乎在全國各地(除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外)都能種植。半夏的種植方法如下:

一、選地整地

半夏宜選溼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質地疏鬆、排灌良好、中性沙質壤土或壤土種植,也可選擇半陰半陽的緩坡山地種植。平原地區種植,應選擇能排能灌的、地勢較高的地塊。

地選好後,於10-11月,深翻土地30釐米左右,除去石礫及雜草,使其風化熟化。

種植前一定要起溝做床,溝深25釐米左右,床寬1.2米左右。

二、繁殖方法

一)塊莖繁殖:半夏栽培2-3年,可於每年6月、8月、10月挖取地下塊莖。選橫徑粗0.5-10㎝、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中、小塊莖作種,小種莖做種比大種莖要好。將其拌以乾溼適中的細沙土,貯藏於通風陰涼處,於當年冬季或翌年春季取去栽種。以春栽為好,秋冬栽種產量低。

二)株芽繁殖:夏秋間利用葉柄下成熟的株芽進行條播栽,行距10-16釐米,株距6-10釐米,開穴,每穴防株芽3-5個,覆土厚1.5釐米左右。同時,施入適量的混合肥,既可促進株芽萌發生長,又能為母塊莖增施肥料,有利增產。

三)種子繁殖:二年生以上的半夏,從初夏至秋冬,能陸續開花結果,此法在種苗不足或育種時採用。從秋天開花後約10天佛焰苞枯萎採收成熟的種子,放在溼沙中貯存。

三、田間管理

1、煉苗:出苗50%左右時,應揭去地膜,以防膜內溫度過高燒苗。去膜前,中午從兩頭揭開通風散熱,伴晚封上,連續幾天練苗,之後既全部揭去。

2、鬆土除草:出苗後應及時鬆土除草,除草要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不能等到雜草多了再除。

3、澆水排水:去膜後應及時澆水保墒。株芽膨大期需水量較多,應保持土壤溼潤疏鬆;梅雨季節或多雨期要及時排水,避免積水。

4、培土施肥:株芽生長需要培土,在6-8月,成熟的株芽和種子陸續落於地面。此時,要進行培土,追肥2次。生長期長出的花蕾全部摘除,促使塊莖生長肥大,以提高產量。11月半夏枯萎後,將地面上部莖葉和掉落的株芽收集。

五、病蟲害防治

危害半夏的病蟲害有:白星病、葉斑病以及紅天蛾。防治方法如下:

1、白星病:4-5月發生,發病初期可噴灑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2、葉斑病:於發病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也可用大蒜1公斤加水20-25公斤噴灑;同時拔除病株集中燒燬。

3、紅天蛾: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灑,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


紅樹林194679670


半夏適應什麼地方種植?這個我們具體根據大範圍的區域、小範圍的土壤環境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

1、半夏主要分佈區域

半夏的生長區域全國各地廣佈,除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目前尚未發現野生的外,因為半夏的生長海拔要求2500米以下。由此可見,這個大概念的區域問題,基本上不是問題。


2、半夏對土壤的要求

半夏常見於草坡、荒地、玉米地、田邊或疏林下,可見野生半夏的生存能力極強,那麼家種半夏呢,為了提高產量,以及科學種植和管理,則宜選擇溼潤肥沃、保水保肥力較強、質地疏鬆、排灌良好、呈中性反應的沙質壤土或壤地種植;也可選擇半陰半陽的緩坡山地;還可於玉米地、油菜地、麥地、果木林進行套種。

以上便是半夏的種植環境知識,希望能幫助到您。

本內容由@黔農農業研究院回答,更多中藥材種植資訊,請關注我們。


黔中藥材種植


半夏是一種可以用作獸藥的植物。它具有止咳,鎮靜,催眠,抗心律失常,抗腫瘤和抗妊娠的作用。半夏的效果相當好,但整株植物有毒,不宜用作食物。因此,種植後應注意不要讓兒童靠近半夏,以免兒童進食中毒。我們來看看半夏的栽培方法。

首先,選擇種植區域。

半夏應種植砂質壤土,肥力較高,保水能力強,土壤疏鬆,排水效果好。半夏喜歡在地形高的地方生長。因此,有必要在高地形的平緩山坡上建立種植場。

二是整地和施肥。

種植前,首先種植選定的土地深,耕地的深度應為25釐米 - 30釐米。耕種土地時,應清除土壤中的大塊石頭,雜草和其他雜物。犁耕完成後,每畝發酵施肥4000公斤至4500公斤,然後將土壤翻過來,將肥料轉入土壤。翻過地面後,將土場製成1.1-1.2米寬的筏,溝壑的寬度需要20釐米-25釐米,深度需要10釐米-15釐米。

三,種植方法。

1.播種時間:夏季適宜在2月初至3月中旬或4月初至5月初之間種植。此時播種將減少半夏的時間。

2,播種方法:按行距30釐米-35釐米,每株距離播種15釐米-18釐米播種,播種後播種,應在土壤表面覆蓋肥料或圈肥,然後倒一旦滲透水並覆蓋土壤。覆蓋土壤後,最好用一層覆蓋物覆蓋表面以保溼。這將增加種子發芽的速度。種子在種植後約15天至20天后會發芽。當幼苗在夏季開始出苗時,應去除幼苗上的薄膜。

四是實地管理。

1.檢查幼苗和重新種植:在大部分半夏出土後,有必要檢查是否有幼苗短缺,必要時及時更換。

2.追肥管理:苗木完成後,每株植物施用15克至30克糞水,以提高苗木的生長速度。當形成半夏(Pinellia ternata)時,每株植物施用25g至30g尿素以增加珠芽形成的速率。到6月底至6月底,當珠芽開始落在著陸面上時,每畝施用2000kg-2500kg糞肥和50kg-60kg過磷酸鈣。

3,澆水管理:半夏更喜歡潮溼的環境,所以在乾燥的天氣裡要多澆水,只要雨季可以在田間注意水,不需要澆水。

4,栽培除草:由於半夏是一種藥材,最好不要使用草藥來除草。每次除草時,我們都應該犁一次以保持土壤鬆散。犁地時,注意不要傷到半夏的根部。

五是收穫加工。

1.收穫:半夏不能在種植年份收穫,可以在第二年或第三年收穫。收穫時間是夏季或秋季和夏季之後。

2.加工:將挖出的塊莖堆放在屋內併發酵約15天。然後根據大小對發酵的塊莖進行分級。最後,通過人工剝離除去由塊莖覆蓋的皮膚層。

以上是半夏的種植方法,最後一次重複,半夏有毒,種植時要小心!


村裡村趣


 半夏的生長特性:繁殖力強,能耐寒,不耐乾旱,忌烈日暴曬,半夏喜溫暖陰溼的環境,生長在沙質壤士,在房前屋後、山野溪邊、林下都可見到半夏,前茬以豆科和玉米為宜,忌黏重土壤。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半夏對土壤要求不嚴,除鹽鹼地之外,一般土壤均可,以沙質壤上為宜。種在桑園,果園和高稈作物下邊進行間作,與玉米間作每隔130釐米栽一行玉米,穴距66釐米,每穴2株。上面宜平,每公頃地施圈肥或土雜肥37500~60000千克,施過磷酸鈣225~300千克,撒於畦面。   2.繁殖方法   分塊莖繁殖、珠芽繁殖、種子繁殖,但種子和珠芽繁殖當年不能收穫,用塊莖繁殖當年能收穫。   (1)塊莖繁殖   挖當年生的小塊莖用溼沙土混拌存放在陰涼處進行繁殖。栽植時間分為春秋兩季。春季三月份,栽前澆透水,塊莖用5%草木灰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或0.005%高錳酸鉀液或食醋300倍液浸泡塊莖2~4小時,晾乾後將塊莖按大小分別栽植,行距16~20釐米,株距6~10釐米,穴探5釐米,每穴裁2塊,覆土3-5釐米,每公頃需塊莖750千克左右,大的塊莖300千克左右。   (2)珠芽繁殖   夏秋間利用葉柄下珠芽栽培,行距10-16釐米,株距6-10釐米,開穴,每穴放株芽3~5個,覆土1.6釐米。   3)種子繁殖   此法由於種苗不足或育種時採用,從秋季開花後十餘天佛焰苞枯萎採收成熟的種子,放在溼沙中貯存,備播種,分春秋二季播種,春天在做好的畦上按行距10~13釐米開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0~13釐米,並蓋稻草保墒,當苗高10釐米時定植。此外也有一種很粗放的繁殖方法,半夏繁殖力很強,種過的地上每年連綿不斷地有半夏生長,所以不必另播種,加以管理,即可收穫,但產量低。   3.田間管理   (1)澆水   半夏喜溼潤,無論哪種方法播種前必須澆水,在生長期天氣熱,需要經常澆水,土壤中不可缺水,如果遇到乾旱,引起苗子枯萎倒伏。有了水分條件再長新芽影響產量,但不能有積水,否則亂根。   (2)培土   珠芽生長需要培土,所以6、7月份在葉柄下部培土,追肥2次,每公頃施圈肥7500~15000千克,或稀薄人糞尿,每次培土從行間取土蓋上珠芽,培土1.6釐米以上,生長期要經常鬆土除草。   (3)摘蕾   除作種子外,生長期長出的花蕾全部摘掉,促使塊莖生長肥大,可提高產量。   4,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   在葉上長紫褐色小斑。   防治方法:發病前和初期,噴1:1:120波爾多液或60%代森鋅500倍液,每7~10天1次,連續2~5次。   (2)紅天蛾   7、8月份幼蟲把葉子咬成缺刻。   防治方法: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人工捕捉。   (五)採收加工   當秋季地上部枯萎,開始採收,用塊莖和珠莖繁殖,在當年或第二年採收,種子需3~4年才採收,用三齒或二齒耙挖畦土,收塊莖,大的作藥用,小的作繁殖材料。作藥用的在室 內堆放10~12釐米“發汗”,篩去泥土,按大中小分檔裝入麻袋或化纖編織袋內,每袋裝2/3,紮緊口袋放在水泥池內,灌入冷水,水面淹沒盛藥袋的一半,穿上高統水鞋連續踩25分鐘左右,並注意翻袋,至此袋內鮮半夏已全部脫皮。放在清水中洗去皮,撈出半夏,使塊莖潔白,晾乾表皮水,用硫磺燻至透心,放在陽光下暴曬,不斷翻動曬乾,每公頃產乾貨3750千克左右,切忌生半夏有毒,不可內服,必經泡製才能用。   烘乾:用無煙火烘乾,溫度35~60℃,不時翻動,力求乾燥均勻。


俞家蜂蜜


半夏現在資源主要分兩塊。

一個是野生資源,目前半夏野生資源分佈廣泛,除東北外,其他地區基本都有分佈,目前野生產量比較大的在四川,貴州一帶。

第二就是栽培的半夏。目前半夏主產區在甘肅省隴南市的西河縣,西河半夏是全國道地藥材,產量最大。除西河外,全國還有湖北潛江半夏,江蘇泰州半夏,安徽穎上半夏等等道地半夏產區。

半夏喜陰,天氣過冷過熱都不適合半夏得生長髮育。目前很多產地種植掌葉半夏冒充半夏,一定要鑑別清楚。

第一張圖為半夏

第二張圖為掌葉半夏,常做半夏偽品




山川本草


半夏是最常用的中成藥之一,藥名為法半夏、瞎半子、半核子,中醫通俗稱為“半夏”。半夏一般分為自然野生和人工種植兩種類別,若論藥效野生半夏效果最好,但是由於逐年的過度採挖,致使野生半夏資源越來越少,市場一度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緊銷走勢,半夏價格也一路攀升連年爆漲。

近年來,隨著中藥產業的迅速發展,產品供需茅盾越來越突出,解決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就大力發展人工種植。現在人種半夏不但取得了成功,而且也積累了很好的種植經驗。大面積種植半夏前景看好,也為夏農創造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隴南的半夏產地為西和縣,3月正是半夏種植的最佳時節,在該地有大面積半夏種植歷史,而且都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現在西和的夏農不但在本地種植,還將半夏產業發展推廣到成縣境內,現在成縣境內人工試種半夏也取得可喜的成果,大面積推廣種植半夏產業,將為促進隴南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隴上江南成縣美


半夏的種植範圍比較廣,是一個適應比較強的品種,田間地頭都可以生長,


青年大叔闖社會


半夏適合在初春種植,選擇好地塊 ,精耕細作。


薄物濃耘


我國除少數高寒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