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公安題材影視劇一直屬於綜合大類,有涉案、情感、勵志、年代、生活等敘事元素,由於類型本身自帶的強情節要素、強戲劇衝突、獨特的人物職業魅力,是影視劇中的永恆題材。近兩年,觀眾關注度更高的是刑偵、緝毒、懸疑等題材,同時有些創作者又努力開闢了新角度。

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開闢新視角,迴歸行業真實質感,

2020年待播的公安題材中,《獵狐》以全新角度引發了大眾期待。

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劉新導演,趙冬苓編劇,王凱主演、胡軍,劉奕君強強加盟主演的《獵狐》是公安部宣傳局的重點項目、檸萌影業的頭部劇集,更是第一部講述跨國追逃的經偵劇。

劇集涉及境外追逃、聯合執法的故事,覆蓋了亞非歐美四大洲取景拍攝,境外拍攝週期長達66天,包括開闢東非肯尼亞的影視合作,從內容到製作整體都有很大挑戰,大家的期待值也較高。

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長期參與公安、警匪題材影視劇創作的製片人張翼芸表示,介入《獵狐》項目起因是經偵題材,是打擊經濟犯罪、海外追逃的新視角,是她之前製作的罪案題材中沒有的。

經偵劇與傳統的刑偵劇在敘事上有很大差別。

經濟犯罪,對比的就是刑事犯罪,兩者的偵破特點幾乎相反。刑事案件的偵破是“從案到人”,案件事實已經發生,主要的偵查工作是尋找罪犯,故事走向集中於懸疑與推理。

經濟偵查的恰恰相反,是“從人到案”,往往是受害者報案了,已經確定犯罪嫌疑人,偵查工作是通過漫長的查證,去完成證據鏈的閉合,去確定嫌疑人的犯罪行為。

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在張翼芸看來,經偵題材的故事看點,並非抽絲剝繭式的懸疑推理,而是“我明知你犯罪,我明知你撒謊,如何去證實”的過程。故事的展開是一個不斷找到對方破綻的過程。

跨國追逃經偵劇的新故事,涉及股票市場、銀行等金融領域以及大眾經濟活動中的方方面面,有很大的戲劇空間。

公安劇行走在類型複合之路,王凱跨國千里「獵狐」經偵題材引期待

整個故事也不僅僅是對案件的偵破,而是更多關照到包括受害者、嫌疑人在內的,各種不同階層不同立場的人物。整個過程中的人性展露與變化,各方此消彼長的對抗,讓《獵狐》成為了一部有強烈情感濃度的現實主義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